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研究丹酚酸C(salvianolic acid C,SalC)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Sal C对人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Giemsa染色进行细胞有丝分裂的形态学观察,微管蛋白聚合实验检测Sal C对微管蛋白聚合活性的影响,比色法检测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6的活性。结果丹酚酸C能抑制多种人肿瘤细胞增殖,其中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较明显。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Sal C使HepG2细胞阻滞于G2/M期并随作用时间延长出现明显的凋亡峰,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6的活性升高。Gi-emsa染色提示HepG2细胞发生有丝分裂阻滞。Sal C能明显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结论 Sal C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诱导细胞有丝分裂阻滞从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2.
张琦  王甜甜  汪磊  柯细松  屈祎  张雪 《药学学报》2022,(8):2334-2341
华蟾素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肿瘤中药,但其抗肿瘤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阐明华蟾素活性成分华蟾毒精(cinobufagin, CBG)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靶标及分子机制。应用碘化丙啶(PI) DNA染色法分析CBG对肿瘤细胞周期的作用;通过胸苷同步化细胞至有丝分裂时期,微管及中心粒染色法表征CBG对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采用体外微管聚合实验、微管单体/聚体分离实验及微管α-tubulin荧光标记法从分子和细胞水平评价CBG对微管聚合的作用;通过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建立微管切割蛋白Katanin调节亚基B1 (KATNB1)敲除的肿瘤细胞, CCK-8法考察CBG对野生型和敲除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利用化学生物学的技术方法研究CBG和KATNB1的结合;采用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PCR检测CBG对KATNB1蛋白和mRNA的调控。结果发现, CBG阻滞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于G2/M期;诱导中心粒异常增生,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体内外的微管形成实验表明CBG显著抑制微管蛋白聚合; KATNB1敲除后缓解了CBG对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表明KAT...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SLNT1)诱导H22和MCF-7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MTT法检测SLNT1对H22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O/EB染色考察SLNT1对H22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微管红色荧光探针试剂盒观察SLNT1对MCF-7细胞微管蛋白聚合作用的影响;体内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香菇多糖(50,100,200 mg·kg-1)溶液治疗,空白组(不接种不给药),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5 mg·kg-1),给药10 d,末次给药后剥离肿瘤组织,保存于-80℃冰箱中。Western blot法检测H22肿瘤组织中p-Akt、p53、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LNT1能显著抑制H22和MCF-7细胞的体外生长增殖。AO/EB染色表明给药SLNT1后,出现典型的H22凋亡细胞,大部分细胞被染成橙红色,细胞核固缩、破裂并出现凋亡小体,且SLNT1能抑制微管蛋白聚合诱导MCF-7细胞发生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LNT1显著降低H22肿瘤组织中p-Akt和Bcl-2的表达,上调肿瘤抑制蛋白p53和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并增加Bax/Bcl-2的值。结论:香菇多糖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Akt通路进而促进线粒体凋亡途径和抑制微管蛋白聚合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文蛤多肽(Mere15)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微管蛋白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检测Mere15对微管蛋白聚合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ere15对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ere15可抑制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A549细胞G2/M期比例逐渐升高,微管蛋白聚合受到抑制,p21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论 Mere15具有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微管蛋白聚合有关。  相似文献   

5.
孙婉  李敏  魏少荫  吴军  徐波  崔景荣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1):1828-1831
目的:以微管蛋白为靶建立高通量筛选(HTS)模型,以便有效地发现抗肿瘤化合物。方法:细胞培养与免疫荧光技术。结果:以常规的免疫组化(玻片)方法为基础优化实验条件,在96孔板上建立了以微管蛋白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和秋水仙碱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后,细胞的免疫荧光强度发生了明显的可检测的变化,间接反映药物对细胞徽管蛋白聚合/解聚作用的影响,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结论:基于人肿瘤细胞的以徽管蛋白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可用于抗肿瘤化合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Lx2-32c的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微管蛋白聚合试验采用比浊法、肿瘤细胞增殖试验采用MTT法、肿瘤细胞周期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内P53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分析法、细胞内α-tubulin的形态观察采用免疫荧光法;体内药效学采用人体肿瘤细胞裸鼠异体移植瘤模型。结果:Lx2-32c在体外对多种人体肿瘤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抗增殖活性;在体内明显抑制人胃癌BGC-823、人卵巢癌A2780及人肺腺癌A549肿瘤的生长。作用强度较同剂量的紫杉醇为强。作用机制研究表明,Lx2-32c在体外能明显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使人胃癌细胞(BGC-803、BGC-823)及卵巢癌细胞(A2780)阻滞于有丝分裂期(G2/M),并使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诱导A2780细胞内P53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高;促进肿瘤细胞α-tubulin聚合并形成稳定的微管束。结论: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Lx2-32c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促进微管聚合形成稳定的微管束,从而使肿瘤细胞阻滞于G2/M期,并通过P53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埃坡霉素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中的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并抑制微管的解聚,使细胞周期停止,最终诱导细胞凋亡。动物实验显示其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并可作用于已经产生多药耐药性的肿瘤患者。目前有多个此类化合物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抗肿瘤药物。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埃坡霉素类化合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及其毒性反应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细胞凋亡抑制蛋白(IAPs),如:Survivin、NAIP、XIAP、Livin等,同样表达抗细胞凋亡Bcl-2家族蛋白。IAPS介导的凋亡抑制可能是肿瘤细胞耐药而存活的原因之一;Bcl-2家族蛋白在抗肿瘤凋亡及促其凋亡中发挥作用。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管新生等,可以通过调控蛋白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蒜提取物Z-ajoene对U93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大蒜含硫化合物Z ajoene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Z ajoene对不同白血病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技术 (FACS)分析Z ajoene对U937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对该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Z ajoene对凋亡相关蛋白以及微管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Z ajoene对两种白血病细胞系HL6 0和U937有着相近的生长抑制作用 ,IC50 值均约为10 μmol·L-1。细胞周期分析发现 ,在给药初期和药物浓度较低时G2 /M期细胞数量明显升高 ;2 0 μmol·L-1Z ajoene作用 2 4h时 ,G2 /M期细胞比对照组升高约15 2 5 %。Z ajoene可以诱导U937细胞凋亡 ,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 ,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关键蛋白酶caspase 3的激活及其底物PARP蛋白的裂解随着给药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此外 ,Z ajoene也产生以出现 2 3ku裂解带为特征的Bcl 2裂解。另外 ,实验浓度的Z ajoene对β 微管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而对α 微管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Z ajoene能明显抑制U937细胞株的生长并可阻断U937细胞周期于G2 /M期 ,且这种阻断早于细胞凋亡。Z ajoene抗肿瘤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和干扰微管蛋白聚合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土贝母皂苷(皂苷)对人低分化上皮样鼻咽癌细胞株(CNE-2Z)微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皂苷处理的CNE-2Z细胞微管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皂苷处理的CNE-2Z细胞中聚合和未聚合微管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图像结果表明,皂苷作用的CNE-2Z细胞丧失正常的微管网络,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证实皂苷使CNE-2Z细胞未聚合的微管蛋白比例增加,而且这一作用与剂量和时间呈正相关。结论:皂苷能抑制CNE-2Z细胞内微管的聚合,提示皂苷是一种有效的抗微管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文蛤肉活性蛋白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匀浆、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50柱层析从文蛤肉中分离到3个蛋白峰P1,P2和P3,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LPO)作用。结果P2的CAT活性最高,比活力为77.0 U.mg-1;P3的SOD活性最高,比活力为68.8 U.mg-1;P3抑制LPO作用最强,20μg蛋白的抑制率为50%。经SDS-PAGE结果P1以相对分子质量18.0 kD的组分为主;P2存在与对照CAT相对应的条带,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0 kD;P3存在与对照SOD相对应的条带,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0 kD。结论从文蛤肉中分离到的活性蛋白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蛤Meretrix meretrix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从文蛤中分离得到3个甾醇,通过MS,IR,NMR谱确定其结构为胆甾醇(1)、5α,8α—过氧胆甾6—烯—3β—醇(2)、和胆甾—4—烯—3β,6β—二醇(3)。  相似文献   

13.
文蛤水解液降糖及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文蛤水解液的降血糖及降血脂作用。方法:给正常小鼠、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及食物性高脂血症大鼠,分别口服文蛤水解液 10 g/(kg· d),测定血糖及血脂。结果:文蛤水解液能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及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P<0.05),显著降低食物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P<0.01)和血清胆固醇水平(P<0.01)。结论:文蛤水解液具有降糖及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蛤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确定文蛤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以苯酚-硫酸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文蛤多糖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酸水解法进行处理;利用苯酚-硫酸显色,标准曲线在490nm处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超声提取30min,提取2次,料水比1∶20为最佳工艺。曲线在4.848~24.242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C=28.69A 0.229(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67%,RSD为2.83%(n=6)。结论本实验文蛤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文蛤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文蛤糖肽(MGP0405)的抗肿瘤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海洋帘蛤科动物文蛤中提取所得糖肽MGP0405(Meretrix meretrix GlycoPeptide)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文蛤粗提液经超滤、大孔吸附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提取纯化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9672的MGP0405。以溴化二苯偶氮盐(MTT)比色法考察MGP0405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MGP0405在30℃以下以及中性环境中活性保持稳定。MGP0405对体外培养的8种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人鼻咽癌细胞(KB)的抑制作用最强,并呈量效关系。此外,MGP0405具有抑制肿瘤细胞与基底膜成分的黏附作用,对S180荷瘤鼠具有很好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6.
文蛤糖肽(MGP0501)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蛤糖肽MGP0501(Meretr ixmeretrix GlycoPeptide)是从海洋软体动物文蛤中分离的一种低分子糖肽。该文以溴化二苯偶氮盐(MTT)法检测MGPo0501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和稳定性。MGP0501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株(A549),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宫颈癌细胞株(Hela),鼻咽癌细胞株(KB),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生长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对鼠源性癌细胞株(B16)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MGP0501有很好的温度稳定性,中性条件下抗肿瘤活性最强。证明MGP0501具有稳定的、广谱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7.
文蛤不同极性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糖尿病小鼠模型对文蛤提取物的降血糖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文蛤进行分级提取,获得文蛤不同极性的提取物;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连续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喂饲文蛤不同极性提取物。结果 经过4周喂饲,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文蛤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小鼠的空腹血糖值(FBG)显著降低,且有剂量相关性,文蛤石油醚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FBG降低;文蛤水提物、甲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组小鼠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量(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升高。结论 文蛤水提物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文蛤石油醚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具有降低小鼠血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文蛤多糖抗癌免疫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小鼠ig文蛤多糖100mg/kg、200mg/kg,显著抑制S180实体瘤的瘤重显著延长EAC腹水瘤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对L1210白血病的存活时间无明显影响,以环磷酰胺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上述剂量的文蛤多糖可使免疫指标显著改善阻挡的增重,白细胞数量增多,在噬能力增强,血清溶血素水平增高,SR-BC-DTH和PC-DTH反应增强,以上结果表明,文蛤多人有抗癌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Wang  Jinhua  Deng  Wanfei  Zou  Ting  Bai  Binbin  Chang  Alan K  Ying  Xueping 《Ecotoxicology (London, England)》2021,30(10):2011-2023
Ecotoxicology - Cadmium (C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rine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that can cause oxidative damage and apoptosis in living organisms, and mitochondria are the key cell...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s on reduced glutathione (GSH) levels, glutathione-S-transferases (GST)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activities of digestive gland in Meretrix meretrix exposed to tributyltin (TBT) at environmental levels (0.1, 1, 10ng/L as Sn), in experimental condition, were evaluated. The GST activities in 0.1ng/L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fter exposure for 2 days, and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fter exposure to 10ng/L TBT for 8 and 20 days. The GPx activities were mainly induced by TBT exposure, except the GPx activities in 10ng/L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fter exposure for 2 days. The GSH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prolonged exposure. The GSH content, GST and GPx activities in all exposure groups, transferred to clean recovery tanks for 20 days, were recovered to the level corresponding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aken together, our pres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exposure to TBT may induce strong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the cl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