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存在呼吸困难症状的早产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NRDS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气分析显示观察组PaO2及pH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有显著预防效果,可促使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存在呼吸困难症状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2组NRDS发生率、血气结果、呼吸急促、发绀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RDS发生率、出现呼吸急促和发绀症状的几率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显示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pH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有显著预防效果,可促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谢登攀  陈彩娥 《中国药师》2010,13(11):1645-1646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70例早产儿NRDS患儿,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纽3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保暖、抗感染、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微循环、营养及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入院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和常规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测定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8.9%和64.7%(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1%和61.8%(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和NCPAP早期联合应用于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较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研究组2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与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及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患儿呼吸窘迫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且疗效显著,对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功能及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2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患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组64例患JLDII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剂量为(198.5±49.3)mg、机械通气时间为(78.4±18,4)h、住院时间为(18.5±5.6)d、并发症发生率为31.3%、病死率为10.9%,治疗组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剂量为(134.1±33.6)mg、机械通气时间为(56.1±11.9)h、住院时间为(11.2±3.8)d、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病死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呼吸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呼吸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和治疗24h后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气分析及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h后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两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H值、PaO2、PaCO2及SaO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6.67%(3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2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谭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2,(4):23+25-23,25
目的研究对比单独应用机械通气和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9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果对照组患儿治愈率为62.2%,观察组治愈率为93.3%。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优势互补作用,能快速有效改善患儿呼吸症状,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峰  黄启凌 《安徽医药》2010,14(2):211-212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32例早产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3例早产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7.5mg·kg^-1,静脉注射,每6h1次,疗程共5d。结果治疗组NRDS的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NRDS的发生率为34.38%,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3.56±3.18)d、(15.32±2.92)d,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5870±672.5)元、(6356±723.7)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NRDS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urosurf即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患儿给予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观察肺氧合功能、呼吸机机械通气参数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儿血PaO2和pH值升高、PaCO2下降,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54例显效,5例有效,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应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NRDS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观察盐酸氨溴索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预防治疗,对照组予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预防效果.结果 2组NRD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PS预防NRDS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氨溴索价格低廉,使用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NIPPV联合固尔苏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O2、PaCO2、pH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联合固尔苏治疗NRDS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氨溴索预防和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135例早产儿随机分组,观察组71例应用氨溴索7.5mg/kg,4次/d,3-5d为一疗程;对照组64例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NRDS 7例(9.86%),对照组发生NRDS 17例(25.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NRDS后观察组的呼吸困难程度、X线分级较轻,机械通气的使用率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溴索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13例除给予吸氧、吸痰、控制感染、保暖、预防出血、有机械通气指征给予人工辅助通气等常规治疗措施外,另给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PS)按100 mg/kg气管内给药,对照组14例只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氧合指标表现,血气分析和呼吸机参数变化,病情转归。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儿呼吸窘迫及皮肤紫绀症状,血气分析等临床氧和指标均明显改善,呼吸机参数较用药前下降,呼吸机使用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均存活,无死亡病例,对照组临床氧合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变,存活11例,死亡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能快速、安全、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降低呼吸机使用参数及使用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固尔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N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nCPAP联合固尔苏气管内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nCPAP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PaO2明显升高,血PaCO2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炎、肺出血、颅脑出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秦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0例进行总结性分析。对照组运用常规处理法,研究组运用常规处理法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对这两组进行观察与治疗比较。结果对照组早产儿在血气分析情况、NR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差于研究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DS多见于早产儿,并且临床的病死率比较高,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有着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孙颖 《中国实用医药》2013,(33):101-102
目的:观察积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胸片、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其中积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加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48例,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53例,分别进行呼吸费力缓解时间、胸片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83%,对照组治愈率83.0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4%,治疗组患者的呼吸费力缓解时间和胸片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降低,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住院平均天数分别为(14.96±4.29) d和(19.34±10.84) d,平均费用分别为(1.89±0.51)万元和(1.95±1.04)万元。结论积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以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28例患有NRDS的新生儿依据用药方案差异分为两组,其中63例给予吸痰、吸氧、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65例在此前提下采用PS制剂气管内给药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6 h后PaO2、pH、PaO2/FiO2值均显上升趋势(P〈0.05),而PCaO2下降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分别为23.08%与41.27%,观察组相对较低(P〈0.05);两组住院与机械通气时间及其疗效(分别为95.38%与82.54%)对比观察组均更为理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S用于对新生儿NRDS的治疗,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病症与缩短治疗时间,也有利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疗效,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亦称肺透明膜病,是由于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或生成不足而导致的严重呼吸障碍。固尔苏即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于新生儿肺部疾病已有数十年历史。我科应用两种不同剂量固尔苏预防20例早产儿NRDS以探讨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彬  江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424-3426
目的:观察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2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血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呼吸机参数的改善情况、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丽  王多德  石碧珍  李懿  陈敏  杨阳  陈兰 《贵州医药》2009,33(11):996-997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早产儿的常见病,也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是引起NRDS的主要原因。我们采用进口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NRDS,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