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孩子一到考试就闹病,不知怎么搞的。” “我们孩子考试前老是拉肚子,考完了,他又没事了。” “要考试了,越是关键时刻,我们孩子越是睡不着觉,一夜不睡,怎么能考得好呢?” 高考前,许多家长为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担忧。有些家长,一看孩子闹病,马上就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给孩子打针、吃药,往往几经治疗,孩子的病仍不见好转。家长总是急着为  相似文献   

2.
闫利 《现代养生》2013,(19):33-34
嗜睡不利健康人说“越是恶人越能睡”,美国癌症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却蜕:“越是早死的人越能睡。”他们对90万个没有心脏病的男女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一天平均睡10个小时的人突发心脏病的概率是每天睡7个小时的人的两倍,死亡率要高3.5倍。其原因是:一是睡眠中血液循环减弱,血管和大脑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二是身体长时间保持睡眠状态,会给心脏和肺部带来极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梁直厚 《大众医学》2011,(12):27-27
失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有的人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千般思绪、万般惆怅,想停都停不下来;有的人睡到半夜就醒来,想继续睡,却怎么也睡不着了,烦躁情绪油然而生……晚上睡不好,白天自然就会精神不佳、头昏脑胀,做事没效率,娱乐没精神。  相似文献   

4.
越是上年纪,睡觉越发难了. 明明想睡,可就是睡不着;越是想睡,越是睡不着……熬到快天亮了,才迷迷糊糊睡一会儿.有时好不容易睡着了,半夜醒来,再也睡不回去.于是,往往只能眯一眯,闭目养神. 老年人的睡眠问题,归根结底,大都是"水不济火". 水指的是肾阴,火指的是心阳,肾阴不足时,心阳独亢,所以心神不宁,出现睡眠方面的问题. 要想心肾相交、水火相济,我们有个小妙招——  相似文献   

5.
您好!我今年62岁,退休后不久,失眠就成了我的难题。每次一躺下,我脑子里就会涌现出怕睡不着觉的念头,结果就在床上翻来覆去,一宿也睡不了多长时间。第二天我会感到很困,觉得非常没精神。所以每天晚饭后,我就想早睡觉,躺下来强迫自己及早入睡。可是,越是这样,就越是睡不着。我感觉好像出现了恶性循环。您说,吃药管用吗?我到底该怎样摆脱失眠的困扰?河北刘玉茹刘玉茹同志,您好!首先我想说,失眠最喜欢吓唬那些害怕它的人。您越怕它,它就越吓唬您:如果您不在乎它了,它反倒会自觉没趣退缩回去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来,所谓"睡不着觉"多是主观感受,即心理学上说的"主观失眠"。人在入睡前的清醒阶段,对自己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遇到这么一对年过不惑的夫妻:半个月前,因为妻子失眠整整五年,吃过很多药都没有效果而前来咨询。起初,她只是跟医生说,丈夫怕自己晚上睡觉打呼噜而影8向她休息,三年前就开始分床睡。时间久了,她天天晚上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睡不着,“他不会有钱就变心了吧?”甚至有些后悔嫁给这个男人。  相似文献   

7.
有一句老话,“前30年睡不醒,后30年睡不着”。它表述的是中老年人容易失眠,因此羡慕年轻人想睡就睡的健康状态。不过,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一些中老年人整天昏昏欲睡,似睡非睡,老睡不够,有的人甚至一静下来,或坐,或看书,或看电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并非疲劳过度)。“后30年睡不醒”好不好呢?是哪些原因导致这部分中老年人“睡不醒”呢?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们所进行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分析和综合。脑细胞活动量大,需要充分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在生理上,脑子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3%,但它的血液供应量按比例算则占首位。由于有些中老年人患有颈椎肥大症或各  相似文献   

8.
新学年开始,班主任老师告戒同学们:重点中学里竞争是很激烈的,要想学习好,就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必须睡够八小时,否则白天就无法好好学习。听了老师的话,小奚对自己的睡眠也就特别地注意。也就在当天晚上,宿舍里有人打呼噜,她怎么也睡不着,想起老师讲的话,她害怕得要命,闭着眼睛想让自己快点睡,脑子却越睡越清醒,一直到天明,才“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第二天晚上,她决心要睡好,但一听到那“呼噜、呼噜”的打鼾声,又无法入睡,  相似文献   

9.
今年42岁的王先生,在一家公司任部门经理,近三年患上失眠症,主要表现为夜间入睡困难。上床时本来有些睡意,可一躺下就睡意全无,并且越想睡越睡不着。每天只睡4-5个小时。长时间失眠使他白天精力减退,情绪低下,整日感到疲劳,干工作不再像以前那样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0.
中东 《家庭健康》2011,(3):46-47
前几天,老牛患了感冒,开始也没当回事,专家不都说了嘛:“感冒就是病毒的一个短期旅游,七天左右就走了。”可是,别的症状还好说,就是咳嗽太让人难受。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地咳来咳去,不但自己睡不着,还连带着影响孩子、媳妇与睡不好。为此,老牛想买点止咳药,到了药店一看,止咳的、化痰的、止咳化痰的两用的,太多了,空间应该选哪种呢?老牛迷糊了……  相似文献   

11.
唐庆 《大众医学》2009,(7):56-56
一、来看病,别“点药” 不少患者在看病时喜欢自己“点药”。其中.有些人是久病成医,对自己病情和治疗比较了解;有些是看了一些医学书籍.自己“对号入座”;还有些是听别的病友说某种药效果好,自己也想试试。第一种情况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意思是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感觉觉不够睡,而到了中年尤其是老年以后,人的睡眠时间会明显减少,有时甚至彻夜难眠。  相似文献   

13.
王吉  飞雪 《健康文摘》2006,(8):46-47
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意思是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感觉觉不够睡,而到了中年尤其是老年以后,人的睡眠时间会明显减少,有时甚至彻夜难眠。  相似文献   

14.
想睡睡不着,心里真苦恼。数星星数绵羊,睡神就是不降临,这日子真苦啊。我正在检讨是不是因为这段时间饮食太燥热导致失眠,身为神经外科医生的好友Caron就“残酷”地打击了我一下:“觉得很困又睡不着,这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免费给你提供安眠药吧。包你一睡不醒……”  相似文献   

15.
睡眠就像空气、阳光、水分一样,是人体必不可缺的“营养”。它可以保护大脑消除疲劳,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增强肌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但是有些人夜间常会“睡不着”,导致白天头晕脑胀、身体不适等。而有些人又把睡眠问题看得过重,要求自己一天必须睡足几个小时,否则就认为是睡眠不足。其实失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眠和对失眠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证明世界上从来没有人因为缺乏睡眠而死;相反,为失眠而忧虑.陷入失眠的误区对你的伤害程度远远超过失眠症本身。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失眠。  相似文献   

16.
周末“补”觉坏处多 现代生活节奏较快,平时需要上班上课,很多人都是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从被窝里钻出来的,一旦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没有了上班或者上课的压力,很多人都趁着这样的机会过一过自己的“觉瘾”,往往是一睡再睡,大睡特睡。  相似文献   

17.
人在睡觉时,突然朦朦胧胧地感觉有人卡住了脖子或是象什么怪物压住了自己,有如千斤重物压身,觉得喘不过气来,似醒非醒,似睡非睡,想喊喊不出声来,想动又动弹不得,停了一会儿,才完全清醒过来。有些迷信的人把这种情况说成是“鬼压身”。其实,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叫“梦魇”,也叫做“睡压”。  相似文献   

18.
<正>有很多人都饱受失眠的困扰,长期失眠在任何年龄阶段人群中都可能发生,尤以老年人群更为常见。年轻时候睡不够,年龄大了睡不着,是很多老年人的亲身体验。睡不着的老年人反映,晚上自己躺在床上,整个人就像在锅里烙的煎饼一样,翻来覆去,就是不困;好不容易睡着了,到了半夜还容易醒,醒来之后就特别清醒,没有任何睡意;大部分时间还容易早醒,醒来想在家里活动一下,又怕弄出的声响会影响到还在酣睡中的子女或者孙辈,引发和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导致家庭关系紧张。老人们很苦恼,  相似文献   

19.
《健康必读》2007,(8):34-35
福建农妇一觉睡六年;江西男子一天吞下20只老鼠;全国首例天生“无眼人”;安徽奇人十指能同时写十个不同数字;厦门一男子面贴枕头坐睡3年;脚趾再造成手指患者练成“书法家”;80岁老妪能翻3米高墙扛30公斤赃物飞奔;武汉一男子狂喝酒乳房长成“大馒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莘欣 《健康文摘》2007,(11):25-25
一般患有失眠的病人,多是由于情绪焦虑所致,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当睡眠好转后停用安眠药时,从心理上就会担心:“今天没吃药,不知道能不能睡好?”而越是这样想,就越是容易产生内心紧张感,从而越是睡不着觉。建议停药时应掌握两条原则:一是睡眠好转后不要着急停药,要稳定一段时间(视病程长短而定)后再考虑停药,同时在此段时间内从心理上逐步减少对睡眠的过分关注,以期有所适应;二是应先试着逐渐缓慢减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