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过程中对心理和躯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24例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0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等措施.观察2组患者在胃镜检查前后血压、脉搏变化程度和恶心、呕吐情况及患者接受能力.结果 试验组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恶心呕吐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接受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能缓解老年患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躯体和心理应激反应,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减少恶心呕吐等不适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过程中对心理和躯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24例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0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等措施。观察2组患者在胃镜检查前后血压、脉搏变化程度和恶心、呕吐情况及患者接受能力。结果试验组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恶心呕吐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接受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缓解老年患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躯体和心理应激反应,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减少恶心呕吐等不适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预调整呼吸方式对胃镜检查者干呕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胃镜检查患者298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50例,对照组148例,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指导患者检查前、插镜时、检查中采用不同的呼吸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指导。根据患者整个术程中干呕次数,分为轻度(<3次)、中度(3~4次)和重度(>5次),两组对照进行χ2检验。结果干预组干呕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调整呼吸方式,可明显减少胃镜检查时干呕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插镜成功率,提高内镜检查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鼻开咽呼吸法训练联合指导护理应用于胃镜检查患中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于福建省永泰县医院拟行胃镜检查的1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指导护理,研究组采用经鼻开咽呼吸法训练联合常规指导护理,每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插镜前后血压、血氧及心率水平,并比较两组插镜时间、插镜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次数及不适感情况。结果 插镜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及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插镜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水平及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插镜前后差值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插镜时间低于对照组(P <0.05),在插镜过程中,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适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服务态度、服务技术、服务及时以及总体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经鼻开咽呼吸法训练联合指导护理应用于胃镜检查患者中可有效维持胃镜检查患者插镜前后血压、心率及血氧水平稳定,缩短检查时间,降低检查过程中恶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减轻胃镜受检者痛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来本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4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6例)和观察组(214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位医生、同一型号胃镜检查。对照组采取常规胃镜检查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方式。结果两组患者在一次插镜成功率、蜊作时间,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咽部和胃部不适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咽部和胃部不适感明显少于对照组,一次插镜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插镜一次成功率,并减少操作时间,增强患者对检查的身心适应能力和耐受力.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镜检查中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60例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胃镜检查,观察组在常规胃镜检查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插镜时间、检查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应激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插镜时间、检查后的血压和心率、应激反应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明显使患者减少胃镜检查中的不适,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插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进型护理干预对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内镜室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和改进型护理干预组,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检查前的焦虑程度、检查中的反应及效果、检查后的反应.结果 改进型护理干预组VAS评分为(3.66±2.26)分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的(6.06±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咽部通过情况及胃镜检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型护理干预组呕吐次数少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改进型护理干预组胃镜检查时间短于常规护理干预组,胃腔展开程度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型护理干预组胃镜检查后咽痛反应发生率、唾液带血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复查意愿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电子胃镜检查中实施改进型护理干预,体现了护理的人文关怀,增加了患者对胃镜检查的接受度,提高了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加音乐疗法对普通胃镜检查患者的痛苦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及再次接受胃镜检查认可度的影响。方法200例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患者。干预组检查前、中、后实施合适的心理干预和音乐疗法,对照组则只给予普通胃镜检查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胃镜检查前、中、后患者的痛苦程度(恶心、呃逆反射次数),及检查前后的SAS、SDS评分变化,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再次接受胃镜检查的认可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痛苦程度(恶心、呃逆次数)、检查顺利程度(检查时间), 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减少,且再次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认可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加音乐疗法可以减轻普通胃镜检查患者的痛苦程度和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再次接受胃镜检查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行电子喉镜检查中的配合效果,以便为提高患者插镜检查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在我科接受电子喉镜检查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检查事项告知并配合宣教;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检查告知及宣教的基础上,对患者再给予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心理干预疏导;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大多数患者均能配合顺利完成电子喉镜的检查,在插镜顺利程度上,使一次性插镜成功率达98%,明显高于对照组60%的插镜成功率;其患者的紧张感和恐惧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检查时所需的时间也少于对照组(P<0.05),病人不适感与心理应激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在患者行电子喉镜检查时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提高患者检查的依从性及插镜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进型护理干预对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内镜室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和改进型护理干预组,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检查前的焦虑程度、检查中的反应及效果、检查后的反应。结果改进型护理干预组VAS评分为(3.66±2.26)分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的(6.06±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咽部通过隋况及胃镜检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型护理干预组呕吐次数少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改进型护理干预组胃镜检查时间短于常规护理干预组,胃腔展开程度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型护理干预组胃镜检查后咽痛反应发生率、唾液带血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复查意愿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电子胃镜检查中实施改进型护理干预,体现了护理的人文关怀,增加了患者对胃镜检查的接受度,提高了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针全息法在胃镜检查中临床运用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胃镜室通过随机选择病例300例,随机分配为手针全息组、手针组、观察组三组。每组病例100例。手针组为针刺手穴一种方法,手针全息组为全息法和手针法的两种方法的结合。观察组为常规胃镜检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患者的胃镜操作前后的不适反应相结合。结果三组中手针全息组胃镜操作中有恐惧感占36%,操作后有恐惧感占28%。;而其它二组分别为48%、37%和100%、80%(P<0.05)。三组中手针全息组明显好于常规检查组。手针组疗效也好于常规检查组。结论本研究能让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减轻痛苦、减轻胃镜操作的不适感,减轻胃镜的恐惧感且价格低廉,风险系数小,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在急诊胃管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需行胃管留置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留置胃管时不适感发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时恶心呕吐、呛咳、咽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留置胃管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不适,缩短置管时间,提升急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颖 《中国当代医药》2014,(35):128-130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及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多模式镇痛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静息痛和活动痛情况、围术期镇痛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 d的各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48 h的静息痛和活动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胀腹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体内血浆皮质醇及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多模式术后镇痛护理,能较好地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应激反应和镇痛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重护理干预对三腔二囊管插管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操作,干预组在常规操作基础上采取心理、视听,以及联合应用胃镜润滑胶浆、超细活检钳等多重干预,比较两组插管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反应小,插管时间短,平均1.82min,一次插管成功率达100%,两种插管方法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重护理干预可降低三腔二囊管插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插管时间,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对减轻患者痛苦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何翔  舒春梅 《中国药业》2009,18(9):60-6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对患者用自控镇痛泵后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腹胀等情况。结果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观察组为24h,对照组为48h(P〈0.01);观察组腹胀、恶心、呕吐5例,对照组腹胀12例(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很大影响,可使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显著减少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果喉乐汤局部喷雾缓解全身麻醉插管患者术后咽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插管的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温开水局部喷雾,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果喉乐汤局部喷雾。比较两组患者咽部不适发生情况、症状改善时间、咽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咽部不适发生率为5.71%(4/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1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及吞咽痛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 min、6 h、12 h和24 h,观察组患者咽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果喉乐汤局部喷雾缓解全身麻醉插管患者术后咽痛的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降低患者咽部不适发生率,显著缩短咽部不适症状改善时间,改善咽痛程度,缓解术后咽痛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食管癌治疗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3d胃肠功能基本稳定后给予肠内营养及相关护理干预。观察组于术后12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及相关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平均为(56.1±4.4)k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4.1)kg(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含量为(61.3±6.1)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7±5.8)g/L(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只有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例(P<0.05);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腹胀的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例(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肠内营养以相关护理干预能显著增强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彭珊  余银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458-459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分娩会阴损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56例分娩会阴损伤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的差异、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观察组产妇VAS评分降低幅度明显较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分娩会阴损伤中,可显著缓解会阴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米卫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56-157,160
目的探讨开腹肝叶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如引流管护理、饮食干预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36、48h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恶性呕吐、腹胀便秘、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肝胆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