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8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停用降压药2周后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80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每天3次,药物剂量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整,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均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肥厚均逆转,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卡托普利均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同时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联合降压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卡托普利以及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以及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卡托普利以及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以及心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培哚普利(雅施达)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0月~2005年8月的2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组(A组,30 mg 每日1次口服,116例);培哚普利组(B组,4 mg 每日1次口服, 116例).疗程6周,用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降压有效率及降压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显著消褪室间隔及左室后壁的心肌肥厚,而使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下降,B组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24 h尿白蛋白、24 h尿蛋白(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培哚普利均可显著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及减少尿蛋白排泄;在逆转左室肥厚方面,培哚普利优于硝苯地平控释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与赖诺普利单独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8例,先用安慰剂洗脱两周,再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替米沙坦40mg/d和对照组(58例)予以赖诺普利10mg/d,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压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81.7%和79.3%及血压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和1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和赖诺普利单独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压疗效,但替米沙坦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后左室舒张功能与心肌肥厚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及左室肥厚的患者52例,对其采用替米沙坦治疗。观察本组治疗前与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与心肌肥厚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治疗后IVST、LVPWT、LVMI、LVDd、A峰及A/E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峰指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且能够改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调节心肌肥厚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预防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米沙坦组和硝苯地平组,每组49例.替米沙坦组予替米沙坦80 mg/d,硝苯地平组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治疗不达标者根据个体情况加用氢氯噻嗪或替米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剂量加倍,均持续治疗18个月.观察两组心房颤动复发情况及首次复发时间,治疗前后记录心脏参数: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房体积指数(LAVI)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米沙坦组与硝苯地平组心房颤动复发率、首次心房颤动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替米沙坦组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显著低于硝苯地平组[4.1%(2/49)比16.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治疗前两组心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脏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替米沙坦组LAD、LVPWT、LAVI及LVMI均显著低于硝苯地平组[(37.6±2.9) mm比(38.9±2.4) mm、(11.6± 1.0) mm比(12.0±0.9) mm、(22.0±3.6) ml/m2比(23.9±4.2) ml/m2、(120.4±18.2) g/m2比(129.5±19.2) 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和替米沙坦均可有效降低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患者的血压,但替米沙坦在阻止阵发性心房颤动向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化、延缓心房扩张、改善心肌重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组合的复方制剂———海捷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入选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左心室肥厚患者10 2例,随机分配到海捷亚组(口服1~2片/d ,每片含氯沙坦钾5. 0mg、氢氯噻嗪12 .5mg)或阿替络尔组(口服2. 5~5 .0mg/d) (n均=5. 0 ) ,治疗9个月,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左心室重量指数变化和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①与治疗前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海捷亚或阿替络尔治疗9个月后,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16 .1/ 10. 1~14 .2 / 86mmHg ;15 .9/ 10 .2~14 .3/ 90mmHg ,1mmHg =0 . 133KPa) (P均<0 . 0 1) ;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海捷亚治疗9个月之后,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 . 0 5 ) ,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更显著(P均<0 . 0 1) ;而在阿替络尔治疗9个月之后,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无明显变化,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P均<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海捷亚治疗9个月后可使其左心室肥厚显著逆转,逆转作用优于阿替络尔。  相似文献   

8.
李建平  付细娥 《中国保健》2005,13(24):63-64
目的评价心可舒伍用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使用心可舒4片,1日3次;卡托普利25mg,1日3次.对照组(58例)使用丹参片4片,1日3次;卡托普利25mg,1日3次.两组均治疗12周,采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对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改善心肌供血、降低血压及逆转左室肥厚.但在ST-T改善上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在左室肥厚逆转方面,治疗组更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可舒伍用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缺血疗效优于丹参片伍用卡托普利.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8,(2):278-28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替米沙坦与清脑降压颗粒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每组90例,对照组接受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脑降压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变化,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收缩压与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130.83±13.02)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148.09±12.35)mm Hg,舒张压(82.61±6.09)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94.52±7.33)mm Hg,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5.26±0.5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03±0.53)mmol/L,甘油三酯(1.48±0.5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82±0.65)mmol/L,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替米沙坦治疗效果一般,加用清脑降压颗粒治疗后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在改善血压与血脂指标上优势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40~80 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5~10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两组的降压疗效,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24 h尿蛋白、胱抑素(CysC)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替米沙坦组尿微量蛋白尿、24 h尿蛋白、CysC水平较依那普利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替米沙坦、依那普利均能有效控制血压,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有可能延缓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海捷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及左心室重量的影响。方法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海捷亚每日1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治疗前后通过24h动态血压(ABPM)及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脉压(PP)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对比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脉压(PP)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捷亚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脉压及左室重量指数。  相似文献   

12.
超敏C反应蛋白和高血压相关性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C反应蛋白观察指标,探讨炎症反应在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按入选标准纳入高血压患者64人入试验组,门诊就诊的正常患者30人入对照组。将高血压组分为两个亚组:A组(无左室肥厚)37例,男21例,女16例;B组(伴左室肥厚)27例,男17例,女10例。比较试验组、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亚组间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结果]高血压两个亚组血清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伴左室肥厚)hsCRP浓度比A组(无左室肥厚)组高(P﹤0.05);血浆CRP水平与个体平均动脉压显著相关(P﹤0.01),血浆CRP水平越高,个体的血压值也越高。[结论]炎症在高血压的发生、维持与复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CRP水平可以作为高血压病情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与吲哒帕胺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74例分成3组。对照组(n=24)予以替米沙坦(40mg/d,每日1次);治疗组Ⅰ(n=25)在服用替米沙坦(20mg/d)基础上,加服吲哒帕胺(1.25nag,每日1次);治疗组Ⅱ(n=25)在服用替米沙坦(20mg/d)基础上,加服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每日2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83.3%,前者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比较,P〈0.05;后者与对照组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4、3、1例。结论低剂量替米沙坦与吲哒帕胺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较单用替米沙坦降压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不能耐受患者应用坎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安全性与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和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6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氨氯地平组(A组)和氨氯地平+卡维地洛组(B组),观察血压、不良反应,并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①两组治疗12个月后,24小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是两组治疗后24小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A组治疗12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P<0.01);而在B组治疗12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室重量指数较B组下降明显(P<0.01)。③A组患者治疗后的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均不同程度得到明显改善(P<0.01),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坎地沙坦加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后,可使其左室肥厚显著逆转及左室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邓红胜 《现代保健》2010,(16):12-13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医院门诊病房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左旋左旋氨氯地平25mg/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10mg,2次/d开始,根据患者血压情况每3天增加1次剂量,最大至20mg,2次/d,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及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相比,降压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观察组E峰、A峰、EDC、E/A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明显,能够达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疗效确切、效价比高、是较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不能耐受患者应用坎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安全性与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和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6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氨氯地平组(A组)和氨氯地平+卡维地洛组(B组),观察血压、不良反应,并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①两组治疗12个月后,24小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是两组治疗后24小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A组治疗12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P〈0.01);而在B组治疗12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室重量指数较B组下降明显(P〈0.01)。③A组患者治疗后的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均不同程度得到明显改善(P〈0.01),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坎地沙坦加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后,可使其左室肥厚显著逆转及左室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4例作为高血压组,同期来某院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室间隔厚度(leftventricularseptumthickness,L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ventricularposteriorwallthickness,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和血浆BNP浓度。结果高血压组血浆中BN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血压分级升高而升高;BNP水平与LVST、LVPWT、LVEDD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1,P﹤0.05;r=0.46,P﹤0.05;r=0.40,P﹤0.01);同级高血压组中伴左室肥厚组血浆BNP水平较无左室肥厚组显著升高(P﹤0.05);在同级别高血压组中按照危险分层进行亚组分析得出随危险分层升高,BNP水平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BNP水平与血压分级密切相关,与左室肥厚程度成正相关,并随危险分层的升高而升高。BNP有可能成为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替米沙坦片联合降压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踝一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变化及血压达标对后两者的影响。方法68例高血压痛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替米沙坦片联合降压治疗24周前后,测定血压、空腹血糖(FB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肝功能、血清IGF-1(酶联免疫吸附法)及baPWV。结果①高血压3级患者的IGF-1水平与baPWV较高血压1级明显增高(P<O.05);②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1水平与baPWV呈正相关(治疗前r^5=0.506,治疗后r^5=0.492,均P<0.05);③联合降压治疗24周后血清IGF-1及baPWV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血压控制达标患者的IGF-1与baPWV的水平较未达标者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降压治疗能显著下调高血压病患者的IGF-1水平并降低baPWV,且降压治疗达标者的IGF-1及baPW-V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寻求一种无创、可靠的评价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用脉冲DTI检测20例健康成人(A组),35例高血压病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正常患者(B组),30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患者(C组)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峰、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峰及Ea/Aa值,同时常规用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期峰值速度E峰、A峰及E/A值。结果B组和C组二尖瓣口血流参数、二尖瓣环DTI参数均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B组和C组间E峰、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Ea峰、Ea/Aa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DTI技术能定量高血压病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的改变,有利于对舒张功能受损程度的判断,优于传统的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口血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