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骨H形骨折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双侧骶髂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骶骨H形骨折15例。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3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5个月,术后均未留下明显行走障碍,下蹲等活动接近正常。结论在C型臂X线机精确引导下,经皮双侧骶髂拉力螺钉固定技术能有效地固定骶骨H形骨折中的垂直骨折,纠正骨盆垂直方向移位,操作简洁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在骶骨骨折经皮拉力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2009年期间骶骨骨折经皮拉力钉内固定术中C型臂透视操作方法。结果:骶骨骨折经皮拉力钉内固定术中C型臂的投照方法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与手术的进程以及手术的安全性明显相关。结论:C型臂在骶骨骨折经皮拉力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基层医院要开展此手术,应当进行C型臂X线机的应用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空芯Herbert螺钉治疗无移位腕舟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C臂机引导下,对15例非移位腕舟状骨骨折患者行经皮空芯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15例手术患者均获得10~12个月的随访,骨折3个月内愈合.按照Garland and Werley腕关节疗效标准评定优良率100%.结论 经皮空芯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非移位腕舟状骨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程新 《现代保健》2012,(32):114-115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联合C形臂治疗C形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C形盆骨骨折患者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联合C形臂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2.3±3.1)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5±2.1)d,术中平均出血量(56.5±4.3)ml,其中,3例合并腹腔器官损伤患者手术出血量高于100ml,其余腹腔器官损伤患者均大量出血。患者放射线治疗的优良率为96.7%,临床治疗的优良率为95%,总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的功能恢复性训练,骨盆功能均恢复良好,57例重新恢复正常工作,其余3例由于疼痛问题而需要继续进行康复训练。术后随访显示,3例术后发生了轻微的骶髂螺钉松动问题,其中,1例骶髂螺钉偏离中线,2例术后骶髂进入了L5~S1的椎间间隙,其他所有患者骶髂螺钉均良好固定,且位置满意。结论: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联合C形臂治疗C形骨盆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的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吕志刚 《现代保健》2012,(14):131-132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于笔者所在医院骨外科收治的骶髂关节脱位患者共22例,均在C臂X线引导下使用奎心螺钉进行骶髂关节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22例患者均可下地行走,无一例发生骶髂关节移位、疼痛或者关节炎等并发症。6例已经取出螺钉,其他患者未取出,取出螺钉的患者关节无再脱位、再移位。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创伤小的优点,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喻新亚 《现代保健》2011,(16):157-158
目的 探讨C臂机下拉力螺钉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脱位(Barton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C臂机下拉力螺钉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腕关节脱位21例.结果 患者均无感染及神经肌腱损伤,骨折无再移位,腕关节无再脱位等并发症.经过3月随诊优10例,良1例.结论 C臂机下拉力螺钉治疗Barton骨折是较满意方法,手术时间短,术后无再移位,外固定时间短,第二次手术方便.  相似文献   

7.
张伟  陶文武 《现代保健》2012,(7):122-123
目的探讨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成人新鲜齿状突Ⅱ、Ⅲ型,有寰枢椎脱位者术前先行颅骨牵引复位,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后在C形臂x线监视下,行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23.6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明显颈部运动受限,无螺钉断裂、移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详细的术前准备、精确的手术操作情况下,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微创、内固定牢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不错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颈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经验.方法 牵引复位后,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颈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22例.结果 22例患者内固定均满意,螺钉位置良好,头端螺纹均超过骨折线,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诊2-16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明显颈部活动受限.结论 颈前路单枚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了颈椎的生理活动范围,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AO 4.5mm砌钛合金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22例.按Meyers-McKeever胫骨棘骨折分型,Ⅱ型6例,Ⅲ型16例.常规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进镜检查,在探针协助和C型臂X线机监测下,经髌腱骨旁人路用2~3枚导针固定骨折块,AO 4.5mm钛合金空心螺钉沿导针旋入胫骨骨折端.结果 术后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6个月(3~4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好,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无膝关节不稳症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2±2.6)分.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AO 4.5mm钛合金空心螺钉内固定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重要手段,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联合固定治疗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分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我们采用脊柱-骨盆联合固定治疗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分离11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解剖结构恢复正常,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结论脊柱-骨盆联合固定治疗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分离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磁共振扫描成像技术。方法:33例患者MR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FSET2WI、SET1M,冠状住FSET2WI及2个冠状位FSPGR in phase。结果:7例检查者骶髂关节正常,各扫描序列均能直接显示正常骶髂关节软骨。其余26例全为AS患者,52个关节中42个骶髂关节可见软骨异常,表现为T1WI和T2WI上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结论:磁共振扫描参数的优化组合和选择正确的扫描方法、恰当的线圈,以及T2WI和FSPGR in phase脂肪抑制技术的应用,更有助于显示正常骶髂关节解剖结构及病变的定位和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江军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407-2409
骶髂关节紊乱是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骶髂关节紊乱的名称较多,国内对该病的病理基础和发病机制认识不足,缺乏客观的诊断标准,影象学资料难以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异常改变,临床误诊率高。作者从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方法研究方面对近3年骶髂关节紊乱疗效进行综述,证明随着影像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早期的确切诊断,结合积极的手法复位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16.
IUD副效应与致密性骨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晓慧  秦宇  王涵  张学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4008-4010
目的:分析置入IUD副反应者和罹患"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者的临床表现等,研究两者的"共性"与"个性",以资临床鉴别"真性"和"假性"IUD副反应。方法:从普查IUD13437例的档案中和用《IUD测量尺》测量使用IUD避孕节育的2190例以及526例患有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者中,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后分组研究其临床资料。结果:IUD副效应者与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在腰痛、骶部胀痛、腹坠、年龄等方面十分相似,但相对值和绝对值均有差异(P>0.05)。结论:有IUD副反应者与患有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者在症状、部位、年龄等方面非常一致,因此在临床上容易混淆,所以应注意鉴别诊断及掌握鉴别诊断的要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庆峰 《现代保健》2009,(14):13-14
目的探讨致密性髂骨炎的CT特征及临床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28例临床诊断为致密性髂骨炎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28例致密性髂骨炎患者影像学表现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髂骨面,病变致密硬化且均匀,呈斜三角形,外缘整齐,骶髂关节间隙无受累,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强直性骶髂关节炎不同。结论根据临床症状、CT表现可对致密性髂骨炎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8.
Computed tomography (CT) was compared with plain radiography in 41 examinations of selected patients with a clinical history suggestive of sacroiliac joint disease. The obliquity of the sacroiliac joints renders radiographic interpretation difficult. In the 41 cases who were examined with standard anteroposterior and posteroanterior radiographs of the sacroiliac joints, four were normal, eight abnormal and 29 were equivocal. Equivocal findings included indistinct and possibly irregular articular margins to the joints and subarticular sclerosis. Of the 29 equivocal studies, nine were normal on CT and 20 were abnormal. CT demonstrated definite changes of sacroiliac joint disease in 29 of the 41 examinations, 16 of which were sacroiliitis and 13 osteoarthritis. With plain radiography four of the eight abnormal studies were consistent with sacroiliitis, and four with osteoarthritis. It is concluded that CT is more sensitive than plain rad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sacroiliac joint disease, and is especially valuable when there are equivocal plain radiographs.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骶髂关节的调整手法,能有效调整骶髂关节生物力学,对缓解腰部神经疼有一定价值,芒针则为特制长针,用于治疗多种肌肉软组织相关疾病。本研究探讨手法复位结合芒针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01-01-2019-02-28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骶髂关节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因素组间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芒针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比较干预过程中疼痛数字评分变化情况和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标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JOA)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1周和1个月,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分别为(3.1±0.2)和(2.3±0.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0.3)和(4.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558和25.456,均P0.05。观察组骶髂关节JOA评分分别为(21.1±3.2)和(24.3±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4.6±2.3)和(16.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432和12.333,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1,P0.05。结论针对骶髂关节紊乱,在应用手法复位基础上联合使用芒针治疗,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临床炎性指标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拟诊为AS的80例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S组(51例)和非AS组(29例),分别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应用加拿大脊柱骨关节研究协会评分系统(SPARCC)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探讨其ADC值与SPARCC评分、BASDAI评分的相关性,判断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BASDAI和SPARCC评分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AS组患者ESR、CRP水平、ADC值、SPARCC和BASDAI评分均明显高于非A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1,t=5.723,t=4.701,t=4.842,t=14.513;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AS组患者ADC值与SPRCC评分、ESR、CR及BAS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524,r=0.434,r=0.693,r=0.542;P=0.000)。ADC值、SPARCC评分、BASDAI评分、CRP和ESR诊断AS的灵敏度分别为74.5%、76.5%、78.4%、72.6%和70.6%;特异度分别为65.5%、58.6%、62.1%、68.9%和72.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0.700、0.725、0.712和0.710,联合诊断AS的灵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和55.2%,AUC为0.738。结论:DWI联合临床炎性指标、SPRCC评分和BASDAI评分的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