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精神医学与心理治疗对美容医学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容的目的是为了引发自我心中的美感,该目的决定了美容医学与美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不仅是美容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而且精神医学和心理治疗是美容医学实践的必要手段。他们的作用体现在心理诊断(如筛选病人、针对性心理护理等),以及作为美容医学的治疗手段。心理治疗对美容医学的意义在于:帮助美容病人克服体象问题、对美容病人手术前后的疏导、帮助病人做出合理选择、与美容手术联合使用(手术-心理疗法)、治疗一些心  相似文献   

2.
董樾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9):195-198
整形美容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已成为中国第四大服务行业。整形美容技术是一种以提高审美 能力为目标,通过手术、医疗器械、药物等医疗技术手段,对人的外形进行重构和塑造的一种医疗技术。 虽然整形美容技术可以帮助众多求美者美实现华丽蜕变,但也可能会对受术者造成人身伤害、精神伤害及 经济伤害等安全性问题。上述问题引起了临床对整形美容技术的技术能力、技术目的及其技术后果的反 思。本文重点讨论了整形美容行业目前所面临的诸如整容目的歧化、技术所造成的精神损伤等医学伦理问 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整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容的目的是为了引发自我心中的美感,该目的决定了美容医学与美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不仅是美容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而且精神医学和心理治疗是美容医学实践的必要手段.他们的作用体现在心理诊断(如筛选病人、针对性心理护理等),以及作为美容医学的治疗手段.心理治疗对美容医学的意义在于:帮助美容病人克服体象问题、对美容病人手术前后的疏导、帮助病人做出合理选择、与美容手术联合使用(手术-心理疗法)、治疗一些心理严重障碍的美容病人.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经全国同行专家学者的紧密协作和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医疗美容行业队伍,开创了繁花似锦的美容医学事业。美容医学领域里实施的医学整合实践,可谓是当代医学整合的典范。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以下简称“代码”),我国美容医学学科已基本符合这个法规文件关于学科分类的宗旨、依据和原则。  相似文献   

5.
2005年秋以来,高景恒(以下简称高)审时度势地多次论述了“美容医学”的归属及其与“第四医学”的关系问题。彭庆星(以下简称彭)对此备加赞赏,从学科发展的总体方向出发予以了高度的评价和支持,同年,他曾先后在南昌召开的“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发展趋势论坛”、武汉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15周年学术大会”及北京召开的“2005年全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奖颁奖大会”3个会议上步步深人地进行了系统的论证。  相似文献   

6.
精神医学与心理治疗对美容医学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容的目的是为了引发自我心中的美感 ,该目的决定了美容医学与美学和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不仅是美容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而且精神医学和心理治疗是美容医学实践的必要手段。他们的作用体现在心理诊断 (如筛选病人、针对性心理护理等 ) ,以及作为美容医学的治疗手段。心理治疗对美容医学的意义在于 :帮助美容病人克服体象问题、对美容病人手术前后的疏导、帮助病人做出合理选择、与美容手术联合使用 (手术 -心理疗法 )、治疗一些心理严重障碍的美容病人。  相似文献   

7.
浅论美容医学审美评价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容医学审美评价是美容医生和求美者根据一定的人体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 ,分析求美者的容貌并判断其美丑的综合思维过程 ,是美容医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审美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医生与求美者的审美沟通、提高美容医学实践的质量 ,而且有助于提高美容医生和求美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树立更合理的人体审美理想[1] 。本文就美容医学审美评价的标准进行下述讨论。一、美容医学审美评价的原则研究美容医学审美标准 ,首先要确定美容医学审美评价的基本原则。从美容医学的角度 ,评价人体美 ,一般遵循以下 4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由国际美容医学联盟(UIME)、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主办的第18届世界美容医学大会,将于2011年5月12日-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9.
美容医学伦理学原则与医疗纠纷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容医学是一门新兴医学学科,其不仅仅局限于医学范畴,还涉及社会、心理、伦理等诸多领域。美容医学的目的是维护和改进人体美,该目的决定了美容医学和心理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重要的是实践上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美容医学不仅要遵循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而且具备医学伦理道德的延展性和非医学范畴的渗透性。美容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医疗纠纷也因此具备其复杂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高景恒教授主编的《美容外科学》(第2版)基于当今美容医学的临床实践,全面反映了在常规技术、微创/无创技术、再生医学和抗衰老医学等4大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社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06中国美容医学论坛暨美容医学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博览会”于2006年9月15-17日在古都西安建国饭店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美容医学专业领域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及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美容医学》名誉主任委员张涤生教授对于本次大会召开给予了热情的指导和支持,并亲自题词:“祝贺2006中国(国际)美容医学论坛举办成功,并贺《中国美容医学》第5届编委会成立”和“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多年来为促进我国医学美容科学与技术交流、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衷心祝愿:中国美容医学更上一层楼,成为我国整形美容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本次大会受到国内外美容医学专业领域的高度关注,相关单位、众多媒体、学术团体及专家教授纷纷来电、来函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2.
彭庆星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8):1145-1146
2006年,国际美容医学联盟(UIME)名誉主席罗尔·平托(Raul Pinto)和他的助手鲁特·荷德尔拜克(Lut Holderbeke)两次受“联盟”的委托来华访问,其中3月的访问,主要是对宜春学院和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进行专访,从而对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并为以后的相互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深入研究美容医学是摆在美容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并就美容医学的形成、研究的范围、美容医学与健康的关系、在社会中的地位、美容医学应遵循的审美原则及美容医学的展望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经全国同行专家、学者的紧密协作和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医疗美容行业队伍,开创了繁花似锦的美容医学事业。美容医学领域里实施的医学整合实践,可谓是当代医学整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美容医学联盟(UIME)、中华医学会医学关学与美容学分会、《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社及《医学参考报·美容医学频道》联合主办,南昌佳关医疗美容医院、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联合承办的“第2期国际微创美容新技术与抗衰老医学培训班”,定于2011年5月7~11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  相似文献   

16.
《医学美学美容》2005,(7):22-23
美容行业的发展速度让人眼热心跳,无数淘金者蜂拥而入。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也为职业经理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但因为美容企业大多是从美容院或者家族企业发展起来,无论规模还是实力都无法与其他行业如家电、IT等相比,因此美容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总体而言,美容职业经理人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自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88年8月出版我与邱琳枝合作主编的“医学美学”之后的1~2年内,我国相继出版了多部与“美与美容”相关的医学著作;1990年11月,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以下简称分会)成立。从而,揭开了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以下简称整体学科)的序幕,一门新兴医学学科亭亭玉立在东方地平线上,其学科建设成果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人群中的求美者不断增加,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亦得到迅猛发展.在求美者与美容医学学科之间,需要一个桥梁与纽带,使二者有机结合,以促进美容医学学科发展,同时满足健康人的求美需求.笔者就设立美容医学咨询师的必要性、美容医学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及其工作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全球华裔美容医学学者朋友们,亲爱的同行同胞们,女士们,先生们: 为了加强海内外华裔美容医学学者间的交流和友谊,将于2008年6月26~28日在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召开“首届全球华人美容医学大会”。今天,我借此飞鸿,代表这次学术大会组织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热忱地欢迎世界各地的华裔美容医学专家朋友前来参加这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以下简称“整体学科”)发展的艰巨历程中,有过许多为之推波助澜、默默奉献的人和事,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一个为“整体学科”的创立、建设和发展而奋力拼搏22个春秋的科研机构及其学术团队——宜春学院医学美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该所成立于1989年2月17日。1988年由邱琳枝、彭庆星主编的中外首部《医学美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专著是创办该研究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