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陈士君  郦巧莲 《浙江医学》2022,44(12):1333-1334
肺隔离症较为少见,以血胸为首发症状的肺隔离症更是罕见。本文报道1例54岁男性,既往未发现肺部疾病史,此次因咳嗽伴胸闷气促1个月,CT检查提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于2020年10月15日收住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经胸腔穿刺、CT血管造影等检查,最终诊断为肺隔离症、肺内畸形血管破裂出血,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本例报道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单侧血胸时需考虑该病的可能性,并警惕大出血导致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大量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胰腺炎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1例以大量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胰腺炎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例以右侧大量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伴明显胸痛、憋气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胸水淀粉酶显著升高且高于血清淀粉酶水平,腹部增强CT检查显示胰头钙化、胰管扩张等慢性胰腺炎改变。按胰腺炎内科治疗并行胸腔穿刺抽液胸水逐步吸收。结论:以大量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胰腺炎临床少见。血液、胸水淀粉酶测定及腹部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多数患者按胰腺炎内科治疗胸水可吸收,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双侧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科2016-05-09收治的1例以双侧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干燥综合征”“胸腔积液”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CNKI),以“Sjogren's syndrome”“pleural effus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75—2015年。结果 本例患者女,73岁,因“咳嗽及活动后胸闷2年,加重1个月”入院。临床表现为咳嗽,活动后胸闷,胸部B超提示双侧胸腔积液。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降低,抗核抗体阳性,抗SSA、SSB抗体阳性;胸腔积液抗核抗体阳性,抗SSA、SSB抗体阳性。给予免疫调节及激素治疗后胸腔积液吸收好转。文献检索后经过筛选剔除,共检索出文献12篇,加上本例患者共13例,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40~73岁;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大部分血清及胸腔积液抗核抗体、抗SSA、SSB抗体阳性;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结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胸腔积液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明确后治疗以免疫调节及激素为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致胸腔积液机制并不清楚,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任艳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6-16
资料与方法2003~2009年收治结核性胸膜炎导致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患者500例。诊断依据:①以发热、咳嗽、胸痛、胸腔积液发病;伴有结核中毒症状;②经胸腔B超检查证实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或胸部X线、CT扫描发现胸腔积液,可有或没有肺部活动性结核;③有胸腔穿刺抽液或多次抽液治疗,或胸腔内注射激素及异烟肼的病史;④经痰菌检查,胸腔积液化验或结核菌素试验等证实结核菌感染;⑤入院后再次胸部x线、CT及B超检查证实为包裹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例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乳糜胸的病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乳糜胸罕见病因的认识。方法:1例女性患者,以咳嗽、胸痛及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查体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胸部CT显示为双侧胸腔积液,胸水穿刺引流并送检化验,结果证实为乳糜胸。与乳糜胸产生相关的常见病因检查结果皆为阴性,最终临床诊断为感染性乳糜胸。给予抗感染治疗5d。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胸腔彩超显示双侧胸腔积液已完全吸收,浅表肿大淋巴结缩小。1个月后随访症状消失,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部CT未见异常。结论:对于临床上诊断困难的乳糜胸患者,应考虑到感染的可能,并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避免漏诊、误诊和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6.
姚玉  李红苗 《黑龙江医学》2023,47(16):1935-1937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在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术后有无严重并发症、空气栓塞、心跳骤停等危险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收治的62例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计算诊断阳性率,明确胸腔积液患者病因,分析内科胸腔镜检查的典型表现,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内科胸腔镜检查发现,62例胸腔积液患者,以结核、肺腺癌为主要病因,经病理金标准确诊53例,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阳性率为85.48%。胸腔积液62例患者中,通过内科胸腔镜检查,表现不同主要分为3种类型:首先表现为孤立性的结节或肿块,可呈菜花状,结节部分融合,病灶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同时也有坏死组织,多表现为有胸膜急充血水肿。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6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52%。结论:胸腔积液患者中,以结核、肺腺癌为主要病因,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价值较高,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收集我院 1993年 8月至 2 0 0 1年 4月收治的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33例进行分析 ,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3例 ,男 2 1例 ,女 12例 ,年龄34~ 82岁 ,平均年龄 6 1 2岁。左心衰 19例 ,右心衰6例 ,全心衰 8例。双侧胸腔积液 2 4例 ,单侧胸腔积液 9例。双侧胸腔积液中有 15例右侧积液多于左侧 ,6例两侧基本相等 ,3例左侧多于右侧 ,单侧胸腔积液中 ,右侧 8例 ,左侧 1例。有 18例患者曾抽胸水2 5例次 ,其中胸水蛋白 <30 g/L11例次 ,李凡它试验阳性者 7例次。1 2 治疗经过及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 17例…  相似文献   

8.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致急性肾衰竭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致肾脏受损的表现及其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的MPA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该患者以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有消瘦、贫血等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间质纤维化;P-ANCA阳性。经过激素、环磷酰胺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结论MPA为跨学科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可以肾损害为主要表现,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60-162
对我院心脏中心2018年5月诊断的1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脏损伤后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RFCA术后早期出现胸腔积液、炎性标志物升高,拟诊断为RFCA术所致心脏损伤后综合征(postcardiac injury syndrome,PCIS),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胸腔积液吸收。PCIS患者一般情况下预后良好。有明显发热、胸痛症状的患者,可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如吲哚美辛)等对症处理。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有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尿胸的诊断水平.方法 报告1例尿胸患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1例左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有尿味且常规检查为漏出液,超声检查显示双侧肾积水,肾功能异常,经外科手术治疗解除尿道梗阻后,胸腔积液消失,确诊为尿胸.结论 尿胸是非常罕见的梗阻性尿道疾病的并发症,文献报道较少,因此有必要对该病给予重视,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胸腔积液的CT表现,提高CT对胸腔积液的定性诊断水平.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0年6月收治的中等量积液以上76例患者的CT表现及病理结果、临床治疗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胸腔积液52例,恶性胸腔积液24例.良性胸腔积液主要表现为脏层胸膜增厚,线状粘连近膈面上多见胸膜钙化,下胸部胸膜增厚(厚度<5 mm)较明显,纵隔胸膜较少受累.恶性胸腔积液多表现为单侧、大量积液,一侧胸膜环状增厚、壁层胸膜规则增厚、结节样增厚及纵隔胸膜受累.结论 CT对胸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结合临床、纤维支气管镜检及抽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大都能作出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2.
以转移症状为首发的肺癌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有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以转移症状为首发,多被忽略或错误导向,从而延误诊断。为了从误诊中吸取教训,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现将误诊数例举例分析如下。 1 病例介绍及分析 1.1 因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而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例1,患者,男性,62岁,住院号100153。因慢性咳嗽咳痰15年,左侧胸腔积液6个多月,于1983年12月6日入院。入院前院外胸片提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伴胸膜增厚,断层胸片左肺中、外带有密度增高条索状影;胸水化验检查:细胞总数12.6×10~9/L,白细胞0.69×10~9/L,单核0.76,多核0.24,蛋白28.5g/L,LDH 202~μ,比重1.019;多次癌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43-65岁。X线检查7例,其中2例呈单侧性液气胸、纵隔气肿、颈部及胸部皮下气肿;4例呈右侧中等量液气胸,其中2例胸腔积液密度不均匀;另1例呈少量液气纵隔及左侧少量液气胸。CT检查2例均表现为右侧大量液气胸,且胸腔积液密度极不均匀,其内可见多发分散气影。食管碘油造影示食管裂口呈纵行,长3-4cm,位于第7、8胸椎平面,裂口位于右侧壁7例,左侧壁1例。结论:X线及CT检查是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主要手段,对剧烈呕吐后出现一侧性液气胸,纵隔气肿或颈胸皮下气肿的患,特别是CT扫描提示胸腔积液密度不均匀时,须高度警惕自发性食管破裂发生,及早行食管碘油造影确诊。  相似文献   

14.
一名50岁男性患者,主因“呕吐后胸骨后胸痛、呼吸困难”于当地急诊就诊。体格检查发现左肺底呼吸音消失,体温38℃。立位胸片提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初步诊断考虑肺炎,并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次晨,患者病情加重,遂复查胸片。结果显示胸腔积液较前增多、纵隔气肿。口服和静脉双重造影行CT检查,提示左侧胸腔内有造影剂存留,因而确诊为食管破裂。患者给予止痛镇静后接受了开胸、灌洗手术,食管支架置入及空肠造瘘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5.
胸腔积液是多种胸部疾病,特别是肿瘤性疾病的常见伴发体征,甚至为患者首发表现,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一般病理检查通常离心、涂片、HE染色,但由于细胞分散、染色效果不好、重复性差等原因,诊断的阳性率低,易漏诊.尤其是增生的间皮细胞和转移性腺癌;未分化癌与小细胞癌和淋巴瘤之间不易区别,疑诊病例较多,对临床帮助不大.我们将胸腔积液离心后进行冰冻切片常规HE染色,同时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标记,明显提高了胸水细胞诊断的阳性率及准确性.该方法可重复性高,细胞清晰,能明确诊断,部分病例能明确肿瘤的类别和来源,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于类风湿关节炎(RA)胸膜受累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RA住院患者胸膜受累的临床特点。结果 248例RA患者中29例胸膜受累,5例胸膜增厚,24例出现胸腔积液;其中18例少量胸腔积液,无症状,无特殊治疗;另外6例中等量胸腔积液,有呼吸困难的症状,予胸腔穿刺引流,胸腔积液为渗出液;4例RA相关,激素治疗后胸腔积液吸收;1例继发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后好转;1例肺炎旁胸腔积液,抗感染后好转。结论 RA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一般无症状,无需特殊处理。但胸腔积液明显时,需要排除细菌、结核感染及肿瘤等,胸腔穿刺引流和激素等治疗可缓解症状,继发细菌和结核等感染需要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胸腔积液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 ,称为心源性胸腔积液 (胸水 ) ,临床上心源性胸腔积液常因种种原因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作者收集本院自1988年 1月~ 1998年 1月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病例共 5 6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 6例均系住院患者 ,其中男 36例 ,女 2 0例 ,年龄 30~ 75岁 ,平均 60 .2岁 ,>65岁者 32例 ,双侧胸腔积液者 19例 ,其中 7例右侧多于左侧 ,单侧胸腔积液者 37例 ,仅 1例为左侧。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气喘和咳痰 ,面色发绀 ,呼吸困难。入院时端坐呼吸双肺底细小湿罗音 30例 ,…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5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149例该病青年患者作了比较。结果:老年患者的症状以咳嗽、气促为主;体征以胸腔积液量少且多单侧积液为特点;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率高;抗结核治疗效果好。作者认为:遇有单纯性积液的老年患者,在尽量抽出积液后,立即摄高电压胸部后前位及侧位X线胸片,对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可行抗结核试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胸腔积液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和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AP的诊治指南和X光照片、B超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为左侧胸腔积液,单侧较双侧多发,中等量以下胸水患者居多,当合并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时预后较差。结论胸腔积液可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单项指标,一般不需要胸穿放液,积极治疗原发病是治疗胸水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腔胃的方法、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行食管癌切除术后的12例患者,应用百胜MyLab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胸部全面扫查.结果:胸腔胃左侧10例,右侧1例,左侧胸腔胃误诊为左侧胸腔包裹性积液1例.结论:胸腔胃在解剖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胸腔胃声像图表现随其内潴留液的多少,收缩状态及扫差切面的不同而不同,应注意与胸腔包裹性积液鉴别,避免误穿导致严重并发症,超声对其诊断需结合外科手术情况,声像图表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