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出血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影响因素,以便加强防控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资料分析方法,对浙江省人民医院48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医院脑出血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为10.72%。脑出血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与年龄、住院天数、辅助呼吸状况、鼻饲胃管、原发病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脑出血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较高,其感染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影响因素加强基础护理,改进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易感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78例脑卒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按1:1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年龄大、昏迷、预防应用抗茵药物、实施侵入性操作、血清清蛋白水平低、住院时间长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结论引发脑卒中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因素较多,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早发性医院获得性肺炎与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发生早发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日期、高危因素的关系,以便及早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以2007年1月~2008年12月早发性医院获得性肺炎45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调查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发生日期及高危因素。结果早发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以男性居多,年龄大(平均年龄76.14岁),发生早发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平均入院日期为4.2d,机械通气时间3.6d。患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创伤性操作及诊疗,制酸剂的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等是早发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护理干预及治疗,可以减少外源性、内源性早发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缩短住院日、节约医药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诱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我院ICU收治的418例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对病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418例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有45例。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意识状态、原有慢性肺部基础病、气管切开、纤支镜检查、机械通气、吸痰、吸氧、住院时间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等,对以上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分析,年龄、意识状态、原有慢性肺部基础病、气管切开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均为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意识状态、原有慢性肺部基础病、气管切开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等。对这些独立危险因素进行严格有效地把控,极大程度地降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杜鸿昱  张素仙  周敏 《临床荟萃》2013,28(3):258-260
目的 探讨应用利妥昔单抗(R)+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的B细胞淋巴瘤(B-cell lymphoma)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85例应用R-CHOP方案及272例应用CHOP方案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引起医院肺部感染的可能因素.结果 185例应用R+CHOP方案化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有26例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为14.1%,272例应用CHOP方案的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为6.6%;在应用R+CHOP方案的患者中年龄、化疗周期、白细胞下降、住院时间长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用R+CHOP方案化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率高于应用CHOP方案的患者;R+CHOP方案组患者中年龄、化疗周期、白细胞下降、住院时间长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期特点,探讨各期护理干预的重点。方法选择46例住院日数超过30d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析其病程的初、中、后期,各期所检出的致病菌的特点,总结各期相应的护理干预重点。结果初期护理干预应以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重点;中期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危险因素并预防真菌感染;后期护理干预以减少或弱化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因素为重点。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各期特点不同,护理干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期研究和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期特点,探讨各期护理干预的重点。方法选择46例住院日数超过30d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析其病程的初、中、后期,各期所检出的致病菌的特点,总结各期相应的护理干预重点。结果初期护理干预应以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重点;中期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危险因素并预防真菌感染;后期护理干预以减少或弱化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因素为重点。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各期特点不同,护理干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应用于气管切开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指导气管切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2005年11月~2007年11月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问题-医院获得性肺炎,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直接和间接实证,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护理,制定出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采用循证护理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降低气管切开所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方法,降低病死率。方法对45例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43例患者病死率为17.8%,低于报道的60%。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住院烧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病原菌分离鉴定方法,对某医院住院烧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住院烧伤患者598例,有78例罹患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发生率为13.04%.从78例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85株,其中革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止措施。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381例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获得性肺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在神经科老年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比例高,临床特点不典型。381例患者并发HAP 78例,感染率20.5%;感染组死亡37例,死亡率47.43%,非感染组死亡64例,占非感染组21.10%;痰培养分离出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前5种主要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对多种抗菌素存在耐药。结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感染率和死亡率高,要控制感染危险因素,监测病原菌,重视药物的选择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至12月首次脑卒中25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率为17.20%,其中脑出血、脑梗死患者医院内感染率分别为32.47%(25/77)、10.40%(18/173),远高于同年医院平均院感感染率(5.95%)。结论单因素分析提示住院时间、卒中性质、呼吸道基础病史(慢支、肺结核等)、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糖皮质激素使用、抗生素的预防使用和H2受体阻滞剂使用与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有关;多因素分析提示住院天数、呼吸道基础病、H2受体阻滞剂使用是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加强防护,以防为主,减少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研究现状,为治疗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因病机、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益气活血化痰法能多环节干预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进程,降低炎症水平,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肺水肿发生率,有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卒中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具有较多优势和较高的临床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4.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治是临床的重要问题。许多国家的专业学会颁布了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指南。2005年,美国胸科学会与感染病学会联合发布了《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治疗指南》。该项指南在循证医学基础上,针对近年该病流行病学等因素的变化,提出关于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治的新观点和新概念,现将其中主要内窖作简要介绍,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徐军青  于民  姚炯 《天津护理》2007,15(6):315-317
探讨脑梗塞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对513例脑梗塞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医院内获得性肺炎84例,感染率为16.4%。高龄体弱、住院日、意识障碍、肺部疾病、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鼻饲胃管、应用糖皮质激素与H2受体阻滞剂和预防应用抗生素是脑梗塞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加强防护,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易发因素、预后分析、致病菌的构成情况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卒中类型、慢性基础性疾病、吞咽障碍是常见容易并发肺炎的因素;(2)未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死亡率低(P<0.05);(3)大肠埃希氏菌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加强医疗护理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提高老年脑卒中并发肺炎的预见性,积极控制肺炎有利于降低本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01-01~2004-12-31 1832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为5.57%,其中脑出血、脑梗死患者感染率分别为7.72%(24/311)和5.13%(78/152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发生医院内获得性肺炎OR的大小依次是预防应用抗生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昏迷、应用H2受体阻滞剂、糖尿病、住院天数、吞咽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鼻饲胃管。结论住院天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鼻饲胃管、糖尿病、COPD、昏迷、吞咽困难、应用H2受体阻滞剂和预防应用抗生素等10个因素为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予重视并加强防护,减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易患因素,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防护方法。方法对我科98例COPD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与患者自身因素、环境因素、抗生素及激素的使用、误吸和夏流、医务人员因素、侵人性操作等因素相关。结论尽量减少诱发因素,从而降低COPD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亦称院内肺炎,是医院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指出,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人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人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相似文献   

20.
ICU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某"三甲"医院RICU收治2天以上的192例患者的病历记录进行查阅。结果:192例患者中,发生HAP者52例(27.1%),未发生HAP者140例(7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APACHEⅡ评分15、机械通气、联合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结论: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及时实施全面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