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功效 ,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收载的紫苏叶为唇形科紫苏Perillafrutescens(L .)Britt .的干燥叶 (或带嫩枝 ) [1] 。全国各地皆有栽培 ,印度、缅甸、日本、朝鲜也有生长 ,除药用外亦作香料原料。[2 ] 但我们发现市面使用的紫苏叶中有一种为它的变种 (经广东省药品检验所证实 ) ,其外观性状与真品极为相似 ,因此 ,我们对其性状鉴别、组织结构、薄层层析进行比较分析。1 材料和试剂紫苏叶对照药材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紫苏叶变种 (市场上抽查所得 )。…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选紫苏叶中迷迭香酸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迷迭香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优选紫苏叶中迷迭香酸的最优提取工艺.结果 紫苏叶中迷迭香酸的最优提取工艺为,在料液比(g/mL)为1:9时,以39%乙醇超声提取63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迷迭香酸...  相似文献   

3.
紫苏叶有下气、除寒、温中之功效,用它所配伍的中医方剂主要用于伴有神经症状的支气管炎及由于气之上衡引起的发热、头痛、咳等。作者基于紫苏叶的中医应用,研究了紫苏叶水浸膏及其挥发油主要成分紫苏醛(Perillaldehyde)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紫苏叶中迷迭香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紫苏叶中迷迭香酸的方法。方法: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紫苏叶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迷迭香酸,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0.5%醋酸水溶液(2∶5∶2∶5)为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0 mL.min-1,主机转速800 r.min-1,温度25℃。结果:每0.20 g紫苏叶乙酸乙酯萃取物经1次纯化,纯度为98.6%的迷迭香酸的得率约13%。结论:高速逆流色谱可高效分离纯化紫苏叶中的迷迭香酸。  相似文献   

5.
湖北紫苏叶挥发油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文莉 《中国药师》2006,9(11):1034-1035
目的:研究湖北紫苏叶挥发油的毒性反应和了解毒靶器官。方法:以4 g生药·kg-1为最高剂量,按1:0.85比例,分别给5组小鼠一次性灌胃给予紫苏叶挥发油(给药量分别为4.0,3.4,2.9,2.46、2.0 g生药·kg-1),观察小鼠的死亡率,采用BLISS法计算半敷致死量(LD50)。结果:一次性ig湖北紫苏叶挥发油就引起小鼠产生了急性毒性甚至出现先后死亡现象,ig的LD50为3.10 g生药·kg-1(99%的可信限为2.83~3.39 g生药·kg-1)。结论:紫苏叶挥发油对小鼠有较大急性毒性,为紫苏叶挥发油使用提供了安全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6.
风寒感冒颗粒是河北万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风寒感冒的纯中药制剂,由麻黄、葛根、紫苏叶、白芷等药材提取后加辅料制成.紫苏叶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很容易挥发,影响制剂的稳定性.为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和疗效,本文采取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以包合物收率和挥发油包合率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紫苏叶挥发油的包合工艺,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仪器 CTG-10型多能提取罐(湖南省衡阳市药物机械厂);JB2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雷磁仪器厂);挥发油提取器(天津玻璃仪器厂);101-2电热鼓风干燥箱(南京万杰臭氧机电设备厂);KG18V40TI型西门子电冰箱;薄层色谱检识装置.  相似文献   

7.
笔者根据民间验方,用中药紫苏叶治疗阴囊湿疹(中医称绣球风),5年来共治17例,均于3天内痊愈,未见复发。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干紫苏叶一两在于铁锅上炒过(以不炒焦为度)研细粉,瓶装备用。再以干紫苏叶二两煎汤一沸,放温后坐盆熏洗阴囊20分钟左右,洗后不要搽干,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紫苏叶中紫苏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正十四烷为内标物,用气相色谱法,DB-5石英毛细管柱,柱温:135℃,FID检测器,测定紫苏叶中紫苏醛的含量。结果:紫苏醛的含量与紫苏叶性状有关,即色紫、气香的紫苏叶中紫苏醛含量较高。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6.85%,RSD=3.2%(n=5)。结论:紫苏醛可以作为紫苏叶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种质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化学型,并探讨其种质、叶片颜色与化学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以P4峰为参照,绘制30批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同一GC-MS法测定紫苏叶挥发性成分;采用Qualitative Navigator(B.08.00)软件分析并与NIST 17标准质谱数据库进行检索比对,分析各色谱峰对应的化合物;采用Origin 2018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批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共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13~1.00。从30批不同种质紫苏叶样品中共鉴定出54种成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批样品可聚为三大类,其中SCY-1、YNT-9、YNX-17、YN-28为一类,以榄香素(PP-e)为主要挥发性成分,为PP-e型;GS-4、GS-7、GS-11、GS-19、HBA-14、HBA-20、GZZ-8、LN-39、GSL-27、GSQ-32、GSQ-33、GST-31、YNW-12、LN-38为一类,除LN-38外均以紫苏酮(PK)含量最高,为PK型[LN-38中芹菜脑(PP-a)含量高于紫苏酮,为PP-a型];HBS-2、HBS-3、HBS-6、HBS-15、HBS-16、HBS-24、HBS-25、GX-26、SXS-30、SCC-36、RB-37、SC-29为一类,以紫苏醛(PA)含量较高,为PA型;不同种质紫苏叶颜色特征结果显示,叶片颜色两面绿的白苏均为PK型,而叶片单面或两面紫的紫苏大多为PA型,耳齿紫苏多为PP-e型。结论: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型与其叶片颜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叶片单面或两面紫的紫苏叶大多为PA型;叶片颜色为两面绿的野生紫苏、耳齿紫苏、白苏均不属于PA型,其中白苏均为PK型;耳齿紫苏多为PP-e型。  相似文献   

10.
紫苏叶化学成分、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叶为我国传统清热解毒中药,具有解表散寒、宣肺化痰、行气和胃之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为明确紫苏叶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及其抗炎活性机制,本文依据近年来紫苏叶提取物及主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相关文献,对紫苏叶中挥发油类、黄酮和花色苷类、酚酸类、苷类、三萜类和甾体等主要化学成分、紫苏叶提取物的抗炎活性及其调控固有免疫细胞活性和功能、调节辅助性T细胞平衡等主要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研发以紫苏叶为原料的抗炎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馨平  聂黎行  康帅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23,(10):1193-1212
目的:对紫苏叶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述,为紫苏叶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紫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从紫苏叶中分离或鉴定得到7类共200余个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花青素、酚酸、三萜、氨基酸和糖共7类化合物,其中以挥发油成分最为丰富。现代研究表明,紫苏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抗血栓、抗抑郁等丰富的药理作用。紫苏叶中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HSGC/MS、GC-MS等方法测定,迷迭香酸和多酚等非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HPLC-PDA、UFLC-Q-TOF-MS等方法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紫苏叶各论收载的质量控制项目可望进一步完善;建议针对紫苏叶片颜色与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的相关性开展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紫苏叶(Perillae Folium)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丰富其物质基础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MCI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结合NMR、MS等波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 从紫苏叶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6-O-p-coumarylglucosyl)-5-glucosyl-7-hydroxy coumarin(1)、clinopodic acid A(2)、isorinic acid(3)、3-O-methyl-rosmarinic acid(4)、4-O-p-coumaroyl-D-glucose(5)、(-)-4-O-(E)-p-coumaroyl-L-threonic acid(6)、2-O-(3,4-dihydroxybenzoyl)-2,4,6-tr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7)、β-hydroxybenzenepentanoic acid(8)、(-)-丁香脂素(9)、5...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采收期的紫苏叶和白苏叶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时期采收的紫苏叶和白苏叶中迷迭香酸的含量,确定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迷迭香酸的含量。色谱柱:Welch RP-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39∶6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28℃。结果:双紫苏叶和单紫苏叶中迷迭香酸含量从5~7月逐渐下降,从7~8月逐渐升高并达到最高,8~10月含量又依次下降;白苏叶中迷迭香酸含量从5~8月逐渐升高并在8月达到最高,8~10月含量又依次下降。结论:双紫苏叶、单紫苏叶和白苏叶的最佳采收期均为8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鉴别感冒清热颗粒中紫苏叶的方法。方法样品在80℃下,用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固相微萃取纤维对样品顶空吸附20min,于230℃脱附5min,然后采用GC-MS对解析物进行分离鉴定,SPB-1701柱(30m×0.25mm,0.25μm)。结果从感冒清热颗粒提取成分中鉴别来自紫苏叶的紫苏酮成分。结论HS-SPME-GC-MS可鉴定感冒清热颗粒的组成药味,方法简便、迅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紫苏叶挥发油,并用GC-MS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法确定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紫苏叶挥发油的最佳条件,考察萃取压力、温度、动态萃取时间及CO2流量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利用GC-MS分析最佳萃取条件下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紫苏叶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温度35℃,萃取时间150 min,CO2流量10 kg.h-1;挥发油的得率3.2%,从中鉴定出了16个化合物,其含量占出峰物质总量的97.68%。结论:紫苏叶挥发油中富含醚、萜类化合物、酯、酮和醇等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紫苏叶免煎颗粒与饮片治疗风寒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风寒感冒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紫苏叶饮片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与对照组质量相同的紫苏叶免煎颗粒治疗,治疗5d后对比两组的风寒感冒症状积分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除头痛外,其余各项风寒感冒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80%、9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苏叶免煎颗粒可明显减轻风寒感冒的临床症状,与紫苏叶饮片临床疗效相当,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紫苏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劼  王薇  余陈欢 《海峡药学》2011,23(5):45-48
目的明确紫苏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及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C-MS对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的紫苏叶挥发油进行组成成分分析。采用角叉菜胶致去肾上腺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模型,观察紫苏叶挥发油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测定大鼠足跖浸出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大鼠胸腔渗出液中蛋白、白细胞数(WBC)、NO含量;同时,测定正常小鼠肾上腺重量及肾上腺中Vit C的含量。结果从紫苏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2种成分,其主要含有柠檬烯(18.3%)、紫苏醛(16.5%)、紫苏酮(12.4%)、芹菜脑(9.3%)和反式丁香烯(12.0%)。紫苏叶挥发油能显著减轻角叉菜胶致去肾上腺大鼠足跖肿胀,降低炎症组织PGE2含量,抑制胸腔渗出液中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数,降低NO含量。但不影响正常小鼠的肾上腺重量及肾上腺中Vit C的含量。结论紫苏叶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白细胞游走、减少蛋白质渗出、清除氧自由基、抑制PGE2等炎症介质生成有关,而与肾上腺皮质系统无关。  相似文献   

18.
徐道情  石世学 《齐鲁药事》2012,31(8):446-447
目的建立紫苏叶油中紫苏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B-17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80℃;分流比为50∶1;检测器温度为280℃;进样量1μL;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保持5 min,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20℃,保持2 min,再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1 min。结果紫苏酮进样量在0.2~1.6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为0.43%(n=6)。结论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紫苏叶油中紫苏酮进行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9.
紫苏叶挥发油GC-MS与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性分析紫苏叶的挥发油。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鉴定,同时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解析重叠色谱峰的二维色谱MS数据,获取组分的色谱曲线和MS。再根据组分的MS和保留时间进行库相似性检索以实现定性。结果:共分离解析出76种组分,其中19种组分在紫苏的相关GC-MS分析中未见报道。结论:GC-MS与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分析紫苏叶挥发油成分可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建立紫苏叶中紫苏醛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紫苏醛为指标,利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其含量。采用DM—FFAP色谱柱,初始柱温为120℃,以2%/min升温至140℃,然后以15℃/min升温至220℃,保持5min。比较索氏提取、加热回流、超声提取法的差异,并优选最佳提取方法。结果建立了紫苏醛的含量测定方法。紫苏醛浓度在19.26~192.63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68%,RSD=I.97%(n=6)。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加入20倍量的无水乙醇溶液,在85℃水浴中回流提取1h。结论本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可靠,可为紫苏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