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 PVAT)是包绕在血管外膜的脂肪组织,与心肺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在生理条件下,血管周围脂肪组织通过分泌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张力;在病理条件下,失功能的血管周围脂肪组织通过分泌大量炎症因子、抗血管舒张因子、脂肪因子等参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进展。我们的既往研究还发现:失功能PVAT增加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心外膜脂肪(EAT)是位于心肌与脏层心包之间的脂肪组织,是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一种特殊类型,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拟对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是贴近血管外膜的脂肪组织,可通过分泌脂肪因子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衰老引起血管周围脂肪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发生病理生理学改变,继而增加年龄相关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本文就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与年龄相关血管疾病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管周围间隙由软脑膜围绕血管走形形成,参与脑内液体交换和废物清除。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提示大脑清除机制障碍,与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来关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颇多,文章对其解剖学、神经影像学、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炎症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复杂多变,取决于受 累血管的部位和类型。根据主要受累血管的类型,2012年Chapel Hill共识会议(CHCC)对多种血管炎进行了命名和 定义,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血管炎命名系统。文章详细阐述了系统性血管炎的分类,并对系统性血管炎的定义、病 因、流行病学和诊断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北京医料大学肾脏病研究所谌贻璞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多器官系统的血管受累、血管壁呈炎症及坏死性病变的疾病,又称为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本病分类及命名十分混乱,一般首先将其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前者病因不清,后者主要指继发于系统性红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人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老年人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周围血管疾病包括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大动脉炎、动脉栓塞、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包括:颈动脉、肾动脉、主髂动脉和下肢动脉等)、血管畸形、动  相似文献   

7.
周围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简介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210024)王宇腾家良周围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多发性大动脉炎、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临床上用药物或手术治疗。现就目前国内外治疗这类疾病所用药物作一简介。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主要有酚苄胺、酚妥拉明、妥...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门静脉主干或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导致血管内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增高,机体为缓解门静脉高压而形成大量的门静脉周围侧支血管而引起的疾病。因此,CTPV是一种代偿性病变,其代偿能力不够,无法阻止门静脉压力的上升,是导致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的原因之一,约占门静脉高压症各病因的3.5%。因其在大体标本上表现为海绵样外观而被命名为CTPV。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早期不易诊断[1]。以往应用下肢血管造影及彩色超声检查周围血管疾病[2],既创伤大且费用高。踝肱指数(ABI)作为一种方便、迅速、无创检查对诊断糖尿病下肢周围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3]。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动脉是一个活跃的器官,会随多种病理生理情况发生重塑。从早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粥样硬化所致的局灶性动脉重塑,到近年来报道的普遍性动脉重塑。文章综述了颅内动脉重塑定义、分类,研究测量方法,重塑机制及与临床症状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周围神经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临床上常见的分类包括:按病理分为轴索变性周围神经病和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按病因分为感染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营养缺乏和代谢性周围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副肿瘤综合征、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及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等;按受损神经的功能分为感觉性周围神经病、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和自主神经病;按受累神经分布形式或范围分为单神经病和多发单神经病.各种分类之间有明显的重叠.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表现以外,主要的客观检查手段是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测定以及周围神经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尚无完整而实用的肺血管病分类方法,影响肺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提高。为此,根据我院241例肺血管疾病资料,结合文献,提出新的较完整的肺血管疾病分类法。分为大血管病及小血管病两大类,大血管病又进一步分为先天性的和获得性的两个亚组,小血管病基本沿用Wagenvoort的分类,并加以补充。当前,我国肺血管疾病以肺血栓栓塞症为最多见,其次是致丛性肺血管病;肺血管炎占一定比例,且易误诊,应引起重视。多数肺血管疾病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和肺原性心脏病,因此,研究肺血管疾病对肺原性心脏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儿时期腹泻是极为常见的症状,但其命名却极为混乱,单以腸炎来說,诊断名称就不下三四十种,由于分类角度不一,所以分类方法亦极不一致,諸福棠主編之实用儿科学无专章讨論,使临床医师无所适从,我们介紹苏联对胃腸道疾病的分类,提出我们对小儿腸炎的分类与命名的意見,这主要是从临床角度出发,很多地方是偏面的,还希望同道们能批評。  相似文献   

14.
正高血压是脑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该研究旨在探讨抗高血压药物(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AHM)对脑小血管疾病进展的影响。研究者对截至2017年1月30日电子数据库中关于服用AHM 1年后对≥1项脑小血管疾病磁共振成像特征(即脑白质高信号、腔隙性脑梗、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急性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脑缺血是一组由于脑灌注下降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临床症状群,作为一个一直存在争议的疾病诊断,曾有"脑动脉硬化症"、"慢性脑供血不足"、"慢性脑低灌注"、"慢性脑血管机能不全"等一系列命名。2005年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和2015年中国脑血管病分类将其命名为慢性脑缺血,但未提出其诊断标准。由于临床上有大量疑似患者,而对疾病的概念、诊断标准以及是否为一独立疾病实体等存在争议,导致临床上的漏诊和滥诊普遍存在,因此需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PAOD)是指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这些疾病的基础病因是周围动脉的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改变是动脉硬化发生的始动因素。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管内皮结构完整、功能正常,一方面通过屏障作用阻止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大分子物质和单核细胞等血液细胞成分进入动脉内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总结232例常见静脉疾病患者的典型血管成像(CTA),揭示外周静脉疾病的病因及转归。方法:用16排螺旋CT对232例静脉疾病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并进行血管3D重建。结果:诊断符合率达92%,能较清楚的显示静脉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及占位病变的关系。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静脉疾病术前的诊断、术后随访观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诊断具有全面、详细、准确等优点,应积极推行及研究,这将对进一步提高静脉疾病诊疗水平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臂收缩压差异≥10或15mmHg与周围血管疾病相关。Clark等检索2011-07之前Medline等数据库中关于双臂收缩压差异与锁骨下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率的相关数据,使用随机效应荟萃分析,综合评估双臂收缩压差异与各研究结果之间的相关性。5项应用血管造影的侵入性研究结果显示,一侧锁骨下动脉狭窄(>50%)的患者双臂平均收缩压差异为36.9mmHg,双臂收缩压差异≥10mmHg与锁骨下动脉狭窄明显相关。在非侵入研究中,双臂收缩压差异≥15mmHg与周围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率相关。双臂收缩压差异≥10或15mmHg可能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心血管评估。双臂收缩压差异≥15mmHg可能预示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戒烟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限制疾病进展、减少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病死率的最重要的措施。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戒烟比用β阻滞剂药物更好,对周围血管疾病的结局,吸烟比用扩张血管药物的影响更大。但戒烟方法的研究从未得到重视。本文对如何戒烟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血管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血管炎(systemic vasculitis)是一组以血管壁的炎症与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的类型、大小、部位及病理特点的改变而不同。系统性血管炎是风湿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难点所在。目前,系统性血管炎的分类和诊断主要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和Chapel Hill会议的命名和定义。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大动脉炎发病年龄〈45岁,〈30岁发病的占90%;而川崎病和过敏性紫癜等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