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李艳 《中国医药科学》2012,(11):104-105
目的通过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的护理的应用效果的评价,提高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的认识。方法对30例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的经过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有18例患者20个下肢肢体发生肿胀,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3例3个肢体深静脉管壁粥样硬化性狭窄,管径缩小约1/3,10例12个肢体深静脉血管血流变慢。2例发生一过性呼吸困难、胸闷等。结论积极施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对于老年骨科患者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静 《中国医药科学》2012,(13):119-120
目的通过对老年妇产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的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提高老年妇产科患者对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的认识。方法对35例2010年1月~2011年1月老年妇产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的经过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有16例患者19个下肢肢体发生肿胀,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5例6个肢体深静脉管壁粥样硬化性狭窄,管径缩小约1/3,15例18个肢体深静脉血管血流变慢。3例发生一过性呼吸困难、胸闷等。结论积极施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对于老年妇产科患者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老年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老年患者术后经临床护理,无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给予DVT的预防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18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给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即通过术前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肢和体位护理、疼痛护理、饮食宣教、早期给予功能锻炼及有效的药物预防措施等。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6例,经系统用药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及有效预防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实施髋部手术老年患者共93例,上述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93例患者中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明确诊断,确诊后给予抗凝处理及溶栓治疗,同时抬高患侧肢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4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缓解,4例患者在治疗3周左右后完全再通,均在出院后3个月内扶拐行走,且无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结论 做好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发生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50例年龄<60岁的患者,并与年龄>60岁的50例患者比较,发生深静脉血栓部位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临床表现,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患者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非老年组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和肺血管栓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非老年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中以下肢肿痛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浅静脉过度充盈为主要表现者所占的比例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发生血栓的概率高于非老年患者,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应用足底静脉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80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足底静脉泵物理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足底静脉泵能有效预防老年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6年4月—2018年6月于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84例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统计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25.35%。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史、术中失血量、体质指数、术前合并下肢静脉病变、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下肢机械性辅助锻炼、合并血液高凝及肺部感染密切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合并高血压史、合并心房颤动史、术中失血量>500 ml、术前合并下肢静脉病变、术后卧床时间>4 d、术后未进行下肢机械性辅助锻炼、合并血液高凝及合并肺部感染均是诱发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于本院的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组)35例以及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情况。结果在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仅有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共有6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71%;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探讨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所进行的特殊的抗凝溶栓护理、下肢深静脉护理等。结果 35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都能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充分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后,所制定的护理措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加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总结预防静脉血栓的方法 ,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伤口的愈合。方法分析168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情况。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经系统用药后治愈。结论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效的预防措施、细致的护理、适当用药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大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年龄≥65岁的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排尿障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肺部感染、排尿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老年大肠癌患者术后多种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详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及休息等,避免发生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行普外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57名行普外科手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和相关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制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存在吸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存在酗酒和血栓家族史的患者比例和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根据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654例骨科术后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药物预防,术后早期活动,康复训练等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有1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余640例患者均未有血栓形成。结论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6.
刘刚  杨勇  王建华  高斌礼  李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67-3068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骨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D-0二聚体(D-D)、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小板(PLT)变化。结果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下肢肿胀和疼痛,男性常多于女性,静脉血栓左下肢多于右下肢。治疗前后D-D、INR、PLT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血栓属隐蔽性临床征象,容易延误早期治疗。应积极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减少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探究结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指导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2016年结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资料,同时选择同期未发生血栓的结肠癌患者的资料与之进行比较,分析结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然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性别、术前辅助的放疗、并发症等因素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3 h、持续卧床时间>2 d、合并感染、髙脂血症等因素2组有显著性差异 (<0.01)。Logistic回归显示手术时间>3 h、持续卧床时间>2 d、合并感染、存在输血史、术前辅助化疗是结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时间>3 h、持续卧床时间>2 d、合并感染等是结肠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综合预防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78例和普通组22例。治疗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进行入院评估、心理护理、患肢护理、疼痛护理、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早期被动活动及功能锻炼等综合预防护理;普通组患者放弃住院并出院指导。比较2组发生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8%明显低于普通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综合预防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住院费用,是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综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预防护理对预防宫颈癌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宫颈癌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先期入院且按照常规模式开展护理的30例患者设为参考组,后期入院采用预防护理模式的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统计分析两组宫颈癌术后患者住院期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不良心理评分改善情况和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宫颈癌术后患者未发生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参考组宫颈癌术后患者发生4例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33%,研究组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 <0.05),研究组宫颈癌术后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考组(P <0.05),同时,研究组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满意率也高于参考组(P <0.05)。结论 预防护理对预防宫颈癌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徐雅玲  冷楠楠  朱冬梅 《河北医药》2011,33(24):3820-382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a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回流障碍,尤其多见于下肢[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血栓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曲张、栓塞后综合征,同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下肢深静脉血栓轻者可引起下肢肿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