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小儿厌食症病例,随机分为推拿组(47例)和药物组(32例),分别给予推拿疗法和中成药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观察其食欲、食量等症候积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2种治疗方法均有效,推拿组、药物组有效率分别为95.7%和84.4% (P<0.01).在对10项不良进食习惯的调查中,75例患儿有不良饮食习惯,占总调查人数94.94%.[结论]推拿及中成药治疗小儿厌食症均有效,小儿推拿治疗效果更优,且方法简便.同时厌食患儿普遍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预防及改善小儿厌食症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山麦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按中医辨证将人选病例分为脾虚肝旺型,脾虚湿困型和脾肺二虚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山麦健脾口服液,1~3岁每次10ml/支,2次/d;3岁以上3次/d。对照组1~2岁予乳酶生0.1g,食母生0.3g,3次/d;〉2岁予食母生0.6g,多酶片1片,3次/d,同时每人每天加服葡萄糖酸锌液10ml/支。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与对照组6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辨证分型的疗效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山麦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消食口服液改善小儿厌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 72例乳食积滞,脾胃不和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给予消食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健儿消食口服液.[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增长值、体重净增值、部分临床症状改善率、尿D-木糖排泄率、唾液淀粉酶、微量元素Zn、F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消食口服液具有明显改善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脾运膏1号、脾运膏2号辨证敷脐(神阙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脾运膏1号、脾运膏2号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治疗组)133例,并与口服消食片5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3%,对照组为48.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对消除早饱嗳气、纠正厌食状态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脾运膏外治小儿厌食症较口服助消化药物优越,可解除厌食小儿口服药困难的不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脾消积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160例,其中观察组80例口服健脾消积颗粒,对照组80例口服小儿消食片治疗,将2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组治愈42例,好转29例,无效9例,总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32例,无效20例,总有效60例,总有效率为75.0%。2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积颗粒能有效改善厌食症患儿食欲,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3种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10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3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门诊105例小儿厌食症病例,经过中药、推拿按摩和西药3种方法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有效果,推拿按摩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0%、71.4%和51.4%。推拿按摩组的治疗效果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结论]中西医3种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均有效,推拿按摩治疗效果更优,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秋泻合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秋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36例秋泻患儿随机分2组,治疗组采用秋泻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治疗,观察用药3d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D3、CD4、CD8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5.0%,对照组为51.5%(P〈0.05);治疗组止吐、退热以及恢复食欲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轮状病毒3d转阴率治疗组为69.12%,对照组为45.59%(P〈0.05);治疗组显著升高秋泻患儿CD3、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秋泻合剂治疗小儿秋泻,具有显著缩短病程、改善症状、词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予复方丁香开胃贴外贴脐部,对照组35例口服四磨汤口服液,观察2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对小儿便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义生  胡勇 《山东医药》2009,49(25):106-107
厌食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发病机制较复杂。小儿厌食是指食欲不振或进食减少,是儿科常见症状,多与锌缺乏和患儿不良饮食习惯有关。锌缺乏患儿必须补充锌制剂。本文对2种补锌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方法进行分析,为临床选择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硫酸锌口服液联合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脾虚气滞型厌食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脾虚气滞型厌食症患儿23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17例与对照组116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硫酸锌口服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六君子汤加味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用药1个月,并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锌口服液联合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脾虚气滞型厌食症,不仅明显改善患儿的食欲,而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四磨汤联合金双歧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在使用四磨汤口服液的基础上联合金双歧治疗。用药时间均5日。[结果]2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O水平实验组比对照组低,血浆MTL和GAS水平实验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和金双歧联合使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相关的症状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醒脾养儿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97年8月~1999年4月,应用醒脾养儿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4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患儿以厌食为主症,无主动进食的欲望,食量明显少于同龄健康儿童,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除外其他疾病,如肝炎、肺结核、消化道疾病等引起的厌食;年龄0~6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厌食症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儿童厌食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0例。其中参照组的患儿口服吗丁啉悬液及胃蛋白酶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采用参苓白术颗粒进行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厌食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且患儿的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体重增加情况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5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22%,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的厌食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还能改善患儿的自生活质量,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IBS-D肝郁脾虚型患者按3:1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66例给予疏肝健脾化湿方治疗,对照组21例给予匹维溴胺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疾病疗效评价,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94%,西药组为61.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9.39%,西药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疏肝健脾化湿中药能有效改善腹胀腹痛、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等主要单项症状,尤其在改善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上明显优于匹维溴胺(P〈0.01)。[结论]健脾疏肝化湿法治疗IB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番石榴叶汤治疗轮状病毒小儿腹泻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汤治疗轮状病毒(HRV)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HRV腹泻患儿1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口服番石榴叶汤,疗程均为3d。[结果]治疗组患儿止泻、退热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88.2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番石榴叶汤治疗HRV小儿腹泻疗程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似疳非疳、似积非积的儿科常见病。以往单用补锌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有一些患儿效果不满意。笔者自1994年8月~1997年8月运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配合补锌治疗小儿厌食症4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儿,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临床表现有明显厌食症状,实验室检查发锌低于100μg/g为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中药配合补锌组(治疗组)和单用西药组(对照组)。治疗组共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1.5~8岁,平均4.1岁;…  相似文献   

17.
孟付忠 《山东医药》2007,47(34):82-82
厌食、食欲不振、偏食是儿科常见病。2004年3月-2007年5月,我们应用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小儿厌食症伴血锌偏低患儿220例,男129例、女91例,年龄1—6岁。入选标准:中度以上厌食症状(总评分≥3分);无消化道器质性病变;B超检查排除肝、胆、胰腺疾病;1周内未应用抗生素及对胃动力有影响的药物。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小儿厌食症主要是指幼儿较长一段时间内出现食欲下降的症状,是一种消化功能紊乱现象,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呕吐、便秘、腹泻、腹痛以及腹胀等,这些症状不仅给患儿带来较大的痛苦,还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成长与发育,本文研究了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为儿科小儿厌食症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新型外用消食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将173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消食贴治疗组103例,口服枳术丸对照组70例,并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治疗组有效率89.32%,对照组有效率87.14%,两组总体疗效接近;治疗后两组患儿摄食量,血Fe、Zn,血红蛋白等指标升高,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组摄食量指标优于对照组。动物实验结果发现,消食贴能促进动物肠蠕动及吸收功能,提高动物血清淀粉酶活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研究表明,消食贴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外用膏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小儿厌食症患儿221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11例与对比组110例,所有患儿给予多酶片或胃蛋白酶合剂、吗丁啉及葡萄糖酸锌片口服,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均连续治疗2周,1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比组的6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可明显提高患儿疗效,改善小儿厌食症消化道内的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