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杨广飞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45-1646
目的 观察托毗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婴儿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婴儿痉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丙戊酸钠口服的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脑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脑电图改善情况(90.0%)均优于对照组的(70.0%和60.0%)(x2=4.32,4.80,均P〈0.05).结论 托吡酯添加治疗婴儿痉挛症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托吡酯等多药联合治疗婴儿痉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婴儿痉挛症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丙戊酸钠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托吡酯、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泼尼松、维生素B。、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脑电图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托吡酯、小剂量ACTH+泼尼松、维生素B6、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婴儿痉挛症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丙戊酸钠治疗。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5,(9):668-670
目的:研究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托吡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丙戊酸钠联合治疗。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较用药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结论: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对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提高治疗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抽取其中15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托吡酯组、丙戊酸钠组、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组各50例。观察并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丙戊酸钠组和托吡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体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且患儿的耐受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托吡酯(TPM)、卡马西平(CBZ)与丙戊酸钠(VPA)治疗脑炎继发癫痫(SEVE)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的96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TPM组、CBZ组和VPA组。TPM组采用托吡酯,CBZ组采用卡马西平,VPA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年,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TPM组、CBZ组和VPA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78.13%,81.25%,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TPM组、CBZ组和VP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8%,37.50%,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疗效间无差异,但是使用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用药的不同分成3组,托吡酯组、卡马西平组以及丙戊酸钠组,每组患者各50例。托吡酯组给予托吡酯药物的口服治疗、卡马西平组给予卡马西平药物的口服治疗、丙戊酸钠组给予丙戊酸钠药物的口服治疗。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托吡酯组的有效率为82%;卡马西平组有效率为78%;戊酸钠组有效率为80%,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吡酯组、卡马西平组以及丙戊酸钠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20%、12%,卡马西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丙戊酸钠组和托吡酯组,丙戊酸钠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托吡酯组,三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治疗而言,采用托吡酯、卡马西平以及丙戊酸钠均可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但卡马西平药物以及丙戊酸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托吡酯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1例小儿癫痫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予以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托吡酯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儿应用托吡酯进行治疗,B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C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治疗,A组托吡酯总有效率为83.3%,B组丙戊酸钠总有效率为79.2%,C组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1.3%,C组与A、B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感觉异常、嗜睡以及体制变化等,但组间差异小(P> 0.05).结论 应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突出,明显优于两者单独应用,且不良反应无增加,患儿耐受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1组45例,对照2组44例。三组均采用抗癫痫药(AED)治疗。治疗组口服托吡酯片、丙戊酸钠片,对照1组仅口服托吡酯片,对照2组仅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三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癫痫发作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状均较轻微,停药后可自行消失。结论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疗效良好,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和丙戊酸钠组,各36例.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卡马西平组、丙戊酸钠组和托吡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3%(25/36)、77.78%(28/36)和79.63%(29/3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相当;对脑炎继发癫痫患者采取单药治疗时,卡马西平对部分性发作有较好疗效,托吡酯与丙戊酸钠适宜治疗各种类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同时托吡酯具有较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初诊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研究入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B组给予托吡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A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较丙戊酸钠而言,托吡酯效果要好一些,且托吡酯的安全性要高于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12.
蒋丽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15-416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3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三组,采用卡马西平(300mg/d)治疗患者31例为观察Ⅰ组,采用托吡酯(起始剂量为25mg/d,每周增加25mg/d,目标剂量为100mg/d)治疗患者31例为观察Ⅱ组,采用丙戊酸钠(500mg/d)治疗患者31例为观察Ⅲ组,疗程均为1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观察Ⅲ组(77.4%)、观察Ⅱ组(74.2%)、观察Ⅰ组(6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观察Ⅰ组(38.7%)、观察Ⅲ组(22.6%)、观察Ⅱ组(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相当,托吡酯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部分难治性癫痫(RE)在添加拉莫三嗪(LTG)或奥卡西平(OXC)或托吡酯(TPM)联合丙戊酸钠(VP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累积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符合标准的212例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对照治疗3个月前癫痫发作频度,并对治疗2年结束后的疗效、不良反应(ADR)及安全性和脑电图进行自身分析对比。结果患者应用LTG或OXC或TPM联合VPA治疗RE 2年结束后,患者发作频率均比用药前明显减少,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8.5%、78.1%, ADR的发生率分别为9.6%、19.2%、21.9%,脑电图总的好转率分别为89.9%、78.5%、76.9%。结论 LTG或OXC或TPM联合VPA治疗RE患者的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ADR轻。  相似文献   

14.
顾克敏  曾秘  罗华 《中国药房》2007,18(17):1334-1336
目的:评价妥泰与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妥泰组(治疗组)与丙戊酸钠组(对照组),利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分别于治疗前、用药4wk、用药8wk及用药6mo后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神经心理学和电生理学评估。结果:治疗组在用药4wk及8wk时与用药前比较,MMSE分值明显下降,P3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而治疗前和用药6mo时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对照组仅在用药8wk时MMSE分值明显下降,P3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结论:妥泰及丙戊酸钠均可引起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多发生于加量期,这种药物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15.
哈力  胡宝荣  侯振华 《中国药房》2005,16(21):1633-1634
目的:探讨2种药物治疗儿童癫痫的成本和效果。方法:72例癫痫患儿分别应用托吡酯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观察疗效, 并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2种药物有效率分别为76.2%、83.3%(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1 305.00元、 588.60元。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儿童癫痫的经济效果优于托吡酯片。  相似文献   

16.
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 :比较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托吡酯组 39例 ,丙戊酸钠组 4 1例 ,托吡酯成人及儿童剂量在约 2mo中逐渐增至 2 0 0mg·d- 1及 4mg·kg·d- 1左右 ,po ,bid。丙戊酸钠缓释片成人剂量 0 .5~ 1.0 g·d- 1,儿童剂量逐增至总量 15~ 30mg·kg·d- 1,为每日清晨或早晨、中午 2次服用。治疗 4mo及 6mo后评定疗效。结果 :托吡酯组治疗 6mo的继发性全身发作 ,简单及复杂性部分发作有效例数优于丙戊酸钠组 ,4例在加药期快时出现疲劳、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丙戊酸钠组 1例发生骨髓造血功能严重低下。结论 :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简单及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或不伴继发性全身发作疗效优于丙戊酸钠 ,无骨髓抑制 ,也无肝、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添加硝西泮和丙戊酸钠添加氯硝西泮治疗儿童癫痫全身性发作的疗效、安全性及依从性。方法选择儿童全身性发作癫痫病人59例.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丙戊酸钠添加硝西泮36例和丙戊酸钠添加氯硝西泮23例治疗,并随访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丙戊酸钠添加硝西泮治疗组与丙戊酸钠添加氯硝西泮组疗效相近,但不良反应少,性价比高。依从性好。结论丙戊酸钠添加硝西泮治疗儿童癫痫全身性发作疗效确定且价格低廉,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