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凉山州某县单阳家庭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凉山州某艾滋病高流行县符合纳入标准的270名单阳家庭HIV/AIDS患者,采用入户问卷调查,分析单阳家庭HIV/AIDS患者的安全套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在270名调查对象中,75.93%(205名)过去半年未坚持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安全套使用相关因素包括:拥有生育意愿(OR=0.310,95%CI:0.131~0.733)、同意"使用安全套能阻止把艾滋病传染给配偶"(OR=20.042,95%CI:2.758~159.003)、同意"使用安全套会导致配偶关系变差"(OR=0.412,95%CI:0.181~0.935)、配偶要求使用安全套(OR=5.129,95%CI:2.372~11.091)、在性行为中拥有安全套使用决定权(OR=2.385,95%CI:1.069~5.321)。结论凉山州单阳家庭配偶间存在较高的HIV感染风险,HIV/AIDS患者的生育意愿、对安全套使用的认知以及安全套使用的决定权都会影响单阳家庭中的安全套使用。应针对上述因素给予正确的健康教育和指导,预防单阳家庭艾滋病的配偶间传播。  相似文献   

2.
摘要:通过检索分析国内外文献及指南,收集国内外与复方新诺明预防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文献,分析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中,开展复方新诺明针对机会性感染预防用药的效果和影响其推广使用的因素。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开展抗病毒治疗,复方新诺明预防用药能够降低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肺孢子菌肺炎(PCP)、弓形虫病、腹泻的发病率,其相对危险度(RR)值分别为0.3、0.7、0.4,并可降低20%~40%的病死率。患者对复方新诺明的认知、医务人员的水平和医疗实践、交通条件、药物供应、国家政策等,是影响复方新诺明预防用药使用及推广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或之前,开展复方新诺明的预防用药,对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的AIDS病人有着重要意义。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有效推广复方新诺明预防用药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成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在高效抗病毒治疗(HAART)前,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基本特征,探讨HIV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以200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地坛医院门诊就诊的3452例HIV/AIDS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HAART前不同基本情况[人口学资料、身体质量指数(BMI)、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是否合并机会性感染及症状体征、其他混合性感染的合并情况及是否服用复方新诺明(SMZ-TMP)情况]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病人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HAART前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有137例(3.97%),其中轻度104例(3.01%),中度19例(0.55%),重度14例(0.41%)。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随CD4细胞计数的增加而降低(P0.001)。HAART前HIV RNA≥105拷贝/mL[调整OR值(AOR)=1.903,95%CI:1.125~3.218,P=0.016],CD4细胞计数≤50个/μL(AOR=8.828,95%CI:2.939~26.519,P0.001)及CD4细胞计数51~199个/μL(AOR=3.714,95%CI:1.317~10.479,P=0.013),HBsAg+(AOR=4.949,95%CI:2.372~10.323,P0.001)是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成人HIV/AIDS病人HAART前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低。低基线CD4细胞计数、高基线病毒载量及合并乙型肝炎是HAART前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因此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和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1 384例艾滋病科门诊及住院部病人进行调查,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结果 1 384例HIV/AIDS病人中,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低于26分的有173例(12.5%),其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45.01%)、延迟回忆(51.23%)、抽象(56.00%)平均得分程度均较低。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性别[比值比(OR)=2.670,95%可信区间(CI):1.619~4.402])、年龄(OR=2.603,95%CI:2.112~3.209)、白细胞数(OR=2.727,95%CI:1.695~4.387)、甘油三酯(OR=3.123,95%CI:1.945~5.013)、总胆固醇(OR=3.750,95%CI:2.129~6.604)是HIV/AIDS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教育年限(OR=0.446,95%CI:0.334~0.597)、CD4+T淋巴细胞数(OR=0.742,95%CI:0.630~0.874)是HIV/AIDS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AIDS病人中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而老年、女性、低教育年限、低CD4+T淋巴细胞数、高白细胞数及血脂偏高的HIV/AIDS病人更易发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延迟记忆及抽象能力方面。医护人员应对HIV/AIDS病人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对于执行功能、延迟记忆及抽象能力下降的HIV/AIDS病人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初治艾滋病(AIDS)病人的高血糖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在全国23个分中心共筛查1406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病人,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研究初治AIDS病人高血糖的发生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406例AIDS病人中,高血糖的发生率为5.3%(75例),其中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7%(24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比值比(OR)=3.748,95%可信区间(CI):2.057~6.829]、体质指数(OR=1.102,95%CI:1.015~1.196)是初治AIDS病人发生高血糖的高危因素,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本身与高血糖无相关性。24例艾滋病合并糖尿病病人中,13例病人(54.2%)未被临床医生诊断为糖尿病。结论初治AIDS病人中,高血糖的发生率低。年龄≥40岁及超重是发生高血糖的高危因素,HIV感染不是高血糖的高危因素。初治艾滋病病人中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感染科医生应该重视初治艾滋病病人中合并糖尿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州成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中,已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病人退出治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地提高民族欠发达地区ART依从性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凉山州HIV/AIDS病人退出治疗较严重的两个县作为研究现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88名调查对象中,退出ART的病人占37.91%(185人),维持ART的病人占62.09%(303人)。能够维持ART的最主要原因是:认为接受ART后可以延长生命的占68.98%(209/303);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领药不方便占30.27%(56/185),强制戒毒停药17.84%(33/185),药物不良反应12.43%(23/185)和由于农忙等原因未去领药11.35%(21/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后外出务工[比值比(OR)3.823,95%可信区间(CI):2.384~6.131]、男性(OR=1.839,95%CI:1.133~2.983)、服用过中药(OR=1.836,95%CI:1.097~3.071)、就医不便捷(OR=1.694,95%CI:1.002~2.866)是退出ART的危险因素;而病人在ART过程中得到家人支持(OR=0.250,95%CI:0.093~0.671)、接受过ART服药依从性教育(OR=0.107,95%CI:0.044~0.260)、ART知识(按得分≥5分计)(OR=0.203,95%CI:0.095~0.434)是HIV/AIDS病人退出ART的保护因素。结论针对HIV/AIDS病人退出ART的问题,可通过完善抗病毒治疗的异地转介机制、推进戒毒所内ART的开展、加强ART人群的依从性教育等措施来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家人告知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从而为探究促进家人告知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7-8月在南京市某医院,对参加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进行一对一的匿名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人告知的相关因素。结果466例HIV/AIDS病人中,328例自述将感染情况至少告诉了一个家人,告知率为70.39%(328/466)。告诉同性性伴侣、配偶、兄弟姐妹、母亲、父亲、子女、表(堂)兄弟姐妹、其他亲戚的比例依次为76.67%(115/150)、71.11%(128/180)、31.67%(114/360)、29.82%(119/399)、28.46%(107/376)、27.66%(52/188)、7.27%(33/454)、6.97%(32/459)。25岁以上[25~44岁:比值比(OR)=2.065,95%可信区间(CI):1.204~3.541]、≥45岁(OR=2.017,95%CI:1.021~3.984)、异性恋(OR=1.959,95%CI:1.092~3.514)、与家人同住(OR=2.385,95%CI:1.434~3.960)的HIV/AIDS病人,更倾向于将其感染情况告知家人。相对于社会支持低的HIV/AIDS病人,一般社会支持(OR=6.257,95%CI:1.255~31.197)和社会支持高(OR=7.486,95%CI:1.508~37.172)的HIV/AIDS病人,更有可能将病情告知家人。结论 HIV/AIDS病人家人告知率较低,可通过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以促进病人主动将病情告知家人,以及通过增加社会支持促进病人主动告知,从而减缓HIV的二代传播和提高HIV/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免疫性疾病     
20043677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艾滋病23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姚文虎…东南大学学报·医学报.。2仪岭,23(2)一108~110 23例患者中艾滋病病毒(Hlv)感染7例,艾滋病(AIDS)I6例。16例AIDS病人均给子抗机会性感染治疗,9例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结果:8例卡氏肺抱子虫肺炎(P CP)患者经复方新诺明,严重者加左氧氟沙星及泼尼松治疗后症状均在7~10d内改善.4例应用进口抗病毒药物进行HAART的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较佳:5例应用国产抗病毒药进行H凡气RT的病人一般情况均明显改善,机会性感染未再复发。习DS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中老年男性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初步探索其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导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定时统计数据,对新发现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年龄构成进行统计,同时对3个县(区)中老年嫖客专题调查数据和20岁及以上男性人群HIV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PASW Statistics 18.0软件分析中老年男性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广西2006-2015年男性病例中50岁及以上病例从552例增长到了3 314例,占男性报告病例数的比例从15.7%增长到49.9%,呈现显著增长趋势(χ2=2 282.8,P0.001)。3个县(区)共观察241 195名20岁及以上男性人群,HIV血清阳转率为4.35/万·人年(180/413 549)。男性人群HIV新发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高,60~69岁最高(11.51/万·人年)。3个县(区)共调查50岁及以上中老年嫖客1 276人,HIV阳性检出率为1.96%(25/1 276),知道HIV检测机构[比值比(OR)=0.36,95%可信区间(CI):0.15~0.86]是感染HIV的保护因素;使用过壮阳药(OR=4.74,95%CI:1.95~11.50)、离异/丧偶/分居(OR=3.67,95%CI:1.37~9.86)和最近1个月有过性行为(OR=6.42,95%CI:1.16~35.41)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老年男性特别是中老年嫖客是艾滋病传播的重点高危人群,中老年男性人群艾滋病流行已对广西艾滋病防控形成新的挑战,应针对性地采取新的防控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自杀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HIV/AIDS病人自杀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3-6月对408例HIV/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自杀的影响因素。结果自杀的定义为认真考虑过自杀或有过自杀行为,将两者合并为一类作为结局变量。调查对象中有过自杀的占32.8%(134/408),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35.9%(102/284)和25.8%(32/1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中,处于抑郁状态[比值比(OR)=2.020,95%可信区间(CI):1.131~3.606]、较高的耻辱感(OR=1.068,95%CI:1.033~1.104)、吸毒(OR=3.730,95%CI:1.303~10.69)为自杀的危险因素。女性中,处于抑郁状态(OR=8.320,95%CI:2.960~23.542)为危险因素,心理弹性水平高(OR=0.930,95%CI:0.872~0.998)为保护因素。结论广州市HIV/AIDS病人中有过自杀的比例较高,且男性自杀比例高于女性。影响自杀的主要因素为耻辱感、性取向和抑郁状态。按照性别分层后,男/女性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因素不完全相同,故应针对不同性别的HIV/AIDS病人的影响因素实施进一步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某矿区嫖客人群中STD/AIDS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地矿区嫖客人群性病/艾滋病(STD/AIDS)相关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问卷匿名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STD/AIDS知识、性行为等信息,并对4种STD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进行检测。结果该矿区嫖客STD/AIDS知识不足,安全套使用率低,AIDS相关知识全部回答正确率为4.3%。HIV阳性率为1.5%(95%CI:0.2%~2.8%),梅毒阳性率为2.4%(95%CI:0.8%~4.0%),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抗体阳性率为14.9%(95%CI:11.1%~18.7%),淋球菌阳性率2.1%(95%CI:0.6%~3.6%),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6.9%(95%CI:4.2%~9.6%),STD总感染率为23.2%(95%CI:18.7%~27.7%)。STD感染与吸毒(调整OR=6.4,95%CI:1.4~28.8)、镇上居住时间(调整OR=2.7,95%CI:1.5~4.9)及首次性行为年龄(调整OR=2.2,95%CI:1.0~5.0)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矿区嫖客性病艾滋病感染率较高,STD/AIDS知识缺乏,安全套使用率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应作为今后干预的重要目标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凉山彝族地区门诊就诊者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少数民族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促进其行为改变提出策略建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方法,在凉山地区的四所医院,通过问卷调查门诊就诊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共调查413名对象,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53.5%(221/413)。性别、文化水平、收入水平、是否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宣传教育,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影响。调查对象对"四免一关怀政策"了解率较低。调查对象中有68.0%(281/413)表示会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少数调查对象有吸毒、多性伴和商业性行为。结论对文化水平较低、收入较低、农村人群的宣传教育应加强,如何在民族地区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诊断报告前主动寻求HIV检测的情况及相关因素,为HIV/AIDS病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重庆市2016年报告现住址在调查区域的HIV/AIDS病人进行调查,采用Epi Data 3.1和SAS 9.4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1 035例HIV/AIDS病人中,23.96%(248/1 035)主动寻求HIV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6~49岁年龄组[比值比(OR)=2.59,95%可信区间(CI):1.58~4.23]、家庭年人均收入高(OR=1.95,95%CI:1.30~2.9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OR=13.20,95%CI:8.52~20.45)、有男性同性性行为史(OR=2.68,95%CI:1.42~5.05)、有HIV检测史(OR=3.50,95%CI:1.96~6.22)、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者(OR=2.06,95%CI:1.13~3.73)主动检测比例高。结论扩大检测可及性,加大对艾滋病检测知识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强针对高年龄组、多性伴异性性行为史者的检测知识的宣传,消除对检测及治疗顾虑,对于促进HIV/AIDS病人主动寻求HIV检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静安区HIV/AIDS患者ART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依从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1-4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静安区HIV/AIDS患者纳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生活习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ART依从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计调查280名患者,其中依从性好者的比例为79.64%。ART时间>1年(OR=2.328,95%CI:1.080~5.037,P=0.032)、有机会性感染(OR=3.900,95%CI:1.320~11.508,P=0.014)、焦虑(OR=2.425,95%CI:1.090~5.393,P=0.030)的调查对象依从性更差,有中等水平(OR=0.347,95%CI:0.120~0.973,P=0.044)及高水平(OR=0.203,95%CI:0.090~0.450,P<0.001)依从性自我效能的调查对象依从性更好。结论 上海市静安区HIV/AIDS患者的依从性水平较低,应重点关注治疗时间较长或有机会性感染的患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和干预,从而可能提高HIV/AIDS患者ART依从性水平,改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及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检索策略查找针对该人群HIV感染相关因素的调查文献,提取文献数据并建立数据库,通过Meta分析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总结。结果共53篇文献入选。Meta分析表明,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相对危险度(RR)=0.27,95%可信区间(CI):0.13~0.58]、梅毒感染(RR=3.68,95%CI:2.61~5.19)、近6个月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习惯(RR=1.65,95%CI:1.17~2.33),是MSM HIV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MSM的文化程度[比值比(OR)=1.32,95%CI:1.20~1.46]、民族(OR=0.90,95%CI:0.82~1.00)、户籍(OR=1.30,95%CI:1.17~1.44)、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OR=0.80,95%CI:0.75~0.86)、寻找性伴场所(OR=1.33,95%CI:1.20~1.48)、梅毒感染(OR=2.06,95%CI:1.83~2.33)、近6个月男男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习惯(OR=1.22,95%CI:1.11~1.33)、近6个月商业性行为(OR=1.25,95%CI:1.03~1.53)等变量,与HIV感染相关。结论明确MSM HIV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利于识别该群体中感染HIV的高危人群,同时形成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中国艾滋病疫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基因型耐药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HIV/AIDS病人血液样本和基本资料,并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人发生基因型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获得可供分析序列的121例病人中,29例(23.97%)发生基因型耐药。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离婚或丧偶、治疗时间≥6年、病毒载量水平≥10 000拷贝/mL [比值比(OR)=6.22,95%可信区间(CI):1.85~22.29]、(OR=9.92,95%CI:1.35~26.77)、(OR=14.85,95%CI:6.34~36.18)是HIV/AIDS病人发生基因型耐药的危险因素。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600个/μL和服药依从性≥95%(OR=0.18,95%CI:0.05~0.981;OR=0.39,95%CI:0.267~0.68)是发生基因型耐药的保护因素。结论 HAART后HIV/AIDS病人发生基因型耐药受多种因素影响,HAART过程中应加强患者CD4细胞数及病毒载量水平的监测,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降低HIV/AIDS病人体内HIV耐药毒株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艾滋病(AIDS)病人基线肌酐清除率异常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2012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入组抗病毒治疗时的AIDS病人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基线肌酐清除率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2251例AIDS病人的资料,其中出现肌酐清除率异常的病人806例(占3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比值比(OR)=0.671,95%可信区间(CI):0.553~0.827]是保护性因素,性别(OR=1.311,95%CI:1.079~1.593)及年龄(OR=1.523,95%CI:1.364~1.702)是危险因素。体重低、年龄大、女性艾滋病病人更易出现肌酐清除率异常。结论肌酐清除率异常在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前发生率高,对于年龄大、体重低的女性病人,在抗病毒治疗时需要积极监测肌酐清除率及尿常规,以指导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用及剂量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西贺州市中老年嫖客人群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广西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4-8月,在广西贺州市采用方便抽样调查方法,在卖淫场所、羁押场所和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对中老年嫖客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信息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800名年龄在40岁以上的嫖客,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0.25%,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率为20.57%,HIV抗体检测阳性率1.63%(13/800),梅毒抗体阳性率10.75%(86/800),HCV抗体阳性率5.25%(42/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比值比(OR)=11.863,95%可信区间(CI):5.598~25.142]是嫖客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的危险因素,在婚同居(OR=0.517,95%CI:0.328~0.813)和文化水平高(OR=0.062,95%CI:0.007~0.565)是嫖客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的保护因素;离异或丧偶(OR=5.440,95%CI:2.371~12.481)是嫖客人群最近l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中高档次性交易场所(OR=0.203,95%CI:0.113~0.365)、知晓艾滋病知识(OR=0.460,95%CI:0.266~3.796)是嫖客人群最近l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保护因素。结论广西贺州市嫖客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高危性行为比例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遏制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医学生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诊疗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使用自编医学生对AIDS知识调查问卷、HIV/AIDS病人态度问卷和自编医学生对HIV/AIDS病人的诊疗意愿问卷,对814名医学生进行了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814名医学生中,仅48.0%的明确表示愿意为HIV/AIDS病人提供诊疗服务。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户籍等因素之后,对AIDS知识的知晓程度[比值比(OR)=2.41,95%可信区间(CI):1.31,4.43]、对HIV/AIDS病人的态度(OR=3.07,95%CI:1.99,4.76)是影响临床医学生对HIV/AIDS病人的诊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对AIDS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对HIV/AIDS病人的态度会影响临床医学生对HIV/AIDS的诊疗意愿,加强对医学生AIDS相关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市正在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对正在接受ART且发生性行为者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正在接受ART者243人,自确诊感染发生性行为的占59.3%(144人),其中70.8%(102人)自报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12.5%(18人)发生商业性性行为,56.9%(82人)有2个及以上的性伴,59.7%(86人)未告知全部性伴自己的感染状况。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性伴数量2~3个[比值比(OR)=3.971,95%可信区间(CI):1.568~10.054与≥4个、OR=5.045,95%CI:1.374~18.522]、认为自身已感染HIV无需使用安全套(OR=22.109,95%CI:2.388~204.686)、对随访服务总体满意度(OR=0.349,95%CI:0.135~0.899)、安全套价格偏高(OR=0.016,95%CI:0.001~0.268)为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结论接受ART后部分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在病毒未得到成功抑制前仍存在继发二代传播的可能,应坚持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