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Yu XH  Bi DD  Yue SJ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5):398-399
患儿,男,10h,生后皮肤黄染伴呻吟、气促10h人院。患儿系第2胎第1产,孕39^+6周,经阴道分娩,羊水Ⅲ°污染,出生体重3300g,Apgar评分:1min5分,5min7分。生后即发现皮肤黄染且呈进行性加重,同时出现呻吟、气促。即转送我院。母亲,汉族,B型,Rh血型未检测,2003年3月人流1次,无输血史。父亲,汉族,O型。入院查体:血压75/55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足月新生儿貌,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右肋下2cm,脾左肋下4.5cm。四肢肌张力正常。双膝反射可引出,原始反射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6.7×10^9/1L,血红蛋白74g/L,血小板99×10^9/L,网织红细胞3.9%。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查房主治医师查房,入院后第2天.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儿,女,26 d,因“发现皮肤黄染、便血1周,加重3d”入院.入院前1周患儿出现皮肤黄染,大便带血丝,人院前3天便血加重,出现暗红色血凝块,3~4次/d,伴奶量下降、呕吐及哭吵.当地医院血常规提示“贫血、血小板降低”,转我院,急诊科以“便血;贫血;血小板减少;病理性黄疸”收治入院.患儿系第3胎,第2产,孕37+3周,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 400 g.  相似文献   

3.
例1:患儿男,8d,足月顺产,无窒息抢救史,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黄染,渐加重而就诊,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收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黄染、反应可,心、肺、腹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入院后第3天上午,患儿出现烦躁、哭闹、腹胀、呕吐少量绿色液体,继而解暗红色血便1次,再查体:体温正常、呼吸平稳、心率140次/min,全腹胀,触诊稍硬,肠鸣音消失。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25d,第3胎第2产,母孕38^+6周剖宫产,否认窒息史,出生体重3400g,一般情况良好。因患儿易惊3h,入院前不久服麝香3滴后,患儿面色发红、头后仰、吸气性喉鸣、呻吟、呼吸困难,呕吐1次。查体:T36.5℃,P160次/min,R35次/min,精神反应差,哭声弱,双眼凝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前囟无紧张,全身皮肤轻中度黄染,呼吸表浅,张口呼吸,咽部溃烂充血,心肺腹未见异常,肌张力减弱,拥抱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5.
Wang XG  Cui YF  Yin H  Zu K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222-222
患儿男,出生12h,于2004年3月18日以“反复呕吐12小时、皮肤黄染5h”为主述入院。患儿系第四胎,第一产,孕38^ 3周,剖宫产儿。Apgar评分:1min9分。5min10分,出生体重2700g,羊水清,脐带无异常。生后反复呕吐数次,生后7h皮肤开始出现黄染。其母亲为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患者,前三胎均流产。  相似文献   

6.
病例1:患儿,男,16d,因“皮肤黄染13d”入院。系第2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500g。生后混合喂养,患儿第3天出现颜阿部皮肤黄染,逐渐加重,蔓延周身,体重增K缓慢。出,1i后尤发热,无呕吐及腹泻,无惊厥。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心脏横纹肌瘤甚少见,现将我科最近一例以频发房性早搏为主要表现的病例报道如下:患儿,男,5天,以反应差,全身皮肤黄染三天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40+6周,因羊水少,胎心不规则剖宫产娩出。阿氏评分6分,体重3000克。生后第三天患儿反应差,皮肤黄染,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经当地医院治疗无效转入本院。体查:体重2800克,身长50厘米,神志清,哭声弱,反应差,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口周紫绀,呼吸45次/分,心界不大,心率110次/分,早搏18~20次/分,心尖区SmI/Ⅵ,无传导,双肺呼吸音粗,腹软,肝助下1.5cm,…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查房 主治医师查房,入院3h。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男,1岁3个月,主因发热3d入院。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发热,体温38.5℃,伴轻微咳嗽,无痰,大便2次/d,略稀,无脓血,当地医院予以“罗氏芬”静点及退热药治疗3d,体温呈上升趋势,高达40℃;遂来我院就诊,患儿发病以来无抽搐、嗜睡、昏迷、尿频、尿急、排尿哭闹、外耳溢脓、皮疹、皮肤黄染、关节肿痛等,食欲尚好,尿量正常,睡眠不安。入院前10d患儿曾呕吐、腹泻5d,每日呕吐1~3次,非喷射状,为胃内容物,大便稀,2~5次/d,无脓血,体温正常,予以阿莫西林口服,呕吐减轻,腹泻有所缓解。发育营养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27小时因皮肤黄染11小时入院。患儿系第5胎第3产,胎龄40W,自然分娩。生后16h出现皮肤黄染,经皮测胆红素188.1μmol/L。母8年前产1女婴,身体健康,人工流产2次,1年前孕39周产死胎1次,原因不明,无输血史。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可,皮肤中重度黄染,心肺无殊,腹软,肝肋下1.5cm,脾肋下2.0cm,四肢肌张力正常。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10岁,因“发热伴双侧腮腺肿胀7天,发现皮肤出血点1天”于2006年3月11日入院。患儿有腮腺炎接触史,2-3周前无病毒感染史,近期无疫苗接种史。查体:T38.1℃,R22次/min,P100次/min.BP90/60mm H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见散在出血点,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18天,因"皮肤黄染半个月,伴发热、反应差3h"入院。系第1胎足月顺产。查体:T39.2℃,P170次/min,R60次/min,体重3470g,反应稍差,全身皮肤黄染,无皮疹,前囟1.5cm×1.5cm,平软,双眼有脓性分泌物,双侧瞳孔等大正圆,  相似文献   

12.
患儿女,4天,主因“发现皮肤黄染2天,加重1天”入院。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体重3580 g,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1年前自然分娩1足月男婴,生后10天因凝血功能异常致颅内出血夭折,余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患儿入院时吮奶无力,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肠鸣音减弱,脐带无渗出,四肢肌张力稍低,心肺查体无异常。洗胃可见新鲜血性液体。血常规:WBC 5.7×109/L,Hb 92 g/L,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22d,因反复腹泻22d,2000年3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患儿系第2胎第1产,足月平产,产时羊水过多、清亮,无生产窒息史,出生体重3kg。生后即排黄色稀便,8~10次/日,量多,无墨绿色便。生后母乳喂养。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黄染,第6天出现不哭、不吃,反应差,入当地医院。查血钠101.9mmol/L,血钾2.9mmol/L,血氯61.8mmol/L,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2岁5个月,因发热,咳嗽,皮肤、巩膜黄染7d,全身皮疹1d入院。查体:体温39.8℃,脉搏135次/min,呼吸36次/min,体质量11.5kg。急性重病容,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黄染,可见散在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黄染,呼吸浅促,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哕音,心脏无异常,腹平软,肝右肋下2.5cm,质软,脾肋下未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2岁,以“发热1d、肢体活动障碍4d”为主诉入院。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小样儿(出生体质量2400g),生后双眼巩膜呈深蓝色,智力与正常同龄儿无差异,走路较晚,站立不稳。体格检查:T37.0℃,P118次/min,R28次/min。患儿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14d,因皮肤黄染10d,发热、拒乳2d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生后3—4d出现皮肤黄染,1周明显至今,2d前出现发热,体温37—38℃,拒乳及水、吐奶、精神及反应差。查体:T37.7℃,神清,反应差,不哭、少动,面色灰黄、口周发绀,颜面及全身皮肤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咽充血、心肺正常。腹胀明显,脐部有脓性分泌物,肝脾触诊不满意、肠鸣音弱,生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17.
例1 患儿男,生后24h,因“皮肤黄染6h”入院。系第2胎第2产,胎龄40周,剖宫产,出生体重3220g,羊水Ⅲ。粪染,Apger评分1、5、10分钟分别为8、10、10分。无明显面色苍白、尖叫、惊厥及意识障碍。婴儿血型为O型。母从事建材行业。孕期无疾病史。入院查体:T:36.4℃,P100次/分,R58次/分,体重3200g。足月儿貌,神清反应稍差,呼吸规则,面色红,唇周无绀,颜面、四肢有轻微浮肿,皮肤呈中度黄染,颜面、躯干及腹股沟可见散在的充血性皮疹。眼距宽,鼻梁塌,舌外伸,通贯掌。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4cm,质中,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18.
例1患儿女,2天,因"皮肤黄染2天"入院。系第2胎第2产,胎龄39周自然分娩,无窒息,人工喂养,吃奶差,呕吐严重,大小便少。生后约2 h出现皮肤黄染,迅速加重,无发热、易惊等症状。其母血型A型Rh(+),其父血型B。入院查体:T36℃,P 144次/min,R 42次/min,体重:2940 g,神志清楚,哭声弱,颜面及全身皮肤重度黄染,面色苍白,前囟平软,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和原始反  相似文献   

19.
Zhang SJ  Wang J  Zhang L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2):957-957
患儿女,2岁,因反复皮肤黄染4个月入院。患儿于4个月前1d内饮橘色饮料1250ml后出现皮肤黄染,伴白便,2d后黄染逐渐减轻;1个月前,患儿进食大量橘子后上述症状再发。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检查提示肝脾轻度肿大;血胆红素、转氨酶明显升高,尿蛋白(+++)。诊断为“支原体肝炎”,给予红霉素及阿奇霉素、复方甘草酸胺、促肝细胞生长素等治疗20d后,病情无明显好转,后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仅进食小米粥及咸菜1周左右,黄染逐渐减轻至肉眼消失。入院前20d,进食冰糕后症状再发,在当地诊所口服中药加白糖进行保肝治疗15d后黄染加重,入我院进一步治疗。患儿曾多次进食甜食后出现腹痛、腹泻及呕吐,不喜甜食。病程中患儿精神状态可,无昏迷、嗜睡及抽搐。父母非近亲婚配,该患儿为2胎2产,母乳喂养,其父母及兄长正常,家族未见同类患者。  相似文献   

20.
患儿 男,9d,因“皮肤黄染3d,反复抽搐1d”入院。患儿系G1P1,足月顺产,其母否认孕期感染史,否认胎膜早破史、宫内窘迫史及出生后抢救史,Apgar评分1、5、10min均为10分,出生体重3250g。入院前3d发现患儿颜面皮肤黄染,不伴发热、抽搐、纳差,大小便颜色性状无明显变化,未予特殊处理。入院前1d,患儿突发抽搐,呈头偏向一侧,口角向一侧抽动,四肢屈曲,伴口唇发绀,不伴双眼凝视及发热,反复发作约10min。入院前共抽搐3次,症状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