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3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H、FSH、P、E2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芪失笑散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参芪失笑散(党参、黄芪、乌贼骨、蒲黄、五灵脂、龙骨等)加减治疗功血52例.结果:总有效率92.3%.提示:参芪失笑散辩证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7,(1):55-56
目的:观察止血汤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进行围绝经期功血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止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所下降,而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5例(10.00%),对照组6例(12.00%),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止血汤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芪失笑散加减口服治疗气虚血瘀型围绝经期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气虚血瘀型围绝经期崩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予参芪失笑散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46例,予宫血停颗粒口服治疗.2组均自阴道出血第1日开始服药,血止后再服7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6%.结论:参芪失笑散加减口服治疗气虚血瘀型围绝经期崩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米非司酮联合归脾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组患者同期给予归脾丸口服,连续服用20 d后停药,为1个治疗周期,出血5 d后重复上述用药方法,连续治疗3个周期。统计2组临床疗效、出血时间、出血控制时间、突破性出血发生率,检测2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计算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短气乏力、纳少腹胀)积分。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血时间、控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突破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水平和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米非司酮联合归脾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可能与调节激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用去氧孕烯炔雌醇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固冲止血方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药止血汤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止血汤进行辅助治疗.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止血时间、治疗效果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3d止血率(74.58%)、总有效率(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0.48±0.05)cm、不良反应发生率(3.3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止血汤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正本清源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于刮宫术后第5天给予正本清源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于刮宫术后第5天给予米非司酮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以及E_2水平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E_2水平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2组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本清源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能有效止血、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进而减少子宫内膜的厚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收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丙酸睾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老年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曾接收的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用炔诺酮治疗,观察组用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5%。结论:米非司酮对绝经过渡期患者所出现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妈富隆及金刚藤治疗,观察组加用坤复康治疗,服药2个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7例患者,常规检查排除其他恶性疾病后给予米非司酮10mg/d,清晨空腹口服,连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患者用药后除雌二醇外内分泌激素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及腹泻等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消失。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符合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减小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失笑散加味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失笑散加味治疗,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复发率及治疗前后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SH、P、E_2、LH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降低(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P、E_2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性激素指标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笑散加味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调节性激素水平,并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5.
曹瑾琼 《新中医》2019,51(6):207-20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以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给予戊酸雌二醇及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观察组46例联用自拟益气活血汤。监测2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统计治疗结束后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复发情况和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2,P=0.028 0.05)。治疗后,2组各项性激素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性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控制出血时间为(34.18±5.20) h,完全止血时间为(46.79±6.80) h。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为(23.54±3.41) h,完全止血时间为(30.56±4.97) h,相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7%、复发率为21.7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复发率为4.3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0、6.133,P=0.024、0.012 0.05)。结论:中药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通过调节性激素水平,可改善患者月经紊乱和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6.
赵柯  曲琳 《环球中医药》2014,(8):630-632
目的:探讨加减止血安宫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反复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两次以上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60例加减止血安宫方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而对照组60例采用米非司酮口服,12.5 mg/次,1天1次。治疗4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止血安宫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每晚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结果:治疗前后子宫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11例直接进入绝经,其余平均49.5天恢复月经,28例月经量少。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可靠,患者服用方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地屈孕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进行治疗,治疗90d后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M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片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减归肾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以米非司酮10 mg睡前空腹口服,治疗组加予归肾丸加味,3个月后评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归肾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董莉  陈志伟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163-163,179
目的:探讨四物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4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1例,患者均给予给予支持和抗贫血治疗,此外治疗组采用四物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并观察疗效和止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四物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应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