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取异物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院行内镜下上消化道取异物术的患者分普通组和无痛胃镜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镜下视野、蠕动满意度,以及治疗中不同耐受性,术后24h内均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 无痛胃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在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视野清晰度,减少患者术中不适等方面较普通胃镜组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无痛胃镜可作为上消化道取异物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80例胃镜检查患者,根据胃镜模式的差异分为常规组以及无痛组.常规组进行常规胃镜应用和护理,无痛组进行了无痛胃镜应用和护理,比较满意度、胃镜检查时间、胃镜检查中呛咳、恶心和躁动等发生率.结果:无痛组满意度、胃镜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3.
胃镜检查是消化道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多年来,临床上一直采用咽喉部表面黏膜麻醉,检查时由于咽喉部强烈的刺激及不舒适感,给病友特别是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而导致不合作。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从2002-03/2005-06采用力月西、利多卡因、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下行儿童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氧化二氮(笑气)吸入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岁以上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无痛胃镜检查组和普通胃镜检查组,每组各60例,无痛胃镜检查组在胃镜检查前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并持续吸入笑气后行胃镜检查,普通胃镜检查组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后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中的不适反应情况,以及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无痛胃镜检查组不适反应明显减轻,与普通胃镜检查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普通胃镜以及无痛胃镜组中患者血压、心率在检查中均增加,但与检查前相比普通胃镜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无痛胃镜组与检查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在检查前、中、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笑气吸入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舒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成人型胃镜检查低龄患儿(新生儿~5周岁)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国内外较普遍使用的纤维胃镜及电子胃镜[日产OLYMPUS(XQ30-XQ40)、FUJINON(EG250)等,外径在9.4~9.8mm之间]为5周岁以下的低龄儿童作胃镜检查。采用类似成人胃镜的操作方法,但要有家长或1~2名医务人员协助。有条件者可使用镇静胃镜技术。结果3年共检查5周岁以下低龄儿21例。男14例,女7例。其中出生2d生21d的新生儿各1例。共检出疾病19例,检出率为90.4%。疾病分类:浅表性胃炎9例;糜烂性胃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2例;食管闭锁1例;幽门梗阻;食管及胃内异物2例。结论①胃镜对诊治低龄儿童的上消化道疾病安全可靠。年龄小并不是胃镜检查的禁忌症。②儿童患上消化道疾病也日渐增多。因此,在未具备儿童型胃镜的条件下,应用成人型胃镜开展儿童胃镜检查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痛胃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大多数上消化道异物可由内镜下取出[1],然而由于异物种类比较复杂,部分患者不配合,增加了胃镜操作的时间及难度.无痛胃镜技术使患者依从性好,操作时间明显缩短[2].本研究通过比较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操作中患者的不适⒆础⒉僮鞯哪岩壮潭取⒉⒎⒅⒌那榭隼捶治鑫尥次妇 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方法 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于我院确诊为上消化道异物的患者79例,胃镜下根据不同情况取出异物。结果胃镜协助取异物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必要时辅以无痛胃镜治疗。结论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氯胺酮并异丙酚胃镜检查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并异丙酚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其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112例患,依次静推氯胺酮0.1~0.3mg.kg^-1、异丙酚1~2mg.kg^-1后实行无痛胃镜与传统胃镜检查,记录无痛胃镜组与传统胃镜组的各项反应以及HR、SBP、MAP、SPO2的变化。结果:小剂量氯胺酮并异丙酚使患对胃镜检查过程无知晓、无痛,且HR、SBP、MAP、反应低于传统胃镜组。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分为无痛胃镜组(134例次)和普通胃镜组(166例次)。无痛胃镜组咽部喷雾2%的利多卡因后,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和异丙酚,意识消失后,立即进行胃镜检查。普通胃镜组只给予咽部喷雾2%的利多卡因后进行检查。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术中患者的反应、并发症及医生对胃镜视野清晰、食管蠕动的满意度。结果无痛胃镜组患者无明显不适,未出现难以耐受的不适,咳嗽、恶心、呕吐均较普通胃镜组明显减少(P〈0.05);无痛胃镜组术中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均为一过性。两组患者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进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无痛胃镜组患者的心率明显的减慢,与普通胃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性胃镜术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简便易行的好技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肿瘤高发地区基层医院无痛胃镜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我院5年间无痛胃镜6104例和普通胃镜1442例的对照研究,客观地评估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大多数(80.9%)患者愿意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无痛胃镜具有术前患者无恐惧、术中患者无痛苦、术后患者无不适、检查效率高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无变化即安全性好的优点。结论无痛胃镜值得在肿瘤高发地区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应用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治疗,观察组采用无痛胃镜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情况、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对照组异物取出率为93.02%,略低于观察组的97.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呼吸较治疗前降低,但处于正常范围内,对照组则较治疗前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中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1%(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0.21±2.31)min,低于对照组的(19.21±3.21)min(P0.05)。结论与常规胃镜相比,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性高,异物成功取出率高,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术中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无痛胃镜技术由于可减轻患者焦虑紧张的心理,提高接受胃镜检查的耐受性,尤其对合并高血压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通过静脉使用芬太尼及咪唑安定,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相比,有能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及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耐受等优点,所以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选择无痛胃镜检查。但丙泊酚有明显的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无痛胃镜可减轻胃镜检查时患者的应激反应,伴随各种静脉麻醉药物的更新,无痛胃镜可以做到诱导及苏醒迅速,安全性非常高.但是,无痛胃镜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因为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和药代动力学特点,给药需要仔细推敲,既要减轻其胃镜检查时的不适,又要降低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并发症.2012年4~10月,我们将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儿童胃镜检查特点。方法对66例儿童胃镜检查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6例胃镜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2例,轻度浅表性胃炎2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胃溃疡1例,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2例,胃潴留3例,胃内异物1例,疣状胃炎2例,胃息肉1例。结论 正常胃黏膜、轻度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占绝大多数(69.7%),为儿童胃镜检查特点,年长儿胃镜检查结果接近成人。  相似文献   

16.
陆兆炯  刘福建  贾秋红  杨军雄  关航 《内科》2012,7(6):634-635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技术诊治儿童胃肠病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在芬太尼和丙泊酚浅麻醉配合下,对208例14岁以下儿童行无痛胃肠镜诊治,分析其安全性及应用价值。结果胃镜诊治164例,肠镜诊治44例。所有受检儿童均顺利完成操作,出现轻度不良反应8例(3.85%)。其中进行胃镜检查入镜时轻度呛咳2例,追加丙泊酚后进入安静状态;麻醉过程中轻度呼吸抑制1例,经面罩加压吸氧后很快恢复;血压、心率、血氧轻度下降5例,适当减慢用药速度后恢复,能顺利完成操作。无心肺骤停等严重并发症。27例行内镜下治疗。结论无痛胃肠镜技术诊治儿童胃肠病方法简便、安全、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无痛胃镜对胃食管黏膜异位和反流性食管炎(A级)等微小病变的检出率是否优于普通胃镜。方法前瞻性观察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2014年6至9月行胃镜检查的2009例患者,其中行无痛胃镜检查1639例,普通胃镜370例,比较两组患者食管胃黏膜异位和反流性食管炎(A级)的检出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无痛胃镜组食管胃黏膜异位检出率(143/1439)为8.7%,普通胃镜组检出率(17/370)为4.6%(χ~2=7.025,P0.05);无痛胃镜组反流性食管炎(A级)检出率为2.3%,普通胃镜组检出率为3.5%(χ~2=1.742,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对食管胃黏膜异位的检出率高于普通胃镜,提示无痛胃镜可能提高食管上段微小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正>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检查过程令患者望而却步,视胃镜为"畏镜"。传统经口胃镜检查时患者常会出现低氧血症、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应激反应,尽管近年来"无痛胃镜"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但由于其也存在一  相似文献   

19.
胃镜检查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但该检查有一定的创伤和痛苦,因此异丙酚无痛胃镜麻醉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异丙酚是一种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都有一定负面影响的静脉麻醉药[1],我们于2004年3月至2004年9月观察了30例施行异丙酚无痛胃镜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并与常规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对比,以评估异丙酚无痛胃镜麻醉技术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外源性异物的临床表现和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2004-10~2016-05接诊的165例上消化道外源性异物患者使用Olympus V-70和Olympus CV-150电子胃镜及Olympus CV-260电子胃镜进行治疗。结果共实施内镜下治疗165例,其中3例学龄儿童患者实施丙泊酚(1~2 mg/kg)静脉麻醉无痛胃镜下取异物,74例患者辅助使用胃镜外套管,21例相对光滑食管异物内镜下游离并推送异物至胃腔后退镜,胃内异物65例(其中15例患者内镜检查后未行处理随诊观察待异物自行排出,50例患者内镜下取出),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所有异物患者均得到治愈。结论上消化道外源性异物使用内镜治疗取物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