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治疗糖尿病肾病是否优于单独用药治疗,以探讨治疗糖尿病肾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筛选72名病人,建立3个观察组:ACEI组(ACEI代表药物为蒙诺)、ARB组(ARB代表药物为代文)、ACEI+ARB组(蒙诺联合代文);疗程8周,治疗前后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3个治疗组治疗前尿蛋白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每个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尿蛋白显著降低。结论:无论是单用蒙诺或代文,还是联合蒙诺及代文,均可有效降低尿蛋白;蒙诺组与代文组治疗效果相当。而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  相似文献   

2.
ACEI联合ARB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应用与单用ACEI或ARB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糖尿病肾病(DN)老年患者60名随机分为ACEI组19例、ARB组18例、ACEI+ARB联合用药组23例。比较观察治疗2个月后3组患者血压、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rate,UAER)、电解质(钾离子)的变化。结果:各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及尿蛋白排泄率均下降(P〈0.05),但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高于ACEI组和ARB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与单用ACEI或ARB比较,ACEI与ARB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提高降压效果并明显降低蛋白尿,且副作用小,故联合ACEI及ARB是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ARB)联合应用对高血压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 将66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CEI(洛汀新)组、ARB(代文)组和联合治疗组,三组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压、血肌酐、血钾、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三组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治疗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及血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ACEI和ARB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减少尿蛋白排泄的作用优于任一种药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5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ACEI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ACEI类药物与ARB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等文献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2013年3月国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ACEI和ARB联用组842例患者引起药物不良反应(ADR)114例,ADR发生率低于单用ACE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ARB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联用氯沙坦ADR发生率和单用贝那普利或氯沙坦相当(P〉0.05);贝那普利联用缬沙坦ADR发生率低于单用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缬沙坦相当(P〉0.05);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咳嗽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单用贝那普利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CEI和ARB联用组ADR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其他(高血钾、血肌酐升高)为主,分别占47.37%、29.82%、16.67%。结论ACEI和ARB联用组ADR发生率相当于单用ARB组,低于单用ACEI组。贝那普利联用缬沙坦比联用氯沙坦更为安全,但限于研究数量及质量,以上结论仍需更多、更详实的数据及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单用ACEI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疗效比较.方法 42例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用ACEI治疗20例,B组联合应用ARB与ACEI治疗22例.结果 治疗6个月后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49.20±3.27、(4.11±0.35)mL/m2、45%、5%;B组分别为53.36±4.27、(4.43±0.52)mL/m2、22.7%、4.5%.治疗1年后A组LVEF、CI、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54.20±2.84、(4.36±0.33)mL/m2、30%、10%;B组分别为61.68±3.50、(5.19±0.30)mL/m2、13.6%、4.5%.结论 联合应用ARB与ACEI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衰,在改善心功能疗效方面更优于单用ACEI组,虽然在心血管病事件及心血管病死亡方面比对照组呈现较好的下降趋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需要延长观察时间以判断心血管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单用ACEI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疗效比较。方法 42例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用ACEI治疗20例,B组联合应用ARB与ACEI治疗22例。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49.20±3.27、(4.11±0.35)mL/m2、45%、5%;B组分别为53.36±4.27、(4.43±0.52)mL/m2、22.7%、4.5%。治疗1年后A组LVEF、CI、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54.20±2.84、(4.36±0.33)mL/m2、30%、10%;B组分别为61.68±3.50、(5.19±0.30)mL/m2、13.6%、4.5%。结论联合应用ARB与ACEI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衰,在改善心功能疗效方面更优于单用ACEI组,虽然在心血管病事件及心血管病死亡方面比对照组呈现较好的下降趋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需要延长观察时间以判断心血管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前及临床试验都证明:RAAS阻断药物——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具有独立于降压效应的多重肾脏保护作用。虽然从各种机制上看ARB可能优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但是目前的研究未能证明ARB在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损害方面比ACEI具有优越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ACEI合用ARB比单用药物具有更大的保护作用,所以两者合用达到RAAS双重阻断成为新趋势。新的研究还证明ARB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基因多态现象相关。  相似文献   

9.
ACEI与ARB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荣 《中国药师》2009,12(8):1106-110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ARB)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有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病人90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同时,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ACEI、ARB、ACEI合并ARB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排泄均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I和ARB联用能更好地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依苏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依苏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缬沙坦单独及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366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依苏(马来酸依那普利)、缬沙坦或两药联合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蛋白尿及血钾和血Cr等变化。结果上述两药均能有效降低DN的血压和尿蛋白且作用相似;联合治疗的降尿蛋白作用更明显(P<0.05),但两者的降压效果相似(P<0.05)。治疗前后的血钾、血Cr和Cc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DN患者,ACEI类药物依苏和ARB类药物缬沙坦联合治疗与单药相比具有更强的降蛋白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总结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的药物经济学相关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2009—2016年托伐普坦药物经济学评价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并依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评价框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结果:纳入的6篇药物经济学文献中,其中5篇为随机双盲研究,4篇为前瞻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使用托伐普坦治疗与住院时间、节约潜在成本的关系,以及相比安慰剂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结论: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的心衰患者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相较于传统治疗,其临床疗效好并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优势,且对于严重低钠血症患者,该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15.
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骨关节炎 (O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 ,目前尚无根治疗法 ,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措施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尚不能延缓或阻断病情进展。新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硫酸氨基葡萄糖对OA不仅具有肯定的症状改善作用 ,而且能延缓OA的关节结构改变 ,可望成为第一个治疗OA的病情改善药。其总体安全性较好 ,主要是胃肠道及皮肤的不良反应 ,对血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通络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成方制剂中石斛、金银花、牛膝,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毛兰素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LC法可明显鉴别石斛、金银花、牛膝.毛兰素在4.4~66.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3.89%,RSD为2.37%;绿原酸在36.0~54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4.17%,RSD为1.9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射精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不射精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不射精症85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对85例不射精症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分别选择心理疏导,药物和物理治疗,治愈42例(49.5%),好转28例(32.9%),总有效率82.4%。结论对不射精症应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特别是功能性不射精症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8.
徐云根  张宁  何义 《药学实践杂志》2013,31(3):210-211,214
目的 观察可乐定治疗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加服可乐定片(75 μg/次,1次/8 h,1周后未达标,改为150 μg/次,1次/8 h),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诊室坐位血压、心率,检测治疗前后动态血压(ABPM)、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尿常规.结果 治疗后4周,诊室血压、ABPM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诊室坐位血压,总有效率89.4%;根据ABPM,总有效率为80.8%.治疗后可出现心率下降、口干、乏力、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但无需停药.结论 可乐定对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确切,副反应可接受.同时不影响代谢,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顾丽萍 《中国药房》2007,18(19):1446-1448
目的:推动药品委托生产的良性发展。方法:应用供应链委托生产理论,分析目前药品委托生产中存在的种种误区,思考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药品委托生产需要前提条件,那就是委托方(制药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并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可以委托生产,其他任何非生产企业如科研机构、商业企业都不能委托生产。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氨茶碱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新生儿血中茶碱浓度,氨茶碱剂量按5mg/kg恒速静脉滴注。经时采样,测得数据,经分析药时曲线拟合呈一室模型,平均清除速度常数0.037±0.008h ̄(-1),平均消除半衰期19±4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0.82±0.14L/kg,平均清除率30±5ml/(h·kg)。消除半衰期最大相差2.1倍,显示明显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