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方法:吸收放散试验,抗定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结果:不一致原因及分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患者17例,ABO血型亚型1例,冷凝集素4例,血浆蛋白3例,同种抗体2例,抗体缺失或减弱2例;肿瘤患者抗体减弱3例,抗原性减弱2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无法定型的血液样本,可以采用其他辅助手段,正确无误鉴定,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例血型正反不符的患者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并探讨鉴定该类患者血型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6月就诊的患者1例,对该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液标本进行原因分析。该样本首次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型仪检测血型(凝胶卡),辅助采用试管法、吸收放散试验等鉴定患者血型。结果对标本错误、人为因素和技术因素进行排除;4℃反应排除冷凝集素;对照Oc为阴性,排除不规则抗体;吸收放散试验放散液中未能检出-A。最终判定患者为抗体减弱导致的血型正反不符,血型定型为B型。结论应根据患者的表现型和临床资料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血清学试验方法,总结掌握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确保实验室血型检测的准确和安全,避免延误输血,为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1例新西兰籍华人ABO血型检测结果投诉的案例分析,探讨ABO血型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入出境人员ABO血型检测方法的标准化。方法 接到投诉后,实验室对留样进行正反定型再测,并重新采血后送某三甲医院进行正定型玻片法和正反定型微柱凝胶法检测。结果 通过复测确定此例ABO血型检测结果为A型,此次投诉为无效投诉。结论 对有异议的ABO血型检测结果应同时采用另一种检测方法复检,并充分考虑检测试剂、被检人种族、疾病史等影响因素,规范入出境人员ABO血型检测复检流程,达到入出境人员ABO血型检测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王志勤  姜锋  姜凯  赵磊 《职业与健康》2012,28(7):866-86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ABO血型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试管正反定型法对患者ABO血型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血型对照。结果 5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ABO血型分布与1 177例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与女性患者血型分布比较;A、B及O型血型分布在两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B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00 6,P0.01),男性中AB型比例远高于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在河南地区男性患者中A型比例较高,女性患者中O型比例较高;AB型男性患者比例远高于女性患者比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问题进行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归纳解决方案。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一致受血者的抗凝标本进行正反定型联合对照试验。通过对唾液中A、B、H血型物质进行测定,表明抗原存在于红细胞上,而红细胞表面的弱抗原经过吸收放散试验证明其存在,受血者ABO血型结合临床诊断予以确认。结果 1号、2号为自身溶血性贫血的2例患者;3号为B型含冷型自抗体患者;4号为A×B亚型;5号为肠道革兰阴性菌污染A型血液后产生类B抗原患者;6号为A2亚型含抗-A1患者;7号为体内含有抗-M的患者;8号为多发性骨髓瘤所致的球蛋白紊乱患者4例;9号为白血病抗体减弱患者4例;10号、11号为白血病急性发作期抗原减弱患者4例;12号、13号为2例老年患者;14号、15号为2例新生儿,因出生不满三个月,未形成同种抗体,因此,无需测定唾液A、B、H血型物质以及行吸收放散试验。结论为确保输血安全性及有效性,输血前应对血型正确鉴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的血型变化,以及移植后输血方法,为患者输入合适的血液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经不合allo-HSCT后患者32例,在移植后检测患者ABO血型抗原以及抗体,并与同期26例血型相合的alloHSCT患者血型情况比较。结果 ABO血型主要不合异基因的患者,在移植手术后,血型抗原转变为提供者血型后,检测血型配对成功,ABO血型次要不合异基因的患者与ABO主要不合异基因的患者,在移植手术后,检测血型,可出现血型配对不成功以及ABO主要血型不合异基因移植在血型转换之后,患者血型检测与正反定型相符,证明患者与提供者血型配对成功。结论 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与提供者血型配对成功,并且成功改变血型,所以选择相对应的血液进行输血,以确保临床上输血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Bel血型是ABO血型系统中的罕见血型,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仅占1/500万,我中心对临床患者ABO血型鉴定中发现1例Bel血型,其血清学正定型与抗B、和抗AB不发生凝集反应,反定型A细胞4+,B细胞w+,患者血型一直误判为O型;对患者(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血清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输血安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明确规定,输血前严格审查申请单、核对患者血液标本,准确鉴定血型,输血前将患者、献血者血液进行交叉配合实验。包括对患者、献血者ABO血型进行复检。在鉴定中发现有些患者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型(ABO和Rh)复检和不规则抗体筛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需要输血的手术患者提前进行血型复检和微柱凝胶技术筛检及鉴定不规则抗体。[结果]3 826例患者中,共检出ABO血型不符3例;Rh血型不符1例;不规则抗体阳性8例。[结论]对手术备血患者提前常规检测血型和不规则抗体,有利于保障输血的安全.有效和及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1例ABO亚型及基因特征。 方法 采用试管法对家系3代共7例标本进行ABO血型血清学鉴定;对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PCR-SSP)法基因分型;并对ABO基因第6和7外显子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 ABO血型血清学发现7例标本中正反定型不符3例,其中2例红细胞表型为cisAB/A 或ABx,1例为cisAB/O或A2Bx;基因分型为ABO*cisAB01/A101、ABO*cisAB01/O01。ABO基因序列分析:ABO*cisAB01/A101第7外显子发生467C>T、803G>C的特征性突变,ABO*cisAB01/O01第6外显子261位缺失G,第7外显子在467C>T、803G>C存在特征性突变。测序结果均携带有ABO*cisAB01基因。 结论 ABO*cisAB01基因能导致A抗原或者B抗原的弱表达并能稳定遗传,因此应将血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准确鉴定ABO亚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岁以内小儿血型正反定型是否一致进行分析,了解小儿血型抗体产生情况。方法分别采用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对临床1岁以内小儿血型分析进行血型正反定型检测。结果在4 989名临床1岁以内小儿血型分析为正反定型符合率51.3%(2 559/4 989)。结论在临床小儿血型检测中,血型鉴定以正定型为准,最好同时进行血型反定型检测。  相似文献   

12.
罗永慧  杨颖  闵青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5):2892-2893
目的 对ORTHO AutoVue(R) Innova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对4 869例病人标本同时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和试管法进行ABO血型和Rh(D)血型检测.结果 4 869例病人标本中有4 865例ABO血型和Rh (D)血型仪器判读结果与试管法结果一致;4例仪器不能自动判读结果,其中3例经证实为ABO亚型.结论 ORTHO AutoVue(R) Innova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替代传统手工法进行ABO血型和Rh (D)血型检测,方便快捷、结果可靠,可满足检验科工作自动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患者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分析其对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至2022年本院疑难血型中反定型异常凝集患者(16例)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谱细胞鉴定结果、处理方法以及血型血清学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反定型A细胞或B细胞异常凝集引起的疑难血型,应用微住凝胶卡式法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判断血浆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当筛出不规则抗体阳性,再用10系谱细胞和血浆分别加入微住凝胶卡式检测不规则抗体是否具有特异性。存在非特异抗体的血浆用洗涤O细胞吸收后再做反定型实验,对于存在特异性抗体的血浆则选用相应抗原阴性的反定型细胞做反定型实验。结果 非特异性抗体患者(1-6号标本)按ABO血型分类为A、B、AB血型各2例。非特异性抗体患者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显示,在Ⅰ、Ⅱ、Ⅲ系不规则抗体筛查细胞中至少有1孔细胞阳性,有4个标本3系抗体筛查细胞均为阳性。严格对照所用批号的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反应格局表后发现所有标本均为无特异性;上述标本血浆经洗涤O细胞吸收后反定型实验A细胞、B细胞与正定型实验(抗A、抗B、抗D)血型均一致。特异性抗体阳性患者(7-16号标本)按ABO血型分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血型定型检测中的准确性及适用性。方法 2012年12月采集的所有献血者血液标本4200份,使用EDTA-K2抗凝剂5 ml真空采血管留取标本,采用自动血型仪进行定型检测。结果对4200份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一次性判读准确率为99.88%,其中1份抗体减弱标本和4份中度以上乳糜血标本判读为结果不确定。血浆小于或等于1∶32倍比稀释度的反定型检测结果准确率为100%。结论全自动血型仪应用于血站ABO及Rh(D)血型定型检测,具有判读准确、灵敏度高、全自动化、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及网络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中亚型的原因及家系调查.方法:通过ABO 血型鉴定、吸收放散实验﹑唾液血型物质检测亚型. 结论:亚型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脐带血ABO血型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ABO血型鉴定结果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384名新生儿的脐血标本,用微柱凝胶血型卡进行正定型,用试管法和纸片法做反定型,满12个月后对上述新生儿再次采用正反定型确认ABO血型.结果:正定型血型鉴定的384例血样中有349例能正确定出ABO抗原血型,符合率为90.88%,其中AB型符合率最低,误差达14.29%(8/56);而反定型血型鉴定符合率低,仅能对57.29%(220/384)新生儿脐血血样正确定出ABO抗原血型,存在很大误差.结论:过早对新生儿鉴定血型存在不确定性.因新生儿A和B抗原仍未发育完全,红细胞上的抗原位点数相当于成人要少得多,再加上其自身抗体尚未产生无法用作反定型.所以,新生儿脐血血型鉴定的结果不能作为新生儿输血及疾病诊断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中标本采集留取因素造成ABO血型错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报告因标本交叉污染致ABO血型检测错误2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血液采集环节标本留取发生交叉污染致ABO血型检测错误。结论应加强无偿献血标本采集留取管理,杜绝标本差错;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血液,应另取血液留样(血辫子样管)与原标本平行做确认试验,做到血型定型准确,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及婴幼儿ABO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产科出生及儿科住院的5例误定血型新生儿、75例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新生儿及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必要时采用微柱凝胶检测卡进行对照,分析ABO血型误定及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影响因素。结果5例血型误定中,2例脐血标本存在质量问题,3例受疾病因素影响;75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抗原弱和抗体效价低,占54.67%(41/75),其次为不规则抗体阳性,占26.67(20/75),抗体封闭,占14.67%(11/75),血型物质中和,占4.00%(3/75)。结论影响新生儿、婴幼儿ABO血型鉴定的因素较多,影响误定血型的因素包括脐血标本存在质量问题、疾病因素,影响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因素有抗原弱和抗体效价低、不规则抗体阳性、抗体封闭、血型物质中和等。因此,血型鉴定中,需检验人员、医生对影响血型鉴定的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科学的手段及技术,确保ABO血型鉴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嵌合体血型、新生儿本身红细胞血型及嵌合体血型血液来源的鉴定,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抗A、抗B盐水试管法对新生儿嵌合体血型进行初步鉴定;用2次ABO血型鉴定法确认嵌合体血型;用唾液血型物质测定确定新生儿本身ABO血型;鉴定新生儿孪生兄弟姐妹及其母亲ABO血型,确定嵌合体血型血液的来源。结果 检出9例新生儿为嵌合体血型:1例O+A型,2例A+B型,3例AB+A型,3例B+O型。9例嵌合体血型新生儿中,4例新生儿为双胎妊娠,其中3例新生儿嵌合体血型血液来自孪生兄弟或姐妹,1例来自母亲;5例为单胎妊娠,新生儿嵌合体血型血液均来自其母亲。结论 新生儿嵌合体血型的血液来源:单胎妊娠来自其母亲,双胎妊娠来自孪生兄弟姐妹或其母亲。嵌合体血型新生儿需输血时,应考虑新生儿本身的ABO血型及外来血液ABO血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血型自动化检测系统在检测ABO血型及Rh (D)血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U型微孔板的血型分析仪和使用梯形微孔板的血型鉴定系统对成都市血液中心2015年1 200份无偿献血者样本进行ABO血型和Rh (D)血型鉴定,对其结果一致性、准确率、检测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U型微孔板血型检测系统准确率为99. 58%;梯形孔板血型检测系统准确率为99. 17%。结论血型检测系统能准确进行ABO血型和Rh (D)血型检测,提高血型检测自动化水平。U型微孔板血型检测系统的血型检出率、检测效率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