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术后镇痛给药方式主要有2种:经硬膜外及静脉。两种术后镇痛方法对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观察两种不同止痛方法对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6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男24例,女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术后镇痛效果的因素,为临床优选个体化镇痛方案,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随访2015年7-8月某院271例骨科手术术后使用PCIA的患者,采用方差分析(ANOVA)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评价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PCIA术后镇痛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和手术部位。结论:临床在选择患者PCIA镇痛方案及评估镇痛效果时,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和手术部位等多因素的影响,以实现个体化镇痛。  相似文献   

3.
术后止痛治疗可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目前,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法(PCIA)用于术后镇痛,已在临床上得到认可并被广泛应用,而近期开展的开胸手术后肋问神经冷冻镇痛,也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镇痛方式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药物镇痛及患者自控镇痛(PCA)2种镇痛方式在骨科术后应用的效果、不良反应及护理特点。方法将60例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肌肉注射药物镇痛及PCA镇痛治疗护理观察。结果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发现PCA比肌肉注射止痛效果更明显,并消除了术后患者因疼痛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紧张,保证了患者充足的睡眠,提高了患者的休息质量。结论骨科手术后采用PCA是一种有效适用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国巨  李春燕  沙波 《淮海医药》2004,22(3):208-208
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病人痛苦大,烦恼多,影响机体恢复。硬膜外术后镇痛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等优点,用于术后镇痛,可减少病人痛苦、促进病人早13康复。但所应用药物也有一定毒副作用,我院于2002年6月~2003年7月,共634例手术病人接受了硬膜外术后镇痛,其中5例出现了锥体外系反应,现将临床观察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吗啡与曲马多硬膜外术后镇痛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寻求较为适合开胸手术术后镇痛的方式。方法:6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Ⅰ~Ⅱ级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一组术后使用吗啡,另一组使用曲马多行硬膜外术后镇痛。2组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4,8,12,24,48 h随访进行疼痛评分,观察记录各种不良反应。结果: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曲马多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P<0.05)。结论:吗啡和曲马多硬膜外术后镇痛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曲马多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吗啡。曲马多可以替代吗啡做为开胸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一种有效、安全的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结果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好,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骶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对近两年我院接收的198例四岁以下小儿手术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其中有122例手术采用的是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76例手术采用的是单纯的全身麻醉方式。将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患儿分为观察组,采用单纯的全身麻醉的患儿分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HR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患儿术后镇痛效果观察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术后疼痛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结论:小儿骶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操作比较简单,并且对患儿产生的生理影响较小,对患儿有很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亚南 《贵州医药》2011,35(7):607-608
骨科手术的特点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疼痛重。传统的镇痛方式常采用单纯的芬太尼静脉镇痛,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阿片受体激动剂,有较强的镇静镇痛作用,但阿片类药物作用于极后区化学感受器,可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严重危及生命。氟比洛芬酯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手术对腹部的创伤较大,术后疼痛一般较为明显,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创伤与痛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预后[1].因此,探讨一种有效、安全的术后镇痛方式非常重要也极有必要.地佐辛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能通过激动κ受体发挥镇痛效果,与芬太尼相比,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2].本研究选取92例胃肠道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皮下连续镇痛技术在300例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总结皮下连续镇痛技术的镇痛效果及副反应情况,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方法 300例术后患者,均在手术进行到缝皮时三角肌皮下埋置套管针,连接镇痛泵。药液配方:舒芬太尼100~150μg+托烷司琼5mg+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延长术后镇痛时间。镇痛效果的观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术后2、6、24、48h的疼痛程度。并统计患者对整体术后镇痛的满意程度。结果连续镇痛时间最短为12h,最长为70h,平均镇痛时间为(45±3.6)h。患者对整体术后镇痛的满意程度:优241例,占80.3%;良45例,占15%;一般为14例,占4.7%;差为0。结论皮下连续镇痛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且不受手术部位的限制,无神经血管损伤的风险,并发症少,可以适用于任何手术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2.
术后镇痛的研究在国内广泛兴起 ,而病人自控镇痛(PCA)是一种新开展的技术 ,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止痛药的不同需求而投放用药等特点 ,但也有一些副作用〔1〕。现将镇痛期间临床观察及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人状况 :本组 6 31例 ,年龄 18~ 72岁 ,其中肝胆脾手术 2 5 8例 ,胃肠手术 2 2 3例 ,阑尾手术 6 2例 ,疝修补术 4 3例 ,下肢静脉曲张 2 3例 ,,乳房手术 14例 ,甲状腺手术 8例。1 2 镇痛方法 :术后均立即使用PCA镇痛 ,分为病人静脉自控镇痛术和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术。泵内所含药物吗啡…  相似文献   

13.
术后镇痛近年来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镇痛方式无外乎静脉镇痛和连续硬膜外镇痛,但镇痛用药却各式各样,效果也不尽相同。无论何种方式,都需要确保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并发症少且安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更有其必要性,我们需制定一套完整的术后镇痛体系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王炎  夏晓琼  查显忠  郭春年 《安徽医药》2009,13(12):1562-1563
常见的胸外科手术如食道癌,肺癌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剧烈,常需要实施术后镇痛术。氟比洛酚酯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发挥镇痛作用。我们将此作为超前镇痛[1]药在胸外科老年病人中使用,观察其对老年人胸外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87例和同期开腹手术48例卵巢囊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z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及住院时间.结果 87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比较两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既往盆腔炎病史.经统计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及住院时间,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为治疗卵巢囊肿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卵巢巧克力囊肿致盆腔粘连有一定的手术难度,但只要解剖结构清晰,均能成功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6.
孔全立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81-81,87
目的:探讨三种镇痛方法对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安全性。方法:90例下腹部手术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年龄26~67岁,ASAⅠ~Ⅱ级,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术后行PCIA镇痛,B组术后行PCEA镇痛,C组术后行PCSA镇痛。术后随访48h,每天至少2次,用VAS10cm标尺评定镇痛效果,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镇痛方式的镇痛有效率均为90%,A组镇痛效果稍差,且副作用发生率高于后两组,B组镇痛效果最好,但患者术后活动不方便,个别患者术后有双下肢无力现象。C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良,术后并发症较少,且方便术后患者活动。结论:皮下镇痛对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优良,并发症较少,且方便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和平 《中国实用医药》2014,(21):168-169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后镇痛方法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方法 177例术后采用镇痛泵镇痛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50例术后采用双氯芬酸钠栓直肠镇痛的患者作为参考组,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总有效率91.5%,参考组术后镇痛总有效率87.3%,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8%明显低于参考组22.7%(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后采用镇痛泵进行镇痛缓解疼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有效的镇痛方式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患者中应用术中局部镇痛及术后镇痛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对8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实行UPPP手术时采用全麻手术时局部超前镇痛及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泵,术后观察吞咽痛VAS评分、手术切口恢复评估、多导睡眠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变化情况。结果 8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VAS镇痛评分较低、多导睡眠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较术前改善(P<0.01)。结论 OSAHS患者实行全麻UPPP手术时采用术中局部超前镇痛及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泵联合应用的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解决UPPP术后镇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开腹与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优缺点.方法 对我院 65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腔镜修复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术后镇痛例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异常、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指标.结果 两组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例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异常、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术后开腹组发生腹腔脓肿1例,1例切口感染,腹腔镜组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它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1]。某院自2013年5月份,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成立以麻醉科为主的多学科合作的术后疼痛管理小组,由麻醉科医师、麻醉科护士、外科护士、妇产科护士进行疼痛术后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讲解镇痛泵(包括机械性镇痛泵和电子镇痛泵)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提高了术后镇痛的效果,改善围手术期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