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医院先后有几个早产儿因吸氧而导致视网膜病变,我们说这家医院没有“管事”;如果医院规定凡是发生医疗纠纷赔偿,由医生承担赔偿额相应的百分比,我们说这家医院正在“管人”。管人还是管事,一直困扰着管理界,尤其在公立医院,绝大多数人的理解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没有管事而在管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 ,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近年来 ,这种现象在医务界相当突出。整体护理工作在我院已开展 5年 ,并逐渐规范化 ,收到良好的效果。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护士的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健康教育开展后 ,护士的知识和潜能得到了展示和赞赏 ,患者满意度调查有了很大提高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1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医疗纠纷往往是在医疗工作中由于医院管理上的疏忽、医生诊疗上的失误或医生责任心不强 ,导致患者身心伤害而引起的纠纷。从这个意义上说 …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笑     
近视“我看不清太远的东西。”病人对眼科医生说。“请跟我来,”医生把病人带到外面,用手指着天上的太阳,问道“,你看那是什么?”“太阳。”病人回答。“那你还想看多远!”医生生气地说。最轻体重是多少某妇人体重接近120千克,她深以为忧,决心去看医生。“你最轻的时候有多重?”医生问。妇人困惑,答道“:刚出生时3.5千克。”已失记忆力女人都愿意自己年轻。一个中年妇女去医院看病,当医生问她年龄时,她说已满20岁。医生听了这话,在诊断书上写道“:口齿清楚,已失记忆力。”守门爸爸得知儿子期末考试成绩不咋样,就训斥儿子“:你学习中遇到的困…  相似文献   

4.
笑笑     
失去了记忆女人都愿意自己年轻。一位中年妇女到医院去看病, 当医生问她的年龄时,她说:“已满20了。”医生听了这话,在诊断书上写道:”口齿清楚,已失去记忆了。”陈年老酒”侍者,你来看,你们这酒里怎么漂着根白发?”“先生,从这一点上,您可以看出来,我们的酒是陈年老酒。”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在医纠纷中,媒体相对多地同情弱势一方的患者,医生的声音鲜有受到关注。这也表现在司法环节上:从2001年开始,医疗纠纷中要施行“举证责任例置”——就是要医生在遇到法庭审理医疗纠纷时,提供自己无罪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每当碰到一些难题或医疗科纠纷时,常常可以听到某些医生发出的种种抱怨:“医院设备太陈旧了”,“医院条件太差了”,“个人的专业知识老化了”,等等。的确,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却很少听到临床医生对自己的思维方法产生的怀疑或者因为缺乏心理学和其他知识方面的素养而感到的遗憾。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观察到许多内部扯皮的事情和医疗纠纷之所以发生,恰恰主要是因为有的医务人  相似文献   

7.
开心乐翻天     
失去了记忆女人都愿意自己年轻。一位中年妇女到医院去看病,当医生问她的年龄时,她说:“已满20了。”医生听了这话,在病历上写道:“言语清楚,但已失去记忆了。”  相似文献   

8.
笑疗之页     
《大家健康》2009,(6):40-41
失去记忆 女人都愿意自己年轻,一个中年妇女到医院去看病,当医生问她的年龄时,她说:“已满20了。”医生听了这活,在诊断书上写道:“口齿清楚,已失去记忆力。”  相似文献   

9.
五、医生的语言 有人说,医生要善于使用鼓励性、安慰性的语言。这是对的,但并不全面。比如,对一个病情较重而自己对此并不在意的患者,医生就得严肃地告诫他,使之及时重视。从内涵上说,医生应善于体察病人和家属的心情,有针对性地考虑,而不仅是善于使用哪一种语言。 “微笑服务”是否也适用于医生?对狭义的服务行业来说,微笑是一个职业性要求。你到旅馆要个房间,服务人员说:对不起,都住满了。你到饭馆点一种菜肴,服务人员说:很抱歉,这种菜卖光了。尽管这些回答内容都会使顾客失望,但服务人员却应微笑着回答。但对医生不能单纯地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七年前,父亲得病住院.手术前,主管医生找家属签字,他们知道我是医生,干脆把签字的知情同意书交到我的手上.主治医生非常不好意思地说:“顾教师,您自己看吧,您是教师.”我理解他的好意,但是我对他说,“你是一个医生,不论对谁,你应当尽一个医生的义务,这是你的责任.你还是按照医院的程序和我交待病情吧,就当我是一个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家属.”  相似文献   

11.
笑疗之页     
《大家健康》2009,(4):40-41
梦境和现实 有位患者到医院求诊,医生李二问:“你哪里不舒服了?” 患者答:“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是头牛在吃草。” 李二便说:“你放心,这很正常,每个人都会梦到,梦境和现实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小严 《大家健康》2012,(4):36-37
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说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是在某家医院拍了CT诊断的,医生还说要做微创手术,但自己不放心,所以到你们大医院再看看。我问他,你主要是哪里不舒服?病人说,最近两周坐久了或弯腰一会就觉得腰痛。一番仔细体格检查后,我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阳性体征,再看片子,腰椎间盘也只是轻微的膨出。  相似文献   

13.
医疗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医疗风险主要包括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和并发症。随着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中,产科名列前茅。因此,产科教学中,学生们对医疗服务中的风险认识和防范已成为一堂必修课。在产科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临床事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的,在正常分娩、异常分娩、病理产科等许多章节可列举临床相关或近年新闻媒体曝光的事例进行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如:一位住院分娩后的产妇状告医生态度差,她说产时非常痛苦,有时疼得大汗淋漓,当向医务人员诉说自己的疼痛时,回答是:“生孩子哪能不疼呀”。在另一家大医院的产科病房,一位丈夫抓伤了为产妇诊治的医生的脸,被保安带到医务处时,他说,医生让产妇脱衣检查,却又去忙别的事,将她“晾”了近半个小时没人管。一例系足月妊娠产妇,因持续性枕后位,第二产程停滞,胎儿窘迫,建议剖宫产,家属大闹医院误诊,理由是平时一直在该院检查,从未发现异常。某院放置双胞胎的温箱断电,产后检查评为满分的一对双胞胎最后成了脑瘫,一审判赔383万元,终审改判290万元,医务界惊呼“天价赔偿”。有一个患者,在医...  相似文献   

14.
7年前,我父亲得病住院。手术前,主管医生找家属签字。他们知道我也是医生,干脆就把需要签字的知情同意书交到了我的手上。主管医生不好意思地说:“顾老师,您自己看吧。”我理解他的好意,但我必须对他说:“你是一位医生,不论面对什么样的患者,你都应当尽一位医生的义务,你还是按照医院的程序和我交代病情吧,就当我是一名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痛人家属。”  相似文献   

15.
医疗纠纷日渐增多,已引起从上到下的普遍关注。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调查,因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等原因引发的医疗纠纷占21%~30%。另有统计,急诊医疗纠纷中由医疗技术水平凶素所引发的占5.9%~11.9%。医疗技术水平问题的直接后果是可能导致医疗缺陷,会给患者、当事医生和医院三方都带来精神和经济方面的损失。要保证急诊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则必须抓好医疗环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一笑到底     
《大家健康》2011,(9):40-41
口味 精神病医生问初次求诊的病人:“你说你来看我,是因为你对袜子的口味让你的家人担心?”“对,”病人低声说,“我喜欢羊毛袜。”“这没什么不正常的啊,”医生说,“许多人都比较喜欢羊毛袜,我自己就是这样。”“真的吗?”病人欢叫道,“你喜欢清蒸的还是炒的?”  相似文献   

17.
“不管谁买我们的医院,目的都是要赚钱的。”8月9日,菏泽市立医院一个医生跟记者说,“以前领导如果把钱装进自己兜里算贪污,现在他们把钱装进自己兜里,算是‘经营有方’……”  相似文献   

18.
你肯定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是医生的熟人,他肯定会告诉我更多事!的确,在每次见医生的短短几分钟里,医生一直处于“专家”的身份中,有些“私房话”并不会在就诊场景中说出来。如果你是他的“小伙伴”,他会不会真的有更多的嘱咐给你呢?我们就为你找到了一些专家“小伙伴”,和他们像朋友一样聊聊天——他们到底是如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待自己和朋友的健康呢?  相似文献   

19.
上期我们刊登了“这一针该不该打?”的文章,那么,这一针究竟该不该打呢?几个月后,孩子的母亲(W)接到卫生部门的鉴定结果。鉴定认为:孩子(H)的病变与打卡介苗无关。W对此不服,准备申请复议,她对专家鉴定的程序保密也感到不解。出现医疗纠纷到底去哪里解决呢?有规定说应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解决,而委员会又设在卫生厅,是医院的上级部门,这种设置恐怕让老百姓不太放心,有些人认为如果由医生来作鉴定,会引起“运动员兼裁判员”的问题。但是,如果医疗纠纷不由医生鉴定,由法院来解决,这会涉及到一些很专业的技术问…  相似文献   

20.
镜头一:黄女士到某医院乳腺科就诊,正当她要脱衣检查时,却发现诊室墙角安装的一个摄像头正对着她。接诊医生却若无其事地说:“你尽管脱你的,那摄像头是监控我的。”原来,医院安装摄像头是为了监督医生私开处方、私下收费的行为,同时也为了防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