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耳石症眩晕患者90例,选取时间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随机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及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行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结合手法复位治疗。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参照组的总有效率(46.67%),组间数据差异较明显,P 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眩晕的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诊断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不辅以任何药物治疗,观察并分析比较。结果有效率95%。结论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操作简便、疗效显著、起效快、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采取耳石复位法对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7月——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患者病例7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分别采取保守方法和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实施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EPLEY手法复位和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耳石症的患者6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Barbecue翻滚手法,观察组患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即刻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达到81.2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1.08%,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PLEY手法复位和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临床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称耳石症,是一种在头位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内耳疾病,是一种多发病于中年人的疾病,在儿童发病率比较低。本文通过临床对于2009年到2010年某医院对于该疾病患者11例治疗,说明了新改良手法复位对于患者治疗的肯定,无不良反应,可以作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首要治疗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6.
我今年61岁,耳石症的问题困扰了我两三年,一直都无法治好,在起床或躺下时会突然感觉天旋地转,头晕得非常厉害.请问,耳石症反复发作怎么办? 四川宣汉张彬 耳石症是引起头晕的常见疾病,疾病本身并不严重,但阵发性头晕很困扰人.耳石症虽然痛苦,但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不需服药,效果奇特,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这种治疗方法叫作手法复位治疗.具体是医生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复位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使它不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就不会头晕了.大部分患者经过1~2次复位即可恢复,少数患者则需多次复位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 应用Epley管石复位法、Semont管石解脱法、Barbecue翻滚法治疗BPPV患者64例.结果 49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中,经Epley管石复位法首次治疗痊愈31例,18例经2次复位治疗,其中6例痊愈,12例经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7例痊愈,5例好转,给予前庭功能训练,第14天随访时眩晕症状均消失.15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中,10例患者经第1次Barbecue翻滚法治疗后痊愈,2例经第2次复位后痊愈,3例好转,给予前庭功能训练,第14天随访时眩晕症状均消失.64例患者56例痊愈(87.5%),8例好转(12.5%),总有效率100.0%(64/64).结论 耳石复位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且费用低的治疗方法,可以在治疗BPPV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翻身就头晕?耳石症?耳石症是近些年才被认识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眩晕症,专业名称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特点是,患者翻身时短暂而剧烈眩晕,旋转感觉一般不超过一分钟,不适感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再次改变头部位置可再次发作。部分患者有自发缓解倾向,可在数周或者数月后自行好转。该病带给人的痛苦感觉明显,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必须尽早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对耳石症患者心理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确诊的90例耳石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法复位组40例,设为对照组;手法复位+认知行为治疗组50例,设为观察组。分别在治疗前及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后3周对两组患者应用3个量表进行评分,包括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治疗干预前,通过DHI、SAS及SDS进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DHI躯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HI-E、DHI-F、SAS和SD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耳石症患者焦虑及抑郁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情感状态及功能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益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40岁的英子这两天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还觉得恶心想吐。家人赶紧将英子送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排除了其他疾病,医生诊断英子患上了"耳石症"。也就是说耳朵里的"石头"掉下来了。经过医生的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英子的眩晕症状马上消失了。可是人的耳朵里怎么会有石头?这是怎么一回事?耳石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为什么会引起头晕呢?为了解除读者的疑惑,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唐瑶云主任  相似文献   

11.
正相信不少朋友都玩过弹珠迷宫游戏.通过平衡控制弹珠,躲过各种暗洞,最终抵达指定位置通关。这个游戏需要玩者手眼协调反应迅速,对于普通人来说盲玩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手法耳石复位的难度不亚于盲玩弹珠迷宫。但神经内科的医生们却可以根据眼球的转动方向来判断脱落的耳石在哪个位置,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头位变换,借助重力作用使耳石颗粒下沉移位,逐步将进入半规管的耳石颗粒顺序移出半规管纳回椭圆囊中,最终让患者不打针不吃药,就治好了眩晕症。  相似文献   

12.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常见的前庭疾病,虽然它归属于耳鼻喉疾病,但患者常常因眩晕到神经内科就诊,神经科医师的及时诊断和有效的复位可大大缓解和减轻患者的痛苦,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半规管耳石复位法(CRP)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正常人的内耳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碳酸钙盐结晶(耳石),能帮助我们感知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正常的头部和身体活动时,耳石并不会脱落,但是当有外伤、局部血管痉挛或生气、熬夜、酗酒、抽烟、劳累等,耳石会异常代谢,脱落到前庭系统的半规管里,犹如水管里的"小石子"。这个"小石子"就会随着头部活动而滚动,导致眩晕(耳石症)。耳石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认识耳石症     
最新统计表明耳石症是引发眩晕的最常见病因之一,约占因眩晕、头晕而就诊病人总数的1/3以上。【定义】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这种症状的出现常与位  相似文献   

15.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头晕目眩、站立不稳,严重者可发生呕吐。但是,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低血糖等也常有类似症状,如何鉴别呢?第一,耳石症导致的头晕目眩和体位变化有密切关系,而其他原因的头晕大多和体位无关。耳石症患者在早上起床或者晚上睡觉、低头捡东西时,会突然感觉眩晕,因为这些动作都会让体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耳石症经手法复位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天津第四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收治疗的耳石症患者80例,以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可明显改善耳石症患者的预后,其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学佩 《健康指南》2011,(10):18-19
早上起床坐起来或者仰面躺下的时候,躺在床上翻身或者淋浴仰头洗澡的时候,突然发生剧烈的眩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改变头位后眩晕很快消失,这就是大家所称作的耳石症.耳石症学名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由内耳疾病引起的眩晕,以前发病率最高的是梅尼埃病,现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已取代梅尼埃病成为发病率最高的耳源性眩晕疾病.  相似文献   

18.
认识耳石症     
最新统计表明耳石症是引发眩晕的最常见病因之一,约占因眩晕、头晕而就诊病人总数的1/3以上. [定义]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这种症状的出现常与位置变化有关,故现阵发,这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相似文献   

19.
自诊自治     
《rrjk》2017,(13)
<正>(一)耳石症的家庭自诊自治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所有头晕眩晕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约占20%)。是以短暂天旋地转头晕为主,并伴随恶心、呕吐的一种疾患。1.患者自诊"三字方针"第一个字"短"。症状主要为天旋地转的头晕,发作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3~5分钟,大部分只有不到1分钟。每天反复发作数次,可连续数天到数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耳石复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确诊的87例PC-BPPV患者,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颈椎病或肥胖的病人选择PRM法(颗粒复位法),余病人随机选择PRM或Semont管石解脱法复位。结果 46例患者行PRM法治疗,41例患者采用Semont法治疗。前者治愈41例,好转4例,无效1例,后者治愈37例,好转2例,无效2例。随访至今,复发21例,复发率24.13%,其中复发1次15例,2次3例,〉2次3例。复发后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仍然有效。结论 PRM法及Semont法治疗PC-BPPV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