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永朝  高金秀 《河北医药》2012,34(3):360-361
目的 研究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 55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治疗组在早期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及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及观察药物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5d及10 d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HIE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49例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7d和14d后,观察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HIE患儿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脑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该科6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纳洛酮等常规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在病情平稳后,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通过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确实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络酮、苯巴比妥联用早期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苯巴比妥,观察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苯巴比妥联用早期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提高本病治愈率、减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在对症状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能有效阻断病情发展,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多巴胺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2组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 治疗组神经行为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用纳洛酮联合多巴胺治疗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对于患儿的神经行为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科收治的4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机体、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和神经行为测定(NBNA)分数。结果观察组机体和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和神经行为测定(NBNA)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GMI).应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量表(NBNA)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状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14 d、28 d NBNA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神经节苷脂用药能有效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建议儿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硫酸镁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常规治疗,但治疗组加用硫酸镁,根据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影像学检查、NBNA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硫酸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3%和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或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其NBNA评分,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14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8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后遗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儿的NBNA评分及疗效,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覃黄正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80-81,84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4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研究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1 mg/(kg·d)加入20 ml的5%葡萄糖溶液及神经节苷脂20 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静脉输入,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10天,研究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忠汉 《医药导报》2004,23(2):0106-0106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纳络酮0.4 m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qd,疗程5~7 d。均于出生后12~14 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NBNA)评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住院天数(9.9±4.06) d,死亡1例,NBNA评分平均(37.21±1.11)分;对照组有效率63.6%,住院天数(14.6±1.24) d,死亡4例,NBNA评分(32.65±3.42)分。结论:纳络酮佐治HIE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综合疗法。治疗组(34例)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2mg注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2小时内滴完,间隔1小时再重复1次。连用2~3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66.7%,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8.06和9.74天,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0.4±2.1天和14.4±1.02天,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应用纳络酮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2例,行神经节苷脂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 两组患儿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和治疗后NBNA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有效缩短病程,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8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3.2%明显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血压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对照组应用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0%,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同时,观察组出生后12d的NBNA评分也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宏  张连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471-1471
目的 观察早期伍用纳洛酮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方法  4 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伍用纳洛酮 0 1mg/kg ,静推一次后再改为0 0 5mg·kg-1·d-1 10 %GS 4 0~ 6 0ml静脉点滴 (持续 4~ 6h) ,治疗 1周。分别观察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变化 ,并行NBNA评分。结果 经伍用纳洛酮早期干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减低 ,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纳洛酮早期干预治疗HIE能起到更好的脑保护作用 ,降低患儿致残率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观察纳络嗣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纳络酮组4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0.2~0.4mg/kg,予输液泵维持静滴3~4h。结果纳络酮组显效3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7.6%。结论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高原(格尔木)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新生儿HIE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同时加用神经节苷脂。结果 (1)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71.7%(P0.05)。(2)研究组患儿反射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肌张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BN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有效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在发病率较高的高原(格尔木)地区应用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