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钦中 《内科》2009,4(4):641-642
随着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的广泛使用,双硫仑样反应逐渐增加而引起医务人员重视。现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2002~2008年发生的双硫仑样反应3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春玲  蔡尚郎 《山东医药》2008,48(29):103-103
将79例因接触乙醇和口服头孢类药物出现双硫醒样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予吸氧、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肌注组胺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快速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1 800mg.结果治疗20、40min后,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28.57%、80.95%,对照组分别为8.82%、37.84%.两组有效率比较P均<0.05.认为冲击量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双硫醒样反应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以引起临床注意,避免其发生。方法结合文献报道,观察1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对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10例轻、中度患者给予对症处理,2例重度患者,静注纳洛酮0.4~0.8mg,症状均于3h内缓解。结论纳洛酮对双硫仑样反应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与饮酒相互作用导致的以心血管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双硫仑样反应及其救治方法。方法对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且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病变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涉及药物、饮酒情况、致双硫仑样反应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头孢菌素以头孢哌酮加舒巴坦最为常见。双硫仑样反应多为用药后饮酒所致,致双硫仑样反应时间多发生在饮酒后5 min~1 h。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低血压、胸闷、胸痛。心电图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ST-T改变等;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左心力衰竭、休克。给予积极有效治疗后,多数患者于治疗后30 min~3 h缓解。无1例死亡。结论应用头孢菌素与饮酒相互作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可主要以心血管系统表现为主,表现复杂且较危重,经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静滴头孢菌素后饮酒致急性心肌梗死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引起临床医师对头孢菌素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重视。方法 对我院2007年期间由于使用头孢菌素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双硫仑样反应可出现于各性别、年龄及原发病的患者;(2)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见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硝咪唑类药物及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等;(3)症状有颜面潮红、胸闷、头痛、心悸、恶心呕吐、气促、烦躁、低血压、心绞痛、呼吸困难、急性心肌梗死等;(4)接触含乙醇制品的途径除饮用各种酒类外还见于反复乙醇皮肤消毒及服用藿香正气水等含乙醇制剂;(5)双硫仑样反应出现于使用头孢菌素的过程中及疗程结束后5天内;(6)建议在使用上述抗菌药物期间及停药后20天内禁酒。结论 医护人员应对双硫仑样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收集我院老年病科2007~2011年住院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后饮酒引起双硫仑样反应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似,容易混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双硫仑样反应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探讨了常用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及作用机制。这提示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治疗中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和饮食情况,同时密切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避免误诊和漏诊;在使用头孢类、咪唑类等抗生素、磺脲类降糖药、胰岛素、华法林等药物时,应告知患者禁用酒类及含乙醇的饮料,避免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内服、外用、静滴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有关病例报道明显呈上升趋势,这暴露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药物的副作用及相互配伍禁忌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现根据我院近2年以来急诊处治的5例双硫仑样反应病例整理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双硫伦样反应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品种较多,且抗菌谱广,临床疗效高、毒性低,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因临床药物所引发的双硫伦样反应已逐渐引起临床医生及病人的关注与重视。双硫伦样反应是指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以后,在一定时间内饮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及皮肤接触酒精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双硫仑样反应患者341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72例和对照组1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样发作比例、症状缓解时间、总治疗时间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心绞痛样发作比例、症状缓解时间、总治疗时间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1.
双硫仑反应临床并不少见。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知晓相对不足,容易漏诊误诊,误治。药物与药物引起者更易容易误诊漏诊和误治,以下病例提示双硫仑反应诱因的多样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致迟缓发作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观察25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分析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结果25例患者均经输液、重者应用速尿和纳络酮,症状于2-6h内消失。结论迟缓发作的双硫仑样反应只需对证处理,重者对纳络酮和速尿有效。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成 《山东医药》2009,49(17):20-20
2006年6月-2008年10月,我院收治应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姚婕  李静  吕慧 《山东医药》2011,51(38):35-35
2006年2月~2010年12月,我们共收治的21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护理:①心理护理: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大多数发病突然,心率快,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伴有濒死感。饮酒达醉酒状态者,多数存在焦虑和烦躁心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  相似文献   

15.
纳洛酮(Naloxone),又名烯丙羟吗啡酮,为阿片受体阻断剂,自1960年首次成功合成以来,由于其对正常人无药理作用,安全性大,疗效显著,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统计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饮酒导致双硫醒反应的60例病人,并探讨纳洛酮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效果,研究地塞米松对酒精中毒小鼠乙醛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患者26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血压恢复情况。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酒精中毒组、模型组及治疗组。酒精中毒组在正常饲养基础上用50%酒精灌胃,模型组加腹腔注射头孢哌酮钠,治疗组在模型动物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治疗,1h后处死动物,检测血中乙醛脱氢酶活性和比活性。结果:26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治疗组血中乙醛脱氢酶活性和比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乙醛脱氢酶活性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头孢曲松钠致双硫仑样反应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曲松钠为半合成第3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和部分敏感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因其抗菌作用强,半衰期长,疗效肯定,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腔感染、肾盂肾炎、盆腔炎性疾病、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但应用该药期间饮酒或服含乙醇的药物时,个别患者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近年来,本院收治3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们2004-12以来,先后收治了7例静脉应用头孢唑酮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人,现将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道1例少见的过量摄取双硫醒(disulfiram)和酒精致暴发性多发性神经炎病例。患者39岁,女性。有10年的过量饮酒史。服用双硫醒250mg/d和阿米替林(剂量不详)4个月。入院当天傍晚饮用啤酒10瓶,自服少量阿米替林(每片含量150mg)和8片双硫醒(每片含量250mg)。最初意识清楚,继而出现嗜睡、低血压和缺氧。入院时血清酒精浓度为0.101g/dl,阿米替林为390ng/ml。18h后神经病学检查除腱反射活跃外其余正常,停用双硫醒。入院第17天,患者诉舌麻、发音和吞咽困难。体检:意识清晰,轻度构音不良,肢体无明显力弱,痛觉普遍减弱,上肢腱反射消失,膝和跟腱反射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所致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 入选与饮酒相关的双硫仑样反应所致心肌损伤患者47例,按入院先后分为常规治疗组(n=24)及曲美他嗪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23)。观察2组患者入院当时及治疗3 d后心肌标志物[血浆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有效率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双硫仑样反应致心肌损伤患病率为7.6%;联合治疗组患者的Myo、cTnI、CK-MB和hs-CRP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7%)较常规治疗组(46%)显著增高(P<0.01)、住院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显著缩短[(43±22)h vs.(86±24)h,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所致心肌损伤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