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学生群体,贫困毕业生在全国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否顺利毕业、成功就业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更直接关系到普通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状况。针对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家和各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进行帮扶援助:①发放求职补贴,加强贫困毕业生经济援助。②免费开展专项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③开展专场招聘,推荐贫困毕业生就业。④开展重点帮扶工作,加强贫困毕业生教育引导。目前,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通过多措并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2.
金融海啸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尔街金融海啸,已波及大学生就业市场。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①被调查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客观、积极,同时也有部分毕业生对现在的形势表示迷茫和焦虑。毕业生中女生表现出更大的就业压力。②被调查学生对自身就业价值认知偏低,自信心不足,但对专业前景较为看好。③在预期求职认知和取向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将来就业的要求,求职取向多样化。④女生对内部自我技能的知觉感的关注程度相对较高,而男生对就业环境的关注程度高。  相似文献   

3.
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正确引导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本文通过对我院2013届243名五年制护理专业毕业生开展就业意向调查,了解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分析其求职意向,指导教育教学改革,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从而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焦虑现状,探究其就业焦虑原因。方法:随机抽取河北师范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修订版施测。结果:单样本t检验表明,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高于国内常模且达到显著水平(P0.001);相关分析表明,其就业焦虑水平与就业竞争压力、就业自我效能感不足呈显著正相关(r=0.617,0.567;P0.001),与对就业前景担忧呈边缘正相关(r=0.136,P=0.057);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焦虑的性别差异表现在就业焦虑水平、就业竞争压力和对就业前景担忧上(t=4.670,2.288,3.022;P0.05),家庭所在地差异表现在就业自我效能感不足上(t=3.173,P0.05),独生子女与否差异表现在就业焦虑水平上(t=2.314,P0.05),专业差异表现在就业焦虑水平和就业竞争压力上(t=4.508,3.800;P0.001),学生干部与否差异表现在就业焦虑水平上(t=2.108,P0.05)。结论: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焦虑平均水平较高,这与就业竞争压力、就业自我效能感不足、对就业前景担忧都有关系,且师范类大学生在就业焦虑中存在性别、家庭所在地、独生子女与否、专业、学生干部与否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2008届汕头大学医学毕业生就业心态与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分析当前医学生就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对2008届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心态和现状基本情况的调查。此次调查的结果,提供了直观的、具有针对性的依据,促进我们更加科学地指导学生就业。本文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对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就业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见解和建议。本报告中所述的毕业生就业的一些问题,具有广泛的共同性,结果可供其他院校及专业毕业生进行比较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及考研时的心理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提供必要的科学根据。方法:通过自己设计的调查表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山东某医学院校2013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包括临床、预防、检验、护理等专业)。结果:1该校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考研的选择上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660,P<0.05);临床、预防、检验专业考研率较高。2不同特征毕业生的焦虑、抑郁程度有统计学差异,女性高于男性(t=-11.740,-9.100;P<0.01);护理和临床专业抑郁倾向较高(F=2.807,P<0.05)。3毕业选择方向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5,3.091;P<0.05),考研者焦虑、抑郁情绪均高于非考研者。结论:受不同专业、不同性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影响,大学毕业生较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应针对相关原因,及时、科学的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提高就业质量,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调查显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行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就业形势严峻,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需要调整,本文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我国目前的经济波动和企业效益整体下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总体上高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的供给质量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就业能力不足,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提高就业质量,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调查显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行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就业形势严峻,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需要调整,本文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了解中等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其从事的工作和工作性质.通过调查分析,探讨中医理论教师和临床实习带教老师如何科学指导学生就业,为祖国医学发展如何培养人才,让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得到夯实补充.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尽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进入防控常态化阶段,各类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但恢复生产后的企业仍旧存在裁员、减员现象,甚至有的企业进入破产清算阶段,这无疑给高校毕业生本身面临的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的局面"雪上加霜".据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介绍, 202...  相似文献   

12.
王晓娟 《医学信息》2010,23(6):1753-1753
随着目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护理专业再次成为热门专业,加上护理本科生也逐年扩招,造成临床实习生增多,且学历层次不同,本人通过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体会到如今临床带教工作不能按照以前带教中专生的传统模式,而要根据护生不同的学历采取不同的带教方法.先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挫折时的归因方式。方法在韦纳归因成败理论的指导框架下,通过对部分毕业生的访谈与应用特尔斐法自编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问卷,分层随机抽取1 423名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经过统计分析确定3种归因方式,其中,内在力量归因得分最高,偶然力量归因、外在力量归因方式得分较低;性别、专业、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签约意向、家庭经济状况等不同的毕业生挫折归因方式具有群体差异。结论高校毕业生面对挫折倾向于积极的归因方式;不同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改革.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以自主择业为主的分配制度。面对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新局面.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些不良情绪和负性心理。本文就达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若干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以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专业、能力与职位的匹配。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院98届毕业生786人.男生419人,女生367人。1.2方法座谈法: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座谈.交流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各自的体会、感受和对策。问卷法:就此问题拟出10道题,要求…  相似文献   

15.
师范毕业生就业不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师范毕业生的就业不安状况。方法:采用日本藤井羲久先生的《就业活动不安分量表》对宜春师范学校2001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①师范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不安,其中有31名学生存在严重的就业不安,症状出现率为21.23%。②师范毕业生就业不安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但女生高于男生,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结论:应对师范毕业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对严重就业不安者进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在逐步到来的自主择业的机制面前表现出许多复杂的心理状态。据有关心理咨询的统计表明,毕业生对毕业局专业的选择问题出现的频率最高。煤炭院校毕业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更具有明显特征,脱离煤炭行为的“跳槽”心理十分突出。1煤炭院校毕业生“跳槽”就业的心理分析1.1门进错了,改换门庭煤炭院校学生中普遍有一种“路走对了,门过错了”的心理状态,毕业后不愿从事煤炭行业的工作,尤其是采矿、地质等艰苦专业的学生更为突出。这是一种学煤不爱煤的逃避心理在起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广州大学毕业生自我效能感对就业意向的影响,方法釆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与自编就业意向问卷对广州大学城386名大四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和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自我效能感与月薪和就业后关注的问题.以及与就业观念存在显着相关,男女生的就业观念有一定的差异;就业观念和择业前后所考虑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意向中非常关心的方面。结论自我效能感对就业意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对处于就业空白期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专业规范化培养,提升专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方法对就业见习护士及带教导师按照设置标准进行遴选,对入选见习护士在见习前后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自我评价、导师评价、科室评价;按照创新实习计划,每批30人,通过为期6个月理论、实践学习后对每位轮转见习护士进行最终评价。结果就业见习护士培训前后在问卷调查显示自身能力及理论考核成绩上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就业率达到100%。结论就业见习护士通过《就业见习护士肿瘤专科能力规范化培养模式》方式培养,对自身综合素质、专业医学基础知识、初级肿瘤专科知识及技能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中国对医学物理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以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办学优势为依托,率先在国内医学院校中开设医学物理学方向本科专业,现已有三届毕业生。从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实习以及就业单位层次高,就业形势好,发展前景广阔。办学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并加强专业建设,才能进一步办好医学物理学专业,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力图揭示辽宁省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择业取向的整体状况。方法采用压力测试表"心理身体紧张松弛测试";陈社育的"RCCP通用人职匹配测试量表"及自编个人信息调查问卷对480名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在某些压力表现上存在差异,就业压力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择业取向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不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在社会性职业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性别在社会性,实际性,艺术性职业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择业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