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病例报告在发现新病例、罕见病、新治疗方法和非预期不良反应,探究发病机制,以及医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Purtscher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罕见病。病例报告是当前研究该疾病的重要途径。目的:运用病例报告的国际报告标准来评价远达性视网膜病变病例报告的报告质量。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CBM、VIP和万方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远达性视网膜病变的病例报告。由6名研究者分3组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参考病例报告的国际报告标准的23个条目依次对纳入的病例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76篇(包含98个病例)病例报告。报告较好的条目有临床发现(条目6)、诊断方法和依据(条目8a和8c)、随访和结局(条目10)以及对病例的讨论(条目11)。没有一篇病例报告满足所有报告条目,41%的病例报告没有在题目中说明病例报告的信息(条目1);62%的病例报告对干预措施的频次、剂量和强度信息报告不充分(条目9);67%的病例报告没有报告关键词(条目2);超过70%的病例报告没有将文章的关键信息在摘要中充分报告(3a,3b和3c);90%的病例报告没有对患者的诊断进行评估(条目8b和8d)。结论:当前远达性视网膜病变的报告质量亟待提高,且中文和英文语种病例报告的报告质量差异不大。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改善病例报告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理改变及葛根素对其影响,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60只,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葛根素治疗组.葛根素治疗组大鼠给予葛根素100mg/kg·d腹腔注射.分别于1个月,3个月,5个月处死后采用HE检测方法,动态观察了不同病程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视网膜HE染色不仅可见神经节细胞减少,而且内外颗粒层平均细胞光密度降低,细胞排列紊乱稀疏.糖尿病葛根素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颗粒层细胞明显增多,视网膜结构明显好转.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即有明显病理改变,葛根素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合并症中常见的眼科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复杂,各个阶段有其不同的病变特点,往往由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及视网膜动脉硬化等引起眼底出血,也可由于玻璃体内机化条索牵拉视网膜而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裂孔……病变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控制血糖并进行眼科相应的检查及治疗,最终导致不可逆的严重视网膜病变,使患者视力极差甚至失明。针对糖尿病视网膜  相似文献   

4.
张海江  李铮  苏陆青  李世强  张月玲 《河北医药》2012,34(15):2357-235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进展性的微血管病变,而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epro 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PDR)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常见适应证,玻璃体切割手术常联合硅油填充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 高血压患者220例,观察患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级情况以及测定左心室肥厚(LVH)、微量白蛋白尿(MAU)、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程度,分析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级情况与LVH、MAU、IMT增厚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 观察组Ⅳ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LVH发生率较高,与Ⅰ级、Ⅱ级以及Ⅲ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LVH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级、Ⅱ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MAU发生率,与Ⅳ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MAU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IMT发生率较低,与Ⅱ级、Ⅲ级以及Ⅳ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IM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LVH、MAU、IMT增厚与对照组患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Ⅲ级及Ⅳ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LVH、MAU、IMT增厚的发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与高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害程度成相关关系,患者的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越严重,患者发生LVH、肾功能受损越严重,患者的IMT增厚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对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血压,血脂,收缩压等);此外还从西医治疗角度来详细阐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情况.结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变化没有直接关系,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高血压情况、血脂高低有关.结论 分析发现,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病情、高血压以及空腹血糖等,因此在临床上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致盲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患者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进行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7483例,记录所有患者从静脉给药至离开造影室1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应处理。结果共出现不良反应者325例,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多,其次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且以男性为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有56例(17. 2%),以中青年居多。轻度不良反应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主,中度不良反应以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居多,重度不良反应只出现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3例)和葡萄膜炎患者(1例)。结论对于可能出现的重度不良反应,应加强对这些患者的观察和预防。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发生紧急状况时做好及时救治的准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微血管病变而产生的, 它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1].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视网膜病变,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卡托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患者血糖及视网膜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病因不清,是以后极部视网膜感觉神经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疾病,通常累及黄斑部,激光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总结我科2002年5月至2005年11月用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3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67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随访时间1~6年.视网膜复位66跟(98.5%),视力提高45眼(67.2%);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60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裂孔未闭和新裂孔形成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视力下降的原因是黄斑部病变.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裂孔源性视刚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