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心理需求.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期间的65例唇腭裂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唇腭裂患儿家长的心理需求包括6个方面:手术的担心程度、唇腭裂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家庭受教育水平、如何优点鼓励孩子、如何增强孩子的抗逆性以及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以了解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结果 唇腭裂患者家长6个心理需求中,超过半数家长对唇腭裂手术普遍表示担忧(50.77%),患儿家庭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阶段(53.85%),近半数家长对唇腭裂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为一般了解(44.62%),对于如何增加孩子抗逆性的了解程度,如何优点鼓励孩子的了解程度及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程度,大多数患儿家长均表示不太了解(分别占40.00%、47.69%和46.15%).6个心理需求相关性分析表明,家长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如何优点鼓励孩子以及如何增强孩子抗逆性的需求均与如何提高孩子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家庭受教育水平也呈正相关关系(P<0.01);家长对唇腭裂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家庭受教育水平(r=0.361)、及如何优点鼓励孩子(r=0.534)、如何增强孩子抗逆性(r=0.696)的了解程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在患儿的围手术期对唇腭裂患儿家长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家长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帮助围手术期的家长对孩子进行优点鼓励,引导家长培养孩子应对逆境的能力,对提高唇腭裂家长及患儿的临床心理治疗水平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心理需求.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期间的65例唇腭裂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唇腭裂患儿家长的心理需求包括6个方面:手术的担心程度、唇腭裂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家庭受教育水平、如何优点鼓励孩子、如何增强孩子的抗逆性以及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以了解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结果 唇腭裂患者家长6个心理需求中,超过半数家长对唇腭裂手术普遍表示担忧(50.77%),患儿家庭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阶段(53.85%),近半数家长对唇腭裂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为一般了解(44.62%),对于如何增加孩子抗逆性的了解程度,如何优点鼓励孩子的了解程度及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程度,大多数患儿家长均表示不太了解(分别占40.00%、47.69%和46.15%).6个心理需求相关性分析表明,家长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如何优点鼓励孩子以及如何增强孩子抗逆性的需求均与如何提高孩子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家庭受教育水平也呈正相关关系(P<0.01);家长对唇腭裂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家庭受教育水平(r=0.361)、及如何优点鼓励孩子(r=0.534)、如何增强孩子抗逆性(r=0.696)的了解程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在患儿的围手术期对唇腭裂患儿家长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家长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帮助围手术期的家长对孩子进行优点鼓励,引导家长培养孩子应对逆境的能力,对提高唇腭裂家长及患儿的临床心理治疗水平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心理需求.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期间的65例唇腭裂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唇腭裂患儿家长的心理需求包括6个方面:手术的担心程度、唇腭裂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家庭受教育水平、如何优点鼓励孩子、如何增强孩子的抗逆性以及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以了解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结果 唇腭裂患者家长6个心理需求中,超过半数家长对唇腭裂手术普遍表示担忧(50.77%),患儿家庭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阶段(53.85%),近半数家长对唇腭裂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为一般了解(44.62%),对于如何增加孩子抗逆性的了解程度,如何优点鼓励孩子的了解程度及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程度,大多数患儿家长均表示不太了解(分别占40.00%、47.69%和46.15%).6个心理需求相关性分析表明,家长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如何优点鼓励孩子以及如何增强孩子抗逆性的需求均与如何提高孩子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家庭受教育水平也呈正相关关系(P<0.01);家长对唇腭裂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家庭受教育水平(r=0.361)、及如何优点鼓励孩子(r=0.534)、如何增强孩子抗逆性(r=0.696)的了解程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在患儿的围手术期对唇腭裂患儿家长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家长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帮助围手术期的家长对孩子进行优点鼓励,引导家长培养孩子应对逆境的能力,对提高唇腭裂家长及患儿的临床心理治疗水平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心理需求.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期间的65例唇腭裂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唇腭裂患儿家长的心理需求包括6个方面:手术的担心程度、唇腭裂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家庭受教育水平、如何优点鼓励孩子、如何增强孩子的抗逆性以及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以了解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结果 唇腭裂患者家长6个心理需求中,超过半数家长对唇腭裂手术普遍表示担忧(50.77%),患儿家庭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阶段(53.85%),近半数家长对唇腭裂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为一般了解(44.62%),对于如何增加孩子抗逆性的了解程度,如何优点鼓励孩子的了解程度及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程度,大多数患儿家长均表示不太了解(分别占40.00%、47.69%和46.15%).6个心理需求相关性分析表明,家长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如何优点鼓励孩子以及如何增强孩子抗逆性的需求均与如何提高孩子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家庭受教育水平也呈正相关关系(P<0.01);家长对唇腭裂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家庭受教育水平(r=0.361)、及如何优点鼓励孩子(r=0.534)、如何增强孩子抗逆性(r=0.696)的了解程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在患儿的围手术期对唇腭裂患儿家长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家长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帮助围手术期的家长对孩子进行优点鼓励,引导家长培养孩子应对逆境的能力,对提高唇腭裂家长及患儿的临床心理治疗水平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百色市右江区城区小学生家长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百色市右江区3所城区小学的1 183名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百色市右江区城区小学生家长食品安全知识得分较低,平均得分为5.76分,91.97%的家长愿意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但在食品购买和消费方面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家长文化程度不同,和孩子讨论零食利弊话题的频率及在教育孩子如何选择安全零食的频率不同,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百色市右江区城区小学生家长的食品安全教育,让他们获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使其能正确指导孩子的零食消费和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对新生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1113例新生儿家长采用住院健康指导、口头讲解、电话指导、出院指导、发放缝康教育处方等方法选行健康教育。结果:1113例新生儿家长中有l00l能够接受占89,9%。结论:通过对新生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孩子得到正确的护理,促进孩子正常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7.
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小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态度及教育活动。方法用自填式问卷对湖北、辽宁省6所小学2年级学生的450名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态度及教育活动状况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约1/3的家长认识到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多是儿童熟悉的人(35.0%);受到性侵犯的儿童通常不会在身体上留下明显的痕迹(30.8%)。90.8%的家长赞成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尽管几乎所有的家长与孩子谈论过要警惕陌生人,但很少有家长与孩子谈论预防性侵犯,如只有48.4%的家长与孩子谈论过如果有性侵犯发生,要告诉父母或其他可信任的成年人;2.7%的家长给孩子看过有关预防儿童性侵犯内容的书刊或音像制品。结论家长缺少基本的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应注重社区基础的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  相似文献   

8.
给小孩打针,绝对是让家长最头疼的事.孩子不配合,哭闹不停,家长心疼得肝儿颤.面对如此境况,护士一个不小心没扎好,孩子嗷嗷哭得更厉害.如果孩子血管特别难找因而多挨了几针,家长一急还可能引起不愉快.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反抗打针是因为恐惧,而恐惧是因为未知.而在陌生的医院里,家长是孩子最亲近和信任的人.因此,家长了解一些基本的打针知识,在打针过程中做好该做的工作,对孩子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赏识教育的理念在教育界和家庭教育中已被广为采用,其积极作用得到公认[1]。学员队干部是与学员接触时间最长的人,他们与学员的关系类似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因此,学员队干部必须不断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科学  相似文献   

10.
家长对儿童肥胖知识、态度和行为认知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家长对儿童肥胖的认知现状.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银川市2所城区小学6~11岁学生1954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家长进行儿童肥胖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 认识到肥胖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家长分别占7.2%、3.2%和1.7%.有41.0%的家长同时回答出肥胖控制措施包括合理饮食和增加运动量以及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三项.64.2%的家长关注孩子的体重;76.3%的家长知道怎么判断孩子是否肥胖;有72.9%的家长从来没有控制过孩子的体重.如果孩子肥胖,58.3%的家长愿意采取措施控制孩子的体重;有8.0%的家长因为孩子肥胖看过医生.60%学生及家长的营养卫生知识主要来自于报刊杂志,仅1.1%的家长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儿童肥胖的相关知识;4.1%的家长通过孩子老师了解相关知识.结论 多数家长缺乏儿童肥胖的相关知识,对儿童体重的关注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1.
预防接种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只有家长的充分配合按时完成孩子的免疫接种程序,才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为了正确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1],更好的满足家长对疫苗接种的心理需求和服务需求,因此计免工作者应根据家长在预防接种中的心理需求和和服务需求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将护士的爱心,家长所需的信息传递给他们,使家长在无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配合完成孩子的疫苗往射,有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1 培养学生吃苦精神 当今学生从小倍受宠爱,吃不了苦、受不了累.每年新生入学时.家长用车送孩子上学,帮孩子扛行李,而孩子却两手空空跟着走;有的学生想逃避军训,让父母帮忙向学校请假;有的学生军训不到半天就晕倒;有的将脏衣服打包带回家让父母清洗.学生缺少吃苦精神,像温室里的花朵般娇艳而孱弱.家长的过分宠爱反倒害了孩子.其实,家长的爱心应有度,有时要"狠心"一点,放手让孩子去实践.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吃苦教育,通过节俭活动、榜样教育、成人仪式、军训、与贫困生"手拉手"活动、邀请校友返校座谈等,让学生明白吃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其吃苦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及勇气,懂得做人、懂得人生、懂得苦尽甘来的道理,珍惜生活、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在门诊儿科输液室的实施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门诊儿科输液室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科室环境、治疗流程,输液中孩子的照看、疾病的预防及护理等知识的宣教.结果 加强了护患沟通,增强了患儿家长的预防保健能力,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 对门诊输液患儿及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预防保健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是科室落实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冬梅 《大家健康》2011,(7):80-80
从小到大,被老师教育,被家长教育,被比你大点儿的孩子教育,被那些张贴在学校走廊、甚至是大街上的标语教育.例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天道酬勤"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之类的等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幼儿近视眼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且年龄越来越小。因此,幼儿园和家长在幼儿期就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保证供给充足的营养,定期给孩子查视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矫治。家长要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小学生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家长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口腔调查问卷,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调查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小学生家长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情况.结果 干预前后,家长对乳牙态度正确的分别为30.2%、89.4%,鼓励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分别为25.1%、58.0%.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部分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淡薄,应对其加强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由于知识的缺乏或认识上的偏差,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和成长产生了不良的作用,正困惑着老师和家长.如果让老师和家长们更多地了解儿童心理方面知识,孩子成长会顺利、愉快得多,他们也不用为教育孩子发愁、疲倦甚至恐惧.从6~7岁入学起到12~14岁进入青春期为止称为学龄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在省级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中开展多方位健康教育,对辖区内接受预防接种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干预,以提高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扩大免疫接种覆盖面.方法采用开设咨询门诊、张贴宣传材料、建立宣传橱窗、播放音像资料、设立网站专区等方式,提高相应人群的疾病预防意识和能力.结果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增强预防为主意识,辖区儿童基础疫苗接种率由原来的86.5%提高到96.7%,免疫规划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的免疫预防知识水平,增强了家长按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预防接种率,降低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控制了疫苗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完成,但目前中等专业学校中在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教育学生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1 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1.1 认识问题1.1.1 从家庭方面来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上了中专,吃住都在学校,因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地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自己只管供钱、供穿,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持这种思想的家长,在孩子上学期间,如不是学校请,他(…  相似文献   

20.
少年儿童心理和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家庭风气、社会舆论等因素都会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因此,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只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去完成.家长如果发觉自己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发展到了心理障碍的阶段,应该及时就医.在生活中父母应学一点少年儿童心理学知识,掌握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充满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让每个孩子都在"有好习惯,我能行,我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