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胃石所致机械性溃疡与消化性溃疡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石症是指进食某种食物、物品或异物,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通过幽门而在胃内潴留并聚结而成的团块。根据其成份分为:植物性胃石、动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及混合性胃石。在我地区主要以进食山楂、柿子等食物所致植物性胃石为主。胃石并发机械性溃疡高达71%,现将近3年收治23例胃石所致机械性溃疡与30例消化性溃疡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石症是消化系统少见病,其发生率约为0.4%,可分为植物性、动物性、药物性、矿物性及混合性5种,植物性最常见,其中又以柿子黑枣石最多,盛产柿子、黑枣地方多见,好发季节为秋冬两季,与盛产柿子、黑枣季节有关,目前多认为是柿子、黑枣中的鞣酸、果胶与食物残渣形成凝块所致。  相似文献   

3.
<正>胃石症是指人体在摄入某种植物成分、动物成分、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等物质后不能消化排空,从而积聚在胃内逐渐形成的固体性结块,根据其成分不同可分为动物性胃石、植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混合性胃石。在我国临床上以食用柿子、山楂、黑枣等形成的植物性结石多见,因其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胃溃疡、呕血、黑便及胃肠道梗阻症状,因此一旦确诊即应进行快速及积极有效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诊  相似文献   

4.
胃石症多为食用柿子、山楂类食物后,在胃内形成的植物团块。临床上绝大多数表现为食、痰、热互结型。因此,笔者采用消食、化痰、清热、散结的治法,以保和丸(改汤剂)合芩连温胆汤加减,同时配合西药加强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结石的成因与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结石多因食入较多柿子、山楂、黑枣等食物所致,或因手术等因素致胃蠕动功能减退导致食物在胃内结块。此病有显著的地区性、季节性。在我国东北、华北及山东一带多发,多于秋冬季节发生。我院近5年共收治内镜诊断植物性结石13例,现对其成因及诊治方法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柿子、山楂或黑枣中含有鞣质、树胶、果胶等成分,特别是未成熟的柿子中鞣质含量很高,在胃酸的作用下,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易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内,而鞣酸蛋白、树胶、果胶能把柿核、蔬菜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在胃内就可形成胃柿石。临床上胃石并非少见,约占胃镜检查的0.4%,过去,胃石症的治疗以药物和外科手术主。近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胃石是指进食某种食物、物品或异物,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通过幽门而在胃内潴留并聚结而成的团块。根据其成份分为:植物性胃石、动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和混合性胃石。在我地区主要以进食山楂、柿子等食物所致植物性胃石为主。  相似文献   

8.
胃内植物性胃石患者通常是因一次进食大量的柿子、山楂或黑枣后引起,在北方地区为多发病,笔者于2006年1月到2010年12月通过X线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了18例  相似文献   

9.
<正> 作者从1992年10月至1994年12月,应用果胶酶治疗胃石症23例,均在24小时内消除胃石,成功率百分之百,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发病年龄,4—26岁。男性14例,女性9例。食物类别,食山楂者17例,食柿子者6例。发病时间,食山楂柿子后2—4小时。发病症状,上腹隐痛不适,沉坠感,恶心呕吐。胃石最大7×6cm,最小3×2cm。  相似文献   

10.
胃石症在我国较常见,报道较多的为柿石症,山楂引起的胃石症则少有报道,本组10例中发现8例,现就其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内镜下碳酸氢钠液注射联合透明帽辅助下勒除器机械碎石治疗巨大植物性胃石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2例巨大植物性胃石症患者,采用内镜下碳酸氢钠液注射联合透明帽辅助下勒除器机械碎石治疗,统计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胃石复发率及操作时间。结果 12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碎石取石,治疗成功率100%,无出血、穿孔及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操作时间42min,随访最长1年无胃石复发。结论内镜下碳酸氢钠液注射联合透明帽辅助下勒除器机械碎石治疗巨大植物性胃石症安全、方便、有效,复发率低,操作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胃山楂石66例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山楂作物的广泛种植,在山楂高产区山楂胃石症的发病率已跃居胃石症之首.本文收集经X线确诊并追踪分析的66例患者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66例患者中,男21例,女45例,发病年龄11~67岁,平均36.7岁。1.2 临床表现 患者于食入山楂后多以腹痛,饱胀、泛酸或胃病复发而就诊。上腹部触及包块者24  相似文献   

13.
胃石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既往主要通过内镜碎石治疗。我院自2005年11月至2012年6月采用口服非常可乐溶石的方法治疗植物性胃石28例,经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其中男9例,女19例;年龄17~80岁,平均65岁,其中20岁以下3例(10.7%),20~49岁10例(35.7%),50~80岁15例(10.7%)。3例(10.7%)有胃大部切除术史,余患者无明显消化道结构异常。经追问病史,21例(75.0%)有空腹大量食用柿子或柿  相似文献   

14.
嵇秀丽 《黑龙江医药》2011,24(3):463-464
胃石症是指进食某种食物、物品或异物,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通过幽门而在胃内潴留并聚结而成的团块胃石症是指进食某种食物、物品或异物,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通过幽门而在胃内潴留并聚结而成的团块。根据其成份分为:植物性胃石、  相似文献   

15.
30例胃结石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结石是由植物纤维或毛发等外来异物在胃内潴留并凝集成的团块。在我国北方以进食柿子和黑枣等引起的植物性胃结石较多见。现将我院自1976年至1996年20年间胃镜检查发现的30例胃结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镜下应用碎石器治疗植物性胃石的效果。方法分析经胃镜检查确诊的36例巨大胃石症,在胃镜下经碎石器切割联合取石网篮分次取出的过程。结果 36例患胃石症患者,经镜下碎石治疗,胃石均成功取出。结论经胃镜下应用碎石器将胃石切碎并应用异物网篮分次取出,患者痛苦小、费用低,效果可靠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我院近三年来迂到胃植物性结石10例,可能与地处盛产柿子黑枣的深山区有关。经治疗中摸索,我们体会到用大承气汤加减,配合小苏打口服效果较好。本组病例诊断标准:①进食黑枣或发涩柿子后发病;②胃区能触到肿块;③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④按本病治疗后肿块完全消失。其中两例经消化道钡餐证实有肿块存在。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2~1996年间经胃镜及X线检查确诊的山楂结石患者1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11~45岁,病程3~15天。经X线确诊者7例,胃镜确诊者8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摄食山楂史,数量40~500g不等。空腹进食山楂者8例,非空腹进食山楂者7例,伴饮酒者6例,同时吃柿子者1例。发  相似文献   

19.
胃石症是临床常见病,胃石机械性损伤胃黏膜,常合并胃黏膜糜烂、溃疡,甚至出血,较大胃石进入肠道后可造成肠梗阻,因而对胃石症患者均需积极治疗.我院2002年2月-2010年6月共收治胃石症患者28例,经内镜治疗,疗效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例胃石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8~72岁,平均4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上腹痛、恶心、反酸等症状,病程7d至半年.胃石经B超或胃镜证实,单发者19例,多发者9例.胃石大小2cm×3cm~10cm×8cm.患者中,黑栆胃石10例,柿子胃石15例,混合胃石3例.并发消化性溃疡21例,均为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例.  相似文献   

20.
各种因素引起胃石症国内已有报道,既往对本病的处理以手术为主。我们对10例山楂形成胃石症非手术治疗进行了尝试,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0例,女8例,男2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52岁,多发年龄为28~36岁。10例均有胃病史,有喜欢饮茶者6例,有饮酒史者2例。10例病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