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质量考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考察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静脉用溶液的质量情况。方法:用2个厂家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以此模拟的静脉用溶液为样本,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其不溶性微粒、pH值和细菌内毒素。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大大超过配伍前的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不溶性微粒数(P<0.005),严重超过《中国药典》标准;配伍溶液的pH值基本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细菌内毒素检查全部符合规定。结论:配伍后静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超标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生脉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玉蓉  许群芬 《中国药业》2007,16(14):29-29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的生脉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配伍液的稳定性。方法:将生脉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按10:250,20:250,30:250,40:250,50:250,60:250(v/v)的比例混合后,检查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pH值。结果:随着配伍比例的增加,配伍液pH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P〈0.05)。结论:临床应用时,应重视生脉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比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与7种输液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情况,避免配伍应用时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选择出最适宜与其配伍的输液。方法运用微粒分析仪对舒血宁注射液与七种输液配伍后不同时间点微粒数进行测定,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不溶性微粒实验数据变化近似,舒血宁注射液在七种输液中的不同直径的不溶性微粒在数量上均有所增加;与R.s、10%G.s、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101~m以上的微粒数超过了限度要求;与5%G.S,0.9%N.S、5%G.N.S以及5%果糖注射液进行配伍时,不溶性微粒数在中国药典规定范围内。结论在舒血宁注射液配液时,应选择5%G.S、0.9%N.S或5%G.N.S.5%果糖注射液做稀释溶媒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与头孢拉定注射液、头孢哌酮钠注射液、阿米卡星注射液、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变化及解决方法,指导临床合理配伍。方法利用GWF-5J型微粒分析仪分别计数上述配伍后≥5μm、≥10μm、≥12μm、≥20μm、≥25μm、≥50μm的不溶性微粒数,并进行比较。结果4种抗生素与清开灵注射剂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超过《中国药典》标准,清开灵注射液与阿米卡星、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配伍后≥5μm、≥10μm、≥12μm、≥20μm、≥25μm、≥50μm的不溶性微粒明显多于配伍前。头孢拉定、头孢哌酮钠这2种注射液与清开灵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也比配伍前有所增多,但低于清开灵注射液与阿米卡星、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结论临床上清开灵注射液与这些药物联合应用时,应分别放在不同输液瓶中,以避免因不溶性微粒数的增加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丹红注射液与5种溶媒配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秋菊  朱雪松  郑芳 《中国药师》2009,12(8):1157-115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与不同溶媒配伍时不溶性微粒及pH的变化,选择最适宜与丹红注射液配伍的溶媒。方法:分别将丹红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0.9%NS)、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复方氯化钠注射液(Rs)和转化糖配成临床常用浓度,测定微粒数及pH,以验证丹红注射液说明书提供的用法。结果:丹红注射液与5种溶媒配伍后,不同直径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所增加;与0.9%NS、转化糖、RS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增加明显;与5%GS、10%GS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增加较少。结论:应加强中药注射液不溶性微粒的监测,注射丹红注射液时,应缓慢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注射用血栓通溶于不同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微粒检测仪测定注射用血栓通在4种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4种配伍输液中,粒径不低于25,10,5,2μm的微粒均有增加,各配伍液间微粒增加数目有差异。与0.9%氯化纳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粒径不低于25,10μm的微粒超出中国药典规定。结论临床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时,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剂为宜。  相似文献   

7.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临床常用溶媒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群芳  徐冬 《医药导报》2008,27(7):862-863
目的 考察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 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方法,将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观察溶液外观、测定配伍后6 h内pH值、不溶性微粒数和丹参素与原儿茶醛的含量. 结果 两种混合液外观无明显变化,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6 h内,pH值变化较小,不溶性微粒数配伍液远远高于原注射液(P<0.05);主要成分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基本无变化.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不宜配伍,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不溶性微粒数比原输液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8.
吴妍  曹教育  吴凤芝  李民  刘圣  马旖旎  唐琪 《安徽医药》2015,19(9):1642-1646
目的:优选注射用左卡尼汀最佳调配方法。方法采用L8(27)正交试验优选注射用左卡尼汀的最佳溶解溶媒、溶媒量、振荡时间和振荡频次;考察左卡尼汀浓溶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以及0.9%氯化钠注射液(0.9%NS)配伍后成品输液在室温(23℃)条件下,0~8 h内左卡尼汀含量、pH、外观以及不溶性微粒数变化情况,判断其成品输液稳定性。结果注射用左卡尼汀最佳调配方法为每1 g药粉用8 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慢频次振荡1 min,所得浓溶液与5%GS、0.9%NS配伍8 h内含量较稳定,适宜配伍;与GNS配伍稳定性较差,6 h含量下降超过10%;与10%GS配伍稳定性最差,2 h含量下降近40%;各成品输液pH、外观和不溶性微粒数变化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正交试验优选出了最佳调配方案,为注射用左卡尼汀静脉用药调配技术提供了数据支持,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盐酸兰地洛尔粉针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注射用盐酸兰地洛尔与4种常用输液于室温(25℃)配伍4h内的含量,并测定不溶性微粒及pH值变化.结果 注射用盐酸兰地洛尔与上述4种输液配伍放置4h后,pH值、不溶性微粒、含量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注射用盐酸兰地洛尔在上述4种输液中4h内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不同输液溶媒中超说明书配伍的稳定性,供临床使用时参考。方法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mg)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250mL)、果糖注射液(250mL)和转化糖注射液(250mL)中于25℃放置8h内外观、不溶性微粒、pH的变化情况,并通过HPLC法测定桂哌齐特在各种溶媒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配伍液中马来酸桂哌齐特的外观、不溶性微粒、pH和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与这6种输液配伍后8h内稳定,可在临床椎产虚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5种中药注射液与葡萄糖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 用微粒分析仪分别测定配伍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及其与中药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香丹注射液)配伍后的微粒数目,并考察配伍后不同时间测得的微粒数.结果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显著多于配伍前(P<0.01或P<0.05).结论 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后微粒数目明显增多,在临床应用中应重视此现象,尽量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吴新安  朱捷 《安徽医药》2011,15(1):19-21
目的 考察冠心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将冠心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20:500、40:500)、氯化钠注射液(10∶100、20∶100)分别按临床常用比例配伍后,依照2005版药典的方法考察不同时间点混合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吸收光谱、细菌内毒素限量及冠心宁注射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3种中药注射液(苦黄、脉络宁和复方麝香)在氯化钠(9.0mg/mL)和葡萄糖(50mg/mL)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情况。方法:模拟临床用药,将3种中药注射液分别加入氯化钠(9.0mg/mL)和葡萄糖(50mg/mL)输液中,采用ZWF-4D-Ⅱ型微粒分析仪测定配伍液中4h内不溶性微粒与pH值。结果:3种配伍液4h内在氯化钠(9.0mg/mL)和葡萄糖(50mg/mL)注射液中粒径≥25μm,≥10μm不溶性微粒均有显著增加。同一中药注射液与氯化钠(9.0mg/mL)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生成的速度和数量明显大于葡萄糖(50mg/mL)输液。结论:3种中药注射液与葡萄糖(50mg/mL)注射液配伍使用比与氯化钠(9.0mg/mL)注射液配伍后使用更为适宜,但配伍后的微粒数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三种含丹参中药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庆德  刘向荣  徐卉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79-180,183
目的:考察含丹参的中药注射液与说明书规定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参考药品说明书、质量标准和相关文献、中国药典相关检查方法,分别考察3种含丹参药材的中药注射液与说明书中规定的输液配伍后的外观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丹参酮ⅡA、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含量的变化。结果:配伍4 h内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变化不大,主成分变化不大,但6 h后不溶性微粒不合格,丹参酮ⅡA含量下降明显,其他成分基本上稳定。结论:这3种含丹参药材的中药注射液宜在4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5.
5种中草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何建平  应国烽  方国英 《中国药房》2001,12(10):629-630
目的 :观察中草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后 ,对药液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 :用ZWF -4型微粒分析仪检测中草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的数目。结果 :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结论 :应重视药物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多及与输液不良反应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3种常用中药注射剂配伍不同溶媒的稳定性,提高用药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临床常规使用剂量及说明书要求,将参麦、丹参、舒血宁3种中药注射剂分别与葡萄糖注射液、中性胰岛素葡萄糖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配伍混溶,分别于配伍后静置0、0.5、1.0、1.5、2.0、4.0 h等不同时间点考察不同溶媒中药物的性状(颜色、澄清度)、不溶微粒(≥10μm、≥25μm)、可见异物、pH值、紫外吸光度变化情况。结果:3种中药注射剂采用不同溶媒配伍4 h内,溶液外观性状、不溶性微粒数目、pH值、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波长均无显著变化(P>0.05),且0~2 h内各种稳定性考察指标变化最小,但丹参注射液与加入胰岛素后的葡萄糖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配伍混溶后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变化较大。 HPLC法测定3种中药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含量配伍后0~4 h内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参麦、舒血宁注射液与5%果糖注射液配伍后4h内未见明显变化,稳定性较好。丹参注射液与加入中性胰岛素的葡萄糖注射液及果糖注射液应酌情配伍,尽量于2h内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4种中药注射剂加入不同输液后的不溶性微粒和pH值的变化。方法模拟临床实用浓度,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测定4种中药注射剂在不同输液中放置一定的时间后的不溶性微粒微粒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种中药注射剂均含有不同粒径和不同数量的不溶性微粒,个别品种超过药典要求。结论加强中药静脉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特别是不溶性微粒监控,合理选择稀释溶媒。  相似文献   

18.
张囡 《中国药房》2014,(2):146-148
目的:考察盐酸雷莫司琼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4、25、37℃避光和光照条件下该配伍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中雷莫司琼的含量;另对该配伍液的pH值、不溶性微粒进行考察,并做外观检查。结果:盐酸雷莫司琼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后,避光条件下48 h内配伍液的pH值、主药百分含量相对0 h均无明显变化,所有条件下外观检查均合格,不溶性微粒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而在光照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放置时间的延长,配伍液的pH值、主药含量均有所下降,不溶性微粒则无变化。结论:盐酸雷莫司琼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于避光条件下可稳定共存,且光照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于海洲  阮健 《中国药房》2014,(34):3219-3220
目的:考察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5、25、35℃避光和光照条件下24 h内配伍液中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前后配伍液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在避光条件下,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单磷酸阿糖腺苷百分含量在99%以上(相对于0 h);而在光照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放置时间的延长,配伍液中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含量有所下降,pH值及不溶性微粒则无变化。结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24h内于避光条件下可稳定共存,光照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剂与注射用氨力农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单硝酸异山梨酯与注射用氨力农按临床用药浓度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剂中,用HPLC法测定配伍液在不同配伍时间的单硝酸异山梨酯和氨力农的含量变化,同时测定和比较配伍溶液的pH值、不溶性微粒数和外观。结果24h内,配伍液pH无明显变化(3.42),不溶性微粒符合要求,配伍液中单硝酸异山梨酯含量无明显变化,氨力农含量呈下降趋势,与配伍即刻相比,24h含量下降约2%。24h色谱图显示配伍液中出现杂质峰。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剂和氨力农配伍后应于8h内输注完毕,对于需要更长输液时间的,则应分别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