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及其型别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目的 以广州地区为代表,了解我国南方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特点及病毒的型别分布。方法 从1994年11月至1998年1月(连续39个月、历经四个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季节)收集因非细菌性腹泻而收入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共1207例,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轮状病毒基因组RNA,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用RT-PCR分别扩增病毒VP7和VP4基因,对RT-PCR阳性标本再进一步用套式PCR(对VP7)和斑点杂交(对VP4)作型别鉴定。结果 1207例标本中,有537例检测到轮状病毒基因,阳性率为47.5%。这些阳性标本主要来自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的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VP7以1型(G1)为主(86.0%),VP4以1A型(P1A)为主(83.1%)。G1 P1A组合占所检测到的标本的84.1%,其次为VP7 2型、VP4 1B型(G2 P1B)(5.7%)和VP7 3型、VP4 1A型(G3 P1A)(2.3%),还有一些混合感染的病例。结论 轮状病毒是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昆明地区2002~2004年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病毒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2003、2004年9~12月儿科住院和门诊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粪便标本计210份。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轮状病毒基因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巢式-PCR(net-PCR)对5种主要的VP7的血清型(G1、G2、G3、G4和G9)进行分型,并采用RT-PCR对VP7阳性标本进行NSP4(非结构蛋白4)的基因扩增,选取30份标本用net-PCR法扩增出NSP4CDNA500bp送去测序。结果210份标本中轮状病毒基因阳性143份(68·1%),其中长型143份,未发现短型和混合型。143份阳性标本行RT-PCR扩增VP7全基因,134份获得阳性产物,进一步用net-PCR分型显示G3型73例(73/134,54·5%),G1型38例(28·4%),未分型11例(8·2%),混合型8例(6%),G4型4例(3%),未发现G2和G9型。所有VP7阳性标本均可以扩增出NSP4的全长,其中30份标本送去测序显示有变异。结论A组轮状病毒是目前昆明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在不同的3年中,轮状病毒电泳型以长型为主,血清型以G3、G1型为主,G4型少见,未见G2、G9型。3年监测结果显示NSP4存在变异,但未发现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症状与NSP4的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3.
2010年郑州地区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型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2010年郑州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RV)VP7基因型分型.方法 收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9-12月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80份.采用TRIzol法抽提粪便中RV RNA,采用聚丙烯凝胶电泳法检测其RV基因组,反转录(RT)-PCR法以及巢式(net)-PCR法进行A组RV的VP7基因型分型.结果 80份粪便标本中,40份检测到A组RV RNA基因,阳性率为50%.男24例,女16例;年龄6~36个月,平均11.7个月.对40份A组RV RNA阳性标本进行VP7基因型分型,其中G3型30例(75.0%),G1型6例(15.0%),G1和G3混合感染型3例(7.5%),G1与G9混合感染型1例(2.5%).40例A组RV RNA阳性患儿中并呼吸道感染7例,其中G3型6例,G1和G3混合型1例.结论 郑州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A组RV以G3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并发现混合型感染病例及不常见的G9型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4.
2001-2003年杭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VP7型别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的感染特点及RV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1--2003年秋冬季来本院就诊拟诊为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粪便共683份,采用乳胶凝集试验(LAT)检测A组RV,阳性者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型检测RVVP7(G)血清型;将ELISA确定VP7(G)血清型的标本进一步做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及RV基因测序,证实其VP7(G)血清型。结果683份标本中,RV阳性297份,检出率为43.5%(297/683);ELISA分型:VP7(G)血清型以G1、G3型为主,其中G1型占36.7%(109/297)、G3型占30.9%(92/297),其余G2、G4、混合型和未分型分别占4.O%(12/297)、7.1%(21/297)、11.8%(35/297)和9.4%(28/297);每年流行的VP7(G)血清型的主流不同,2001年以G1型为主,占54.9%(45/82)、G3型占14.6%(12/82),2003年以G3型为主,占43.2%(63/146)、G1型占29.5%(43/146)。RT-PCR扩增、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证实了ELISA分型的可信性。结论2001--2003年杭州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RV VP7(G)血清型以G1、G3型为主,且每年流行的主流血清型不同。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婴幼儿人类杯状病毒感染状况及型别分析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目的 研究人类杯状病毒与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病原关系。方法 用RT-PCR检测了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的杯状病毒核酸,并用地高辛标记的不同型人类杯状病毒的cDNA(NLV基因型Ⅱ型探针CR840和SLV探针A141)作为探针,用斑点杂交对阳性标本进行分型。结果 从233份标本中检测出阳性标本58份(阳性率24.9%):6个月以下的幼儿阳性19份,占阳性标本总数的32.8%,7-12个月的婴儿阳性15份,占总阳性标本总数的25.9%,1-2岁的幼儿阳性9份,占总阳性标本总数的15.5%,2-3岁的阳性5份,占总阳性标本总数的8.6%,3-4岁的阳性4份,占总阳性标本总数的6.9%,5岁以上的儿童的阳性6份,占总阳性标本总数的10.2%,杂交阳性标本共29份,占50.0%:A141探针杂交阳性的标本14份,占24.1%,CR840探针杂交阳性的标本8份,占13.8%,A141和CR840探针杂交均为阳性的标本7份,占12.1%。结论 我国婴幼儿腹泻与人类杯状病毒感染有关,北京地区儿童中存在多种型别杯状病毒的感染,同时显示不同基因型的杯状病毒基因序列之间的差异可以用杂交分型的方法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国南方婴幼儿轮状病毒VP7、VP4型感染性腹泻的流行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 1994年 11月~ 1997年 10月连续 3 6个月收集 10 99例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检测 ,阳性者行VP7、VP4型别鉴定、临床分析。结果  10 99例粪便标本进行PAGE检测 ,检出轮状病毒 50 1例 ,阳性率45.6%。定型为VP7型 2 71例 ,VP7G1型 2 3 3例 ,占总数 86% ;其次为G2、G3型 ,未发现G4型。定型为VP4193例 ,VP41A型 160例 ,占总数 83 % ;其次为 1B及 2型 ,未发现 3型。高发季节为 11月至次年 2月 ,1岁内VP41A型的发病率比VP7G1型多 ,前者为 73 % ,后者为 57%。 2岁时发病率相似 ,分别为 93 .1%和 90 .1%。VP7G1型高热较其他型高 2 7% ,而VP41A型低热比例最高 (占 91% ) ,VP41A、1B绝大部分 (98%、96% ) ,伴轻度脱水。而VP7G1型中度脱水多见。VP41A型大便在 10次 /d以上。电解质紊乱情况VP7较VP4型较重。结论 1994~ 1997年广州地区轮状病毒型别集中在VP7G1及VP4A1型 ,流行季节为 11月至次年 2月 ,但病例终年不断。临床表现方面VP7G1型比VP41A型感染重 ,治疗效果理想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婴幼儿腹泻的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儿科医院1999年11月-2001年12月,住院的腹泻病儿童粪便标本1230份。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轮状病毒基因组,用核酸杂交确定轮状病毒G血清型别。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统计法对不同G血清型别的临床变量作分析。结果 1230份标本中轮状病毒基因阳性493份(40.1%),其中RNA长型397份(80.5%),短型55份(11.2%),混合型18份(3.7%),未能分型23份(4.7%)。328份含有足量RNA的标本行RT-PCR扩增VP7全基因,254份标本(77.4%)获得阳性产物,进一步作杂交分型显示G1血清型141例(55.5%),占第一位;G3血清型70例(27.6%),占第二位;G2血清型24例(9.4%),占第三位;混合感染血清型16例(6.3%),占第四位;仅发现1例G4型(0.4%),未分型2例(0.8%)。所有G2型均为电泳短型,而G1、G3、G4均为电泳长型。四种型别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平均发病年龄以及发热峰值、热程、每天腹泻峰次数、腹泻天数、呕吐天数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目前上海地区腹泻儿童的主要致病原。在不同的3年中,轮状病毒的电泳型均以长型为主,流行血清型为G1-G3型,G4型很少见。未发现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与不同G血清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急性胃肠炎患儿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2017年天津地区急性胃肠炎患儿诺如病毒(No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疑似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患儿的粪便标本758份,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NoV进行初筛,运用传统RT-PCR方法对阳性标本的衣壳蛋白VP1区进行基因扩增、基因测序和鉴定基因型别。结果 758份粪便标本中检出GⅡ型NoV 241份,阳性率为31.8%。对阳性标本进行衣壳蛋白VP1区测序,发现GⅡ型标本中以GⅡ.4亚型为主,占28.6%(69/241);其次为GⅡ.3亚型,占21.2%(51/241);GⅡ.2亚型占10.0%(24/241);其他亚型占7.5%(18/241)。不同年龄组间No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其中1~ < 4岁组阳性检出率最高(37.3%)。不同季节的NoV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其中冬季为高发季节(48.1%)。27份(3.6%)标本存在NoV和轮状病毒(RtV)的混合感染。结论 NoV是2017年天津地区该组急性胃肠炎患儿的主要病原体之一;GⅡ基因型特别是GⅡ.4亚型是流行优势毒株;NoV感染在4岁内儿童更为常见;冬季为流行高峰;存在与RtV混合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尝试基于多重链接探针扩增(MLPA)技术设计的探针组合对多发畸形(MCA)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临床发现≥2个的畸形表型患儿为病例,基于MLPA技术选择13种常见的MCA的关键基因和关键区域自行设计MLPA探针组合(SIGMA公司合成),以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作为金标准,检验该探针组合的诊断准确性,再以MLPA探针组合行MCA临床诊断效果评估,对MLPA探针组合阳性的病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MLPA探针组合涉及的13种常见MCA,包括:21-三体综合征(KCNJ6、DYRK1A、RCAN1基因)、18-三体综合征(MC2R、DTNA、TCF4基因)、13-三体综合征(EDNRB、CENPJ、ERCC5、FREM2基因)、1p36区域缺失综合征(GABRD、SKI、TP73基因)、 5q35.3区域缺失综合征(Sotos综合征,NSD1基因)、CHARGE综合征(CHD7基因)、7q11.23区域缺失综合征(Williams Beuren综合征,CLIP2、ELN、LIMK1基因);22q11.21区域缺失、重复综合征(DiGeorge综合征,SNAP29、TBX1、ZNF74基因)、17p11区域缺失综合征(Smith-Magenis综合征,RAI1、MFAP4基因)、5p15.2区域缺失综合征(Cri du Chat综合征, CTNND2、TERT基因)、15q11-13区域缺失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OCA2、UBE3A、GABRB3基因)、4p16.3区域缺失综合征(Wolf Hirschhorn综合征,MSX1、WHSC1、LETM1基因)、17q21.31区域缺失综合征(MAP3K14、MAPT基因)。②35例MCA中,aCGH检测阳性11例(31.4%),共诊断9种;MLPA探针组合检测阳性6例(17.1%),共诊断4种;MLPA组合探针检测阳性的6例微缺失和重复与11例aCGH检测阳性一致,6例MLPA探针组合检测阳性的变异位点均位于设计的MLPA探针组合中,122例临床MCA中,MLPA探针组合检测阳性21例(17.2%),诊断6种。③在157例MCA患儿中,应用MLPA探针组合共诊断阳性病例27例,共检出7种(53.8%),分别为21-三体综合征8例,18-三体综合征1例,5p15区域缺失综合征3例,22q11区域重复综合征1例、缺失综合征9例,5q35区域缺失综合征1例,15q11-q13区域缺失综合征3例,7q11.23区域微缺失综合征1例。结论 自行设计合成的MLPA探针组合对非典型临床表型的MCA病例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腹泻患儿轮状病毒VP7基因分型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昆明地区2003年9~12月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扩增婴幼儿腹泻大便样本中编码轮状病毒VP7蛋白的全基因片断,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扩增得到的VP7基因进行分型。结果1.昆明地区2003年秋冬季50份标本能定型者32份(占64%)。其中G3型占93.75%(30/32);混合型占6.25%(2/32),均为G1 G3型。本次分型中未见G2及G4型。2.2003年9~12月轮状病毒腹泻临床特点为病程短,脱水程度轻,腹泻次数少,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少见。结论1.2003年9~12月昆明地区轮状病毒流行株以G3型为主,与以往比较出现了流行株的转变。2.G1型感染的临床表现较G3型重。  相似文献   

11.
P2、G4型轮状病毒引起产科新生儿腹泻暴发流行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钱渊  张又  肖玮 《中华儿科杂志》1999,37(5):283-286
目的查明1997年11月在北京医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发生的新生儿腹泻暴发流行的病原。方法 对患儿的粪便进行了细菌培养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并进一步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标本中检测到的轮状病毒VP7全基因及VP4基因,再用巢式PCR和核酸杂交分别对扩增得到的VP7及VP4基因进行分型,结果 采集到的9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显示完全一致的A组轮状病毒核酸图型,而4例无腹泻症状的  相似文献   

12.
兰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分型特点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张春芳  金玉  张又  钱渊 《中华儿科杂志》2002,40(7):409-412,I002
目的 调查研究兰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三种方法对2000年1-2月、10-12月,2001年1-3月在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的11 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病原检测,并用核酸杂交方法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分型。结果 三种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61%(ELISA)、58%(PAGE)、58.8%(RT-PCR),轮状病毒核酸的电泳型有长、短两种类别,以长型为主(81.8%),偶有长、短型混合感染。流行的G型主要为G3(61%)、其次为G2(25.4%)、G1(13.6%),未见G4型,8例未能分型。P型主要为P1A(77.4%),其次为P1B(22.6%),无P2型。结论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在兰州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世界各国报道的情况相仿,但2000年1-2月、10-12月,2001年3月期间,其流行的主要基因型为G3型。本次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初步揭示了兰州地区轮状病毒的流行情况,为轮状病毒疫苗在该地区的应用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rotavirus infection in Taiwan: A review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roup A rotaviruses are a major cause of sever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under 4 years of age worldwide. Group A rotavirus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many animal and bird species; they are antigenically complex, and multiple serotypes infect humans. Reassortant rotavirus vaccines are now available that confer protection against severe illness due to rotavirus serotypes G1-4. Before vaccines are introduced,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ir efficacy and to establish a baseline for future surveillance strategie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review is to describe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diversity of rotavirus in Taiwan. The present review is based on the available published studies and data from China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Taiwan). In Taiwan, rotavirus has been detected year-round, with the epidemic peak swinging from November-December in 1984 to January-March in 1988-95 and then back to December-March in 1996-99. Most affected patients are under 2 years of age. Only group A rotavirus has been found. Neither group B nor group C rotavirus have been identified. G1 strains have been the predominant strains except for the year 1992-93, when G2 strains were prevalent. There has been no G4 strain detected in published studies. The electropherotype 'baba' has been observed every year. Five other electropherotypes have been sporadically found. Half of the strains that have been studied were genotype P[8] and their VP7 serotype was G1 or G3. All genotype P[4] strains have shown serotype G2.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reassortant rotavirus vaccine will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on of severe illness caused by rotavirus in Taiwa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09年7月-2010年6月南京地区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情况及病毒的血清及基因分型特点,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10年6月本科随机留取水样泻患儿粪便标本300份,标本采集后立即保存于- 20℃冰箱,集中进行病毒检测和数据分析.使用ELISA法检测A组人类轮状病毒(HRV),应用Trizol法提取HRV RNA,反转录合成病毒cDNA,采用巢式反转录PCR法对HRV标本进行G血清型和P基因型分型.结果 300份患儿粪便标本中113份标本检测出A组HRV,阳性率为37.67%.G血清型最常见的为G3型[44份(38.94%)],其次为G2型[10份(8.85%)],G1型、G2+G3型各2份(1.77%),G9型1份(0.88%),未能分型54份(47.79%);P基因型最常见的为P[8]型[38份(33.63%)],其次为P[4]型[19份(16.81%)],未能分型56份(49.56%),未发现P[6]、P[9]、P[10]型.G血清型和P基因型组合以G3P[8]为主(18/113例,15.93%).南京地区HRV腹泻季节高峰在10月份-次年1月份,95.58%的腹泻儿童在2岁以前感染过HRV,HRV组发热率、腹泻次数、出现呕吐和脱水症状的概率与HRV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HRV是引起南京地区婴幼儿水样泻的最主要的病原体,以G3P[8]为主要优势株.  相似文献   

15.
16.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rotavirus diseas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genotypes of rotavirus strains causing acute gastroenteritis among children aged <5 years old in Marvdasht, Iran.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rty-one children, aged 1 month to 5 years, afflicted with severe diarrhea were enrolled during January 2007 to December 2008. Their stool samples were studied with enzyme immunoassays (EIA) for group A rotaviruses. Rotavirus-positive specimens were genotyped by the Nested RT-PCR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specific primers.

Findings

Out of total collected samples rotavirus infection was detected in 40 (28.37%). Of the rotavirus episodes, 72.91% occurred during the first 2 years of life (P=0.038). The highest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was identified in summer (52.50%) and the lowest in winter (7.50%).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features included diarrhea (96.25%), vomiting (82.50%) and fever (45.0%). Mixed genotypes were the predominant G type (60.0%), followed by non-typeable (12.50%), G2 (12.50%), G4 (10.0%) and G1 (5.0%) genotypes. G3/G8 mixed infection is the first of these rotavirus genotypes to be reported in Iran.

Conclusion

Regarding high frequency of rotavirus infection, continuous surveillance is needed to inform diarrhea prevention programs as well a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occurrence of new rotavirus strains. This will assist policy makers in decision making on rotavirus vaccine introduc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南京儿童医院(我院)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HRV)、人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和肠道腺病毒(Ad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A组HRV,阳性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毒株分型鉴定;HuCV、AstV和AdV采用RT-PCR或PCR法进行检测。 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00份,其中男188例,女112例。年龄1~59月龄,平均(10.5±9.2)月龄。4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HRV(37.7%,113/300)、HuCV(23.7%,71/300)、AstV(4.0%,12/300)和AdV(2.7%,8/300)。①HRV G血清型以G3型(38.9%)最常见,其次为G2型(8.8%);P基因型以P[8](33.6%)为主。G血清型和P基因型组合以G3P[8](15.9%)为主。113份HRV阳性标本中,7~12月龄儿童占43.4%(49/113),高发季节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②HuCV感染中诺如病毒检出67份,扎如病毒4份。HuCV感染于2009年8月出现一个小高峰,发病年龄高峰为7~12月龄(38/71),24月龄以下患儿占95.8%(68/71)。③10/12例AstV感染发生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月龄分布为2~16月龄。④8例AdV阳性标本PCR产物经克隆测序,AD 2、3、5、7、12和41型各1例,AD 31型2例。AdV感染高发于2010年1至6月,发病高峰为7~12月龄(4/8)。⑤60.0%(180/300)至少检出4种病毒中的一种。混合感染23份,其中12份(52.2%)为HRV+HuCV,5份(21.7%)为HRV+AstV,2份为HuCV+AstV, HRV+AdeV、HuCV+AdeV、AdeV+AstV、HRV+AstV+HuCV各1份。 结论 H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主要的病毒病原,以G3P[8]为主要优势株。HuCV、AstV和AdV也是重要的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