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是近代中国国家命运的重要关键点。与之相伴,近代上海自由职业团体也竭力与"国民大众"产生联系,通过在上海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实践,近代中国的市民社会也藉此发展,并努力界定它与政府的关联与边界。欧洲现代性从一开始就否认了他者的历史,这样一来,"民族书写"和现代性对传统的否定发生了矛盾。西方殖民主义的印记令中国人耿耿于怀,这也是民族主义产生于上海的重要理由。职业团体在上海抗战时期的民族救亡活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自由职业者期望将专业知识与超越距离的担当结合在一起,以反映近代中国的民族身份的发展和国家的独立自由。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大英图书馆、皇家学会及皇家艺术学院的部分手稿及档案,结合其他文献和图像资料,叙述了几个普通中国人18世纪在英国的活动。这类人物在当时华人足迹罕至的欧洲社会里,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中介。但由于中国历史叙述的选择性取向,他们的事迹往往在中国本土被遗忘。从域外寻找他们的历史踪影,特有助于丰富我们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教养有道勃然兴──论郑观应与“开民智”齐国华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近代中国出现了一批提倡社会改革的有识之士,由于他们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因此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对推进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综观他们的济世匡时之志、立言遵行之道,无不...  相似文献   

4.
近代上海的大学教授群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意义上文化人"士"阶层的最直接的继承者。由于在近代中国相对不发达的经济体制中,人们对技术性专家的需求极其有限,作为"无所依附的人"的尴尬处境,便成了许多读书人的压力。本文尝试考察近代上海的大学教授团体,探讨其公共政治生活与传统社会网络如同乡组织的不同之处。大学教授社团是近代性质的团体,以共同职业取向和利益为连接点,将在大学从业的教师群体横向聚合起来,参与公共生活。教授们忧国忧民,意识到知识分子的天然责任,在国家纷乱、野蛮登场的情势下,他们没有选择明哲保身、投机取巧,而是竭力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使近代国家形态取代了已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国家形态。然而,宪法虚化、议会边缘化、政府全能化,表明近代国家形态并未真正负担起社会政治整合的历史使命。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大变动是沿着自上而下路线展开的,广大下层社会变动并不大,构成中国社会主要基础的仍然是传统的乡村社会。在近代国家与近代社会非同步发展的情况下,政治重心的构建与政治整合的进行,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问题的核心就是将现代化与广大农民如何恰当地连接起来。这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史能否顺利前进的一条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述论陈祖怀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生、发展,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从中世纪走向近代文明社会的一项客观度量。本文依历史时序及女子教育自身发展的脉络,分四阶段作一系统论述,请方家指教。一、传统女学和清末女子教育的出现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区医学》2006,(2):F0003-F0003
中国科学社是近代中国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综合性科学社团,它团聚了数千名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精英,促成并参与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生发展,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本书运用科学社会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梳理了这一科学社团在震荡的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演化及其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科学发展与社会变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中国科学社在变迁社会中的社会角色调适、  相似文献   

8.
《健康必读》2009,(2):50-51
近代中国发生过许许多多的大事,要问哪一个对西方人影响最大?恐怕只能是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能够闹起来,除了政治和社会因素外,恐怕最主要的就是他们号称“刀枪不入”的神术。  相似文献   

9.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活跃的非政府组织。青年会为实践其社会福音的宗旨,针对近代中国民众素质低下、社会矛盾丛生等问题,重点开展了改造青年的“德、智、体、群”的四育活动和改造社会、救灾等社会服务活动。同时,作为一个有基督教背景的社会团体,青年会为了更好地融人中国社会,采取了走上层路线、影响精英人物的发展策略。青年会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不仅在化解近代中国社会矛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趋向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趋向,是指中国近代这个时间空间范围内社会本身发展变迁的趋向,就是说,它不是指中国近代通史,即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总的历史,而是探讨社会史意义上“社会”本身发展变迁的趋向。中国近代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