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A19—9IRM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CA19—9为肿瘤相关抗原,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检测,转移或复发的监测。本文应用CAl9—9IRMA对94例消化道肿瘤进行测定,并对CA19—91RM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价值作初步探讨。 对象和方法 一、病例组:系本院住院病例94例(男55例,女39例),年龄29~85岁,平均66岁。其中胰腺癌18例;肝癌24例;胃癌19例;结直肠癌33例。所有胃癌、结直肠癌和部分胰腺癌、肝癌均经手术或剖腹探查,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来手术的胰腺癌和肝癌病人均有典型病史、CT、B超、ERCP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确诊。 二、对照组:健康人71名(男41,女30),年龄22~69岁。 三、方法:CA19—9免疫放射分析试剂盒由北京佳科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操作按说明书。测定仪器为FJ—87全自动γ-计数器。 结果 一、各类消化道肿瘤与对照组CA19—91RMA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2.
CA72-4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细胞从正常向恶性转化过程中 ,新陈代谢结果使细胞表面糖蛋白和糖脂发生某些变化 ,表现出肿瘤细胞表面糖类抗原的升高。近十几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 ,及对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视 ,肿瘤标志物成为从事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测定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CA72 -4的含量 ,探讨其在消化道病变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一、资料来源 :(一)病例均来源于本院的住院患者 ,共115例(男57 ,女58) ,年龄19~90岁 ,平均60±16.4岁。其中癌变病例27例(胃癌15例 ,胰腺癌3例 ,直肠癌7例 ,肝…  相似文献   

3.
TSGF、AFP、CEA联检对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及筛查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 15 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了TSGF、AFP、CEA联检 ,旨在探讨其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及筛查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 :(一 )疾病组 :15 8例 (男 94 ,女 6 4 )消化道肿瘤患者均来自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 ,年龄 32~ 77岁 ,均经手术及内窥镜病理证实。其中胃癌 6 8例 ,肝癌 5 6例 ,肠癌 2 7例 ,其他消化系统肿瘤 7例。(二 )对照组 :12 0例 (男 78,女 4 2 )均为本院正常体检者 ,年龄 2 8~ 80岁 ,排除炎症及其它器质性病变。二、试剂 :TSGF由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CEA、AFPRIAkit由北京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4.
胃癌MG抗原IRMA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5年建立杂交瘤技术以来,已研制出多种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检测,显示出一定的诊断价值。我们于1994年起,应用胃癌MG抗原免疫放射(IRMA)试剂盒检测了多种肿瘤病人血清中的浓度,对其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正常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24.5±7.5岁。 (二)病人组:(1)胃癌: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2.5±18.5岁。 (2)消化道溃疡:26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7.5±11.3岁。 (3)慢性胃炎,28例(包括浅表性胃炎7例和萎缩  相似文献   

5.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三位,癌细胞的侵袭生长及转移是胃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一种简便可靠的指标用于胃癌的诊断、病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的关系,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本文对52例胃癌患者血清OPN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拟探讨其在胃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81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CA-50、CEA RIA检测结果及联检阳性率分析,并进行了诊断价值上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人。81例(男50例,女31例),年龄29~73岁,平均61岁。均经B超、内窥镜、X线、CT等检查明确诊断消化道肿瘤。其中39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81例中,食管癌5例;胃癌16例;肝癌24例;胰腺癌18例;结肠癌18例。 二、方法: (一)CA-50放免试剂盒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提供。操作按说明书。诊断界值>20ku/L。 (二)CEA放免试剂盒由上海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所提供。按说明书操作。诊断界值>20ng/mL。 (三)仪器;上海技术监督局实验工厂产FMJ-87型全自动γ-计数器。 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对消化道肿瘤诊断阳性率及联检阳性率比较见表1。 讨论 由于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使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目前CEA放免检测诊断消化道肿瘤已作为临床常规,但CA-50放免检测尚未被临床普遍重视。CA-50是肿瘤相关抗原,为一种粘液糖蛋白,对诊断肿瘤方面具有较高价值。尤其是胰腺癌病人血清中CA-50升高明显。从表1可知,胰腺癌CA-50放免阳性率(66.7%)较高;明显高于CEA阳性塞(16.7%),P<0.05(有显著差异);其联检阳性率明显增高(72.2%),肝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ZH2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ZH2和p53蛋白在199例胃癌、2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4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6例肠上皮化生、1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癌和上皮内瘤变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中EZH2蛋白的表达在进展期胃癌高于早期胃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ZH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期和临床分期均有关;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的类型和分化以及患者的病死率均无关。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最高,几乎不表达于其他病变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53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胃癌的类型和患者的生存情况相关。EZH2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EZH2在胃癌中的表达增加与p53相关,提示胃癌中EZH2与p53可能相互协调,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05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全身骨显像的同时进行CA19-9、CEA的测定,旨在探讨肿瘤标志物和骨显像在消化道肿瘤骨转移诊治中的临床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605例(男386,女219)消化道肿瘤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且全部经手术后细胞病理学确诊。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58例消化道良性疾病和5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CEA、CA-50、CA19-9和CA-242IRM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 (一)消化道良性疾病组;共58例(女16,男42),年龄22~65岁。其中萎缩性胃炎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2例;浅表性胃炎10例;急性胰腺炎2例;慢性胰腺炎6例;慢性胆囊炎14例;结直肠息肉8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及临床确定。 (二)消化道恶性疾病组:共54例(女16,男38),年龄24~69岁。其中胃癌16例;胰腺癌14例;结直肠癌2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和临床确诊。 二、标本采集:采自被测者早晨空腹静脉血, 于治疗前、手术后一个月左右采集。血清标本-20℃保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院59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肿瘤标志物CA72-4、CA19-9、CA50、CA125和CEA联检,分析5种肿瘤标志物对胃癌的敏感性及在胃癌辅助诊断中临床价值。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1.1.1胃癌组:为我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住院的59例(男46,女13)胃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年龄36岁~79岁,平均45.7岁。  相似文献   

11.
探讨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胸苷磷酸化酶(TP)检测在消化道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89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的VEGF和TP水平,并与83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及4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VEGF及TP水平显著高于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P<0.01,P<0.05)及健康对照组(P<0.01,P<0.01);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VEGF及TP含量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均随着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其含量分别在临床分期IV期和病理分级III级时到达最高(P<0.01,P<0.01),且消化道肿瘤患者VEGF与T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427,P=0.007)。联合检测血清中的VEGF和TP含量简便快捷,可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辅助诊断及肿瘤的恶性程度判断及预后观察。  相似文献   

12.
胃癌患者血清瘦素、CA-724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其死亡率正在不断上升[1]。本文对65例胃癌患者血清中瘦素和CA -724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进行检测 ,探讨胃癌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一)正常对照组 :30例(男18 ,女12) ,年龄35~68岁 ,平均45.7±10.2岁。均为本院体检无消化性疾病 ,排除家族中有肿瘤史 ,其肝、肺、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二)胃癌组 :65例(男42,女23)诊断均以胃镜检查 ,临床手术及病理所证实 ,年龄40~71岁 ,平均49.7±…  相似文献   

13.
KISS-1与TIM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研究表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与某些分子指标有关.本研究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23例癌旁非典型增生及21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针对肿瘤细胞的自身抗体的存在。方法收集肠癌患者及胃癌患者术前血清96份和健康体检人群血清62份,分组后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法定性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正常健康人群和正常肝细胞株96%(212/220)的反应条无显色带,而97%(60/62)的肠癌患者肠癌细胞株、89%(39/44)的胃癌患者胃癌细胞株反应条均出现多个阳性带。结论健康人群体内很少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自身抗体,而大部分消化道肿瘤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抗体,这为消化道肿瘤的病因,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生长抑素(SS)广泛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消化道,研究发现,SS能影响细胞的增殖能力,促使我们探讨外源性SS可否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选择方法。胃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本文旨在观察对人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SS对细胞内信息传递途径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院2009~2011年间11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94例消化道良性病变患者以及85例体检健康者血清CA50、CA19-9、CA242、CA125水平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10例(男64,女46)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均经外院及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年龄(46~72)岁,平均(63.2±3.6)岁。11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胃癌52例,  相似文献   

17.
TSGF与AFP,CEA联检对恶性肿瘤诊断意义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提高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筛查中的阳性率 ,避免漏诊 ,我们选择了目前临床广泛开展的AFP和CEA与肿瘤标志物 (TSGF)联检来探讨其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一方面评价TSGF作为肿瘤血清学诊断指标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希望能提高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材料和方法一、样品 :恶性肿瘤患者 2 5 1例 (男 15 7,女 94) ,年龄 2 5~87岁 ,平均 5 8岁。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胃癌 49例 ,肺癌 47例 ,乳癌 45例 ,肝癌 2 6例 ,肠癌 2 1例 ;其它恶性肿瘤6 3例 ,其中包括食道癌 14例 ,鼻咽癌 11例 ,骨癌 6例 ,甲状腺癌 5例 ,胰…  相似文献   

18.
CEA、CA724和CA199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以胃癌和直/结肠癌较多见。癌胚抗原(CEA)、胃癌相关抗原(CA724)、胰腺癌直肠癌抗原(CA199)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放射分析对8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A、CA724和CA199含量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发现了一些消化道肿瘤相关抗原,有些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在特异性及敏感性上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用一组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系列)对胃癌相关抗原MG-Ag进行血清检测。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瘤合并消化道癌2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0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合并消化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165例GIST,对其中20例合并发生消化道癌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并行免疫组化CD117、DOG1等染色.结果 GIST合并发生消化道癌的病例占所有收集GIST病例的12.1%.20例患者中16例男性、4例女性(P<0.05),年龄44~79岁,平均64.3岁(P<0.05).19例GIST发生于胃(95.0%),1例发生于食管(5.0%),其中3例为消化道癌根治术中探查发现,其余均为术后病检偶然发现,直径0.4~4.5 cm,平均1.0 cm(P<0.01).肿瘤细胞均为梭形细胞型,生物学危险度分级为极低危险度18例(90.0%)和低危险度2例(10.0%),免疫标记肿瘤细胞CD117阳性16例(80.0%),DOG1阳性19例(95.0%),其中DOG1阳性、CD117阴性4例(20.0%),CD117阳性、DOG1阴性1例(5.0%).合并发生的消化道癌中胃腺癌10例(50.0%),食管鳞癌9例(45.0%),1例为直肠腺癌(5.0%),肿瘤TNM分期0期1例(5.0%),Ⅰ期3例(15.0%),Ⅱ期7例(35.0%),Ⅲ期9例(45.0%).结论 GIST合并消化道癌并不少见.本病好发于老年男性,其中GIST多发生于胃且生物学危险度低,合并的消化道癌多为胃癌和食管癌.组织学主要为梭形细胞型,危险度分级较低.临床和病理均应重视本病的诊断,特别是在术中探查及术后随访过程中应注意与消化道癌的转移性癌结节鉴别.DOG1能帮助鉴别诊断其他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