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1983-1988年收治的321例毛细、喘支患儿进行随访。探讨与哮喘的内在联系。毛细79例,喘支242例。随访时年龄3.5-18岁。毛细组继发哮喘者占32.9%,喘支组则占40.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0.2<P<0.3)。本文发现喘支组继发哮喘的患儿中,变态反应既往史和家族史均显著高于未继发哮喘者(P<0.001),而毛细组继发哮喘的患儿中,仅变态反应既往史显著高于未继发哮喘者(P<0.01),家族史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表明:喘支、毛细组中继发哮喘者的偏食发生率显著高于未继发哮喘者(P均<0.05)。且两组发展为哮喘者的偏食发生率非常一致,分别是53.8%和52.6%。据此认为偏食是促使毛细、喘支患儿发展为哮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小儿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简称喘支),采用普通酶联及生物素/抗生物素酶联系统两种检测方法进行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IgE的测定,並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一、对象由本院哮喘门诊诊断为哮喘和喘支患儿49例,健康对照组65例。二、方法1.用肺炎支原体(1∶50)200微升包被聚苯乙烯塑料板,4℃湿盒过夜,次日用PBS—T洗3次  相似文献   

3.
声带功能障碍(Vocalcorddysfunction,VCD)是各种年龄都可发生的喉部疾病。现报告一例由包括性凌辱在内的多种心理因素引起的VCD病人。1病例患者女,14岁,因喘憋、气短、呼吸急促1天就诊,自述喉背邵觉得有粘液。过去史,9岁时因短暂的喘憋用舒喘灵治疗。患儿发育适中,在校表现较好,没有性活动。家族中其母亲的祖母和姑母患哮喘病。患儿否认家族中和学校中有人施加压力。查体:见患儿发育良好,焦虑,呼吸双期喘憋,吸气喘鸣、肋间隙和锁骨上窝凹陷。患儿对4次舒喘灵喷雾剂和一次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反应极差,遂收入儿科ICU病房。在…  相似文献   

4.
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喘息性疾病是小儿多发病、常见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喘息性支气管炎(简称喘支)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对该类疾病临床上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实验旨在观察喘息发作和缓解时患儿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变化,从而了解全身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45例(男31,女14),喘息病患儿为本院195年11月~1996年5月住院病例,年龄1.5个月~6岁,平均1.4岁。其中毛支15例,喘支13例,哮喘17例,全部符合上述疾病诊断标准。20例健康儿童来自保健门诊,年龄6个月~6岁。 二、方法:45例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均给予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每日5~7mg/kg静脉点滴,喘息缓解停全身给药,用药时间4.5±1.5天(?)±S。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pG-ODN干预对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bet表达和IFN-γ分泌的影响。方法:对2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支组)患儿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抽取抗凝静脉血并分离PBMC,以终浓度为10μg/ml的B型CpG-ODN刺激48小时,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pG-ODN刺激前后患儿PBMC的T-bet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以ELISA检测PBMC培养上清IFN-γ的变化,同时设立26例健康婴儿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喘支患儿PBMC表达T-bet mRNA及蛋白明显减少(P〈0.05),应用CpG-ODN刺激后,两组小儿PBMC表达T-bet均显著上调,但产生IFN-γ无明显增多,对照序列ODN对T-bet表达及IFN-γ的分泌无明显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喘支患儿T-bet mRNA与IFN-γ分泌呈正相关(r=0.57,P〈0.01),CpG-ODN刺激后,二者相关性明显下降(r=0.19,P〉0.05)。结论:T-bet在喘支患儿PB-MC中表达减少,提示T-bet表达缺陷参与了喘支的免疫病理,B型CpG-ODN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可有效上调T-bet的表达,但不能诱导IFN-γ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应用双抗体夹心、固相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对46例慢性喘息支气管炎(慢喘支)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进行检测,以探讨粘附分子在慢喘支患者血浆中的及意义。结果显示慢喘支患者血浆GMP-14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急性加重期患者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1),综合治疗可使慢喘支患者血浆GMP-140含一降低,治疗前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估癫癎及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2007年6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专科、呼吸专科及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癫癎患儿、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研究期间85例癫癎患儿(癫癎组)、81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和87名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进入分析。3组儿童的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①疾病及治疗情况:癫癎组和哮喘组服用1种药物者分别为70/85例和59/81例,癫癎组63/85例和哮喘组56/81例患病后规则服药,两组在服药种类和依从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癫癎组36/85例至本次调查前至少有1年癫癎未发作;哮喘组29/81例最大呼气峰流速监测持续保持个人最佳值的80%以上。②生活质量评价:癫癎组的生活质量总分和8个分项的终得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和活力4个分项的终得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疾病控制与否,癫癎组生活质量均较哮喘组差;癫癎组情感功能及精神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哮喘组,其心理障碍不随疾病控制而明显改善。结论①癫癎和哮喘患儿生活质量较健康儿童明显下降;②癫癎患儿较哮喘患儿生活质量损害更为明显;③SF-36量表可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手段,辅助评价疾病治疗的疗效;④癫癎患儿的心理障碍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和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及感染后反复喘息的发生。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02月我院收治的RSV毛细支气管的住院患儿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在相同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常规使用激素和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组同时予孟鲁司特4mgpoqn,连用4周,观察急性期喘憋、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平均治疗天数及随访1月内喘息再发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明显缩短急性期病程,减少日后反复发作的喘息。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白细胞介素4(IL-4)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4受体基因(IL-4R)有6种错义突变致表达的氨基酸发生替换。IL-4R基因多态性与哮喘、过敏症有关。本文综述了IL-4R基因多态性与哮喘、过敏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硫酸舒喘灵对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治疗作用。方法临床选取40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扩容、补液基础上给予硫酸舒喘灵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扩容、补液对症治疗,最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对照组20例中16例妊娠,4例流产,平均住院时间34.3天,平均症状缓解时间3周;治疗组20例中20例妊娠,0例流产,平均住院时间20.8天,平均症状缓解时间1周。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酸舒喘灵是肾上腺素β2受体兴奋刺,在中重度OHSS治疗中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防流产,缩短住院时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吸烟对哮喘豚鼠肺组织中神经激肽A(NKA)含量及NKA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慢性吸烟对哮喘肺组织中NKA含量影响的机制。方法: 用卵蛋白超声雾化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①诱喘前吸烟2周组,②诱喘后吸烟2周组,③诱喘后2周对照组(非吸烟),④常规诱喘组(非吸烟),⑤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NKA含量;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NKA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 ①哮喘豚鼠肺组织中NKA含量及NKA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豚鼠(均P<0.01);②诱喘前吸烟2周豚鼠,诱喘后其肺组织中NKA含量及NKA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非吸烟诱喘豚鼠(均P<0.01);③诱喘后吸烟2周豚鼠,其肺组织中NKA含量及NKA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诱喘后2周对照豚鼠(均P<0.01)。结论: 结果提示:①NKA可能参与了卵蛋白诱发的豚鼠哮喘发病机制;②慢性吸烟刺激可能增加哮喘豚鼠肺组织中NKA含量; ③慢性吸烟刺激可能具有在转录水平上调NKA mRNA表达的作用而导致肺内NKA蛋白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12.
IL-2等6种细胞因子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宏珍 《现代免疫学》1998,18(3):162-165
观察急性发作期、激素治疗后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与细胞因子的关系。采用免疫分析技术对64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45例缓解期患儿及20例正常儿童血浆IL-2、sIL-2R、IL-4、IL-5、IL-8、TNF-α、IgE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用逆转录聚合酶键反应技术(RT-PCR)对外周淋巴细胞IL-4、IL-5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浆IL-2、sIL-2R、IL-4、IL-5、IL-8、TNF-α和Ig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以IL-4、IL-5和IgE变化最为明显,缓解期均明显下降,但IL-4、IL-5及IgE水平仍高于正常水平(P<0.01)。(2)发作期患儿外周淋巴细胞IL-4、IL-5mRNA表达增强,治疗缓解后减弱,同时血浆IL-4、IL-5分别与IL-4、IL-5mRNA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1)本研究结果提示细胞因子的释放与哮喘的发作密切相关。(2)外周淋巴细胞IL-4、IL-5强表达以及血浆IL-4、IL-5高水平提示哮喘发作期Th2亚群的激活;同时IL-8和TNF-α的升高表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可能参与哮喘的发作。(3)糖皮质激素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首先均给予抗生素并进行止咳和退热治疗,之后对照组给予5ml 0.9%的氯化钠溶液和2000U的糜蛋白酶用于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则使用2~3ml0.9%的氯化钠以及1mg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d,比较两组患儿的气促、肺部喘鸣音以及咳嗽等症状及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28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12例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8.89%,两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憋喘、咳嗽以及肺部喘鸣音消失所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明显。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咳嗽以及喘憋、肺部喘鸣音等临床症状,并且起效快,症状消失所需时间更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锌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建立哮喘大鼠模型,SD大鼠32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A组为缺锌饲料+卵清蛋白(OVA)激发组;B组为补锌饲料+ OVA激发组;C组为正常锌饲料+ OVA激发组;D组为正常锌饲料+生理盐水激发组。诱喘后24 h取右肺HE染色,观察气道壁细胞成分;取左肺制备肺组织匀浆检测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结果 与C组相比,A组大鼠支气管壁中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数及肺组织匀浆中MDA均明显增加(P<0.05),而IFN-γ、IFN-γ/IL-4、SOD及GPX均明显减少(P<0.05);B组大鼠上述炎性细胞及MDA均明显减少(P<0.05),而IFN-γ、IFN-γ/IL-4、SOD及GPX均明显增加(P<0.05);IL-4含量两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锌可能通过调节Th1/Th2平衡及抗氧化降低哮喘大鼠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5.
成人小肠的血管构筑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小肠疾病的临床介入诊断及治疗提供血管构筑解剖基础。方法:对8例正常成人小肠标本采用ABS血管铸型、硫酸钡墨汁混悬液血管造影及图像分析进行血管研究。结果:三种方法结论一致,空肠段直动脉通常分三支(两长支、一短支),回肠段直动脉通常分二支(长、短各一支),空—回肠段呈移行改变,直动脉在进入肠壁之前可见吻合现象。直动脉的长度、内径及肠壁血管密度(支/cm2)均存在解剖部位的差异性(P<0.05)。结论:小肠血管构筑有其规律性,血管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哮喘状态下,机体内分泌系统中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60例(3~12)岁的哮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轻中度哮喘组和重度哮喘组,健康儿童(3~12)岁为对照组,每组30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上述儿童血清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结果 重度哮喘组TSH水平增高,而T3和T4水平明显减低,同正常儿童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轻中度哮喘组TSH、T3和T4与正常儿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轻、中度哮喘儿童组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而重度哮喘儿童组存在甲状腺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干扰素-γ(IFN-γ)和内皮素1(ET-1)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哮喘发作期83例、缓解期37例,另选3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并将83例哮喘发作期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轻度(20例)、中度(47例)和重度(16例)。应用ELISA法对发作期、缓解期哮喘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eotaxin、INF-γ和ET-1水平测定。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清中eotaxin和ET-1高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P〈0.01),缓解期血清eotaxin和ET-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水平INF-γ在发作期组低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哮喘严重程度增加,哮喘患者的血清中eotaxin和ET-1浓度升高,INF-γ水平出现明显降低。重度哮喘与中、轻度哮喘比较,eotaxin、ET-1和INF-γ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otaxin、IFN-γ和ET-1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哮喘和慢支病人T淋巴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和慢支病人T淋巴细胞的研究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杨永清,陈汉平,赵粹英,王瑞珍过敏性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外周血与支气管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活化不仅对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具有调节作用[1],而且支气管组织中T细胞...  相似文献   

19.
儿童哮喘青春期缓解已停发3年以上者16例,静脉取血检测外周血IgE、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值以及分别以粉尘螨浸液(5×10~4g/ml)、扰人IgE(0.1μg/ml),高渗甘露醇作为刺激剂的人嗜碱性细胞释放能力,并以无过敏史、家族史的正常人30例和本院哮喘患者25例进行比较,可观察到青春期缓解组:(1)嗜酸性细胞值增高者为3/16(18.75%)明显低于哮喘组的15/25(60%)(P<0.05),与正常组的1/30(3.33%)无明显差异;(2)IgE值增高者为2/16(12.5%),与正常组的1/30(3.33%)无明显差异,虽低于哮喘组的9/25(36%),但仍无显著性差异;(3)嗜碱性细胞值为9/16(56.25%)与哮喘组的15/25(60%)相仿;明显高于正常组的1/30(3.33%)(p<0.001);(4)以粉尘螨和抗人IgE为刺激剂的HBDT其阳性数均为1/16(6.25%)与正常组的1/30(3.33%)和0/30(0%)相接近,均明显低于哮喘组的15/25(60%)和14/25(56%)(P<0.001),而以甘露醇为刺激剂的HBDT阳性数在青春期缓解组为9/16(56.25%)与哮喘组的19/25(76%)无差异,明显高于正常组的4/30(13.33%)(P<0.001)。表明哮喘在青春期缓解者嗜酸性细胞明显降低,IgE有一定程度下降,而嗜碱性细胞在量和质方面仍存在着异常。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浆IL-4与IgE及嗜碱性细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和24例正常人分别检测了血浆IL-4、IgE、全血嗜碱性细胞值和以尘螨作为刺激剂的嗜碱性细胞释放介质能力,可观察到哮喘组IL-4平均值为35.2ng/L,虽高于正常组的20.33ng/L,但无显著差异,10%哮喘患者的IL-4值>150ng/L,而正常人全部低于此值。哮喘组血浆IgE平均值为486.80IU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