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黄、酚妥拉明和654-2对重症肺炎并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134例重症肺炎并急性胃肠功能衰竭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大黄、酚妥拉明、654-2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胃肠功能衰竭的缓解率、缓解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胃肠功能衰竭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患儿胃肠功能衰竭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其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 大黄、酚妥拉明和654-2对重症肺炎并急性胃肠功能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赵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552-553
目的观察胃黏膜pH值对小儿重症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86例小儿重症肺炎(其中胃肠功能障碍者23例,胃肠功能衰竭15例和未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者48例)胃黏膜pH值。结果胃肠功能衰竭组pHi值明显低于胃肠功能障碍组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障碍组pHi值明显低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黏膜pH值在小儿重症肺炎胃肠功能障碍者明显降低,通过对其检测有助于小儿重症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发现,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胃肠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提高对窒息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新生儿窒息合并胃肠功能障碍10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7.1%,仅次于脑功能和心肌损害的发生率(68.5%、41.1%)。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几率愈高,损害程度也愈重。结论新生儿一旦有窒息发生,就有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可能,要积极有效防治新生儿窒息,正确规范复苏流程,降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早期诊治,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与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方我院68例患有MOD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新生儿MODS时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结果68例结MODS患儿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为55.88%(38/68),具有2、3、4个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依次为22.73%(5/22)、60.71%(17/28)、88.89%(16/18),各组有显著性差异(x2=18.0284,P<0.01)。胃肠功能衰竭组病死率为52.63%(20/38),非胃肠功能衰竭组病死率为23.33%(7/3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6.0110,P<0.05).结论MODS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高,并且受损器官数目越多,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越高。MODS新生儿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病死率比非胃肠功能衰竭组明显增高。因此胃肠功能衰竭在MODS中占重要位置。如果及时有效控制其发展,阻断其它器官相继序贯性衰竭对MODS转归和预后及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明伟  王前清  曾俊 《中国医药》2007,2(8):487-488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31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75例,评价胃肠功能障碍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严重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总的发生率为29.2%,胃肠功能障碍组患者的ISS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往往预示患者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对胃肠功能障碍给予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严重多发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近2年所收治HFRS并发胃肠功能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例HFRS患中64例出现胃肠功能衰竭,占41.1%,临床表现为腹胀45例,胃肠粘膜出血44例,肠鸣音消失、肠麻痹53例,胃肠功能衰竭于第3病日即可出现,少尿期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低血压休克期,且胃肠功能衰竭发生时间越早,预后越差。结论 HFRS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应采取以防治消化道出血、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输血或成分输血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所收治HFRS并发胃肠功能衰竭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HFRS患者中64例出现胃肠功能衰竭 ,占41.1% ,临床表现为腹胀45例 ,胃肠粘膜出血44例 ,肠鸣音消失、肠麻痹53例 ,胃肠功能衰竭于第3病日即可出现 ,少尿期发生率最高 ,其次为低血压休克期 ,且胃肠功能衰竭发生时间越早 ,预后越差。结论HFRS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临床应采取以防治消化道出血、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输血或成分输血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各项胃肠功能指标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治疗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各项胃肠功能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胃肠功能异常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腹内压增高、便秘、腹围改变、肠鸣音消失、肠内营养不耐受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医护水平、医护态度、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各项胃肠功能指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胃肠功能异常率,提升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早期诊断胃肠功能障碍并及时给予综合治疗是处理胃肠功能障碍的关键.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伴胃肠系统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本组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中感染性疾病56例,非感染性疾病9例,感染在MODS合并胃肠功能障碍中占重要地位;严重缺氧、酸中毒对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起促进作用.本组无胃肠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35例,放弃与死亡共9例,病死率25.71%;而30例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放弃与死亡19例,病死率63.33%,均为3~4个器官障碍者,其中胃肠障碍尤为严重.通过统计学分析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病死率与无胃肠功能障碍者有明显差异x^2=9.32,P<0.05.结论 重视MODS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是降低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重要环节.及时控制原发病,早期通过胃管发现该症,积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终止病情发展是争取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胃肠功能衰竭患儿血清酶学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对本院2002年~2005年胃肠功能衰竭患儿50例及同期住院非危重患儿非胃肠功能衰竭患儿30例6项血清酶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胃肠功能衰竭患儿6种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学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酶学改变可作为MODS的预测指标,全面监测血清学变化对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病情判断、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肝脏功能不全引起胃肠道分泌、吸收、运动、屏障、循环等方面的功能障碍,称之为肝性胃肠功能不全(hepatic gas-trointe stinal insufficiency),严重时称为肝性胃肠衰竭。目前,国内外对肝性胃肠功能不全的研究认为,肝性胃肠功能不全与神经-体液因素;肠道菌群上移;内毒素血症;门脉高压性肠病;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关。对肝性胃肠功能不全病理分析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提高肝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石碧珍  王多德  陈丽  蓝磊 《贵州医药》2007,31(8):730-730
近年来,新生儿窒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关注,窒息后易造成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其中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早产儿窒息.本文对170例新生儿窒息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比较不同胎龄、不同程度窒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5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儿,显效32例,有效11例,1例无效死亡,自动出院1例。有效率95.6%。结论预防早产、提高产科窒息复苏质量、预防感染是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发原因、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常见于新生儿窒息、早产、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及严重感染,临床上以轻度腹胀、胃潴留、拒奶、恶心、呕吐、大便潜血阳性、上消化道少量出血、肠鸣音稍减弱或亢进为早期表现.结论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高度警惕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及时发现早诊断、早期干预,以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窒息新生儿胃肠道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窒息程度与胃肠损害程度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上窒息对胃肠功能损害的诊治.方法对196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pgar评分标准和临床表现进行窒息程度和胃肠功能损害及程度分级,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窒息儿中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2.65%(64/196),其中轻、重度发生率分别为27.04%和5.01%;轻、重度窒息并发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5.32%和59.52%,差异有显著性(X2=17.55,P<0.01);轻度窒息并发轻度、重度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3.38%和1.95%;重度窒息合并轻度、重度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40.48%和1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P<0.05).结论随着窒息程度的加重,胃肠功能损害不仅并发率显著增高,而且损害程度也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3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根据有无胃肠功能障碍及程度分成3组,测定其胃肠黏膜内pH值、血清D-乳酸水平,并分析3组感染性休克患儿好转率。结果(1)感染性休克未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组经治疗后好转出重症监护室比率为90%,出现早期胃肠功能障碍组经干预后好转率为80%,而中晚期胃肠功能障碍组虽经积极治疗好转率为30%,经卡方检验,好转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2)胃肠黏膜内pH值(pHi)值3组分别为(7.32±0.03)、(7.29±0.02)、(7.23±0.08),差异有显著性(P<0.01);(3)3组血浆D-乳酸水平分别为(7.42±1.57)mg/L、(9.10±1.23)mg/L、(13.69±2.38)mg/L,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儿的预后与胃肠功能障碍的出现及程度有关,一旦出现胃肠功能损伤,且胃肠功能障碍程度越重,好转率下降,死亡率增加。胃肠黏膜内pH值及血浆D-乳酸水平可有助于早期诊断胃肠功能障碍并有助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1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研究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1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1例患者治愈123例,治愈率为87.23%,死亡5例,病死率为3.55%,自动出院3例。结论预防早产、提高产科窒息复苏质量、防止感染,为防治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重症肺炎患儿发生胃肠功能衰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住的53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胃肠功能衰竭89例作为观察组,未并发胃肠功能衰竭的441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89例并发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病死率为29.2%,5年间病死率无明显变化(χ2=0.355,P> 0.05).441例未并发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病死率为11.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8,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儿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除治疗原发疾病外,可通过维护胃肠黏膜屏障,改善微循环,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等措施,以期降低急性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行为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恢复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行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者24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促胃肠功能药物,护理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穴位按摩、足浴等护理,比较两组胃肠功能状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组干预后胃肠功能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4.2%)(P<0.05)。结论 行为护理应用于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能促进其肠蠕动恢复,提高预后和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药联合灌肠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联合组与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灌肠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肠胃功能障碍评分,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行西药联合灌肠疗法,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改善进食效果,缓解胃肠功能障碍症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等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