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医源性尿道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报告21例医源性尿道损伤。其中,前尿道取结石损伤3例,尿道外口狭窄至闭锁行扩张损伤2例,后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损伤6例,拔气囊导尿管损伤5例,上气囊导尿管损伤4例,膀胱镜检损伤1例;前尿道损伤5例,后尿道损伤16例;挫伤5例,裂伤16例:Ⅰ类损伤4例,Ⅱ类损伤4例,Ⅳ类损伤13例;疼痛20例,尿道外口滴血(严重者流血)20例,排尿困难16例,尿外渗3例,会阴部肿胀7例;4例挫伤予以抗生素治疗,裂伤中5例经导丝导尿管导尿成功后保留3周,并抗炎、止血治疗;12例开放手术治疗。结果21例中,1例开放手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Ⅱ期愈合:3例开放手术后尿道狭窄,定期尿道扩张,余均痊愈。随访1~8年,排尿正常,阴茎勃起正常。结论对医源性尿道损伤关键在于预防,尿道检查及治疗前,必须了解正常的尿道解剖结构及病理情况下的尿道改变,谨慎操作,切忌暴力:尿道器械的使用必须由泌尿专科医师进行;对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原理及方法等知识必须普及到乡村医生一级。尿道外伤后的处理必须按损伤部位、程度进行;隹确的分析,严格按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截瘫病人留置尿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根据截瘫病人因留置导尿管过程中无痛觉,易损伤尿道粘膜及留管时间长易发生尿路感染的特点,提出其护理措施:置管中除常规护理外,应选择乳、硅胶尿管,注意掌握气囊尿管的结构特点及置管长度。对截瘫初期采用气囊尿管,以利会阴清洁处理。对后期形成挛缩膀胱,容量少于50ml者不宜采用气囊导尿管,因尿管的气囊部分(约4cm)需全部进入膀胱,通常气囊注水15~20ml后可占据膀胱内一定容积,故以采用普通尿管为宜。受伤一周内实行开放引流,一周以后病情稳定、尿常规正常时开始采用夹管定时开放或间歇导尿方法进行功能训练。经观察本组68例中恢复自主膀胱者48例,占70.3%。7例发生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4岁。病例号89284,因骨盆骨折、尿道断裂、膀胱造瘘术后2个月,后尿道狭窄入院,入院后行尿道会师术,置气囊导尿管1枚。术后30天拔管时,拔出受阻,强行拔出时发现导尿管不完整,气囊部缺损,下尿道探子发现折断部分位于后尿道,将其推入膀胱,硬膜外麻醉下切开膀胱取出残留部分,发现气囊处有尿盐沉着,气囊扭曲,变形,囊内无残留液体及气体。讨论 1.气囊导尿管折断实属罕见,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由于长期留置,气囊处尿盐沉积,使尿管被侵蚀、变性、弹性变差。(2)由于尿道粘膜炎症、粘连、包囊导管使之拔出困难。(3)导尿管质量不过关,本例留置为F16号新橡胶气囊导尿  相似文献   

4.
气囊导尿管使用方法不当致尿道损伤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95 - 0 3~ 2 0 0 0 - 10使用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 8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 ,年龄 38~ 76岁 ,平均 6 4岁 ,硬膜下血肿、脑出血、脑梗塞并发急性尿潴留 3例 ,上颌窦囊肿、食道癌、胃癌、上消化道穿孔术前导尿 4例 ,腰脊髓横断伤神经源性膀胱 1例。其中 3例有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表现为插入导尿管后无尿液引出 ,充盈气囊时有剧烈疼痛 ,排空气囊拨除导尿管后尿道流血 ,出血量 30~ 35 0 ml,重新置入导尿管困难 ,导尿管引出鲜血 ,严重者有明显外渗 ,阴茎、阴囊水肿。本组经尿道注入无菌液体石腊润滑后插入 F16~ 18气囊导尿…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王军等报道使用气囊导尿管发生 19例尿道损伤 ,其中因脑血管病意识障碍需留置导尿管 8例 ,手术前插管 4例 ,中毒性昏迷 2例 ,休克 1例 ,急性尿潴留 4例。损伤的共同症状表现为尿道外口滴血 ,1例急性尿潴留插入气囊导尿管后经 B超检查膀胱内出现大量凝血块 ,后经手术切开膀胱取出凝血块。鞠俊玉等报道 4例 ,2例为手术需插入并留置气囊导尿管的病人 ,在插管过程中因动作粗暴造成尿道损伤 ,1例为前列腺手术后的病人 ,由于翻身从床上摔下 ,气囊尿管强行自尿道脱出 ,损伤尿道 ,排出血尿。唐飞等报道 2例 ,分别为高血压脑出血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气囊导尿管已广泛应用于留置导尿中,具有操作简便、减少漏尿、不易脱落等优点。但因操作不当或忽略了留置尿管的护理细节极易造成膀胱、尿道粘膜损伤。为此,将我院泌尿外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行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患者588例中出现导尿管球囊撕裂尿道,造成尿道粘膜损伤,引起血尿的4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了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Foley双腔气囊尿管因为操作简单,固定性能好,不易脱出,避免了反复插尿管引起逆行性感染的危险,为临床普遍使用。我院在使用Foley尿管的过程中出现男性尿道损伤2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17~67岁,导尿原因:9例系尿潴留,其中6例为前列腺肥大;3例为骨盆骨折后尿道狭窄;11例为术前常规留置导尿;6例因脑外伤昏迷而留置导尿。2尿道损伤原因①尿管太粗,对尿道粘膜机械性损伤;②反复插尿管致尿道粘膜水肿、损伤出血;③尿管及气囊未进入膀胱内,使充盈的气囊嵌顿在尿道狭窄部,压迫粘膜坏死出血;④尿管质量不合格禁回抽气囊液体,粗暴拔…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7~ 2 0 0 1年采用尿道镜直视下导尿管置入治疗尿道球部损伤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6例 ,均为男性。年龄 2 0~ 45岁 ,因会阴部骑跨伤致尿道出血、会阴部肿胀疼痛伴排尿困难而来院急诊 ,5例伴有尿潴留 ,均无休克表现。膀胱尿道造影显示尿道球部破裂 4例 ,尿道球部断裂 2例。 6例均不伴有后尿道及膀胱损伤。试插导尿管均失败。急诊行尿道镜直视下置入导尿管 ,术后随访 2 a10个月~ 4a6个月 ,并行尿流率测定。1.2 方法 连硬麻醉下 ,取膀胱截石位 ,以 5 %甘露醇液或生理盐水作冲洗液 ,直视下将 F2 0…  相似文献   

9.
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尿道损伤68例,其中56例急诊入院。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均为男性,年龄11~67岁。单纯骑跨伤力例,合并骨盆骨折22例,其他复合伤3例。前尿道损伤33例,后尿道伤23例。1.2急诊处理措施7例单纯尿道挫伤,有血尿,但无排尿困难、血肿及尿外渗,插导尿管顺利,仅留院观察,保留导尿10~15天痊愈。单纯膀胱造瘘9例,2周后恢复认尿道排尿。13例做尿道一期修补吻合术。27例做尿道会师及牵引术。1.3结果7例单纯尿道挫伤均治愈。9例膀胱造瘘2周后有4例分别做2~5次定期尿道扩张。一期修补吻合术的患者,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骨盆骨折急性后尿道损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97年至今共治疗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 48例 ,现对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全组 48例 ,年龄 1 0~ 58岁 ,均为男性 ,平均 2 7岁 ,凡伤后能自行排尿或伤后能插入导尿管者及女性尿道损伤均排除在外。1 2 诊断方法 ①有外伤史 ;②外伤后尿道外口滴血 ,有排尿困难、尿潴留体征 ;③试插尿管均未成功 ;④尿道造影有尿外渗者。1 3 治疗 全组病人均采用急诊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急诊尿道会师术 39例 ,尿道吻合术 7例 ,因状态欠佳 ,有合并伤的做膀胱造瘘 2例。2 结果全组病人均在术后 2 5~ 3周拔尿管 ,其中会师术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一种处理尿道结石的新技术——注水加压尿管回推技术(简称加压回推技术),探讨其处理尿道结石的适应证、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加压回推技术处理47例尿道结石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781岁,平均43岁。前尿道结石21例,后尿道结石26例。操作方法:将尿管插入患者尿道,使尿管头端接触结石。手指环形箍住结石下端紧邻结石的阴茎,如为尿道球部结石和后尿道结石、箍住阴茎根部,以形成结石和被箍住尿道之间的密闭腔或相对密闭腔。从尿管注水入密闭腔,增加的水压使结石向尿道近端移动。向膀胱端回推尿管后,再次用箍住阴茎的方法建立尿道相对密闭腔并继续往其中注水,结石被冲回膀胱。并对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7例尿道结石均通过加压回推技术成功回推入膀胱。1例尿道结石在回推过程中被挤碎,无需后续处理。46例回推入膀胱的尿道结石,40例门诊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均碎石成功并顺利排出结石;6例合并膀胱结石和(或)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住院行经尿道内镜下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术,手术顺利,术中顺利冲吸出膀胱结石。随访181岁,平均43岁。前尿道结石21例,后尿道结石26例。操作方法:将尿管插入患者尿道,使尿管头端接触结石。手指环形箍住结石下端紧邻结石的阴茎,如为尿道球部结石和后尿道结石、箍住阴茎根部,以形成结石和被箍住尿道之间的密闭腔或相对密闭腔。从尿管注水入密闭腔,增加的水压使结石向尿道近端移动。向膀胱端回推尿管后,再次用箍住阴茎的方法建立尿道相对密闭腔并继续往其中注水,结石被冲回膀胱。并对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7例尿道结石均通过加压回推技术成功回推入膀胱。1例尿道结石在回推过程中被挤碎,无需后续处理。46例回推入膀胱的尿道结石,40例门诊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均碎石成功并顺利排出结石;6例合并膀胱结石和(或)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住院行经尿道内镜下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术,手术顺利,术中顺利冲吸出膀胱结石。随访112个月,平均7.3个月,未见尿道狭窄发生。结论加压回推技术回推尿道结石入膀胱快速简单,安全微创。回推入膀胱的尿道结石按膀胱结石从容处理,成功率高、住院率低、费用低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困难性男性导尿技术。方法本院在常规导尿术操作过程中出现导尿困难的老年男性患者共l8例。将超声高频探头伸入直肠内,超滑导丝及导管徐徐插入尿道,在超声引导下,用导丝小心探查通过尿道狭窄处,一旦导丝通过狭窄处,就很容易进入膀胱。结果 18例困难性男性导尿病例在经直肠超声的引导下均成功完成导尿,尿液引流通畅。操作过程平均历时18.2 min。患者无明显疼痛,无尿路感染,无导丝、导管穿破尿道等并发症出现。尿管拔出后排尿困难与导尿前比较无变化。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导尿创伤小,避免了常规导尿时的盲目反复插管操作,具有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本院1990-2002年间创伤性膀胱患者17例,对损伤原因、损伤类型、诊断和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腹膜内型5例,腹膜外型9例,混合型3例;膀胱灌注试验阳性率80%;膀胱造影阳性率87.5%;14例行膀胱修补术,13例一期痊愈出院;2例患者单纯留置导尿痊愈;6例后尿道损伤患者同时行尿道会师手术;死亡1例。结论:创伤性膀胱破裂是一种非常见的损伤类型,往往伴有其它脏器的合并伤,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TUVP术后尿管的留置时间对尿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182例前列腺增生行TUVP患者,根据留置尿管的时间长短分为3组,观察术后尿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A组尿管留置3d,尿道4项并发症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最高。结论 TUVP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为5~7d,尿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膀胱破裂3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3):2583-2583,2586
目的探讨创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创伤性膀胱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包括膀胱修补术、膀胱造瘘术;对合并后尿道损伤者,根据受伤时间行相应处理;对肠破裂或膀胱直肠贯通伤者行肠修补或结肠造瘘术。2例行保守治疗,留置导尿管引流。结果 34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排尿正常,其中2例因损伤严重于术后24 h内死亡。结论膀胱灌注实验结合腹腔穿刺检查及膀胱逆行造影是膀胱破裂简单而可靠的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救治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尿道中段童氏前路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选有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按知情同意的原则.自愿选择尿道中段童氏前路悬吊术或经阴道吊带术(IVS).行IVS 13例(IVS组),尿道中段童氏前路悬吊术27例(尿道中段童氏前路悬吊术组).对2组患者术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2组治疗尿失禁所用的时间基本相同,约20~35min.尿道中段童氏前路悬吊组术中、术后均未发生血管、神经、尿道、膀胱损伤;术后发生排尿费力2例,排尿时感淋漓不尽,均于术后l~2周自然恢复,未特殊治疗;尿潴留3例,于24 h拔尿管后,B超提示尿潴留,再次留置导尿3~8 d后,B超提示残余尿正常.IVS组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尿道、膀胱损伤;术后发生排尿困难2例,1例为排尿费力,1例出现尿潴留;术后随访时发现1例膀胱损伤.结论 IVS与尿道中段路悬吊术均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IVS存在膀胱损伤风险且费用昂贵.而尿道中段童氏前路悬吊术手术费用低,手术操作范围小,手术风险小,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膀胱冲洗对预防小儿术后留置尿管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冲洗对预防小儿术后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 10 0例 1岁~ 14岁行尿道、会阴手术的患儿 ,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观察组采用 0 .0 2 %呋喃西林液每日冲洗膀胱 1次 ,对照组不予膀胱冲洗。观察两组患儿术后伤口愈合情况 ,并在术后第 3天、第 7天取尿标本行尿常规、12hAddis细胞计数、细菌培养检查。 [结果 ]两组患儿术后切口均无感染 ,第 3天、第 7天尿常规、Addis细胞计数、细菌培养结果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膀胱冲洗对预防小儿术后尿路感染意义不大 ,如无尿管阻塞应尽量避免膀胱冲洗。  相似文献   

18.
Ice water tests (IWT) and gas cystometrograms were performed on 30 consecutive spinal cord injury in-patients on 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program over a 6-month period. The test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bladder reflex activity. A three-step grading system was formulated to clinically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detrusor reflex activity on IWT. A 3+ IWT was used to indicate the expulsion of the catheter from the bladder and urethra following instillation of recently thawed ice; a 2+ IWT meant voiding around the catheter after instillation of 90 ml of ice water; and a 1+ IWT indicated voiding around the catheter after instilling a total of 300 ml of ice water into the bladder.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ice water test was more sensitive test than CO2 cystometrogram in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detrusor reflex activity.  相似文献   

19.
尿道造影专用双腔气囊导管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并评价尿道造影专用双腔气囊导管,探讨尿道造影新方法。方法回顾导管研究过程,分析54例应用该导管及其造影方法进行造影检查。结果51例获得满意的造影效果,达到诊断要求,成功率达94%;三例因外伤导致尿道断裂错位而使造影失败。结论该导管结构科学、实用性好。使用方便,为尿道外伤、尿道狭窄等疾患的造影检查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断裂及膀胱破裂的急诊诊断与治疗,提高骨盆骨折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及泌尿外科2000—2010年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及膀胱破裂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合并后尿道断裂41例,合并膀胱破裂15例,4例同时有后尿道断裂和膀胱破裂二种合并伤。41例合并后尿道断裂中6例病情较重,只行膀胱穿刺造瘘,29例行尿道会师术加牵引,6例未能手术;15例合并膀胱破裂的患者中2例行尿道会师术和膀胱修补术,另外11例膀胱破裂者行膀胱修补术,2例未能手术。本组患者死亡8例,病死率15.4%(8/52),6例未能行急诊手术者死于不可控制的出血,2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骨盆骨折并发症多,应尽早明确诊断;对常规抗休克无效者可在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术及急诊介入栓塞术止血,待病情稳定后进行相关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