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孟春芹  刘先勇 《重庆医学》2021,50(11):1806-1811
目的 探讨竹节香附素A(RA)对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HCT116/L-OHP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aspa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耐多药基因1(MDR1)等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试验及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P-gp、IκB-α、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RA可增加HCT116/L-OHP细胞株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两药联合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从原来的(234.12±6.13)μg/mL降低至(140.45±2.25)μg/mL,耐药逆转倍数约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单用奥沙利铂时,细胞凋亡率为20.5%,而联合RA后,细胞凋亡率增加至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及WB结果显示,凋亡关键因子caspase-3、PARP在联合组中表达较单用奥沙利铂组增加;耐药蛋白基因MDR-1及其编码蛋白P-gp在联合组中的表达较单药奥沙利铂组减少;此外,WB结果还显示,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IκB-α、P65在联合组中的表达较单药组减少.结论 RA可增加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可能与调节NF-κB信号通路减少P-g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重组高效复合干扰素(rSIFN-co)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筛选rSIFN-co对A549细胞的有效浓度,及与顺铂联合用药的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分为rSIFN-co(5 μg/mL)组、传统重组集成干扰素α(干复津,5 μg/mL)组、rSIFN-co(5 μg/mL)+顺铂(2 μg/mL)组、干复津(5 μg/mL)+顺铂(2 μg/mL)组、顺铂(2 μg/mL)组和RPMI-1640液空白组,分别干预A549细胞。MTT法检测各组7 d活细胞数并作生存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48 h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48 h各组凋亡相关蛋白Fas、Bcl-2表达。结果 rSIFN-co的有效浓度为1 ~64 μg/mL,顺铂的最低有效浓度为2 μg/mL,与2 μg/mL顺铂联合用药时rSIFN-co 的最佳浓度为5 μg/mL,最佳作用时间为48 h。生存曲线示rSIFN-co对A549的抑制作用强于干复津,rSIFN-co+顺铂的抑制作用强于干复津+顺铂。rSIFN-co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rSIFN-co组凋亡率高于干复津组(P=0.000),rSIFN-co+顺铂组凋亡率高于rSIFN-co组(P=0.004)及顺铂组(P=0.023)。rSIFN-co能增强A549中Fas的表达,并抑制Bcl-2的表达,其中rSIFN-co组Bcl-2表达低于干复津组(P<0.05)。结论 rSIFN-co能抑制A549增殖,且作用强于干复津,与顺铂联合应用的抑制作用增强,其对A549的抑制作用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X线照射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PT?11(10、20、30、40、50 μg/mL)作用24 h以及单次不同剂量X线(3、6、9、12、15 Gy)照射对HCT?116增殖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设计对照组、照射组和联合处理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AO/EB染色观察3组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p53和p21蛋白的水平。结果:在10~50 μg/mL范围内,CPT?11对于HCT?116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经10 μg/mL的CPT?11预处理后,分别联合3、6、9、12、15 Gy X 线照射,显示联合处理组增殖抑制率大于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和照射组相比,联合处理组的集落形成数量明显减少(P < 0.05);联合处理组的p21和p53水平明显高于其余2组(P < 0.05),且凋亡率也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X线照射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可能与p53和p21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苦参碱(Ma)对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Oxa)细胞株(SW480/Oxa)的逆转耐药作用及 其机制是否与抑制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SAPK)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采用MTT 法检测Ma 对SW480/ Oxa 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a 对SW480/Oxa 细胞凋亡的影响,qRT-PCR 检测Ma 对SW480/ Oxa 细胞P- 糖蛋白(P-gp)、MDR1 mRNA 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Ma 对SW480/Oxa 细胞P-gp、 磷酸化c-Jun 氨基末端激酶(p-JNK) 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不同组细胞增殖活性的比较,Oxa 组细胞增殖活 性低于NC 组,Ma+Oxa 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Oxa 组(P<0.05)。Oxa 组细胞总凋亡率高于NC 组(P <0.05), Ma+Oxa 组细胞总凋亡率高于Oxa 组(P <0.05)。与PPARy+Oxa 组比较,PPARy+Ma+Oxa 组中P-gp、 MDR1 mRNA 水平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SP600125+Oxa 组比较,SP600125+Ma+Oxa 组 中P-gp、MDR1 mRNA 水平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PPARy+Oxa 组比较,PPARy+Ma+ Oxa 组中P-gp、p-JNK 蛋白水平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SP600125+Oxa 组比较,SP600125+ Ma+Oxa 组中P-gp,p-JNK 蛋白水平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a 具有调控人结肠癌耐 药细胞株耐药性的作用,可能与抑制JNK/SAPK 信号通路,降低P-pg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结肠癌耐药细胞HT-29/奥沙利铂(Oxaliplatin, OXA)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逐步增加药物浓度的方法建立奥沙利铂耐药结肠癌细胞株HT-29/OXA;CCK-8法测定苦参碱对HT-29/OXA细胞的耐药性逆转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变化;实时定量PCR 检测各组细胞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 LRP)和 P-glycoprotein (P-gp) mRNA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细胞LRP和P-g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苦参碱使HT-29/OXA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增加,耐药性得到部分逆转。奥沙利铂(0.5μg/mL)和苦参碱(3.0μg/mL)单独用药对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T-29/OXA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没有影响;联合用药对HT-29/OXA生长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能够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引起凋亡(P<0.05)。奥沙利铂(0.5μg/mL)和苦参碱(3.0μg/mL)单独用药对HT-29/OX-ALRP和P-gp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联合用药作用后LRP mRNA和P-gp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同时下调了LRP和P-gp蛋白表达(P<0.01)。结论苦参碱部分逆转HT-29/OXA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LRP和P-gp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联合地塞米松对肺腺癌A549/DDP 细胞及肺腺癌患者外周纯化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0.3125μg/mL、0.625μg/mL、1.25μg/mL、2.5μg/mL、5μg/mL、10μg/mL )及地塞米松(1nmoL/L、10nmoL/L、100nmoL/L、200nmoL/L、500nmoL/L、1000nmoL/L)在不同时间点(24h、48h、72h)干预人肺腺癌A49/DDP 细胞及Th17细胞,通过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肺腺癌细胞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1nmoL/L~200nmoL/L时地塞米松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500~1000 nmoL/L的浓度范围内,地塞米松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并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 r=0.282, P<0.05);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逐渐增加,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0.3125~1.25μg/mL奥沙利铂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2.5~10μg/mL奥沙利铂以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当5μg/mL及10μg/mL奥沙利铂作用于肺腺癌A549细胞细胞72h后,抑制率分别为61.12±0.98%、63.67±0.18%,抑制作用相当( P>0.05)。连续给药24h、48h、72h后发现干预24h后即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组OD值明显低于单用组,即联合用药其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他单用组,且趋势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奥沙利铂联合用药能产生协同作用,抑制A549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化疗药物作用下角蛋白18(K18)磷酸化与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作用于HCT116细胞,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钙黄绿素-AM/碘化丙啶(Calcein-AM/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K18磷酸化表达水平;HCT116细胞分别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野生型K18和33、52丝氨酸(Ser33A、Ser52A)磷酸化位点突变的K18质粒后,用奥沙利铂处理,Annexin V-FITC/PI和Calcein-AM/PI法分析K18及其突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奥沙利铂可以使HCT116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而且凋亡比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经20、60、100 μmol/L奥沙利铂处理后,细胞较对照组均出现凋亡增加,依次为(15.6±3.1)%、(30.1±4.9)%和(62.6±6.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K18的Ser33、Ser52磷酸化水平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单纯质粒转染的各细胞组之间的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奥沙利铂处理后,Ser33A和Ser52A质粒转染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27.3±6.7)%和(31.2±8.1)%]明显低于GFP和K18质粒转染的细胞凋亡率[(40.5±4.8)%和(50.9±6.3)%,P<0.05],转染K18质粒组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高于GFP转染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r33A和Ser52A质粒转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18 Ser33和Ser52磷酸化水平随着细胞凋亡水平的增加而增加;K18过表达提高了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而抑制K18 Ser33和Ser52的磷酸化可以减少化疗药物作用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槐耳多糖(PST)通过调节Yes相关蛋白(YAP)/转录共激活因子PDZ结合基序(TAZ)信号通路对骨肉瘤(OS)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OS细胞系G292细胞分为G292组(未做任何处理的G292细胞)、L-PST组(1 μg/mL PST)、M-PST组(2.5 μg/mL PST)、H-PST组(5 μg/mL PST)、GA-017组(10 μmol/L YAP/TAZ信号通路激活剂GA-017处理G292细胞)、H-PST+GA-017组(5 μg/mL PST+10 μmol/L GA-017)。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G292细胞凋亡;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法检测G292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YAP/TAZ通路蛋白、EMT相关蛋白、凋亡蛋白水平。结果 PST抑制OS细胞系MG63、Saos-2、U20S、G292细胞活性,且G292细胞的A450最小,因此,以G292细胞为研究对象。与G292组相比,M-PST组、H-PST组G292细胞A450值、迁移率、侵袭数量以及vimentin、N-cadherin、Bcl-2、p-YAP/YAP、TAZ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E-cadherin、Bax、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GA-017组呈现相反的趋势(P<0.05),而L-PST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GA-017削弱了H-PST对G292细胞恶性行为的抑制作用。结论 PST可能通过抑制YAP/TAZ信号通路来抑制OS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热疗分别联合三代铂类药物即顺铂(DDP)、卡铂(CBP)、奥沙利铂(OXA)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KOV3细胞采用热疗(42 ℃)或常温(37 ℃)联合不同浓度的DDP(终浓度分别为0、1.25、2.5、5.0、10.0、20.0 μg/mL)、CBP及OXA(终浓度均为0、2.5、5.0、10.0、20.0、40.0 μg/mL)处理, MTT法检测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SKOV3细胞经相应处理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 ERCC1)、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变化。结果 DDP、CBP、OXA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增殖呈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42 ℃热疗能增强铂类药物对SKOV3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 DDP、CBP、OXA对卵巢癌细胞株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271±0.096) μg/mL、(37.609±0.779)μg/mL、(28.328±0.698) μg/mL,42 ℃热疗联合上述铂类药物后IC50分别为(2.075±0.244) μg/mL、(19.591±0.453) μg/mL、(19.089±0.424) μg/mL,增敏倍数分别为2.075±0.244、1.92±0.044、1.484±0.039(P<0.05),其中对DDP的增敏效果最显著;在三代铂类药物中,热疗均能下调ERCC1 mRNA的表达(P<0.05),且CBP下调最显著;热疗联合CBP、OXA作用于SKOV3时均能下调Survivin mRNA的表达(P<0.05),其中OXA组更显著,但DDP联合热疗对Survivin mRNA表达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疗联合三代铂类药物能增强铂类药物对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加肿瘤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其增敏机制可能与下调ERCC1 mRNA和Survivin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urvivin特异性siRNA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和对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将Survivin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pgsiRNA-Survivin转染HCT116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 time-PCR方法检测细胞Survivin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MTT法检测干扰Survivin后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结果 pgsiRNA-Survivin转染HCT116细胞48 h后,细胞的Survivin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导致了HCT116细胞G2/M期阻滞;pgsiRNA-Survivin转染组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显著性增强。结论 Survivin特异性siRNA能显著沉默HCT116细胞Survivin基因,抑制细胞增殖,并增强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小檗碱通过自噬依赖性凋亡发挥抗结直肠功效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使用HCT116细胞和移植瘤模型小鼠进行小檗碱抗肿瘤药效和可能作用机制的研究。体外研究中, 通过利用CCK8实验评价小檗碱对结直肠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使用细胞克隆实验评价小檗碱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同时借助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法对小檗碱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作用进行研究。透射电镜和mCherry-GFP-LC3B腺病毒转染细胞用于检测细胞内自噬流变化。通过对小鼠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TUNEL染色, 评价小檗碱体内抗结直肠癌作用。  结果  体外研究结果表明, 小檗碱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活力, 诱导细胞凋亡, 同时提高细胞内LC3B水平。使用自噬抑制剂3-MA、CQ和BafA1进行干预, 自噬抑制剂能够促进HCT116细胞生长, 抵消小檗碱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作用。雷帕霉素增强小檗碱上调HCT116细胞中LC3B水平的作用, 同时Z-VAD-FMK或ATG siRNA能够废除小檗碱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在体研究结果表明, 小檗碱能够降低肿瘤体积和重量, 引起肿瘤组织发生凋亡。进一步的体内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小檗碱显著抑制p-mTOR表达, 同时显著上调ATG5、ATG7、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8表达。  结论  小檗碱能够通过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自噬, 促进其发生caspase依赖性凋亡, 进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结肠癌细胞系中miR-200a对高转移细胞系Lovo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种结肠癌细胞系
HCT116、HT29, LS174T、SW480、SW620和Lovo中miR-200a的表达水平,在高转移细胞系Lovo中瞬时转染miR-200a mimics
使其高表达miR-200a,检测高表达miR-200a后Lovo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同质黏附能力和凋亡等情况的变化。结果miR-200a
在6种细胞系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其中具有高转移潜能的Lovo中表达最低,成瘤但不转移的细胞系HCT116表达最高。在Lovo
细胞高表达miR-200a后,Lov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同质黏附能力增强且凋亡增加。结论miR-200a在结肠
癌细胞系中表达失常,其作用可能与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关,高表达miR-200a 能抑制Lovo细胞增殖和迁移、增强细胞
间黏附能力、促进凋亡,其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大黄素促进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CCK8法检测大黄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计算出IC50。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荧光探针DCF-DA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p-ERK1/2、ERK1/2和c-Myc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大黄素抑制HCT116细胞的活力,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大黄素将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P<0.05),并且能够明显诱导ROS的产生(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引起Bax/Bcl-2表达的上调,p-ERK1/2和c-Myc表达的降低(P<0.05)。结论 大黄素可以通过上调Bax/Bcl-2,下调c-Myc和p-ERK/ERK的表达从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和增加ROS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JS-K 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 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JS-K 处理 HCT116 细胞48 h 后,采用MTS 法检测JS-K 对HCT116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PI 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 JS-K 对HCT116 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 V-FITC/PI 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JS-K 对HCT116 细胞凋亡的 影响;Texas Red-X 鬼笔环肽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形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cl-2 家族基 因mRNA 表达。结果 JS-K 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 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 <0.05)。 JS-K 诱导HCT116 细胞被阻滞在G2/M 期(P <0.05)。JS-K 可致HCT116 细胞发生晚期凋亡(P <0.05)。 JS-K 可改变HCT116 细胞骨架形态、微丝结构与分布。随着JS-K 浓度增加,促凋亡基因Bax、Bik、Bim、 Puma mRNA 相对表达量上调,抗凋亡基因Mcl-1 mRNA 相对表达量下调(P <0.05)。结论 JS-K 对人结肠 癌HCT116 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调节Bcl-2 家族基因表达,阻滞细胞G2/M 期,促进细胞发生晚 期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GSTP1在不同阶段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查找可能对GSTP1表达产生调控作用的微小分子RNA(miR)及其对结肠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分析检测GSTP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构建载体pcDNA3.1GSTP1并转染到培养的人类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中,检测细胞的凋亡率与活性水平;利用TargetScan 和MicroCosm Targets程序分析GSTP1的3′UTR序列并查找能够结合GSTP1的miR,构建载体pGL3GSTP13′UTR,共转染该miR与pGL3GSTP13′UTR到人类肾脏上皮细胞系HEK293中,荧光素酶报告分析验证该miR对GSTP1表达的靶向调控作用;转染该miR到HCT116中,检测GSTP1表达水平与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共转染该miR与pcDNA3.1GSTP1到HCT116中,检测细胞的ROS水平与活性水平。结果 GSTP1在不同阶段结肠癌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均上升,在低营养环境下,高表达GSTP1的HCT116细胞凋亡率下降,细胞活性上升。而miR133b在GSTP1的3′UTR序列区域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在转录后水平下调GSTP1的表达。在低营养环境下,过表达miR133b的HCT116细胞活性水平显著下降,ROS水平显著上升;在正常营养环境下,高表达miR133b无显著影响。此外,在低营养环境下,过表达miR133b的HCT116细胞同时过表达GSTP1,则细胞活性水平下降程度和ROS水平上升程度均减小。结论 低营养环境下miR133b能够通过对GSTP1的抑制作用削弱结肠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尼洛替尼和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阐明酪氨酸 激酶抑制剂(TKI)抑制白血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在线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下载表达谱数据集GSE19567, 利用BRB-ArrayTools 软件进行质量控制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 ),然后分别对差异基因进行GO 功能 富集分析、KEGG 通路富集分析、pathway 互作网络和基因互作网络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差异基因519 个, 其中177 个上调表达,342 个下调表达。GO 富集分析发现DEGs 主要涉及小分子代谢、血液凝固、转录调控、 细胞增殖与凋亡调控等生物过程,发挥的分子功能集中在蛋白结合、蛋白二聚化、序列特异性DNA 结合和 ATP 结合等。KEGG 富集分析发现代谢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Jak-STAT 信号通路和HIF-1 信号通路 等pathway 显著富集。网络分析挖掘出的核心基因有SHMT 2、CBS 、CTH 、HK 2,核心pathway 包括MAPK 信号通路、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结论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影响了CML 细胞代谢通路和信号转导通路的相 关基因,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凋亡等机制抑制白血病,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hutch,THHta)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THHta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倒置及荧光显微镜观察THHta作用后HCT116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THHta对HCT116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olt检测凋亡相关caspase-3及PARP蛋白表达.结果 THHLa能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剂量和时间呈依赖关系.THHta作用HCT116细胞48、72 h的IC_(50)值小于20 μg/ml.THHta(10μg/ml)能诱导HCT116细胞G_0/G_1期比例增加及细胞凋亡,caspase-3活化及PARP蛋白剪切显著增强.结论 THHta能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并可诱导HCT116细胞G_0/G_1期阻滞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槲寄生对人大肠癌HCT116细胞细胞周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孟  林蕾  王少敏  倪曙民  吴骁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0):780-781,784
目的探讨槲寄生对人大肠癌HCT116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槲寄生对HCT116增殖的影响,瑞特-姬姆萨染色和吖啶橙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槲寄生对HCT116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显微镜下肿瘤细胞体积缩小,核染色质固缩,部分发生核偏位,并使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周期阻止在G2/M期。结论槲寄生对HCT116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预知子提取物增敏奥沙利铂(OXA)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为减少OXA毒副作用发生的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将预知子乙酸乙酯萃取成分进行中压柱层析分离,并进行抗肿瘤药效筛选,获取活性部位B14,并进一步分离和鉴定该活性部位成分;运用MTT法检测B14、OXA及二者联用对HCT116的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原分支酶1(GBE1)在缺氧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对肺癌缺氧耐受的意义,并探讨其影响肺癌凋亡的机制.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下载含20例缺氧肺癌和常氧肺癌组织基因芯片的数据,结合GCBI平台,筛选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体外培养A549细胞,敲降或高表达GBE1,缺氧处理后,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20例肺癌标本中,差异基因共206个,GBE1为差异最显著,GO及KEGG通路分析后发现差异基因涉及细胞周期、细胞代谢等多个通路;A549细胞缺氧处理后GBE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敲降GBE1能显著增强A549细胞缺氧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高表达GBE1能够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结论 GBE11可能是潜在的造成肺癌缺氧耐受的分子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缺氧耐受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