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在计算机辅助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下,应用游离腓骨瓣修复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5例复发性成釉细胞瘤患者CT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虚拟手术,通过确定腓骨瓣大小及位置,制作个体化模型及模块,预制重建钛板,指导手术完成. 结果 全部手术成功,病灶组织按计划准确切除,术中腓骨瓣制备准确,误差(0.23 ±2.10)mm,术后腓骨瓣全部成活,平均随访12.8个月,患者咬合关系良好,面容恢复理想. 结论 应用计算机辅助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简化手术过程,节省手术时间,精确修复,提高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吻合血管的腓骨瓣移植一期重建双侧下颌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i JS  Chen WL  Pan CB  Wang JG  Chen SW  Huan HZ  Yang ZH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8):1139-1141
目的探讨下颌骨巨大肿瘤截骨切除后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一期重建双侧下颌骨方法和疗效。方法2000年7月至2002年10月,分别对波及双侧下颌骨的4例巨大成釉细胞瘤、2例牙龈癌施行截骨切除,手术造成跨中线的双侧下颌骨巨大缺损。根据下颌骨缺损的特点,以腓动静脉为血管蒂切取腓骨肌(皮)瓣,经截骨塑形后,用微形钛板将移植骨与双侧下颌骨残端坚固内固定,腓动、静脉与颈部小血管吻合,形成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一期重建双侧下颌骨。结果6例移植腓骨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面下部外形恢复良好,移植腓骨与上颌骨相对位置正常,接受活动义齿修复后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均较满意。结论腓骨复合组织瓣节段性的骨膜供血和骨髓滋养动脉的双重供血特点十分适合塑造成下颌骨的弓状形态,是修复下颌骨巨大肿瘤导致的跨中线双侧下颌骨巨大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的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带肌袖和不带肌袖的游离腓骨(肌)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手术切除后的骨缺损,以皮岛修复瘘周软组织缺损,记录腓骨截骨、组织瓣存活情况,供区、受区并发症,术后张口度和余留牙咬合情况,对颌面部外形和功能重建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3~16个月,4例带肌袖腓骨肌皮瓣、5例不带肌袖腓骨皮瓣重建下颌骨缺损均获成功。下颌骨截骨长度6、0~17.0cm,切取腓骨长度8.6~17.0cm。腓骨截成三段2例,二段5例,截成二段后折叠2例。无1例发生严重供区或受区并发症。所有病例外形恢复良好,双侧下颌角处于同一平面,无中线偏斜,开口度2.5~3.3cm,余留牙咬合正常。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满意。结论 游离腓骨(肌)皮瓣存活率高,外形和功能恢复好,适合于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的即刻重建。  相似文献   

4.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既影响面部美观,又导致功能障碍,即刻修复重建可恢复咬合功能、面部形态。临床上常用钛重建板联合自体游离骨修复下颌骨缺损,或钛重建板单独修复暂时无法即刻植骨的下颌骨缺损病例,但由于各种原囚造成的并发症甚至失败也不少。2004~2011年,笔者运用钛重建板或联合自体骨即刻重建下颌骨42例,其中有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下颌骨肿瘤切除后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16例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行下颌骨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下颌骨的缺损,所采用腓骨肌皮瓣的设计,复合组织瓣的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16患者游离腓骨肌皮瓣成活率100%.结论 血管化的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骨愈合快、成活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保留下颌骨下缘的成釉细胞瘤游离髂骨移植重建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采用保留下颌骨下缘,游离髂骨移植重建板固定,术后追踪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术后面型无明显改变,移植骨与下颌骨结合良好,未出现病理性骨折,下颌骨高度恢复良好;坚持追踪随访,无复发;术后采用活动义齿或种植义齿修复咬合,咀嚼功能良好。结论:保留下颌骨下缘的成釉细胞瘤游离髂骨移植重建板固定,术后患者面容畸形影响较小,利于咀嚼功能修复,不增加肿瘤的复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重建钛板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3月至2009年4月笔者收治的90例下颌骨缺损患者,采取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后即刻重建钛板进行修复.结果 本组90例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66例患者伤口愈后良好,患者面形恢复基本满意,张口度、咬牙 合关系基本正常;2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8例感染,9例螺钉松动,4例钛板浅化外露,3例钛板折裂),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 下颌重建钛板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是一种简单、实用、效果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4种方法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观察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患者80例进行修复,方法包括单纯重建钛板修复、钛板加软组织瓣修复、钛板加游离髂骨修复、钛板加血管化游离腓骨修复,术后定期复查,对面部外形、咬合关系、颞颌关节功能,开口度,并发症进行回访评价. 结果 术后3个月~2年随访,在80例中,72例愈合良好,较好的恢复了下颌骨的连续性及功能,2例发生金属外露,1例发生口内瘘,1例发生骨瓣缺血坏死且肿瘤复发,2例钛板折断,2例螺钉松动. 结论 4种方法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各有其适应证,应根据患者不同要求和下颌骨缺损情况选择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下颌骨肿瘤及外伤致大面积软硬组织缺损,并行自体游离腓骨肌皮岛重建下颌骨及修复口腔内缺损的软组织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3月~2014年3月15例下颌骨肿瘤及外伤后大面积软硬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显微吻合微血管的方法,移植游离腓骨,修复大面积缺损的下颌骨及口腔内的软组织。术后1、3、6个月观察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及术后下颌骨的恢复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移植腓骨瓣成活,以上15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面部及下颌外形、咬合情况良好,术区踝关节未出现不稳定情况,语言、咀嚼、吞咽功能恢复正常,供区愈合良好,行走正常。但2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跑步时,下肢疼痛及平衡困难症状,6个月后逐渐改善并恢复相关功能。15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全口义齿修复治疗,修复效果可,恢复良好咬合功能及咀嚼功能,未出现颞颌关节紊乱情况。结论:应用自体游离腓骨肌皮岛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及恢复患者面部外观及口腔重要生理功能方面都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与钛板联合即刻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的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2001年11月~2003年2月,对32例口腔癌根治术后下颌骨缺损患者,其中11例下颌牙龈癌行龈颌颈联合根治术,13例舌癌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4例口底癌行口底颌颈联合根治术,4例颊粘膜癌行颊颌颈联合根治术。术后遗留下颌骨缺损长度4~12 cm,邻近软组织缺损范围5.5 cm×7.6 cm~8.2 cm×10.5 cm,采用大小为6 cm×7 cm~9 cm×10 cm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与钛板即刻修复。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修复效果。结果术后肌皮瓣29例全部成活,3例有小部分皮岛坏死。均获随访2~19个月,27例面部外形基本满意,5例呈轻度不对称畸形;余留的上下颌牙咬牙合关系、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张口度2.7~3.4 cm;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颞颌关节疾病。结论胸大肌肌皮瓣与钛板联合应用是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伴较多软组织缺损和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3D打印数字化导板技术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及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予以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及功能重建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 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和观察组(采用3D打印数字化导板技术辅助下腓骨 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修复精准度、修复满意 度、生活质量(UW-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 组,术后3个月张口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髁突平均位移、下颌角平均位移、颏部平均位 移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观满意度、咀嚼满意度、发音满意度、咬合关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UW-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数字化导板技术的应用 为腓骨肌皮瓣修复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用于下颌骨各种良性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及功能重建中 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优化手术指标,提高下颌骨修复精准性,恢复面部美观,改善咀嚼与发音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芳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8):1227-1229
目的:总结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对25例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行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所采用腓骨肌皮瓣的设计,复合组织瓣的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5例患者游离腓骨肌皮瓣成活率100%,最长的腓骨为16cm,分为三段者3例,两段者20例。结论:血管化的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骨愈合快、塑形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在数字化外科技术指导下,应用游离腓骨瓣修复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收集21例患者相关区域的CT资料,数字重建下颌骨三维立体图形,模拟病变切除,并利用镜像技术进行腓骨的分段成角塑性。通过快速打印技术获得头模,进行钛板预成型,指导手术完成。结果全部手术成功,病灶组织按计划准确切除,术中腓骨瓣制备准确,术后腓骨瓣全部成活,患者咬合关系良好,面容恢复理想。结论应用数字化外科技术可以简化手术过程,节省手术时间,精确修复,提高游离腓骨瓣修复颌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颌面部手术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4.
骨肌皮瓣修下颌骨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肌皮瓣是肌肉、皮肤、骨骼的复合组织瓣 ,它以其带血管的自供骨优势在临床上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旋髂深动脉供血的髂骨移植和腓动脉供血的腓骨移植[1] 。 1 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1 1月 ,我们对下颌骨病变病人 1 5例采用骨肌皮瓣修复 ,护理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 5例 ,男 1 1例、女 4例 ,年龄 2 0~ 50岁 ,平均 36.0岁。其中下颌骨造釉细胞瘤 9例 ,下颌骨囊肿 3例 ,下颌骨恶性肿瘤 3例。 9例采用髂骨肌瓣 ,6例为腓骨肌瓣修复缺损。全部病例骨肌瓣存活 ,术后外形理想 ,牙合关系恢复满意 ,供区切口 期愈合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下颌重建钛板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下颌骨部分切除后术中钛板即刻重建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2例术后半年内死于恶性肿瘤转移,1例因肿瘤复发而再次手术,1例放射性骨髓炎术后伤口延期愈合,其余均愈后良好,患者面形恢复满意,保存了部分咀嚼功能。结论下颌重建钛板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是一种简单实用,效果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定向两次牵引成骨术在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6例因肿瘤术后致下颌骨缺损患者,先牵引下颌骨体部,再牵引下颌骨升支部.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外形恢复良好,局部成骨满意,无感染等并发症.下颌骨最大体部单侧牵引幅度为5.5 cm,平均5.2 cm,升支部最大4.2 cm,平均3.4 cm.咬合及张口度恢复良好.结论 定向两次牵引成骨术用于修复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并可避免植骨及由此带来的供、受区并发症,效果稳定可靠;缺点是整个治疗时间长,需3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钛网、重建钢板及背阔肌带蒂肌皮瓣,修复上胸壁乳腺肉瘤样癌切除后巨大缺损1例,观察术后早期效果。方法于2006年2月收治1例56岁女性上胸壁乳腺肉瘤样癌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缺损约20cm×15cm,钛网覆盖胸壁缺损,重建钢板连接双侧锁骨残端,右侧背阔肌带蒂肌皮瓣约20cm×15cm移位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患者术后3d脱呼吸机,反常呼吸较明显。2周皮瓣血运稳定后,用胸带固定胸廓,反常呼吸渐消失,皮瓣血供良好。复查胸片,钛网及重建钢板位置良好。术后1个月转入肿瘤科化疗。随访3个月,局部及全身无不适;双肩活动度前屈90°,外展90°;肿瘤未见复发。结论胸壁巨大缺损重建时应选择质地较硬的材料,重建钢板维持双侧锁骨的解剖位置,肩关节功能恢复好,背阔肌带蒂肌皮瓣可适当扩大切取。  相似文献   

18.
下颌骨重建应同时恢复功能和外形,并根据缺损的原因、部位、范围和类型选择重建方法。血管化骨移植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下颌骨重建方法,腓骨是最常用的供区,腓骨肌皮瓣平行折叠能够克服单层腓骨重建下颌骨后高度不足的问题。应用虚拟手术计划和术中导航辅助下颌骨重建,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创伤、降低了供区并发症,也提高了下颌骨重建的精确性;而口内入路手术和口内显微血管吻合则将推动下颌骨重建向微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应用游离腓骨组织瓣修复口腔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骨组织瓣修复口腔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游离腓骨组织瓣修复口腔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的临床资料15例。其中下颌骨造釉细胞瘤5例,下颌骨纤维肉瘤2例。颌下腺腺样囊性癌3例,颌下腺粘液表皮样癌2例,口底黏膜高分化鳞癌3例。单纯腓骨骨瓣修复10例,腓骨骨皮瓣修复5例。结果14例腓骨瓣成活,生长良好,1例腓骨骨皮瓣因术后发生血循环危象,经抢救无效而坏死。结论游离腓骨组织瓣修复口腔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可较好地恢复容貌和口腔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移植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患者下颌骨缺损8例,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进行缺损修复,根据缺损大小用线锯切取长为7~ 15cm的腓骨块、塑形,先固定骨块,再吻合血管.观察修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8例移植骨瓣成活良好,术后未见明显血肿、积液等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5年,面部外形、健侧咬合情况良好,语言、咀嚼、吞咽功能恢复正常,供区愈合良好,行走正常,未出现踝关节不稳定情况. 结论 应用游离腓骨修复下颌骨缺损,在恢复患者面部外观及口腔重要生理功能方面都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