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鼻内窥镜手术对泡状中鼻甲的处理方法及疗效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处理泡状中鼻甲的方法及其同预后的关系。方法:10例1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泡状中鼻甲患者在鼻内窥镜手术时,6例双侧病变者单侧行泡状中鼻甲外侧半切除术。对侧行泡状中鼻甲成形术,另外4例单侧泡状中鼻甲者均行中鼻甲成形术。观察两种处理方法术后创面上皮化完成时间及粘连情况。结果:术后创面上皮化完成时间:中鼻甲成形处理侧为6-16周,平均12周,单纯中鼻甲外侧半切除侧为16-28周,平均21周,两组间上皮化时间差异显著(P<0.01);术腔粘连情况:中鼻甲成形处理侧无1例发生粘连,未成形侧有1例发生粘连。结论:鼻内窥镜手术中泡状中鼻甲行成形处理,可以防止术腔粘连,缩短术后上皮化完成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保留或切除病变中鼻甲对术后筛窦术腔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伴中鼻甲病变的慢性一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3例,观察中鼻甲切除组35例和中鼻甲保留组38例的术后筛窦术腔闭塞的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保留组患者的中鼻甲大小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的29例(76%)。中鼻甲保留组和切除组筛窦术腔闭塞率分别为7.9%和37%(P<05)。筛窦术腔闭塞的病变中鼻甲主要为息肉形成型。结论: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对病变中鼻甲作适当处理后予以保留有利于筛窦术腔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处理泡状中鼻甲的方法及其同预后的关系。方法 18例双侧病变者一侧行泡状中鼻甲外侧半切除术,对侧行泡状中鼻甲压榨术,另外24例单侧泡状中鼻甲者均行泡状中鼻甲压榨术。观察两种处理方法术后创面上皮化完成时间及中鼻道敞开情况。结果术后创面上皮化完成时间:单纯中鼻甲外侧半切除侧为15~29周,4例中鼻甲粘连。压榨法保留了中鼻甲黏膜,无需经历上皮化过程,0.5 a后观察中鼻道,均敞开较好,无粘连。结论鼻内镜手术中泡状中鼻甲行压榨处理,操作简单,无明显出血,保护中鼻甲黏膜,加速术后鼻腔黏膜恢复,防止鼻腔粘连。  相似文献   

4.
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粘连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防止术腔粘连的方法和处理意见。方法:分析63 例(120 侧) 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而接受内镜鼻窦手术的13 例(23 侧),手术半年后仍存在术腔粘连的临床资料。结果:中鼻甲有病变、临床分型分期为2型以上,为中鼻甲- 上颌骨额突- 鼻中隔结构关系为拥挤型者容易发生术腔粘连。结论:防止和处理术腔粘连的方法是:(1) 对异常中鼻甲( 息肉样变、解剖异常) 必须作大部切除;(2) 中鼻甲- 上颌骨额突- 鼻中隔结构关系为拥挤型者均须切除中鼻甲的前缘和下缘;(3) 术腔填塞纱条避免过紧;(4) 分离切除粘连的疤痕组织,增加粘连组织间的距离,以防粘连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5.
鼻内窥镜手术中避免窥口鼻道复合体粘连和闭塞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中窥口鼻道复合体粘连和闭塞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本科完成的鼻内窥镜手术266例511例,进行随访检查,重点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粘连和闭塞的情况。结果:术后出现术腔粘连124侧,其中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106侧,中鼻甲与下鼻甲粘连65例;发现术腔闭塞62例。结论:窦口鼻道复合体粘连和闭塞的主要原因是钩突切除不完整、过份强调保留病变的中鼻甲和过多地损伤中鼻甲基板以及术后未能在鼻内窥镜下及时清除术腔复发的病变组织。  相似文献   

6.
内窥镜技术主要用于鼻腔和鼻窦外科手术,使鼻道窦口复合体开放、病变得到彻底清除、窦口保持通畅,且保留生理功能.患者鼻腔解剖结构、病变范围、术中切除范围及术后处理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术后术腔转归及病变预后.因此,是否能够妥善处理中鼻甲与术后疗效密切相关.现将6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时鼻甲处理与术后粘连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技术主要用于鼻腔和鼻窦外科手术,使鼻道窦口复合体开放、病变得到彻底清除、窦口保持通畅,且保留生理功能.患者鼻腔解剖结构、病变范围、术中切除范围及术后处理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术后术腔转归及病变预后.因此,是否能够妥善处理中鼻甲与术后疗效密切相关.现将6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时鼻甲处理与术后粘连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鼻甲在鼻腔通气引流中的生理作用,过度手术可能会带来术后中鼻道粘膜创伤造成粘连而形成一系列不良后果,故内窥镜鼻窦手术如何正确处理中鼻甲成为一个难题。本文对80例有不同程度粘膜病变的中鼻甲患者作鼻内窥镜手术处理后的病人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0例鼻内窥镜手术中,男 52例,女28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6岁,均为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 方法 80例均用电动切吸器完成鼻窦及鼻息肉手术。其中58例作中鼻甲保留或大部分保留。术中切除中鼻甲外侧面病变粘膜及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应用生物蛋白海绵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80侧)接受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I型三期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分别应用凡士林纱条+生物蛋白海绵和凡士林纱条填塞术腔,比较术后疼痛程度、抽取时鼻腔出血情况以及鼻腔黏膜的转归时间。结果凡士林纱条组疼痛程度和抽取填塞物后鼻腔创面出血〉5 ml均高于凡士林纱条+生物蛋白海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上皮化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应用凡士林纱条+生物蛋白海绵填塞术腔,虽然上皮化时间无明显提高,但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抽取填塞物时的出血。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后术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张炜  范崇盛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4):422-423,429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鼻窦炎临床治愈率的措施。方法观察288例(523侧)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后术腔的变化及处理。结果87.2%术腔在术后2周清洁,92.4%术腔经过综合治疗后在24周内完全上皮化,其中66.%在16周内完全上皮化。结论总结各阶段术腔出现情况及处理办法,表明建立一整套严格的随访制度,对提高疾病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