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隐性骶裂性遗尿5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君芳 《中国针灸》1995,15(5):17-18
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隐性骶裂性遗尿51例疗效观察李君芳(首都儿科研究所中医科,北京100020)主题词脊柱裂,隐性/穴位疗法,遗尿/穴位疗法,耳穴贴压隐性骶椎裂多无临床症状,只部分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其中夜间遗尿较为多见。笔者1993年9月~19...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遗尿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针刺治疗遗尿症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9例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21岁,平均6.7岁。每周尿床在2次以上;病程最短1.5个月,最长2年,平均4.3个月。其中脊椎裂或隐性脊椎裂者12例,占30.8%。……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辨证运用点穴、艾灸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先天性隐性骶椎裂所致小儿遗尿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案1:患者,女,9岁,2015年5月8日来我诊所诊治。其母代诉:自幼患先天性隐性骶椎裂,每晚均尿床,已数年,智力减退,用甲氯芬酯、奥昔布宁和麻黄素等药物治疗(具体用量不详),无好转。自述睡眠中不自觉地排尿。患儿面色白,腰膝酸软,身体乏力,肢冷恶寒,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肾气不固,膀胱  相似文献   

4.
腰骶部骨骼发育异常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隐性骶裂等病。其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 ,下肢牵涉痛或放射痛。笔者自 1 998年以来采用针刺、推拿综合治疗本病 93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93例中男性 5 4例 ,女性 39例 ;年龄 2 9~ 70岁 ;病程 1 0天~ 2年。其中腰椎骶化者 2 8例 ,骶椎腰化者 31例 ,隐性骶裂者 34例。治疗方法针刺取穴肾俞、大肠俞、上?、次?、秩边 ,均取双侧。针刺得气后 ,对肾俞采用提插捻转补法 ,其余穴位施以平补平泻。并在次?与大肠俞穴连接G680 5电针综合治疗机施以电针刺激 ,采用连续波 ,电流强…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尿亦称"遗溺"、"尿床",是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常见病.一般是指在5~15岁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在夜里睡后尿床,一夜数次或数夜一次.本病在临床上没有排尿困难或剩余尿,小便检查正常,排除外伤、肿瘤或其他内科疾病所致遗尿,部分患儿有隐性骶椎裂.  相似文献   

6.
遗尿亦称“遗溺”、“尿床”,是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常见病。一般是指在5~15岁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在夜里睡后尿床,一夜数次或数夜一次。本病在临床上没有排尿困难或剩余尿,小便检查正常,排除外伤、肿瘤或其他内科疾病所致遗尿,部分患儿有隐性骶椎裂。  相似文献   

7.
小儿遗尿为儿科常见病 ,自 1999年 2月~ 2 0 0 2年 3月。笔者采用补肾温阳 ,调节膀胱气机 ,缓上紧下之法 ,标本同治 ,自拟止遗汤治疗小儿遗尿症 36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 ,男 2 2例 ,女 14例 ;年龄最大 12岁 ,最小的 6岁 ,平均年龄 9岁 ;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7年 ;均为夜间不自主遗尿 ,轻者隔日尿床 1次 ,重者每夜 1~ 2次 ;经检查 ,排除隐性骶裂、脊柱裂等器质性病变 ;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益智仁 10~ 15g ,桑螵蛸 15~ 30g ,补骨脂 10~ 12g ,麻黄 3~ 6g ,石菖蒲…  相似文献   

8.
制溺穴埋针治疗遗尿症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以来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埋针治疗36例遗尿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4例,女1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21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18年。均经拍摄腰骶X线片,隐性骶裂8例,先天性脊柱发育不全1例,其余未见...  相似文献   

9.
小儿遗尿是年满3周岁具有正常排尿功能的儿童,在睡眠时不能自行控制而排尿者(排除器质性病变,先天畸形,隐性骶柱裂等).轻者数夜1次,重者每夜1次或一夜数次.笔者近几年来,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遗尿3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科应用推拿手法结合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4例,疗效较为突出,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8例;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65岁;其中18例从事重体力工作,11例有腰部损伤史,5例腰痛原因不明。诊断要点:①腰骶部有劳损史或腰椎有先天性解剖异常者,如腰椎骶化、隐性裂等。②患者腰骶一侧或两侧疼痛,反复发作,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加重。③检查时脊柱外观一般正常,一侧或两侧骶棘肌、髂骨脊后部或  相似文献   

11.
徐光耀 《广西中医药》1991,14(4):175-177
<正> 腰骶椎变异大多为先天发育障碍所致,常见有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脊柱隐性裂,腰骶关节面两侧不对称、腰椎椎弓峡部不连和腰椎数、骶椎数缺如或增多等。因为是先天病变,部分临床工作者便以为无法治疗,放弃治疗权利,而另部分临床工作者虽认为可以治疗,但由于对以上病变所致腰痛的机理认识不足,难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为寻求和提高疗效,笔者不顾浅薄,从复习有关解剖知识着手,运用力学分析,试对腰骶椎变异所致腰痛的原因作一初步探讨,并解释有关推拿手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藏毛窦是位于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形成的一种慢性窦道,以骶尾部出现浅表脓肿为典型症状,现将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断与治疗简述如下。1病因  相似文献   

13.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遗尿症120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遗尿亦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笔者在黄瑾明教授指导下,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遗尿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6岁以上男孩、5岁以上女孩,每周尿床超过5晚的患儿。治疗前拍腰骰椎正侧位片,检查有否能推隐裂,检查尿常规正常者。治疗前1周停用一切其它治疗。12O例,男78例,女42例;最大年龄13岁,最小5岁,平均年龄75岁;伴骰椎隐裂者22例;下元虚寒型87例,脾肺气虚型33例。治疗方法选穴:主穴下关元、三阴交、百会。肾气不足,下元虚寒者加膀优三穴、大椎、肾俞、长…  相似文献   

14.
通督法即通过针刺督脉有关穴位,以振奋肾阳,提高膀胱气化功能,而治疗督脉、肾脏及大脑疾病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治儿童遗尿症52例,收效颇佳。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最大17岁,最小4岁,平均7.8岁。均经检查除外隐性骶裂、脊柱裂以及女性输尿管开口异位的患者,遗尿均于夜晚睡中发作,一般2~3次,其中3例于午睡中也出现遗尿。  相似文献   

15.
电针治疗腰骶关节损伤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骶关节损伤是引起腰骶部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临床表现为腰骶部疼痛 ,活动受限 ,站立或坐久后腰痛加重 ,少数患者伴下肢后外侧放射性疼痛。笔者自 1989年以来 ,采用电针治疗腰骶关节损伤 5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4 2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56岁 ,其中 2 0~ 4 9岁 37例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5年。工人 2 6例 ,运动员 14例 ,教师 6例 ,职员 4例 ,体力劳动者占大多数。本组病例均有外伤史 ,其中伴有先天性畸形 6例 :隐性脊椎裂 2例 ,峡部不连1例 ,腰椎骶化 2例 ,…  相似文献   

16.
小儿遗尿又称小儿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熟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1].遗尿的患儿多伴有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或每夜几次.祖国医学认为遗尿多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较为多见.遗尿症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国外有研究证明,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现代医学通过X线影像诊断,发现部分遗尿与隐性脊柱裂有关,有些学者认为,遗尿症的孩子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尿量增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儿遗尿日渐增多,笔者临床治疗小儿遗尿病症时多采用下列3种外治法.  相似文献   

17.
答:尿床与遗尿之间既有相同,又有区别,且不可局限在同一种病,遗尿是指小便自出而失去控制,既有可能出现在睡眠时,也有可能出现在非睡眠时,而尿床则往往是专指睡中小便不能自主控制而自出。《幼幼集成·小便不利证治》曰:“小便自出而不禁者,谓之遗尿;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尿床虽然少见,但治疗则比较难。若是3岁以内的儿童偶尔出现尿床,随着年龄增长,则会自行痊愈,一般不需要治疗。若是3岁以上的儿童或成年人,在熟睡眠时不能自主控制而经常出现尿床,则必须进行治疗。笔者体会,治疗尿床既用内服药,又用外用药,是比较理…  相似文献   

18.
脊椎裂合并尿便失禁是由于胚胎期脊椎和原始神经管发育不全所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合并尿便失禁的脊椎裂,多为骶椎裂,也有的合并腰椎裂。临床上可分为显性裂与隐性裂。凡骨裂处有脊髓脊膜膨出者为显性裂,无膨出者为隐性裂。主要表现为尿失禁、便失  相似文献   

19.
针刺推拿治疗遗尿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尿是指5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不自主地排尿,又称“尿床”。针灸推拿确有其独到之处。现将资料较全的56例病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31例,女25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23岁。腰骶椎隐裂者17例。下元虚寒36例,肺脾气虚11例,肝经湿热9例。重度20例,中度32例,轻度4例。治疗方法在运用针灸推拿的治疗过程中,停止一切内服、外用中西药物。治则以固涩止遗为主,针刺三阴交、膀胱俞,留针10min。擦腰骶部,以热为度。下元虚寒者,兼温肾固涩,加补肾水100次,揉丹田3min,按揉肾俞50次。肺脾气虚者,兼…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厂有位青工,腰痛已有四年之久,经医院检查,确诊为隐性脊椎裂。医生说这种病无法治疗,烦请贵刊介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