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范晓东  赵新国  张敬堂 《安徽医药》2016,37(8):1026-1028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的年龄≥75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FNA内固定组与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18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85.3±15.5)min vs(69.5±15.3)min]、下地负重时间[(11±3.3)周 vs(5±1.2)周]及术后ADL评分[(70.3±3.1)分 vs(8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出血量[(79±15.9)mL vs(80.1±10.7)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 vs 16.67%)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5.7% vs 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及PFNA都是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手术方案,但股骨头置换手术较PFNA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符合关节部位快速康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梅  祖大玲  黄敏 《安徽医药》2016,37(8):1041-104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用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及优质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7.02±2.51)d vs(11.01±4.33)d、10.53% vs 30.00%、(5 423.13±301.38)元 vs(6 287.38±467.23)元、94.74% vs 7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杨秀娟  周芳 《安徽医药》2018,39(4):408-411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现状,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1 6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SSI组(66例)和非SSI组(1632例)。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SSI情况,筛查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切口分类、手术时间、是否输血、术前预防性用药情况等高危因素。结果 SSI组平均年龄(62.1±13.7)岁,平均手术时间(186.4±86.3)min,高于非SSI组的(42.7±18.5)岁和(132.7±66.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SI感染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高于无糖尿病患者;有基础疾病患者高于无其他基础疾病患者;ASA分级Ⅲ级>Ⅱ级>IV级>I级;切口分类Ⅲ类>Ⅱ类>Ⅰ类;不合理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高于术前合理抗菌用药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机、性别、输血与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ASA分级和切口分类是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SI的发生与ASA分级、切口分类及是否有糖尿病有关,应针对上述高危因素给予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间断垂直钢丝缝合固定技术和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环扎固定技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的22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2)与对照组(n=10)。试验组采用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环扎固定,对照组采用间断垂直钢丝缝合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第10天、1年膝关节活动度及Bostman评分的差异。结果 22例患者均获1年以上的随访,仅对照组有1例内固定失败,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两组患者术后第10天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3.40±4.14)°和(94.00±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9.40±2.99)°和(132.00±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与术后第10天膝关节活动度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Bostman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环扎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疗效优于间断垂直钢丝缝合固定,前者能更好地为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和股四头肌肌肉锻炼提供良好的保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调节性B细胞(Breg)、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次诊断的30例ITP患者为ITP组,同期选择健康对照组25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Breg、Tfh、Tfr细胞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 ITP组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中Breg[(1.93±1.21)%]、IL-10+Breg[(28.64±10.3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4+T细胞中Tfh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12.18±5.26)% vs(6.21±1.78)%],Tfr细胞比例[(1.64±1.01)%]、Tfr/Tfh比值(0.21±0.13)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eg细胞降低,IL-10分泌减少,Tfr/Tfh比值失衡,在ITP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对首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炎症因子及低血糖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4例首诊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日内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波动次数(N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体质指数(BMI),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和甘精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AGE为(2.53±1.19)mmol/L、NGE为(1.53±0.93)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MAGE、NGE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RP水平为(2.76±1.03)mg/L、TNF-α为(19.83±8.41)ng/L、IL-6为(18.61±4.73)n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CRP、TNF-α、IL-6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MI为(23.24±2.83)kg/m2,对照组为(24.29±3.05)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60%、甘精胰岛素用量为(25.54±5.09)U/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能够减少血糖波动,减轻机体微炎症反应,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和甘精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冰片修饰的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curcumin-loaded modifying borneol cationic liposomes,Cur-BCLPs),鼻腔给药后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并对其脑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Cur-BCLPs;透射电镜观察阳离子脂质体的形态;激光粒度仪考察粒径;超速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及载药量;以姜黄素混悬液(curcumin suspension,Cur-Sol)和冰片-姜黄素混悬液(borneol curcumin suspension,BO-Cur-Sol)为对照组,考察大鼠鼻腔给药Cur-BCLPs的体内药动学过程,并测定其在大鼠脑组织的浓度,运用DAS 2.0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阳离子脂质体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05.99±2.40)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1.95±1.03)%和(4.28±0.46)%;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Cur-Sol、BO-Cur-Sol和Cur-BCLPs的半衰期(T1/2)分别为(4.27±1.53)h,(3.98±0.24)h和(6.01±0.63)h,AUC0→t分别为(224.38±21.95)μg·h·L-1,(243.40±12.26)μg·h·L-1和(562.28±24.30)μg·h·L-1,清除率分别为(1.82±0.36)L·h-1·kg-1,(1.72±0.11)L·h-1·kg-1和(0.78±0.03)L·h-1·kg-1,滞留时间分别为(4.28±0.23)h,(4.41±0.15)h和(8.09±0.17)h。脑组织分布结果显示,Cur-Sol、BO-Cur-Sol和Cur-BCLPs的AUC0→t分别为(29.82±1.10)μg·h·g-1,(35.47±1.75)μg·h·g-1和(54.06±3.90)μg·h·g-1,清除率分别为(15.73±0.84)L·h-1·kg-1,(13.23±0.52)L·h-1·kg-1和(8.52±0.92)L·h-1·kg-1结论 Cur-BCLPs经鼻腔给药后显著提高姜黄素体内和脑组织蓄积量并且延缓消除。  相似文献   

8.
张培娟  蒋勇  韩晓兰 《安徽医药》2018,39(4):488-490
目的 调查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新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进一步完善师专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整群抽取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75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师专新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校新生的口腔健康知识平均得分(6.92 ±1.86)分,女生高于男生(P<0.05);口腔健康态度平均得分(17.78 ±1.92)分,女生高于男生(P<0.05),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P<0.05);口腔健康行为平均得分(16.72 ±2.77)分,男生高于女生(P<0.05),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P<0.05),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得分优于母亲文化程度低者(P<0.05)。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师专新生口腔健康态度较好,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及行为习惯需要改善,不同特征的新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存在差异,需有针对性地制订学校口腔健康教育计划,促进口腔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89例施行VATS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取“单操作孔法”49例,采取“三孔法”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24.4±5.9)mL vs(40.62±8.7)mL]和术后疼痛评分[(3.4±1.1)分 vs(6.7±0.9)分]上,单操作孔组均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的手术方式,较“三孔法”可进一步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10.
骆平  李军  张翔  于智勇 《安徽医药》2018,39(4):480-48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宿州市立医院普外二科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老年患者行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4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加速康复外科组23例,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处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0.5)d、进食时间(1.2±0.4)d、排气排便时间(1.1±0.3)d、住院时间(4.6±0.7)d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天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加速康复外科组恶心、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加速康复外科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腹腔镜技术治疗老年患者上消化道穿孔安全有效,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市售覆盆子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检测市场销售覆盆子药材,为保证覆盆子药材使用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提供一种新的鉴定手段。方法获取掌叶覆盆子及其5种常见同属易混种ITS2序列,以及GenBank上下载的共计48条序列。使用Gene Tool软件分析ITS2序列长度,GC含量和变异位点等情况,利用Clustal X和MEGA 7.0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和构建邻接系统发育聚类树。同时随机检测24份市售覆盆子药材,利用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和构建邻接系统发育聚类树确定物种,鉴别真伪。结果掌叶覆盆子基原植物可与其同属易混种进行明显区分;市售药材中正品22份,伪品1份,混合物1份。结论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能够成功鉴定市场销售的掌叶覆盆子及其混伪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藏药材日官孜玛的用药规律及含该药材方剂的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及潜在新处方的发现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priori算法和社区模块化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日官孜玛方剂中各味药材的配伍规律和高频主治疾病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含日官孜玛方剂109首,涉及364味藏药材,通过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日官孜玛多与清热止痛、活血行"隆"类药物联合使用,主治疾病为"培根木布"病、热泻病和瘟疫等藏医病种。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频数、支持度、置信度均最高的药物组合日官孜玛-兔耳草、日官孜玛-诃子和日官孜玛-渣驯,体现了藏药方剂的"主辅配伍"规律。含日官孜玛方剂治疗"培根木布"病、热泻病和瘟疫等疾病时多与清热行"隆"、止泻止血、除瘟解毒等药物配伍使用,且各方剂的配伍具有明显差异性,符合藏药方剂学"君臣将士"配伍用药规律。结论 含藏药材日官孜玛方剂组方规律明确,主治疾病与核心药物组合相互对应,符合藏药方剂学的"君臣将士"配伍规律,表明该规律为代表的藏医方剂理论在藏药复方新药开发和临床个性化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日官孜玛及含日官孜玛方剂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From the roots ofRubus parvifolius L., four triterpenoidal sapogenins, ursolic acid1, 2α-hydroxyursolic acid2, euscapic acid3, 2α, 3β, 19α-trihydroxyurs-12-en-23,28-dioic acid4 and one triterpenoidal glycoside, suavissimoside R1 5, were isolated. The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Compound4 was first isolated as free for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益母草与鸡血藤及其配伍抗氧化的能力,并探讨益母草与鸡血藤及其配伍采用水提和醇提是否会对抗氧化能力产生影响,确定最优配比.方法 分别以95%的乙醇和蒸馏水为溶剂超声提取,按比例量取益母草和鸡血藤,在抗氧化实验中,研究各个配比的提取液的DD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螯合Fe的能力.结果 水提和醇提在益母草-鸡血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青天葵甲醇提取物(Nervilia fordii methanol extracts,NFME)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和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青天葵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25,0.5,1,1.5,2 mg·mL-1)NFME处理24 h对SMMC7721、HepG2和LO2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克隆形成试验观察NFME对SMMC7721和HepG2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Hoechst凋亡染色观察NFME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FME对SMMC7721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测试NFME作用下caspase3、PARP、ERK1/2和c-Raf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NFME中总多酚含量为(4.25±0.46)mg·g-1,总黄酮含量为(4.72±0.13)mg·g-1;MTT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给药24 h时0.5 mg·mL-1的NFME就能抑制SMMC7721和HepG2细胞的增殖(P<0.001);克隆形成试验表明,0.125 mg·mL-1的NFME能够抑制SMMC7721和HepG2细胞集落的形成(P<0.001);Hoechst凋亡染色观察到0.25 mg·mL-1的NFME作用24 h能够观察到SMMC7721细胞发生凋亡(P<0.05);流式细胞试验结果证实0.5 mg·mL-1的NFME能够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P<0.01),凋亡率14.43%,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NFME能使SMMC7721细胞中caspase3发生剪切,随着给药浓度增加其剪切作用越明显(P<0.05),活化的caspase3剪切下游PARP的表达;同时NFME能够降低SMMC7721细胞中ERK1/2和c-Raf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NFME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和HepG2细胞的活性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负载阿霉素的黄芩苷纳米粒(DOX/SA-SS-BAI NPs),并评价其体外性能。方法 构建以胱胺为连接臂的海藻酸钠–黄芩苷聚合物,并负载阿霉素,得到DOX/SA-SS-BAI NPs。对DOX/SA-SS-BAI NPs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采用HepG2细胞进行MTT实验验证其细胞毒性。结果 DOX/SA-SS-BAI NPs粒径为(158.2±2.8)nm,PDI为(0.241±0.008),Zeta电位为(−24.1±0.3)mV,包封率为(64.34±0.25)%,载药量为(16.22±0.06)%。体外释放显示载药纳米粒具有良好的还原响应性;MTT实验证明DOX/SA-SS-BAI NPs对HepG2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细胞摄取实验表明DOX/SA-SS-BAI NPs在HepG2细胞内较快地释放阿霉素。结论 制备的DOX/SA-SS-BAI NPs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种覆盆子特异性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 通过对覆盆子及其混淆品的ITS序列进行测序分析,根据差异位点设计限制性内切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进行鉴别,建立并优化PCR鉴别方法,并对其稳定性和适用性进行考察与验证。结果 设计的引物可实现对覆盆子及其混淆品序列的扩增,扩增产物为800 bp大小的条带,通过对限制性内切酶MboI进行酶切后的片段长度进行分析,仅覆盆子的序列可被酶切形成2个片段,而混淆品的序列不能被切开,从而特异性鉴别是否为覆盆子。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PCR-RFLP方法可用于鉴别覆盆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威廉环毛蚓 Pheretima guillelmi 提取物中化学成分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脂质、总糖、多种元素、水分、灰分及硫酸铵等成分进行质量分数测定。方法 采用 UPLC-Q-Exactive-MS 技术探究威廉环毛蚓提取物化学组成;采用仲裁法——凯氏定氮法对蛋白质质量分数进行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质的质量分数,采用皂化及甲基化法测定各脂肪酸的质量分数;采用 ICP-MS 及 ICP-OES 技术测定 23 种元素的质量分数;采用《中国药典》2020 年版中烘干法和总灰分测定法测定水分和总灰分的质量分数;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硫酸铵的质量分数。结果 共鉴定出 54 种化学物质,主要为氨基酸类、核苷类及有机酸类等成分;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 53.01%,游离氨基酸为 4.18%;脂质为 5.62%,其中总脂肪酸质量分数为 1.23%;Mo、Se、As、V、Mn、Co、Ni、Pb、Sn、Cd、Cr、Cu、Li、B、Fe、Zn、Al、K、Ca、Mg、Na、Hg、Si 等元 素 质 量 分 数 分 别 为 2.65、 4.88、 2.31、 1.12、 25.2、 8.32、 2.39、 1.59、 0.0572、 9.27、 43.7、 27.7、 0.642、 1.33、 759、185、245、614、3.28×103、970、1.32×103、0.191、433 mg?kg-1;总糖质量分数为 11.42%;水分 4.05%、总灰分 2.36%;硫酸铵 9.89%。结论 基本确定威廉环毛蚓提取物中大部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19.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traditional Tibetan medicine of Saussurea medusa Maxim. (Compositae) were investigated and a new flavonoid glucoside, together with 14 known compounds, was isolated.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compound was established as 6″-O-crotonoylhomoplantaginin by using one- and two-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nd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