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7年4月《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在中文学术期刊首次组稿出版了Ilizarov技术专题,同期发表了20余篇论文。秦泗河医师在这期杂志首次提出了"骨科自然重建理念",指出了学习应用Ilizarov技术应注意的问题。该期杂志内容引起了骨科学界的关注,掀起了部分学者、医生对外固定与肢体重建技术  相似文献   

2.
2012年4月Sretlana Ilizarov应国际Ilizarov技术应用与研究协会(ASAMI)中国组委员主席秦泗河教授邀请首次来到中国,先有天津医院舒衡生教授陪同参观了《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尔后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外固定骨与关节重建国际论坛",为500位参会代表演讲。会后系统参观了秦泗河矫形外科,当她看到中国有那么多医生正在学习应用Ilizarov技术,治愈了那么多肢体创伤与畸形残缺,Sretlana Ilizarov教授深感欣慰。本文是她应秦泗河教授邀请写的文章,原收入秦泗河、李刚主编的《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进展》专著,特在本杂志刊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国内关于Ilizarov技术被引频次最高的20篇文献。了解目前Ilizarov技术在我国具有高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内容,推荐该领域值得借鉴的经典文献。[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CMCC、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等经典中文数据库,分别以"Ilizarov、伊利扎诺夫、伊里扎诺夫、伊利扎洛夫、伊里扎洛夫、牵拉组织再生、牵拉成骨、微创牵拉、骨痂牵拉、骨搬移、骨滑移、骨段转移、肢体延长"为主题词,按照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去除交叉重叠文献,选择最高被引频次数据作为检索结果。对文献的被引频次、发表时间、主旨内容、发表期刊、文献来源区域、第一作者等统计分析。[结果]20篇文献被引频次从115次到21次。发表时间在1994~2010年间,其中以2004~2010年最多。文献内容涉及Ilizarov技术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发表在7本学术核心期刊,以《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最多(7篇),其次是《中华外科杂志》(4篇)和《中华骨科杂志》(4篇)。文献来自全国6个省市,除香港地区1篇外其余均来自北方地区,以北京最多(15篇)。第一作者13位,以秦泗河最多(7篇),其次是夏和桃(2篇),其余作者均为1篇。[结论]Ilizarov技术基础与理论关注度最高,其次是经典应用和适应证扩展。该技术在2010年前主要集中在北方医生应用,北京处于突出的主导地位。近年学习应用及研究的医生明显增多。检索结果有助于了解我国应用Ilizarov技术现状、相关医生在临床、学术的既往工作,作为中文经典文献推荐给致力于这项技术的医师和相关研究者。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4月23日,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Ilizarov技术学组换届暨2016中国Ilizarov技术论坛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成功举办。著名矫形外科专家秦泗河、罗先正、姚建祥、夏和桃、孙磊、舒衡生等教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矫形骨科专家及两百余名Ilizarov技术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Ilizarov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感想与祝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此期Ilizarov技术专刊,在国内首次集中发表20余篇与Ilizarov技术有关的论文,较全面的介绍Ilizarov教授的生物学理论,近年来基础研究、器械研制与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这是中国骨科学界的一件幸事。作者为本期杂志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由于从事专业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国际Ilizarov技术研究与推广学会中国组委会(ASAMI China),决定召开第八届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国际论坛暨ASAMI China成立10周年庆典,会议主要内容如下:1.回顾总结Ilizarov技术引入中国22年、ASAMI China成立10周年以来的临床应用与学术进展。2.邀请这个领域国内、国外代表性的专家做专题报告。3.商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器械构型选择、技术应用规范、人才培训与技术推广计划。4.组织代表参观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暨秦泗河创立的"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培训基地"及人文矫形外科病房。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6月,秦泗河教授率中国代表团30余人参加Ilizarov诞辰95周年纪念活动,笔者有幸随团,所见所闻感受颇深,撰文《库尔干朝圣之旅》发表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上。2018年6月,又一届Ilizarov Readings国际大会在俄罗斯库尔干隆重召开,笔者受邀作为Faculty之一再次来到Ilizarov中心交流,会议之后停留了1个月,有机会更加详尽深入的了解Ilizarov技术的起源、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2月初,正当我准备携全家外出跨年的路上,忽闻《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总编辑宁志杰老师因病仙逝的噩耗,不觉悲从中来,深感痛切。与宁老师交往的情景犹然在目,不能亲往泰山吊唁,深以为憾。2009年6月我在北京参加由夏和桃医师主办的骨外固定技术研讨会,会余经秦泗河医师介绍与宁志杰主编相识,他欣然邀请我加入《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会,从此开启了我们长达6年的忘年交之旅。他是一位虚怀若谷的学者。《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是我最喜爱的骨科读物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本以传承古老的矫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0月1719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六届Ilizarov技术(骨外固定)与骨关节修复重建学习班"在北京康源瑞廷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学习班是在中国残肢人协会支持下,由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垂杨柳医院主办、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委员会和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协办。授课专家由我国矫形外科和骨科知名专家组成,包括秦泗河、夏和桃、任龙喜、黄雷、张群、赵巍、曲龙、孙琳等。  相似文献   

10.
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策划、摄制出版了《秦泗河下肢矫形与功能重建创新手术与技巧》系列教学光盘。这套光盘的出版、发行,使骨科或其他外科专业的医师有机会真实地观看到"独具一格、具有艺术气质"的矫形外科专家——秦泗河教授,对多种肢体残缺患者、骨科疑难病的术前检查、下肢残障形态与功能评定的智慧,整体而又个体化治疗策略的科学分析与决策过程;详实记录手术切口的选择、骨外固定器械(Ilizarov)个体化构型、穿针安装、医疗安全与保障疗效的工作程序控制、骨科自然重建理念的贯彻实施。《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总编辑宁志杰教授为本光盘作序。  相似文献   

11.
<正>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办,山东省骨科医院、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会协办,首届山东省外固定(Ilizarov技术)肢体延长与重建论坛,定于2016年2月27日在济南市银座泉城大酒店召开。国际知名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家秦泗河教授将带领他的矫形外科团队回山东义务授课,把几十年的临床研究经验传授给家乡的骨科  相似文献   

12.
《中华骨科杂志》1995至2004年论文核心作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光  杨华  赵悦阳 《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2):754-757
目的探讨《中华骨科杂志》载文作者及其所在机构、地区分布情况,了解科研人员合作类型及特点,确定《中华骨科杂志》的核心作者、核心作者所在机构及核心作者所在地区。方法利用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研制开发的《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I),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华骨科杂志》1995至2004年所刊论文作者发表论文数量、合作情况、地区分布、系统分布、核心作者、论文多产单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华骨科杂志》1995至2004年10年间发表论文2660篇,其中发表论文1篇的作者1123人,占第一作者总数的69.67%。作者合作论文2385篇,合作率89.66%,合作度4.11;独著论文275篇(10.34%)。部队医院发表论文646篇(24.28%),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发表论文1091篇(41.01%),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发表论文706篇(26.54%)。核心作者218人,发表论文995篇(37.41%)。论文多产单位20个,发表论文1007篇(37.86%)。北京地区发表论文667篇(25.08%)居第一位。结论《中华骨科杂志》作者分布范围广,合作率高,并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对刊物影响较大、造诣较深的活跃核心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3.
<正>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办,山东省骨科医院、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会协办,首届山东省外固定(Ilizarov技术)肢体延长与重建论坛,定于2016年2月27日在济南市银座泉城大酒店召开。国际知名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家秦泗河教授将带领他的矫形外科团队回山东义务授课,把几十年的临床研究经验传授给家乡的骨科  相似文献   

14.
《中国骨伤》2012,(7):598
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策划、摄制出版了《秦泗河下肢矫形与功能重建创新手术与技巧》系列教学光盘。这套光盘的出版、发行,使骨科或其他外科专业的医生,观看到著名矫形外科专家--秦泗河教授,对多种肢体残缺患者、骨科疑难病的术前检查、下肢残障形态与功能评定的智慧,整体而又个体化治疗策略的科学分析与决策过程;详实记录手术切口的选择、骨外固定器械(Ilizarov)个体化构型、穿针安装、医疗安全与保障疗效的工作程序控制、骨科自然重建理念的贯彻实施。《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总编辑宁志杰教授为本光盘作序。教学光盘共九个碟,内容包括: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性瘫痪、脊椎裂、创伤后遗下肢残缺、类风湿性关节炎、胫骨假关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14日~16日在俄罗斯库尔干市(Курган)召开了全球性骨科会议《年轻学者们:新思想和新发现》,以纪念俄罗斯骨科学术中心"创伤及矫形康复"的创始人加夫利尔*阿布拉莫维奇*伊里扎洛夫(Гавриил Абрамович Илизаров)诞辰85周年.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言的有来自英国、希腊、塞内加尔等国家的骨科专家.中国骨科专家夏和桃、秦泗河应邀出席大会并做了Ilizarov技术在中国应用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文献引证角度透视《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的办刊水平和期刊的编辑特点。方法依据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至2005年载文被CNKI源数据库文献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2001至2005年《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共载文1045篇,被CNKI引用530篇,占载文的50.72%;这些论文被引用1598频次,单篇平均被引3.02次。引用该刊的有289种期刊,他引率为92.43%,自引率为7.57%。被引论文作者群遍布国内25个省及直辖市,北京、上海、陕西和广东,在整形外科学研究领域居于前列。结论《中华整形外科杂志》所载文献质量较高,发表的论文能够反映整形外科学的发展和最新研究动态。该刊不仅是国内整形外科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国内医学领域的主要核心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是秦泗河教授从医45年,从事矫形外科(肢体残疾矫治)事业40周年,恰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40年来,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创造了许多纪录:一、手术治疗各类肢体畸形残疾病人34 459例,其中小儿麻痹后遗症23 310例,为世界之最。编著出版了代表国际技术水平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专著。二、第一位赴俄罗斯学习、引进Ilizarov技术并主持完成了Ilizarov技术中国本土转化,做出了令国际同行赞誉的系列创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是秦泗河教授从医45年,从事矫形外科(肢体残疾矫治)事业40周年,恰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40年来,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创造了许多纪录:一、手术治疗各类肢体畸形残疾病人34 459例,其中小儿麻痹后遗症23 310例,为世界之最。编著出版了代表国际技术水平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专著。二、第一位赴俄罗斯学习、引进Ilizarov技术并主持完成了Ilizarov技术中国本土转化,做出了令国际同行赞誉的系列创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国际Ilizarov技术研究与推广学会中国组委会(ASAMI China),联合召开第八届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国际论坛暨ASAMI China成立10周年庆典,会议主要内容:(1)回顾总结Ilizarov技术引入中国22年、ASAMI China成立10周年以来的临床应用与学术进展;(2)邀请这个领域国内、国外代表性的专家,做专题报告;(3)商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器械构型选择、技术应用规范、人才培训与技术推广计划;(4)组织代表参观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是秦泗河教授从医45年,从事矫形外科(肢体残疾矫治)事业40周年,恰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40年来,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创造了许多纪录:一、手术治疗各类肢体畸形残疾病人34 459例,其中小儿麻痹后遗症23 310例,为世界之最。编著出版了代表国际技术水平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专著。二、第一位赴俄罗斯学习、引进Ilizarov技术并主持完成了Ilizarov技术中国本土转化,做出了令国际同行赞誉的系列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