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治疗脑心综合征中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脑血管意外病人中合并有心肌缺血的病人10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1,6-二磷酸果糖,对照给予肌苷针剂,治疗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心电图改善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6-二磷酸果糖治疗脑心综合征中心肌缺血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若不及时有效治疗 ,部分 UAP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 ,甚至猝死。 1996~ 1999年 ,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 1,6 -二磷酸果糖 (FDP)治疗 UAP30例 ,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均符合 U AP的患者 6 0例 ,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男 2 0例 ,女10例 ;年龄 42~ 6 4岁 ,平均 5 2 .5岁 ;ST段下移 (>0 .0 5 m V)2 8例 ,ST段抬高 2例。对照组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44~ 6 2岁 ,平均 5 4.3岁 ;ST段下移 (>0 .0 5 m V) 2 9例 ,ST段抬高 1例。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治疗脑心综合征中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脑卒中合并心肌缺血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1,6-二磷酸果糖;对照给予能量合剂。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6-二磷酸果糖治疗脑心综合征中心肌缺血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1-6二磷酸果糖.可调节糖代谢若干酶的活性,为恢复、改善细胞代谢的分子水平药物,主要应用于①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②心脏直视手术;③外周血管疾病;④胃肠外营养疗法;⑤多次输血患者。  相似文献   

5.
FDP与辅酶Q10联用治疗心肌梗塞后心衰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1年3月~1993年11月我们在采用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及辅酶Q10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衰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 ,我科收治肺炎支原体 (M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 3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6 0例 MP肺炎患儿 ,男 4 4例 ,女 38例 ,年龄 1~ 14岁。均在肺炎基础上合并心肌酶增高和 (或 )心电图异常 ,排除其他心肌损害原因。随机分为两组各 30例 ,两组资料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红霉素 2 5~ 30 mg/ (kg· d) ,每日分两次静滴 ,连用 5~ 7天后 ,改服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 ,同时予以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二磷酸果糖(FDP) 2 5 0 m g/ (kg· d)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5天。观察指标 :体温、咳…  相似文献   

7.
佐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脑卒中10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 1999年 ,本院收治脑卒中 2 0 6例。在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选择 10 3例加用 1,6-二磷酸果糖 ( FDP)治疗。发现 FDP能加快瘫痪肢体肌力的恢复 ,促进意识障碍者苏醒。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2 0 6例脑卒中 (包括高血压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 )患者均经临床和颅脑 CT或 MRI证实。男12 6例 ,女 80例 ;年龄 2 1~ 87岁 ,平均 64岁。随机平分为两组 ,甲组 ( 10 3例 )为对照组 ,乙组 ( 10 3例 )为实验组。两组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 :甲、乙两组均在心电图、呼吸监护下 ,予以常规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脑出血者…  相似文献   

8.
1992~ 1999年 ,我院共收治 5 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其中行药物灌肠治疗 5 0例 ,手术治疗 6例 ,均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46例 ;发病年龄 13~ 5 7岁 ,平均 39.6岁。所有患者均于急性发作期而首次就诊住院 ,主要症状为脓血便 5 6例 ,伴腹痛 44例。排便次数 3~ 5次 /d者34例 ,5~ 10次 /d19例 ,>10次 /d3例。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行非手术治疗 ,急性期采用药物灌肠。药物组成 :0 .2 %灭滴灵 10 0 ml,庆大霉素 16万 U,2 %普鲁卡因 10 m l,氟美松 5~ 10 mg,锡类散 1.0 g,云南白药1.0 g,维生素 B1 10 0 m…  相似文献   

9.
左尚宝  李芳 《山东医药》2002,42(20):56-57
近年来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5 0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98例患者中 ,男 6 2例 ,女 36例 ;年龄 17~ 70岁 ;病程 3~ 92天。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第 5版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4 8例 ,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采用口服强的松 6 0 mg,早晨一次顿服 ,5天后减量至 30 m g;服用 5天后 ,再减为 10 m g,再服 5天后停药 ,共服 15天。口服地巴唑 10 mg,每日 3次 ;每天 1次肌肉注射维生素 B1 10 0 mg、维生素 B1 2 2 …  相似文献   

10.
自1991年3月~1993年11月我们在采用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及辅酶Q_10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衰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6二磷酸果糖佐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2月~ 2 0 0 1年 4月 ,我们应用 1,6二磷酸果糖(FDP)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10 6例 ,疗效良好。一般资料 :同期收治 186例 HIE患儿 ,均为胎龄满 2 7周、日龄小于 2 4小时的足月儿 ,符合“新生儿 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1治疗组 :10 6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脂康调脂治疗的同时是否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减少心肌缺血相关事件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 :自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3年 5月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78例 ,男 5 0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6 4 5±11 2 )岁。高脂血症 30例 ,血脂正常 4 8例。所有患者均有心绞痛史和静息ECG均有缺血性ST T改变。随机分为 :治疗组 (40例 ) :高血脂者服血脂康 0 6 g/次 ,血脂正常者 0 3g/次 ,早晚各 1次 ,疗程 12个月 ;对照组 (38例 )常规治疗 ,不服血脂康。应用Holter于治疗前 ,治疗后 3、6、9、12个月分别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 (TIB)和对临床…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59±2(均值±标准误,下同;50~66)岁的10(男8、女2)例稳定的慢性(≥1个月)劳力型心绞痛患者为对象,观察静脉输注1、6-二磷酸果糖(FDP)对可以重复诱发的一过性心肌缺血的影响。受检者符合下列条件:(1)心绞痛发作时症状典型且有心电图 ST 段(J 点后0.08s 处)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1mm;(2)一年内无静息心绞痛;(3)上周所作48小时 Holter 监测未发现与心率加快无关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5)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心脏瓣膜功能明显异常;(6)无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本组内5例有陈旧性下壁(4例)或前间壁(1例)心肌梗塞。试验前停用所有心脏活性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试验按照单盲、安慰剂对照和自身交叉的方式在连续2天内完成。同一天内先作坐位蹬车试验,待 ST 段恢复正常后静脉输注10%的 FDP 溶液(在20分钟内给予  相似文献   

14.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慢性肝炎重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 1,6 二磷果糖治疗慢性肝炎重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 12 0mg ,1,6 二磷酸果糖 10g静滴 ,1次 /日 ;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 3 0ml,丹参 2 5 0ml静滴 ,1次 /日。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治疗组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纳减、恶心、呕吐、腹胀等常见症状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7.42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治疗组TBIL、ALT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 ,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 1,6 二磷酸果糖治疗慢性肝炎重度 ,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退黄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作者应用依那普利 (EN)与 1.6 -二磷酸果糖 (FDP)联用治疗了 2 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 (心衰 ) ,现对其临床效果总结如下。常规洋地黄治疗 4周以上 ,并经使用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仍无效的慢性充血性心衰 (CHF)患者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年龄 38~ 83岁 ,平均 6 0 .5岁。按 NYHA分级标准 ,心功能 级 8例 , 级 12例。心衰病史 12~ 2 4年 ,其中风心病 12例 ,肺心病 2例 ,冠心病 4例 ,扩张型心肌病 2例。 X线胸片 :心胸比例为 5 8%~ 82 % ,平均 70 %。依那普利前 3d给予 2 .5 mg/次 ,1次 / d,若血压下降不明显 (5~10 mm Hg) ,改…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本组男46例,女12例;年龄26~50岁。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并经CT检查确诊。其中有急性外伤史14例,外伤后1个月以上44例。 治疗方法:①牵引:主要以骨盆兜为主。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以自制骨盆兜于双股外侧纵向牵引,每次1~2小时,每日2次,牵引重量为20~30kg。治疗期间绝对卧床1~2周。②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加压静滴,每日1次,连用3~5天。③内服中药:熟地15g,鹿角胶(冲)10g,当归12g,川芎10g,桂枝10g,麻黄6g,白芥子10g,独活24g,寄生15g,杭芍15g,灵仙12g,细辛3g,杜仲15g,牛膝12g,乳香10g,没药10g,党参12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连服1周,间歇1天继服,2周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7.
阎素婷  崔怀景 《山东医药》2001,41(16):35-35
198 1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们收治癫痫持续状态患者 42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0例 ,女 2 2例 ;年龄 6个月~ 12岁 38例 ,12岁以上 4例。入院前癫痫持续时间为 0 .5~ 12小时 ,平均 3.5小时。治疗方法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有明确病因的 ,积极给予病因治疗。及时应用止惊药物 :1安定 10~ 2 0 m g〔小儿 0 .1~0 .5 m g/ (kg·次 ) ,不超过 10 mg/次〕缓慢静注 (≥ 30 s)。如控制不满意 ,可隔半小时至 1小时重复注射 1次。2苯巴比妥钠0 .1~ 0 .2 g〔小儿 5~ 8mg/ (kg·次 )〕肌注 ,2 0~ 30分钟后可重复 1次。 3异戊巴此妥…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颉  杜庆苹 《山东医药》2003,43(19):8-8
20 0 2~ 2 0 0 3年 ,我院采用葛根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36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6 4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5 8.8± 5 .2 )岁 ;糖尿病病史(6 .5± 3.2 )年 ,周围神经病变病程 (4 .2± 3.3)年。对照组 2 8例 ,其临床资料与治疗组有可比性。两组饮食、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葛根素 0 .5 g,加入 0 .9%氯化钠溶液 2 5 0 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用 6周 ;甲钴胺 10 0 0μg加入 0 .9%氯化钠溶液 2 5 0 m l中 (避光…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 ,我们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 7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文 10 2例均符合 1979年 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 5 7例 ,对照组 4 5例。治疗组中男 30例 ,女 2 7例 ,年龄 4 2~ 78(5 5 .6± 7.12 )岁 ,病程 1~ 6 .5年。对照组中男 2 4例、女 2 1例 ,年龄 4 3~ 79(5 9.1± 7.2 8)岁 ,病程 1~ 7.5年。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程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口服消心痛 10 m g,每日 3次 ;倍他乐克 12 .5~5 0 mg,每日 2次。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 4粒 ,每日 3次口服 ,疗程 2 0天。记录…  相似文献   

20.
近 5年来 ,我们采用自拟中药肝炎合剂治疗病毒性肝炎2 68例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5 0 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男 419例 ,女 89例 ;年龄 8~ 5 6岁 ,平均 3 1 2岁 ;病程 5~ 2 1天。HBsAg( ) 162例 ,HBV DNA( ) 147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2 68例 ,对照组 2 40例 ,两组临床资料基本相似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治疗组常规补充维生素、静滴能量合剂 ,应用自拟肝炎合剂 ,方剂为茵陈 3 0 g、栀子 12 g、郁金 12g、丹参3 0g、陈皮 12 g、茯苓 10 g、黄芩 10g、黄柏 12 g、焦三仙各 12 g、甘草 6g。转氨酶升高伴厌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