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茱萸的真伪鉴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茱萸是一种常用中药 ,具有补益肝肾 ,涩精固脱等功效。近一年来山茱萸价格猛涨 ,货源紧缺 ,有的不法药商 ,为牟取暴利 ,用一些伪品如山葡萄、葡萄皮等充当山茱萸入药 ;有的为了增加重量掺杂、掺伪。为了把好山茱萸的质量关 ,现把山茱萸的掺杂、掺伪现象介绍如下 ,以供同行参考。1 正品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Zucc.的干燥成熟果皮。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 ,长 1~ 1 .5cm,宽 0 .5~ 1 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 ,皱缩 ,有光泽 ,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 ,基部有果梗痕 ,质柔软。气微 ,味酸 ,涩 ,微苦。2…  相似文献   

2.
山茱萸及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茱萸以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为临床医者所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0 0 0版 )规定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由于山茱萸药材紧缺 ,价格较贵 ,出现一些伪品 ,笔者发现有用酸枣的果实代用山茱萸的现象。现将山茱萸与酸枣的鉴别特征比较如下。1 材料来源  山茱萸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 ficinalis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1 ] 。  由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药局 (正规药材公司进货 )提供。伪品酸枣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y phus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购…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 ,是临床常用中药。笔者近期在工作中发现一种混伪品 ,经调查鉴定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外果皮经加工而成。川楝果皮入药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的功效。二者功能完全不同 ,严重影响了临床用药的正确性 ,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现将山茱萸与混淆品的性状、TLC、UV进行比较鉴别 ,结果报道如下。1 性状鉴别山茱萸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 ,长 1~ 1 .5cm,宽 0 .5~ 1 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 ,皱缩 ,有光…  相似文献   

4.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aSwiingle干燥成熟果实。现发现有以葫芦科植物佛手瓜Sechiumedule(Jacq.)Swartz的干燥果实作为佛手入药。笔者从外观、显微、薄层等方面对伪品、正品进行鉴别。1 性状鉴别1.1 佛手(正品)呈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状,常皱缩或卷曲。长6~10cm,宽3~7cm,厚0.2~0.4c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柄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1.2 佛手瓜片(伪品)呈长圆…  相似文献   

5.
山茱萸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以肉厚、柔软、色紫红者为佳。由于山茱萸货源紧缺,价格大幅度上涨,有的商贩以伪品冒充正品出售来获取暴利,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鉴定知识,严把质量关,杜绝伪品流入药房,坑害病人。1 正品1.1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的片状或扁筒状。长1~1.5cm,宽0.5~1cm。果皮破裂、皱缩,形状不完整。新鲜时紫红色,贮久渐变紫黑色,表面皱缩有光泽,基部有时可见果柄痕。质柔润,不易碎,内面色较浅,不光滑,无臭,味酸涩而微苦。1.2 显微鉴别粉末呈红褐色。果皮表皮细胞多角形或类长方形。直径16~30μm,垂周壁…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及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宏建 《河南中医》2007,27(12):30-30
山茱萸是一种常用中药,其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功能。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等病证。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地区有用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果皮,葡萄科植物葡萄的干燥果皮,蔷薇科植物云南欧李的干燥果皮、蔷薇科植物山荆子的干燥成熟果皮等,混作山茱萸应用于临床,严重影响了疗效。为进一步净化药材市场,提高临床疗效,现就有关山茱萸正、伪品的鉴别方法分述如下。1山茱萸来源及性状鉴别山茱萸[1]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主产浙江、河南…  相似文献   

7.
山茱萸真伪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学浩 《山西中医》2002,18(1):51-51
山茱萸味酸 ,微温 ,无毒 ,入肝、肾经 ,具有补益肝肾 ,涩精固脱功效。市场上常见伪品流入 ,现浅述其识别方法。1 正品山茱萸1.1 来源及采收加工 :山茱萸来源于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lis Sied.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在 10~ 11月间果实成熟变红后采摘 ,采后除去枝梗和果柄 ,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 ,及时除去果核 ,再晒干或用文火烘干。放置阴暗干燥处 ,以防霉蛀变质。1.2 外观特征 :本品肉质果皮破裂多皱缩 ,呈不规则片状、囊状或扁筒状 ,形状不完整 ,长 1~ 1.5 cm,宽 0 .5~ 1cm,新品面色紫红 ,有网状…  相似文献   

8.
山茱萸与伪品苦楝果皮及川楝果皮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茱萸为常用药材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效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 of ficinalis Sieb. etZucc.干燥成熟果肉[1] 。近些年来 ,由于山茱萸药材供应较紧缺 ,价格较贵 ,因此市场上先后出现的伪品有酸枣肉 [2 ]、滇枣皮 [2 ]、小檗果 [2 ]、针雀果 [3 ]、茜草果 [3 ]、葡萄皮[3 ] 、雕刻樱 [3 ] 、山定子 [3 ] 等。笔者近期在市场上发现以川楝和苦楝的干燥成熟果皮经染色而伪充山茱萸。现将山茱萸与伪品苦楝果皮、川楝果皮的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进行对比鉴别 ,供同行参考。1 样品来源药材山茱萸及伪品苦楝果皮、川…  相似文献   

9.
山茱萸与伪品的鉴别沛县药品检验所(221600)王霞【关键词】山茱萸,正品,伪品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近年来因供应紧缺,发现有以伪充真的现象。因伪品与山茱萸功效不同,影响医疗质量,危害人民健康。为辨别真伪,现将正品与几种伪品的外观...  相似文献   

10.
一种伪品山茱萸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我们发现有一伪品山茱萸,货源来于山西省。经鉴定系蔷薇科植物山荆子 Malusbaccata(L.)Barkh.的干燥成熟果实,并经加工压扁而成。现将其鉴别特征介绍如下,供鉴别时参考。1.性状果实呈圆球形,但多已压扁,破裂,呈不规则片块状,并去掉果柄及部分种子。直径1~1.5cm,厚约0.2~0.6cm,表面  相似文献   

11.
山茱萸又名枣皮 ,为常用中药 ,笔者曾发现一种伪品 ,经调查鉴定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e.的外果皮经染红色加工的制成品。现将其性状、水试鉴别介绍如下 :1 性状鉴别呈半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 ,长 1~ 2 cm,宽 0 .7~ 1.5 cm。表面鲜红色至棕红色 ,皱缩 ,革质 ,微有光泽 ,具有棕黑色小点。有的有果梗痕。内表面粗粉粒状 ,红色 ,遇水润湿显粘性。质柔软。气微酸 ,味苦。2 水试鉴别本品置水中浸泡 15 min,水液渐显红色 ,样品表面红色渐退至棕黄色 ,因吸水而呈半球形或不规则的凹形片块山茱萸伪品川楝子皮鉴别@钟颖$湖南…  相似文献   

12.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性微温 ,味酸、涩。具有补肝肾、涩精、敛汗等功效。由于近来货源短缺 ,价格上涨 ,市场上伪品不断翻新 ,曾报道有以鼠李科植物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的干燥果皮 ,商品称“云枣皮”及葡萄科植物葡萄 Vitls v inifera L .的干燥成熟果皮[1] 等伪充者 ,目前市场上以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成熟果皮染色伪充山茱萸为多 ,且多为掺伪 ,不易识别 ,特别是炮制品 ,多是与正品一同炮制 ,制后颜色十分…  相似文献   

13.
射干及其伪品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干为常用中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痰、散血消肿的功能。近年来 ,射干混伪品常在市场上出现 ,有的甚至还有毒 ,严重影响病人的用药安全。1 正品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L ) .DC.的干燥根茎。商品呈不规则结节状 ,有分枝 ,直径 1~ 2 cm ,长约 3~ 10cm。表面黄棕色、暗棕色至黑棕色 ,皱缩不平 ,有较密而扭曲的环纹 ,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 ,下面有残留的须根及须根痕 ,质硬 ,断面黄色或淡黄色 ,颗粒状 ,气微 ,味苦 ,微辛。2 伪品2 .1 假射干为百合科植物山管兰 Dianella ensif olia…  相似文献   

14.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 ,始载于《名医别录》。最近 ,笔者发现一种银柴胡伪品 ,其性状特征与《中国药典》中银柴胡项下记载不符。现将正品与伪品的性状特征叙述如下 ,以供同行参考。1 正品根呈类圆形 ,长 15~ 40 cm,直径 0 .8~ 2 .5 cm。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 ,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 ,并有孔状凹陷 ,习称“沙眼”。根头有密集的白色疣状突起的茎痕 ,习称“珍珠盘”。质较松脆 ,断面有隙 ,皮部甚薄 ,木部有黄白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 ,苦甘。2 伪品根呈扁圆柱形 ,多分枝 ,长 15~ 2 5 cm,直径约 0 .3~ 1cm。表面黄褐色 ,易…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又名枣皮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1]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能。用于眩晕耳鸣 ,腰膝酸软 ,阳痿早泄 ,遗精遗尿 ,尿频 ,崩漏带下 ,大汗虚脱 ,消渴等症 ,为常用中药。过去一些地方曾用鼠李科植物滇刺枣 Zizyphus mauritiana Lam.或蔷薇科植物雕核樱 Prunus p1 eiocerasus Koehne的果皮作山茱萸使用 ,山东省曾以小檗科植物小檗Berberis amurensis Rupr.的果实称太山萸肉收购使用 [2 ]。这些商品均已有报导。笔者最近发现一种新的伪品 ,经鉴定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Si…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发现商品柴胡药材中有大量其它植物的根掺杂,甚者掺入量高达40%。经鉴定掺伪品主要是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旱麦瓶草(Silene jenisseensis)的干燥根及少量丝石竹属植物窄叶丝石竹(Gypsophila licentiana)的根。今将其鉴别分述如下。柴胡:根呈类圆锥形,下部多分枝,长约6~15cm,直径0.3~1cm;表面灰褐色,具纵纹,支根痕和皮孔。质硬、韧,具纤维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院购进何首乌时发现掺有伪品,经鉴定为萝摩科植物耳叶牛皮消(隔山消)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我国四川、江苏、江西等地。现将二者比较鉴别如下。1 性状鉴别1.1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呈纺锤形或块状,长约6~15cm,膨大部直径4~12cm,表面红褐色或紫褐色,有...  相似文献   

18.
乌梅 ,异名梅实、熏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性温 ,味酸涩 ,具有敛肺涩肠 ,生津安蛔的功效。主产四川、浙江、福建、贵州等地。近一段时间来 ,笔者在进货验收时 ,发现有伪品乌梅充做乌梅的现象。现将二者的性状特征介绍如下 [1 ,2 ,3 ] (见表 1)。表 1 乌梅及其伪品的外观鉴别特征项乌 梅伪品乌梅形 状 类球形 ,或扁球形 ,直径 1 .5~ 3cm 类球形 ,直径 1 .5~ 2 cm表 面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 ,皱缩不平 ,基部有圆形果柄痕表面乌黑色 ,较平滑 ,无皱皮 ,凹陷果柄痕不明显 ,用手轻揉有黑色粉末粘于手上 ,入水后有黑色粉末样物…  相似文献   

19.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主产于浙江、河南、安徽等省,以浙江产者质佳。近年来,发现有以假充真或掺假现象,现将掺假物品的性状鉴别如下,供参考。山茱萸呈不规则的囊状或片状,长1~1.5cm,宽0.5~1cm,果皮破碎,皱缩,新货紫红色,有光泽,久置则变紫黑色。顶端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有川鼠李科植物滇酸枣(Zizyphus mauriliana)的干燥成熟果皮代替山茱萸入药使用。商品名云枣皮,现将两者的区别概述于下。一、药材性状鉴别山茱萸:系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的干燥成熟果皮,呈不规则片状或扁囊状,皱缩破裂。残存完整者长1~1.5厘米,宽0.5~1厘米,厚约0.1厘米。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内面浅紫黑色。常混杂有未被除尽的果柄及果核。果核长椭圆形,长0.5~1厘米,直径0.3~0.4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