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广州市991名老年人根面龋RCI值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广州市老年人根面龋的患病状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城区的3个区和郊区的2个县级市作为调查点,共调查广州市65-74岁组老年人991名。以根面龋指数(Rootcariesindex,RCI)分析其患病状况。结果:上颌第一磨牙发生根面龋的RCI值最高,其次是下颌第三磨牙和上颌尖牙。上颌近中面RCI值最高(3.99%),其次为远中面(3.67%);下颌唇颊面最高(2.33%);全口远中面最高(2.89%),其次是近中面(2.87%)。舌腭面RCI值均为最低。上颌各牙面RCI值高于下颌。大部分患根面龋的老年人仅累及1个根面(84.6%),累及2个根面的占12.0%,累及3个及以上根面的发生率很低。就患牙数目而言,根面龋牙数1颗者占24.8%,2-7颗者占24.7%,8颗及以上者仅有0.6%。结论:在根面暴露的情况下,受根面龋侵袭比例最高的是上颌第一磨牙,其次是下颌第三磨牙和上颌尖牙;易感牙面为上颌邻面和下颌唇颊面;上颌牙患龋危险性高于下颌。  相似文献   

2.
老年根面龋临床初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老年人根面龋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根面龋防治选择最佳方法.方法:对门诊老年人根面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牙龈萎缩、菌斑指数、年龄、吃甜食习惯与根面龋有关,随年龄增大而根龋增加且多发于下颌磨牙、前磨牙,以近远中面为好发牙面.结论:牙龈萎缩、菌斑指数、年龄是根龋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治老年根面龋应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早期防治,以保护天然牙列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牙体敏感症状非龋性疾病的分析。寻找适当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选择两年来因牙齿敏感症到专家门诊就诊的616例,分龋性和非龋性病因,重点分析非龋性病因的疾病种类。结果:216例535颗非龋性牙体敏感症中,磨损中占第一位(42%),牙隐裂(25.8%)占第二位,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的是楔状缺损(15.2%)和根外露(14.0%),结论:对老年人牙体敏感症只要诊断正确,治疗方法得当,均能收到理想效果,能显著延长牙齿寿命,以维护老年人口腔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伢典(Carisolv)去腐法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疗效及对老年人血压、心率、治疗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根面龋患者64例,随机分为伢典(Carisolv)治疗组和对照组。伢典(Carisolv)治疗组30例,采用伢典(Carisolv)去腐法治疗患牙;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牙钻去腐法治疗患牙,比较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并且去腐前后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及了解患者对治疗的心理反应,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1年后复查,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去腐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及对治疗的心理反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伢典(Carisolv)对老年人根面龋的治疗安全、有效,可大大降低患者对口腔治疗的紧张和恐惧,有利于维护老年人的牙齿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老年人根面龋充填治疗的理想充填材料。方法:选择55—76岁老年人120例共279颗患根面龋的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流动树脂进行充填治疗,1年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光固化流动树脂行老年人根面龋充填治疗成功率为91.66%,明显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76.08%)及光固化复合树脂组(71.5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结论:光固化流动复合树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老年根面龋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根面龋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根面龋的相关因素,并了解Fuji Ⅸ GP玻璃离子水门汀对根面龋的治疗效果,为根面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根面龋患者214例312颗牙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填写问卷调查表,了解患病相关因素,并用Fuji Ⅸ玻璃离子充填治疗后每隔半年复诊.结果①影响根面龋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是牙龈退缩、菌斑指数和年龄.② Fuji Ⅸ玻璃离子充填治疗6、12、18个月后的成功率为92.63%、87.42%、85.97%.结论老年人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根面龋;Fuji Ⅸ玻璃离子治疗根面龋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磨牙根分叉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量和分析了108颗因重度牙周炎而拔除的人类恒磨牙根分叉解剖结构(根分叉宽度和根面凹陷),结果发现:237个根分叉中,其开口以下2mm处宽度小于牙周刮匙可能的最小宽度0.75mm者,仅占3.6%;牙根面凹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均位有分叉内侧面。由此推论:磨牙根分叉开口过于狭小,并非是导致磨牙根分叉病变治疗困难的主因;集中于根分叉内侧面的根面凹陷,可能是牙为根分叉病变治疗困难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龋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牙病,尤其是邻面龋、根面龋。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及心理因素,对传统牙钻磨牙去龋的牙科治疗难以耐受,致使去龋备洞困难,治疗质量差,充填物易脱落。笔者采用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技术对84例老年龋病患者148颗患牙进行治疗,并进行了2年疗效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9.
1091名老年人根面龋流行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091名老年人根面龋流行病调查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口腔医院(961600)吴士美老年人龋病易发于牙根面,本文就调查1091名老年人根面龋的发病情况,从流行病角度,对老年人根面龋的发病因素、特点、防治作初步分析与探讨。调查资料1.60岁以上老年人根面龋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ProTaper手动镍钛锉对老年人磨牙根管预备术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A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老年人磨牙108个,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ProTaper手动镍钛锉(实验组)和手动不锈钢K锉(对照组)进行根管预备,比较2组根管预备后,患牙EIAE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老年人磨牙根管预备后EIAE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32.69%,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ProTaper手动镍钛锉预备老年人磨牙根管,能够显著降低EIA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根面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面龋是老年人常见的牙体病之一。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冠部龋不完全相同。治疗和保存根面龋牙,对恢复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于1986年3月至1989年5月,对60岁以上老年人86例172颗根面龋牙进行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内氏放线菌在根面龋老年患者与无根面龋老年人中的分布状况,初步探讨内氏放线菌与根面龋的相关关系。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从临床就诊老年人中随机选择老年根面龋患者及无根面龋老年人各20名。根面龋患者每位受检者选择2个菌斑取样位点:A点为暴露的无龋根面;B点为根面龋龋坏部位。无根面龋老年人每位受检者选择1个菌斑取样位点(C点):暴露的根面。刮取根面菌斑,螺旋接种仪接种,BHI培养、分离并生化鉴定内氏放线菌。结果:老年根面龋患者的龋坏根面、无龋根面以及无根龋老年人的暴露根面,内氏放线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内氏放线菌检出量有差异(P〈0.05)。数目由高到低依次为:无根面龋老年人牙根面,根龋患者无龋根面,根龋患者龋坏根面。结论:内氏放线菌在老年人根面有较高的检出率,与根面龋密切相关。而检出量有差异,根面龋损部位内氏放线菌检出量低于根面龋患者无龋根面以及无根面龋老年人牙根面。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口腔内科疾病患者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重庆市口腔内科疾病的分布和诊治情况,为口腔常见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口腔内科门诊8160例(10153个患牙)就诊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牙牙位和诊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1)就诊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较高;(2)儿童就诊率偏低:(3)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在就诊患者中高达70.17%;牙周病患者仅占1.70%;(4)就诊患者的年龄与患牙的牙位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1);(5)在恒牙中,第一磨牙的就诊率最高,占总患牙数的33.38%;(6)不同年龄段就诊者,以20-29岁和30-39岁两个年龄段所占比例较高;(7)He面与领面龋坏所占比率较高。结论:本地区人群中的口腔医疗保健意识和宣传教育力度需要加强,防治措施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州市城、郊老年人根面龋的患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城区的3个区和郊区的2个县级市作为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及接受口腔检查的形式,共调查广州市65~74岁老年人991人。结果广州市城、郊老年人根面龋患病率分别为42.4%、61.8%。根面龋好发牙位依次为上颌尖牙、上颌第一磨牙和下颌第一前磨牙;易感牙面为上颌邻面和下颌唇颊面。城区老年人根面龋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局部佩戴义齿,LOA≥4mm牙齿数目及刷牙次数;郊区老年人根面龋患病的影响因素为LOA≥4mm牙齿数目和未婚/离异/配偶去世。结论城、郊老年人根面龋患病率仍较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预防根面龋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伢典化学机械去龋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择老年根面龋患者41例,60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颗患牙,分别采用伢典凝胶去龋和常规磨牙去龋后用树脂充填。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及1年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1年后试验组出现充填体边缘微隙、充填体脱落、继发龋的牙数分别为1颗、0颗、1颗,对照组分别为3颗、1颗、3颗,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伢典化学去龋治疗老年人根面龋安全、无痛、有效,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激光龋蚀检测仪(间接法)应用于乳磨牙邻面龋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比较该方法检查结果与临床检查及(牙合)翼片的一致性。方法乳磨牙邻面龋可疑位点为187个。同时使用临床检查(视诊+探诊)、X线检查((牙合)翼片)、激光龋蚀检测仪(DIAGNODent,间接法)对乳磨牙邻面龋进行诊断。DIAGNODent检测的可疑位点均设置对照组。通过统计分析,对各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DIAGNODent(间接法)检测乳磨牙邻面龋的可重复性较高,同一检测者两次检查相关系数为0.963。可疑位点DIAGNODent测量值与对照位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DIAGNODent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DIAGNODent检测值与临床分度指数相关性不高(γ=0.304),低于(牙合)翼片分度与临床分度的相关系数0.688。结论激光荧光龋蚀检测仪(间接法)可以作为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的有效补充,应用于乳磨牙邻面龋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根面龋是老年人常见的牙体病,好发于根面近颈缘处,可继发于龈下.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充填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冠部龋不完全相同.其特点为浅而广泛的缺损,洞型固位差,涉及龈下者充填治疗操作较困难,而且龋坏发展迅速,就诊时常已累及牙髓.临床工作中针对老年人牙体、牙髓及牙周特点,正确选择充填根面龋材料,及时治疗根面龋对恢复老年人咀嚼功能,牙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自2000年3月至2002年5月对98例老年人196颗患牙分别用Urbical复合体,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复合体对老年人根面龋进行充填治疗,随访观察6~12个月,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材料修复残根、残冠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银汞合金与复合树脂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疗效。方法:选取因患龋而成残根、残冠的下颌第一磨牙100个,在根管治疗术后,采用钉固位,分别以银汞合金或复合树脂修复,各50个牙,比较其疗效。追踪复查2年后的治疗效果。结果:银汞合金修复者,优45牙(90%),一般4牙(8%),失败1牙(92%)。复合树脂修复者,优40牙(80%),一般6牙(10%),失败4牙(8%)。两者成功率X^2检验,P>0.05。结论:银汞合金修复与复合树脂修复残根、残冠的疗效相差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老年根面龋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RT)与常规备洞技术充填老年人根面龋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老年患者共185颗根面龋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和常规备洞技术充填窝洞,Fuji II玻璃离子充填修复。调查分析患者对ART技术的接受度,并采用改良USPHS/Ryge系统评价临床修复效果。结果:91.49%的患者乐于接受ART技术治疗,ART技术充填修复老年人根面龋其疗效与常规备洞技术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RT技术是治疗老年根面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创伤性充填术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疗效及其引起的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并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安全性。方法128例患根面龋的老年患者按就诊日期分成两组,试验组72例210颗患牙,采用非创伤性充填治疗;对照组56例150颗患牙,采用常规去腐术后玻璃离子充填治疗;同时测量治疗前、中、后的血压和心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患牙去除龋坏组织治疗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1年复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创伤性治疗对老年人的血压、心率的影响明显比常规治疗的影响小面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