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11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3次/d;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每次10~20 mg,3~4次/d。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用药后缓解症状有效率治疗组88%,对照组9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62%,对照组6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复方丹参滴丸改善血脂的作用强于硝酸异山梨酯(P<0.01),且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265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硝酸甘油、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缓释片、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日,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两组均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90.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ST-T改善、减少缺血发作阵次、缩短缺血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并常规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常规基础疗法更为安全、有效,更适合长期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3.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健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8):864-86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76例予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70例予硝酸异山梨醇酯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症状、治疗前后心绞痛分级、心电图、血液流变性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其心绞痛分级、改善缺血心电图以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较之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次10粒,每日3次,连用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口服尼可地尔片,1次1片,1日3次;症状改善不明显时可增加剂量:1次2片,1日3次,连用2周.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为70.0%;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6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6 0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 ,对照组 6 0例给予丹参片。观察两组用药后心绞痛型冠心病的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88.3% ,对照组有效率为5 3.3% ( P<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疗效确切 ,无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吕朗  王涛  陈永清 《河南中医》2016,(2):240-241
目的:观察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9例和对照组111例。试验组给予冠心丹参滴丸,舌下含服,每次10粒,每日3次,以及口服复方丹参片模拟片,每次3片,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以及舌下含服冠心丹参滴丸模拟丸,每次10粒,每日3次。结果:临床疗效与心绞痛疗效有效率的试验组均为84.4%,对照组均为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电图疗效有效率为25.7%,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有效率为28.3%,两组心绞痛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殷玉梅 《中成药》2004,26(Z1):17-1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50例,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1日3次口服;对照组50例,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1日3次口服.疗效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50例中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50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0%.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8.
复方芪丹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芪丹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5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日3次,治疗组口服复方芪丹胶囊3粒,日3次;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88%(P<0.05);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对照组为80%(P<0.05);心电图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48%(P<0.01);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芪丹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变化以及心肌缺血改善情况。方法: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每次10粒,每日3次,做治疗前后ECG监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76.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6.8%)高于对照组(67.3%)。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是较可靠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用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程共 8周,其中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 80例;对照组(消心痛)80例。复方丹参滴丸每次 10粒,每日 3次,口服;消心痛每次 10 mg,每日 3次, 口服。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滴丸组心绞痛显效率 70%,消心痛组显效率 50%。经 Ridit分析 P<0. 05。复方丹参滴丸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 62. 5%,消心痛组总有效率 37. 5%。经 Ridit分析P<0. 05。说明复方丹参滴丸在改善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疗效方面均优于消心痛。  相似文献   

11.
陈鹏  孙志杰 《中医药研究》2009,(12):1390-1391
目的观察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纽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73.3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12.
赤保民  何彤  杨颖 《陕西中医》2007,28(10):1283-1285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口服消心痛。结果:用药后缓解症状有效率治疗组88.3%,对照组91.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61.7%,对照组63.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丹参滴丸改善血脂的作用强于消心痛(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是治疗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28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复方丹参滴丸组和消心痛组,分别予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口服)或消心痛(每次10~15mg,每日3次口服),疗程8周,观察其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及副作用.结果:1)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与消心痛相近,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 8%和82 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 8%和73 7%,无显著性差别(P>0.05).2)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改善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性及降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增加心肌血液供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同消心痛一样有较好疗效,但副作用少,容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86.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与纤维蛋白原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预后,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血凝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于我院门诊及住院处确诊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均按照随机平行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中医证候计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计分(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6%,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5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入选标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 5 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 10 m g,日 3次。对照组口服消心痛 10 m g,日 3次。评定 3、5、8周心绞痛、心电图 (ECG)疗效。结果 :心绞痛有效率在疗程 3周 ,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在疗程 5、8周 (P<0 .0 5 ,P<0 .0 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ECG有效率在疗程 3周两组对照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疗程 5、8周 (P<0 .0 5 ,P<0 .0 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绞痛、ECG在 5周后无明显变化 ,疗程 5周与 3周相比较 P<0 .0 5 ,对照组心绞痛、ECG有效率在疗程 5周后显著降低 ,疗程 5周与 3周相比较 P<0 .0 5。结论 :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心绞痛、ECG有效率明显优于消心痛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淑芳 《光明中医》2010,25(8):1435-143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疗程为一个月,观察两组症状、心电图等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7.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62.5%,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张鹤凤 《河南中医》2014,(9):1682-168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4.6%,观察组有效率为96.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乏力与心悸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AG1和PAG3值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预后,可能与改善机体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加用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方法 :将91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48例应用消心痛片10mg ,1日3次 ,口服 ,复方丹参片3# ,1日3次 ,口服 ,黄芪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每日1次治疗 ;对照组43例应用消心痛片10mg,1日3次 ,口服。2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为93 75 % ,心电图疗效为64 58 % ;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疗效为81 40 % ,心电图疗效为30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P<0 05 ;心电图疗效比较P<0 01。结论 :加用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丹参滴丸是在复方丹参片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采用现代制剂技术研制而成的新型中药制剂。已有研究证明,其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疗效。近年来,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并与复方丹参片进行对比观察,以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及其实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患者系本院内科住院与心血管专科门诊病人70例,男46例,女24例;年龄60~83岁,平均69.5±7.8岁。诊断按1979年9月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参考标准》。本组70例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