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承气汤加味治疗脾胃湿热型口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社康中心及中医门诊就诊的脾胃湿热型口臭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口服加味小承气汤.每日1剂,日服2次,疗程1个月,比较其冶疗前后口臭情况。结果治疗前,120例患者中,口臭患者比例为100%,口臭患者总评分为691分;治疗后。120例患者中,口臭患者比例为36.8%,患者口臭总评分为257分;120患者治疗前后口臭患者比例及总评分数显著降低,P0.05,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承气汤加味对于治疗脾胃湿热型口臭有显著的疗效.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1 石淋案 金某,男,20岁.3天前突发左腰背部绞痛来院.腹平片示左输尿管中段结石.约0.5×0.7cm大;小便常规示蛋白( ),红细胞( ).即给予镇痛排石治疗,效差.现患者表情痛苦,腹部胀痛,左腰背部疼痛明显.叩击痛( ),呕吐,大便4日未解.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滑紧.诊为石淋,证属实热内结干下焦,腑气不通,水道不利.治予通腑泻热.排石止痛.方用大承气汤加味.处方:大黄(后下)、川厚朴、木通各15g.枳实、芒硝(冲服)、丹皮、知母、生甘草各10g,滑石、川楝子、元胡各20g.金钱草、鸡内金各30g,2剂.水煎服.日1剂.必要时西药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小承气汤加味灌肠联合电针干预对重症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56例重症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小承气汤加味灌肠联合电针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对比2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记录2组术后预后质量。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及腹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胃肠功能障评分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对照组治疗后DAO未见明显变化(P0. 05)。观察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重症腹部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予以小承气汤加味灌肠联合电针治疗可有效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保护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少相关继发症发生,对改善术后预后质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几年来运用张仲景之旋覆代箱汤加味,对经内镇确诊的52例返流性食管炎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还资料52例中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龄ZI~58岁;病程6个月~6年。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或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伴返酸、见逆、暖气或自觉咽喉部异物感。经内镜检查见贲门上方食管粘膜损害呈红斑样表浅糜烂及胃液返流,并经病理检查证实而确诊。治疗方法旋覆代耗汤加减:旋覆花10g、代精石15g、半夏10g、厚朴12g、大贝10g、黄连6g、大黄6g、吴某英6g、丹参15g、白及10g、炙甘草109、生姜、大枣为引,每日1剂…  相似文献   

5.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10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所致腹胀便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1〕。我院1982~1993年运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腹胀便秘10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3例,住院80例,门诊23例。其中男65例,女38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21岁,平均45岁。病例来源:车祸致伤,诊断(X线摄片证实)为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稳定型45例;从高坠下2~3天后门诊诊治,经X线摄照片诊断为新鲜骨折50例;8例为原发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本组病例治疗前均经X线摄片检查确诊为腰、胸椎压缩性骨折,均为外伤所致,未发现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早期主要症状均有腹部膨胀,胀痛,无反跳痛。伤后4~5天无大便占85例,6~7天无大便18例,均小便正常。排除腹腔脏器器质性损伤。中医辨证均属气血瘀滞、腑气不通所致腹胀便秘。 2治疗方法   药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味:川厚朴25g,炒莱菔子15g,枳实16g,桃仁9g,赤芍15g,大黄15g(后下),芒硝9g(冲服),番泻叶6g(皒),陈皮3g(皒)。   药后24~36h不效者,可再服1剂,中病即止。2剂不效者停服。大便未通前忌生冷之品。  相似文献   

6.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痤疮4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3年来,笔者应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青少年面部痤疮42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42例患者中,女27例,男15例,年龄平均14~28岁,平均23岁,病程最长5a,最短4月. 2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茵陈25g,生大黄10g,黄芩10g,栀子10g,银花10g,皂刺10g;热毒盛者加连翘10g,板蓝根15g;便秘者大黄后下,加厚朴,莱服子各10g;皮损局部炎性浸润明显加白花蛇舌草30g,虎杖15g,生枇杷叶10g,每天1剂,每日3次.15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及小双  时淑琴  魏开科 《陕西中医》2010,31(9):1158-1159
目的:评价复方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肠梗阻疗效。方法:选择各型肠梗阻患者93例,服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味(由川朴、炒莱菔子、枳实、木香、桃仁、赤芍、大黄组成)配合灌肠,2次/d。结果:本组治愈86例,无效手术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92.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加味服用配合灌肠在治疗肠梗阻方面有通里攻下,理气祛瘀的疗效,尤其对老年人机械性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大承气汤治疗胆系疾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用大承气汤治疗胆囊炎、胆石症32例,疗效满意,现结合典型病例浅述如下。1治疗方法采用大承气汤加味:生大黄(后下)、郁金、木香各9g,枳壳、延胡索各15g,芒硝2g(冲服)。水煎日服3次,一般服药1~3剂则疼痛缓解,其后用大柴胡汤加味善后。2典型病例张某,女性,73岁。因饮食不当出现上腹部胀痛,在外院按胃炎治疗3d无效而急诊入院。经B超检查确诊为急性胆囊炎,予补液、抗感染、解痉、灌肠等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2d内多次肌注度冷丁、654-2、阿托品等止痛解痉药物,腹痛有增无减。诊时见右上腹胀痛、拒按,纳差,大便4d未行,亦无矢气,舌暗…  相似文献   

9.
肠矢气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现甫 《国医论坛》2002,17(1):10-10
1 燥粪结肠 ,泻下通腑张某 ,男 ,38岁 ,司机 ,1 993年 8月 2 0日来诊。患者矢气频繁 1年 ,声响而臭秽不堪。平素常嗜食瓜籽 ,大便数日一解 ,干结如羊屎。查其体 :小腹硬满 ,拒按 ,口干 ,舌质红 ,苔黄燥 ,脉实有力。证属肠腑燥实 ,浊气积聚。治宜通腑泻浊。方以小承气汤加味 :大黄 1 0 g,厚朴 1 0 g,枳实 1 2 g,炒莱菔子 1 5 g,黄芩1 5 g,白花蛇舌草 1 5 g。日 1剂 ,水煎服。仅服药 1剂 ,即下大量臭秽粪便 ,腹部顿舒 ,矢气大减。服 2剂后 ,大便软而臭味减 ,矢气偶见。服 3剂后 ,大便稀溏 ,症状除。后嘱其调整饮食结构 ,多食蔬菜 ,至今如常。…  相似文献   

10.
腹部术后应用加味大承气汤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1998年,我们对68例腹部手术患者行术后口服加味大承气汤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进行疗效观察,通过与对照组对比,效果满意,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共68例作为治疗组,男36例,女32例;年龄16一68岁,平均42岁;胆道手术26例,阑尾切除18例,胃大部切除10例,脾切除6例,子宫全切6例,宫外孕内出血2例。另选一般情况、手术类别与治疗组相似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大承气汤加味:大黄12g,权实10g,厚朴Icg,芒硝3g(冲服),牡丹皮10g,莱前子12g,木香10g,青皮6g,陈皮6g。术后6~sh开始口服,每日回剂,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承气汤加味治疗口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小承气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左归饮加减治疗,采用嗅觉计分法和检测挥发性硫化物VSC水平,分别评估1个月内的抗口臭和VSC水平效果,并评价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有效率为53.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较治疗前口臭值与挥发性硫化物VSC水平下降,经4个疗程的治疗后较治疗前口臭值与挥发性硫化物VSC水平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经3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口臭值与挥发性硫化物VSC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承气汤加味治疗口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不宁腿综合征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玺 《新中医》1998,30(1):45-45
3年来,余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不宁腿综合征4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6例中,男19例,女对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21年,平均6.5年。本组病例诊断以不同程度反复发作的腿部尤其是深部有特别不适感觉为依据,似虫爬、瘙痒或烧灼样感,有时难以形容,难以忍受,活动后减轻,安静或晚上症状加重。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用《金匮要略》中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进行治疗。处方:黄芪30g,白芍60g,川牛膝20g,桂枝、地龙各10g,生姜6片,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疗程。3治疗…  相似文献   

13.
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建华 《国医论坛》1996,11(6):13-14
1一般资料治疗组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76岁。其中双肾结石21例,单肾结石18例,单侧输尿管结石43例,双侧输尿管结石3例,膀胱结石4例,后尿道结石3例,前尿道结石2例,多发性结石(三处以上)26例。对照组80例,其中男女比例、年龄分布、结石部位等与治疗组无差异。以上病例均经B超或X线摄片或造影而确诊。2治疗方法2.1治疗组选南桃仁(即桃核)承气汤加味。药物组成:桃仁(打碎)6g~12g,桂技6g~10g,大黄6g~30g,芒硝(冲服)6g~10g,甘草5g,金钱草15g~30g,威灵仙15g~30g,皂刺10g~15g,川牛膝10g~30g…  相似文献   

14.
康敏宣 《新中医》2001,33(3):24
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大黄治疗小儿肠道二重感染 2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 21例,其中男 12例,女 9例;年龄 2治疗方法 以补中益气汤加大黄治疗。基本方:黄芪 10g,新开河参 4g,当归、白术各 6g,炙甘草、陈皮、升麻、柴胡各 3g,大黄 (先煎 )1. 5g。并随症加减,剂量随年龄大小加减。每天 1剂,煎取 2次兑和后分 3次温服。 3治疗结果 治愈 (治疗 10天内全身症状消失,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13例,有效 (全身症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6例,无效 (治疗 10天全身症状、粪便均无明显改善或病情…  相似文献   

15.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30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给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每天1剂,水煎服。结果:痊愈28例,占93.3%;显效2例,占6.7%;无有效及无效病例。其中服药1剂两次后体温下降2℃者25例,占83.3%,服药2~3剂后热退者5例,占16.4%。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也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增液承气汤治疗幽门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3 6例患者均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幽门梗阻 ,其中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3 2岁 ,平均 5 4岁 ;十二指肠溃疡引起 19例 ,胃溃疡引起 14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 3例 ,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或 X线钡餐检查确诊。治疗方法 增液承气汤加味 :枳实 15 g,厚朴 12 g,大黄(后下 ) 10 g,芒硝 15 g(冲 ) ,玄参 3 0 g,麦冬 3 0 g,生甘草 6g。水煎服 ,日 1剂 ,分早、晚两次口服。疗效标准 治愈 :梗阻解除 ,症状完全消失 ;好转 :症状缓解 ;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治疗结果  3 6例中治愈 2 8例 ,好转 6例 ,无效 2例 …  相似文献   

17.
孟文媛  李光 《河南中医》2011,31(9):1061-1062
目的:观察桑杏汤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确诊病例运用桑杏汤加味治疗,日1剂,水煎服,5d为1疗程.结果:90例患者中最长服药时间5疗程,最短2疗程,治愈71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6.67%.结论:桑杏汤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大承气汤加味治胃山楂石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26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在21岁~42岁之间,病程在3天~12天之间.患者均有近期内大量服食山植史,上腹部有胀痛、压痛,其中伴食欲不振、恶心欲呕者23例,大便秘结者17例,大便据薄老9例.所有病例均经X线钡餐检查证实,其中最大者gcm26.scm,最小者3cm32crn.2治疗方法采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12g(后下),权实159,厚朴159,芒硝gg(冲服),青皮159,某驱子129,三校109.痛甚者加元胡,恶心欲吐者加族复花、代其石.每日1剂,水效早晚分服。3治疗效果经治后26例全部治愈.一般服药3剂~6剂,临床症状消失,X线复查胃石消失…  相似文献   

19.
胃脘痛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病证。笔者运用桂枝汤加味治疗 36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36例中 ,男 10例 ,女 2 6例 ,年龄 15~ 5 0岁 ,病程 2个月~ 5年。全部病例均经过X线或胃镜检查确诊。主要表现 :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纳呆腹胀、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泄、舌暗淡或舌淡有齿印 ,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或细弱。2 治疗方法中药基本方 桂枝汤加味 :桂枝 15 g ,白芍 15g ,黄芪30 g ,党参 15 g ,干姜 10 g ,制附子 10g ,当归 15 g ,白术 15 g ,茯苓 15 g ,枳壳 6g ,炙甘草 6 g ,生姜 3片 ,大枣 5枚。日服 1剂 ,5剂 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芍药汤加味联合奥沙拉秦钠治疗湿热内蕴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奥沙拉秦钠1g/次,2次/d,饭后口服。治疗组20例奥沙拉秦钠治疗同时加用芍药汤加味(白芍20g,黄芩15g,黄连9g,黄柏15g,大黄3g,槟榔9g,当归12g,木香12g,肉桂3g,甘草6g)1剂/d。均治疗6周,随访12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2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0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及结肠镜检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汤加味联合奥沙拉秦钠治疗湿热内蕴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用奥沙拉秦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