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CRC的发病率居第3位,病死率居第4位。在欧美国家发病率高,在非洲和中亚地区发病率低。在西方人群中,CRC终身罹患风险约为5%[1],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可以追溯到特定的高危因素,如肿瘤家族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但85%的CRC患者追溯不到危险因素[2]。多种生物学代谢路径异常都可以导致正常细胞发展为恶性肿瘤细胞,很难对其进行检测及干预,但结直肠息肉是CRC的发生必经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居第三位。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对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有重要意义。^18F-FDGPET/CT显像在检出结直肠癌原发病变、发现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灶、判断综合治疗后局部肿瘤复发或残留等方面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梁建新  杨俊泉 《临床荟萃》2009,24(17):1514-1515
结直肠癌是工业化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美国排在第3位[1],大约50%~6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生物学特征,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深入理解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分子生物学机制可以加深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调控机制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发现治疗靶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亦在逐年增高。通过结直肠癌筛查,可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目前的结直肠肿瘤筛查模式中,伺机性筛查是适合我国当前国情并可用来提高结直肠肿瘤检出率的方法。本文就结直肠肿瘤筛查对其检出率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2012年全球癌症年度报告统计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居第三位,病死率居第四位,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1]。2015年中国癌症年度报告统计显示,结直肠癌全国发病率居第五位(376.3/10万人)、病死率居第五位(191.0/10万人);中国城市居民发病率高居第二位(263.2/10万人)。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2002年结直肠癌新病例102.3万,死亡52.9万,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所有癌症的第3位和第4位。在现有2460万癌症患者中,结直肠癌占11.4%。近年来,我国青年人(〈30岁)大肠癌呈上升趋势,但性别无差异。我国发病年龄普遍比西方国家平均提早10年左右。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保持上升趋势。根据我国卫生部2002年的统计报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和其它恶性肿瘤一样,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累积的复杂过程,其机制仍未完全明了。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人类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已上升至第三位,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在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率已位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五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结肠癌的发生与饮食、环境、遗传等密切相关,并且,结肠癌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种癌基因如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多个阶段的过程,是多种癌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当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控制细胞增殖的癌基因持续或过高表达,同时抑癌基因不表达或失活时,便会使癌变细胞逃避机体免疫机制的控制,形成肿瘤,进而导致细胞的恶化及转移。  相似文献   

10.
结肠癌是消化道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女性位于第四位。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结肠癌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和肝肺等转移是主要原因,其中15%-2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现肝转移,25%-5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切除术后3年内可发生肝转移。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治疗模式。本文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