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痹"、"骨痿"范畴。姚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肾虚、脾虚、肝郁与血瘀,但往往同时夹杂风、寒、痰、湿、热等外邪或邪由内生而痹阻经络,病性多表现为本虚标实。骨质疏松症的疼痛主要体现在"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两个方面。脾肾不足为该病致病之根本,脾肾虚必定影响气血运行,气虚则  相似文献   

2.
孙升云教授认为,失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和,关键在于心肾不交.病机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阳盛不得入阴而致;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心神失养而发,但失眠日久可出现虚实夹杂,实火、湿痰等病邪与气血阴阳亏虚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临床以虚实夹杂多见.临证强调要用辨证的眼光看待疾病,病情变化多端,证型也非固定不变,病情常虚实夹杂,故当整体辨证论治,寒热平调,攻补兼施,各不为过.  相似文献   

3.
从体质角度对感染后咳嗽进行分析阐述。感染后咳嗽可分为风邪留恋、夹杂他邪,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正气已虚、变生他病三期;人之体质可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三种。风邪留恋、夹杂他邪期阳质者表现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阴质者表现为风寒恋肺、凉燥伤肺,阴阳平和者表现为风邪恋肺;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期阳质、阴质之人皆可因病机演变表现为肺肾阴亏、脾肾阳虚;正气已虚、变生他病期可见痰湿壅肺、痰热郁肺、阴虚痰恋、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  相似文献   

4.
文章所述急症,即指非创伤性急危重症,包括疾病急性发作期,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病症复杂,病情危重,具有"急速重危"特点。急症之治,虚实之辨更不能差以毫厘,临证之时,常恐攻实而伤正,补虚更助邪。然中医治病之本质,乃扶正祛邪,通过调动人体自身正气以对抗邪气,驱邪外出,而并非将疾病作为治疗对立面,故刘大新教授常言"急症亦勿忘扶正"。临证中应及时辨别急症,把握病证之标本、顺逆,注重顾护正气;若一味攻邪,过则损及正气,正不胜邪,病情急剧恶化;更有甚者,本非急危重症,攻伐太过而成坏病。学生从急症之病因、病机及当代人体质特点,结合跟师体会,浅议急症辨识诊治之策。  相似文献   

5.
<金匮>虚实夹杂证论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论治虚实夹杂证,其方法为首重攻逐邪实,铲除夹杂证虚实往复的邪实病本;辅以护胃建中,攻不伤正。二者相辅相成,以求邪实附而虚有回机。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中医理论对劳淋的病机、证治进行了论述。劳淋的病机以肾气不足为本,膀胱湿热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发作期以膀胱湿热为主,兼肾气不足,邪少虚多,在缓解期以肾气不足为主,兼余邪,邪少虚多。肾虚为劳淋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及变证之源。应当把发作期与缓解期联系起来认识,看成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阶段,而尤其应重视缓解期的病理变化。劳淋的治疗原则以扶正怯邪为主,发作期以清热利湿,解毒通淋为主,略投补肾之品,缓解期以益气补肾为法,少加清利之品。  相似文献   

7.
梁天豪  丘勇超 《中医学报》2019,34(12):2580-2583,2592
崔学教教授认为早泄的病机以肾虚为本,加之岭南地区气候以多湿多热为主,湿与热一为阴邪,一为阳邪,湿邪易阻滞气机,耗伤肾阳;热邪易煎熬阴液,耗伤肾阴。因而在阴阳偏颇上,岭南地区早泄患者肾阳虚及阴虚均较为常见,不同之处在于多夹湿、热实邪,形成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应以补肾为主,但同时还要重视补益脾胃,宁心疏导,疏肝活血,饮食调节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是多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兼夹瘀血、水湿、痰浊、浊毒等实邪,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瘀血既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条件.中医药采用分型论治、专方治疗等方法能解毒增效,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病机是脉郁毒损,其中脉郁是毒邪产生的内在和前提条件,毒损是推动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毒结于内,而机体症状不显,难以觉察,谓之伏毒;其初始伏藏,渐积转盛,延至后期,积久生变,毒性猛烈,谓之苛毒。同时在机体长期的邪正交争中,必然伴随着气、血、津、液的虚损以及湿、痰、瘀、热等实邪产生,使动脉粥样硬化病机虚实夹杂。"调脉以扶正,解毒以祛邪"应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大法。扶正法即通过调脉扶正、顺气活血,恢复脉之舒缩、充盈脉之气血、补益脉之正气、抵抗脉之毒邪;解毒法即解毒配合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等治法,清除病邪、解毒护脉,从而避免毒邪腐败脉道及痰瘀热邪阻滞脉络,使气机通调、脉道通畅,遏制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耀光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经验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指出慢性尿路感染(劳淋)的内因是肾虚,外因是湿热之邪下注膀胱,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病位在肾与膀胱,初起多为邪实,久病则由实转虚,亦可致虚实夹杂.中医病机是湿热毒邪蕴结肾与膀胱,实证居多.病理特点是"湿热毒邪壅滞、瘀阻肾络、脾肾气阴两亏",治疗上急性期突出祛邪,同时注重扶正,缓解期以扶正为主.倡导"利湿解毒清热、补脾益肾化瘀"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1.
膜性肾病病性多属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病机关键是以湿热瘀阻、气化不利为主,继而影响三焦及肺、脾、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湿热之邪是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临床中,应以"调补分化"法治疗本病,即调畅气机、宣通三焦;补益虚损、健运三焦;分消湿热、疏利三焦;化瘀活血、凉血清热。临证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辨明湿热偏颇轻重,三焦同调,肺、脾、肾兼治,注重察舌验脉是否相契合,谨守病机,随症化裁,平和缓图,切不可概以虚证论之而孟浪进补。  相似文献   

12.
汤水福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为脾肾虚衰,湿浊邪毒壅塞三焦;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导致了痰、热、瘀的产生,邪实内阻又进一步加重本虚,虚实夹杂,病情迁延。治疗上以通腑泻浊为法,处方以温胆汤(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等组成)为基础方。在通腑泻浊的祛邪基础上,同时宜补益脾肾以扶正。针对慢性肾衰竭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还需注重活血通络,软坚散结,注重中医调护,及时改善慢性肾衰竭所致失眠、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张琪教授辨治IgA肾病尿血证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张琪教授治疗IgA肾病尿血证的经验。张琪教授认为,IgA肾病尿血证病因病机复杂,病势缠绵难愈。治疗上应分两期论治。急性期多属邪实,治疗重在祛邪,以清热利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慢性进展期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气阴两虚在该期较为突出,故治疗应重视补泻兼施,治疗多用益气滋阴、凉血止血之法,若兼见瘀血者,可考虑配合使用活血化瘀之品,但应用时要慎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基本病机一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采用大黄[庶虫]虫丸扶正祛瘀,雄黄解毒,标本兼用。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15.
实脾法在慢性肝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机复杂性疾病.它病程冗长,变化多端,虚实夹杂,多散在于祖国医学中的"黄疸"、"胁痛"、"积聚"等证候.<内经>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临床多具有乏力、纳差、腹胀、便溏,胁下不适或疼痛等表现,而前四症均为脾虚所现,故治疗宜"实脾"(益气健脾,扶土抑木).<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于脾,故先实脾气".<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也提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相似文献   

16.
马骏治疗脾胃病学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脾胃病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寒热错综、脏腑同病的病机特点,马骏主任医师注重运用“权衡、升降、润燥、通补”治法,在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张琳琪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必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灵活遣方用药。该病病机复杂,病位广泛,寒热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互见,临床辨治一方面要固本扶正,以免攻伐太过,时时勿忘健脾补肾,力倡扶正为先;另一方面对于外邪、水湿、痰浊、瘀血、毒邪等标实之象,既要祛邪,又不可伤正,巧用活血化瘀、祛湿降浊之品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1 中医对IPF发生发展的病机认识 对IP F中医病机的认识,各家不尽相同,但总以气血津液辨证理论为切入点,并以本虚标实立论,但本虚、标实具体所指及其病机阐释角度有异. 目前专家学者多将气血津液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认为IP F以肺脾肾之气阴亏虚为本、痰瘀夹邪(寒、热、湿、毒等)为标.  相似文献   

19.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属于祖国医学水肿、腰痛、尿浊等范畴,中医治疗水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临床思维模式。本文试从临证思维这一角度探讨PNS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1病因病机的临证思维临床诸多因素可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脏腑气血阴阳不足,水液输布紊乱,水湿停聚,精微外泄而发为本病。病延日久,正愈虚,邪愈盛,故PNS的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之证,病初偏于邪盛,多与风、湿、热、毒、瘀有关,而病至后期,肺、脾、肾俱虚,精微外泄,肾络瘀阻,转以正虚为主,肾虚尤著。在整个病变过程中,以脾肾功能失调为中心,阴阳气血不足为病变之本,以风邪、水湿、湿热、瘀血为病变之标,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故其辨证首先要明确标本虚实之主次,病变早期水肿较甚,以标实为主,需辨风热、湿热、湿毒、气滞、水停之偏颇;疾病后期水邪退却,尿蛋白持续不消,病变重在脾肾两虚,临证要明辨气虚、血瘀、阳虚、阴虚之不同。在临证中以正气虚弱为本,邪实蕴郁为标,同样,不同有效部位的成分也可以在同一张谱图上给予表现出来,如安宫牛黄胶囊国家标准中的盐酸小檗碱属于生物碱,黄芩苷属于黄酮化合物,但在合适流动相下,它们的含量测定在同一谱图上体现出来,盐酸...  相似文献   

20.
标本兼顾论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与中医瘿病 ,虽两者关系密切 ,但不能完全划等号。历代医家把瘿病责之于肝 ,强调气滞、痰浊、瘀血等邪实因素为主要病机 ;现代医家多认为甲亢的病机是以阴虚为本 ,以火郁、痰凝、血瘀为标 ,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候。故甲亢的治疗应始终坚持标本兼顾的原则 ,具体治法以养阴、降火、化痰、活血为主。1 “甲亢”与“瘿病”的关系甲亢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过高、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综合症 ,其可使人体多系统受累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许多人认为甲亢属于中医的瘿病范畴 ,笔者认为甲亢与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