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当今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现状,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性行为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树立一个正确的性观念,为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避免其滑向性失范和性犯罪的道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共调查了41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显示:1男女生在性观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男生性观念较开放,女生相对保守;2婚前性行为态度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大多数持同意态度,女生却只占少部分,故女生比男生更加重视性行为问题。3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相对匮乏,只是更关注一些肤浅的恋爱故事。"90后"大学生缺乏对性知识全面的理解,男生较女生在性行为与性观念上相对开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低年级大学生性态度、行为和性健康知识状况,为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参考以往同类型调查和项目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态度、性行为、生殖健康知识、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性健康知识和服务需求状况。结果低年级大学生性态度性别差异大,男生性态度较开放,有性经历的男生(13.9%)明显多于女生(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2,P〈0.01);对于人流危害的认识女生优于男生(P〈0.05);对AIDS知识的知晓情况男生优于女生(P〈0.05),但两者对避孕知识及性健康知识掌握均有所不足;男女生性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为互联网、媒体和同伴;男女生希望提供的服务均依次为知识教育、生殖健康咨询及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避孕方法。结论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咨询、性知识教育、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及避孕方法知识的教育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KAB理论,尝试建立中国大学生性知识-态度-相关行为模型,旨在为大学生性教育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性健康知识量表、简易一般性态度量表及性相关行为问卷对中国安徽、重庆和四川地区26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性健康知识,男生比女生性知识水平高;性态度处于不确定和中立态势,男生比女生开放;有一定的性相关行为发生,男生比女生性活动参与得多.②在女生组中性态度既是性健康知识对性相关行为影响的调节变量又是部分中介变量,在男生组中性态度对性健康知识影响性相关行为只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中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偏低,性态度模棱两可,有一定的性活动存在,并有显著性别差异;性态度既是女生组性健康知识影响性行为的调节变量又是中介变量,只是男生组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道德自我欺骗属性。方法:以自我欺骗理论为框架,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行为实验和问卷分析,从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进行探究。结果:145.2%的大学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且男生的发生率要远高于女生(χ~2=44.814,P0.01);217%的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存在道德自我欺骗。结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存在道德自我欺骗属性;女大学生道德自我欺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性心理问卷 ,对 62 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1 .4%的人认为大学期间可以谈恋爱 ;2 3 0 .8%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影响学习 ;3 1 2 .3 %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性行为 ,对恋人曾与别人有性行为的态度 ,64%的人表示不追究过去 ,只看相识以后。有过婚前性行为的男生占 5 .5 % ,女生占 6.4%。 46.4%的人不反对婚前性行为 ;4大学生失恋后 48.5 %的人表示顺其自然 ,2 6%的人表现痛苦 ,1 6.9%的人通过文娱活动寻求解脱 ,只有 2 %的人找心理医生咨询。结论 重视在校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是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 ,同时还应建立和健全性心理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6.
某高校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自编大学生性行为和性观念问卷,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市某综合性高校97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中234人(24.1%)发生过亲吻、抚摸性敏感部位等边缘性行为;71人(7.3%)发生过插入式性行为,并且其中的55人(77,5%)没有每次都使用安全套;6条目共30分的性观念指数中位数得分为12,男、女大学生性观念指数中位数分别为13和11,男大学生总体性观念较女大学生开放(中位数分别为13和11,U=8.027,P〈0.001);有654名(67,4%)大学生表示认可婚前性行为,其中男生407人,女生人247。多因素分析发现性观念开放程度是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重要相关因素(OR=4.88,95%CI:2.68~8.89,P〈0.001)。结论:研究点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认可的比例较高;不安全性行为使其面临性传播感染的危险。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道德和安伞性行为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校园心理》2008,6(11)
<正>在上海一些高校中进行的有关艾滋病及其相关行为的调查显示,有64.4%的人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约有50%的人对婚外性行为持肯定态度,有4.8%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长沙的抽样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超过一半的人同意婚前性行为,超过30%的人认为可以有多个性伙伴或婚外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一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以及性健康教育情况,为高校性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54名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在认为性是正常生理需求(χ2=31.42,P=0.00)、性自慰(χ2=39.24,P=0.00)以及性梦(χ2=74.44,P=0.00)是正常现象,以及性行为的发生(χ2=32.45,P=0.00)等项目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学生差异不大,仅在对待同性恋、双性恋的态度(χ2=24.42,P=0.02)以及观看色情书刊或录像方面(χ2=12.83,P=0.04)差异显著。69.8%的大学生表示会主动获取性相关知识,85.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父母应该对其进行性教育。结论大一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不高,对婚前性行为持较为开放的态度,但相应性知识尚欠缺,对性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格类型与大学生恋爱观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恋爱观调查问卷和MBTI人格类型的调查问卷对某校247名大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在择偶标准(t=8.335,P0.05)、恋爱动机(t=-2.551,P0.05)和性行为取向(t=2.674,P0.05)上存在着差异;2恋爱观问卷中的1个因子—择偶标准与MBTI人格类型中的T类型呈显著正相关(r=0.149,P0.05),与F类型呈显著负相关(r=-0.152,P0.05)。结论:1男生在择偶标准上比女生更理想,而女生比男生更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对于恋爱中的性行为,男生会显得更为开放,而女生是属于比较传统的;2大学生MBTI人格类型中的TF(思维-情感)维度会较大的影响大学生在恋爱观中的择偶标准。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与其婚前性行为态度的特点和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贵州某高校大二、大四少数民族大学生319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在性别、年级上有极显著差异;婚前性行为态度与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婚前使用安全套相关不显著.婚前性行为态度对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有着显著的预测力.结论 婚前性行为态度是影响婚前性行为意图的重要变量,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心理与性态度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